问药

林仁吉/孕妇能吃中药吗?

问:怀孕中的女性,是否可吃中药?

答:家常菜肴里用到的食材如山药和百合、煮咖喱的姜黄、炖汤用的红枣和枸杞子、蒸鱼用的生姜片等,都是药食同源的食材,所以,生活日常的饮食中,我们不知不觉已经吃了很多中药。

在中医世界里,有一张比较有名出自明朝《医统大全》的药方─泰山磐石散,就是一张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先兆流产或习惯性流产,中医辨证为气血虚弱,胎元不固者的方剂。由此可见,古代怀孕中的妇女,不但有吃中药,大夫甚至使用中药复方以达到治疗安胎的作用。

话虽如此,网上常流传说中药是天然草药,完全没有毒副作用的风险,而吃西药则是吃毒药,更甚者可能伤及五脏六腑。其实不然,由于妊娠期用药需同时顾及对母体和腹中胎儿的影响,所以,但凡有可能引起堕胎流产或影响胎儿发育的中药,中医师在开方用药时,都需综合多方考虑。

西药对腹中胎儿的影响则被分类为5个级别,即A、B、C、D和X。A和B级的西药是对孕妇和胎儿安全的药物,C、D和X则是对胎儿有严重影响的药物,服用西药前可以和药剂师确认级别。此外,读者也必须当个精明的消费者,明辨网上西药都是毒药骇人听闻的说法。

问药

陈诗欣/吡格列酮增胰岛素敏感性 惟心衰者忌用

问:请问pioglitazone有何效用和副作用?

答:吡格列酮(pioglitazone)是一种用于治疗II型糖尿病的噻唑烷二酮类 (thiazolidinedione)胰岛素增敏剂,它可单独使用或与其他糖尿病药物联合使用, 长期控制血糖,降低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的危险。

此药通过刺激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活化受体-γ(PPAR-γ),调节控制葡萄糖及脂质的吸收、分布、代谢及排泄有关的基因转录,而增强周边组织对胰岛素敏感性并抑制肝脏糖质新生(gluconeogenesis),使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增加,肝糖的输出减少,从而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

医生在开处方前会先判断此药物对患者的益处大于副作用的风险,譬如:

a)由于此药可能对肝脏影响,尤其使丙氨酸转氨酶(ALT)提高,因此医生可能会在服用前和后要求验血以测量肝功能是否正常,并且测量体内血糖浓度以适当调整所服用的剂量。

问药

林恩妮/氨溴索祛痰药 勿併用强力镇咳药

问:Ambroxol是什么药?有何副作用?

答:氨溴索(ambroxol )是一种祛痰药物,可以促进粘痰溶解和排出,减少滞留,改善整体呼吸状况,帮助病人粘液的分泌恢复正常情况。氨溴索让粘痰变得更薄,黏度也更小,更容易通过咳嗽排出。因此氨溴索常用于有痰的咳嗽或者手术后肺部并发症的预防治疗。

氨溴索的副作用颇为轻微过敏反应极少,有些服用者可能出现轻微的胃部灼热、消化不良、恶心感。如果服用者有严重胃病或者肾衰竭就需要通知医生或药剂师。一般成人的服用剂量为每日3次,一次30mg,饭后服用为佳。

服用氨溴索的时候,药剂师建议避免同时使用强力镇咳药,以免影响溶解的粘痰排出困难。

问药

陈文恬/吃月子餐便秘燥热减温补类 宜滋润清养中药

问:请问坐月子喝的是什么中药?为何我喝了一直感觉很热,加上一直要吃大量含有生姜的月子饭菜,让我不只是便秘,还经常牙龈红肿、口干、烦躁,又被长辈叮嘱不能吃寒凉的食物,使我苦不堪言,请问我可以怎么做?

答:一般上来说坐月子的中药调理分为4个阶段,产后第一周,由于产后体力消耗大,肠胃虚弱,饮食以“稀、软、清淡、营养”为原则,不可过于大补,因此多采用生化汤、调经汤等药方,以协助收缩子宫,排出恶露为主;第二周,产妇恶露逐渐减少,脾胃吸收加强,一般会加入较多养血益气的中药,如首乌、枸杞、黄精、当归、党参等,帮助催乳,恢复骨盆。

第三周,恶露已几乎排尽,伤口基本愈合,可以开始大补气血,恢复体力,此时会采用十全大补汤、人参汤、阿胶等;第四周,以调理保养为主,补肾壮腰,延缓衰老,滋阴养颜,多采用补肾的中药,如苁蓉、牛膝、巴戟天等。

问药

林仁吉/慢性萎缩性胃炎中西医结合优于纯西药治疗

问:最近,我总是反酸,容易腹胀乏力,去医院做胃镜检查后,病理报告显示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我上网查资料后,发现这是一种癌前病变,是否我的生命就此进入倒计时?请问有什么中西药可以治疗吗?

答:在进行胃内窥镜胃部活检后,病理诊断胃萎缩(gastric atrophy)和胃黏膜肠化生(gastric intestinal metaplasia)统称为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 )。这类疾病的常见病因主要是由幽门螺旋杆菌(H. pylori)或自身免疫性引起的胃炎所致。部分科学家相信慢性的炎症导致胃黏膜丧失,进而形成无酸或低酸的胃部环境,是促成远端胃腺癌的早期征兆。

研究发现,西医针对幽门螺旋杆菌的根除治疗,在病理组织学中可以减缓严重程度,并且可能减少胃癌的发生。发表在学术期刊《内镜》的一项研究则显示,在纳入19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伴异形增生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中,中药综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单纯西药治疗)。其中,经中药辨证治疗组异型增生消失率比较高。

问药

周志辉/运动助降压 惟忌太剧烈

问:高血压者除了按时吃药,饮食方面有什么禁忌吗?

