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专栏】吴奕品.看医生不能不知道的事

看医生前似乎有着道不尽的千言万语想向医生倾诉,可在见到医生时却张口结舌。一直以来医生给予大众的刻板印象就是不苟言笑,也难怪病人都不敢多问些什么。一些医生沉默寡言,见病人没主动发问,以为病人都了解了,也就没特别多做解释。结果病人回家后才惊觉对自己的病情一知半解,懊恼着怎么好像没看医生一样?看似小事一桩,却足以演变成误会的开始,铸成医病关系的裂痕。

看医生也是一门学问,是沟通艺术,医学知识与人文伦理的结合体。这涉及了“医”与“病”之间在同理上与知识上的相互认知。要让两个不同背景互不相识的个体在第一次见面时,便在认知上取得共识绝非易事。这也是“沟通技能”在医学院是其中一门必修课的原因。即便如此,我仍然得承认,并非所有医者都将所学的这门极为重要的技能化为实践。当然,这不是医者单方面的问题,沟通毕竟是双方的互动,单方面一厢情愿的唱起独角戏,终将无法达至高素质有成效的看诊。

看医生是再普遍不过的事,对于自己在踏入诊所看医生之前,所应该要知道的事又了解多少呢?又有多少人清楚自己在看医生时,该有的权益及必须知道的事?比较遗憾的是大马民众普遍上在这一块相当的欠缺敏锐度。在问诊过程中,面对病人一问三不知的窘境,有时连自己病了多久也回答不出,叫医者们情何以堪?又如何能真正帮助病人?

当然一个铜板两个面,这不是病人单方面的问题,医者也需承担部份责任,在“医普知识”上为普罗大众进行教育,让病人对于自身权益更为清楚明了。医者必须了解现今资讯的蓬勃,所面对的挑战将越来越大,将会有越来越多病人凭着自己所了解的资料来“质疑”医者。只是病人也需明白资讯的蓬勃也意表着资讯的泛滥,当中不乏可信度极低的“歪理”,该如何取舍还需仰赖病人们的智慧与修为。

各区医普知识大不同

“医普知识”的普及程度其实受到地域性的影响。不同的国家,人文素养的不同,文化与制度的不同,都牵动着“医普知识”的发展。大马的情况与台湾相仿。台湾因着健保制度,导致人民无论大病小病都往医院诊所跑。在他们观念里,既然已还了保费,就一定要“善用”医疗服务。更多时候他们会认为看了医生,领的药越多越好。这往往导致过度的药物供给,不必要的抗生素使用,间接的提高了产生“超级细菌”的风险。

相较于大马医疗制度,公家医疗体系象征性的看诊收费相对的低廉。这其中的好处是人人负担得起,但却也造成民众不懂得珍惜资源,甚至于浪费资源。任何伤风咳嗽的小病都往医院急诊室跑,导致急诊室候诊时间增加,剥夺了急重症病患提早接受治疗的机会。这显示了国人对于“急诊”的概念相对匮乏,有时连需要看什么科类的医生也不知道。

就西方国家而言,他们有较强烈的健康意识。例如一般西方人在面对伤风感冒的症状时,并不会第一时间造访诊所医生,而是自行到临近的药剂行买药。他们清楚了解这些感冒症状是属于自限性疾病,只需要服用一些药物,过几天便会自动痊愈。反观大马民众普遍上对疾病与药物作用缺乏了解,视“药物”犹如“仙丹”一般,认为今天吃了药便期待疾病立刻痊愈。这当然也归咎于医生无法很好地传达正确信息,缺乏良好的病理与药理解释,导致病人错误的期待,并对治疗方针产生误解。

◎多方面去了解病人

无可否认,在面对一些三天两头便登门造访,却又没有明显症状及明确病史的病患,医生难免产生先入为主的观念,将之标签为MC Seeker(只为了寻求病假单),甚至因此感到厌烦。

但仔细思考,医生的职责不就是照顾与治疗病人,并增进病人的健康吗?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对于“健康”的定义是在生理,心理与社交上的完全健康状态。在标签病人之前,医者若能深入探索,尝试从多方面了解病人不断寻求病假单背后的真正原因,并协助病人回到健康的生活中,那该多好。

医生与病人间的芥蒂,往往是由芝麻绿豆的小事引发。很多时候只不过是医生与病人之间认知上的不同。医者毕竟是医学方面的专才,对于医学知识与常识肯定比病人熟悉,因此需要愿意设身处地的为病人想想,体会他们在病痛当下的幸苦,了解他们的不了解。倘若双方能相互谅解,相互沟通,建立良好的医病关系,必能达到一个双赢的局看医生前似乎有着道不尽的千言万语想向医生倾诉,可在见到医生时却张口结舌。一直以来医生给予大众的刻板印象就是不苟言笑,也难怪病人都不敢多问些什么。一些医生沉默寡言,见病人没主动发问,以为病人都了解了,也就没特别多做解释。结果病人回家后才惊觉对自己的病情一知半解,懊恼着怎么好像没看医生一样?看似小事一桩,却足以演变成误会的开始,铸成医病关系的裂痕。

看医生也是一门学问,是沟通艺术,医学知识与人文伦理的结合体。这涉及了“医”与“病”之间在同理上与知识上的相互认知。要让两个不同背景互不相识的个体在第一次见面时,便在认知上取得共识绝非易事。这也是“沟通技能”在医学院是其中一门必修课的原因。即便如此,我仍然得承认,并非所有医者都将所学的这门极为重要的技能化为实践。当然,这不是医者单方面的问题,沟通毕竟是双方的互动,单方面一厢情愿的唱起独角戏,终将无法达至高素质有成效的看诊。

看医生是再普遍不过的事,对于自己在踏入诊所看医生之前,所应该要知道的事又了解多少呢?又有多少人清楚自己在看医生时,该有的权益及必须知道的事?比较遗憾的是大马民众普遍上在这一块相当的欠缺敏锐度。在问诊过程中,面对病人一问三不知的窘境,有时连自己病了多久也回答不出,叫医者们情何以堪?又如何能真正帮助病人?

当然一个铜板两个面,这不是病人单方面的问题,医者也需承担部份责任,在“医普知识”上为普罗大众进行教育,让病人对于自身权益更为清楚明了。医者必须了解现今资讯的蓬勃,所面对的挑战将越来越大,将会有越来越多病人凭着自己所了解的资料来“质疑”医者。只是病人也需明白资讯的蓬勃也意表着资讯的泛滥,当中不乏可信度极低的“歪理”,该如何取舍还需仰赖病人们的智慧与修为。

特约专栏新专栏登场各区医普知识面,而最终获利的也将会是病人们。

个人简介
555
吴奕品,曾服务于新山苏丹依斯迈医院麻醉部门,现为家庭医生兼飞行医生、新山区圣约翰救伤队医疗官。
文章来源:
星洲日报‧2017.06.15

评论




医识力

以「服务、实用、互动」为目标,同时提供五大服务范围:(一)提供医学须知; (二)提供医院、科系指南(; 三) 指导养生、防病、治疗的选择参考; (四)透过医疗讲座与读者面对面交流; (五)回答读者的医疗/用药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