答:造成高血压的原因通常与遗传、平时的饮食及生活习惯有关。如果平时饮食中热量、高钠食物摄取过多,又或者运动量不足时,容易造成腹部脂肪堆积、水分易滞留体内、血压升高等情况出现。

有高血压的民众除了要按时吃药外,在饮食方面,建议遵循低钠、低盐、少调味的饮食原则,而每天钠的建议摄取量应该控制在2400毫克(即1茶匙或6克的食盐)以下。

如果是以外食为主的民众,也建议优先挑选口味较清淡的餐食来吃,像泡面、面包等精致淀粉在制作过程当中,通常添加较多的油或者是钠,因此,高血压者也要留意不过量食用这类食物。日常饮食也可选择多吃一些富含高钾、膳食纤维的蔬果,同时也可以适量摄取钙质含量较高的乳品,从较为单纯的食物当中获得多元且丰富的维生素。

另外,适度调整心理压力、减轻体重、多运动、保持充足睡眠与戒烟酒等生活细节,也有助于高血压的控制。不过要特别提醒患有高血压的民众,虽然要有适量的运动,但必须避免太过剧烈的运动,否则血管负荷不了反会导致身体的伤害。综合而言,高血压并非单单改变饮食就能有效治疗,必须要按医生指示定时定量服用药物。

问药

陈诗欣/奥司他韦无法防治COVID-19

问:Oseltamivir可以预防流感,那能否用来预防COVID-19呢?

答:奥司他韦(oseltamivir)是一种作用于抑制神经氨酸酶,因而阻止成熟的流行性感冒病毒脱离宿主细胞(不让病毒从已受感染的细胞往外跑),从而抑制流感病毒在人体内的传播以起到治疗流行性感冒的作用。

它适用于在起病后24小时内的患者,以达到缓解病症、预防严重的并发症或缩短生病时程的效果。 此外,对于面对流感病毒暴露风险的患者,奥司他韦亦有短期的预防保护作用,但不具有长期预防流感的作用, 因此民众不能盲目使用甚至过度预防。

由于流行性感冒的盛行,任何年龄层皆可能感染流感,透过减少风险因素如佩戴口罩和注意个人卫生等,其中包括接种合适的流感疫苗,流感其实是可以预防的。

然而,至今为止尚无数据显示奥司他韦对于治疗或是预防COVID-19病毒是有效的,因此不建议用于预防COVID-19病毒。

回顾人类和流感相处抗衡的历史,还是建议民众应以接种COVID-19疫苗为优先,并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加强体育锻炼和增强抵抗力。

问药

恩格列净 降血糖亦可治心衰

问:Empagliflozin的效用和副作用是什么?

答:恩格列净(empagliflozin)是一种用于糖尿病患的药物 (二型糖尿病患)。它属于SGLT2抑制剂药物,是较新型的口服药物,通过抑制肾脏对葡萄糖的重吸收,增加葡萄糖排泄,进而降低糖尿病患的血糖指数。通常药剂师会建议每日早上服用此药物,一天一次。恩格列净可以空腹服用,也能和食物一起服用。

有别于其它降血糖药物,恩格列净在心血管重点研究中显示出能同时帮助降低心血管风险及心血管死亡。因此,恩格列净也有被用在治疗心脏衰竭。若想知道患者是否适合使用恩格列净,患者需咨询医生意见,医生会依照患者的身体状况判断糖友是否需要此药物。

服用恩格列净就如其它药物一样,可能会有副作用,但如果有过敏现象则需要马上就医。低血糖是恩格列净的普遍副作用之一,血糖降低时,服用者会有一些症状(手抖、冒汗、苍白、无力、肚子饿、无法集中精神或者晕眩),当身体出现低血糖症状,应该马上补充糖分,快速提升身体的葡萄糖。

问药

萧文雄/仙人掌和芦荟功效不一

问:请问仙人掌和芦荟的功效是一样的吗?

答:芦荟(aloe vera),百合科,叶片萃取物,活性成分为蒽醌配糖体(anthraquinone glucosides)、黏液胶质等。适应症上一般用在辅助治疗性便秘、溃疡性结肠炎与改善肠炎与肠胃机能、辅助治疗轻微皮肤组织受损等。

过量或不当服用会引起腹泻、腹痛、皮肤过敏等。孕妇、幼儿(12岁以下)、肠道阻塞症与阑尾炎患者不建议使用。

仙人掌(cactus),石竹目(caryophyllales)仙人掌科(cactaceae)多肉植物。部分仙人掌是用作食用如仙人掌的花、果;肉茎稍微加工,可制成食品。坊间传统亦有药用如仙人掌味苦,性凉,用作清热解毒、散瘀消肿、健胃止痛及镇咳等。仙人掌在墨西哥做成酸甜浆果可以食用,其中仙人掌果实清香甜美、鲜嫩多汁,一般以鲜食为主。

仙人掌的植物化学成分有有机酸类、甾醇类、生物碱类、黄酮类、糖、萜类等。科研上有抗发炎、改善血糖、改善胆固醇、缓解宿醉、提升免疫系统等。




医识力

以「服务、实用、互动」为目标,同时提供五大服务范围:(一)提供医学须知; (二)提供医院、科系指南(; 三) 指导养生、防病、治疗的选择参考; (四)透过医疗讲座与读者面对面交流; (五)回答读者的医疗/用药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