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药

患红斑狼疮 能否打COVID-19疫苗?

问:我有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病史,现正在服用类固醇控制病情,请问我可以打COVID-19疫苗吗?

答:尽管大型临床的疫苗研究数据有限,但与普通人群相比,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或牛皮癣等疾病的患者,染上COVID-19后出现并发症的风险更高,国内外相关专业的医学专家皆认为接种COVID-19疫苗的好处,远大于接种疫苗后可能发生自身免疫反应或疾病发作风险。

2021年4月份更新的马来西亚COVID-19疫苗临床指南强调,在马来西亚使用的COVID-19疫苗不是活性疫苗,所以疫苗并不是患有免疫系统疾病或缺陷患者的禁忌症。针对这类型患者且需要服用长期免疫抑制药物如类固醇等的患者,专家作出以下建议:

问药

患躁郁症吃西药无效 能否转投中药?

问:我的妈妈今年50岁,这几年开始患有躁郁症,医生让她每月注射一次阿立哌唑长效肌肉注射剂(400mg),也有吃其他药物如奥氮平(olanzapine)、氯硝西泮(clonazepam)和阿立哌唑(aripiprazole)。药物注射了3个月,这个月开始没有打了,结果人一直全身无力,无法做事情,而且心会不安,可是人是精神的。本来只是晚上服用奥氮平和氯硝西泮,然而情况越来越不乐观。所以现在是完全停药了,在服用着中药补气。

我想问全身无力是哪个药副作用呢?能否建议比较好但副作用较低的药物给我妈妈,至少她不会全身无力,可以做一点喜欢的事情?

答:在回答这道问题时,我需要做一些假设。我先假设你的妈妈是先服用口服药物,然后3个月前加入注射药物。从这边,我再假设,妈妈的症状应该是透过口服药物得不到太好的反应,因而加入阿立哌唑长效肌肉注射剂。

问药

陈朝颖/肩膀僵硬非吃药就好 物理治疗才是长远之计

问:我因为工作关系,长期使用电脑导致肩膀僵硬,请问有没有药物能够治疗或舒缓症状?

答:如果情况允许的话,我们多数是不鼓励依靠药物来舒缓因肩膀僵硬而带来的不适,因为使用药物毕竟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而且长期依赖还会有副作用。如果真的要用,必须先得到医生或药剂师的允许。与口服药相比,我们会比较倾向于使用外用药膏,透过消炎的药用机制来达到止痛和肌肉舒缓的效果。至于口服药,多数都是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使用,其中包括了筋肉松弛剂如巴氯芬(baclofen)或盐酸乙哌立松(eperisone)和消炎药如双氯芬酸(diclofenac)等。

很多人都不知道治疗肌肉酸痛或僵硬等问题最好的方法是物理治疗,虽然物理治疗的效果会比使用药物来得慢,但是它胜在能一劳永逸的解决问题,复发的机会绝对比药物低很多。

以肩膀僵硬为例,物理治疗师可以透过以下的方法对治问题:

问药

陈诗欣/维生素并非多多“益善”适量补充始关键

问:如果补充过量的综合维生素,会不会有副作用或者不良影响?

答:市面上综合维生素的产品琳琅满目,各个品牌的成分和含量都有所不同。虽然它不是药物,但切忌盲目购买,因为被视为维生素并不是多多益善,合理补充维生素的关键在于“适度”,服用过量不仅浪费,还可能引起各种不良反应。

譬如,维生素C是人体必需的水溶性维生素,人体对维生素C的需求量也不高,虽然多余的维生素C可随尿排出,但由于人体对维生素C的最大耐受剂量有限,过量摄入维生素C还会引起频尿、恶心、呕吐、腹泻、头痛等症状,并可增加肾结石、维生素A和叶酸缺乏的风险。至于脂溶性(维生素A、D、K等)的维生素,过量不能排出体外会引起的中毒。当维生素A过量,将引起气喘、眩晕、脱发、恶心、腹泻等症状;维生素D过剩时,可引起食欲不振、倦怠、便秘等。

只要饮食正常,并注意到各种营养素的合理搭配,绝大多数人是无需额外补充维生素的。如同药物,适量补充维生素,会对身体健康有益,倘若摄取过量,反而会适得其反。

问药

可待因止咳药具成瘾性 不宜长期服用

问:喝了咳嗽药过后,就会觉得晕晕的,这是正常的吗?

答:咳嗽药,尤其是有止咳功效的药物,可能含有导致瞌睡的成分。止咳药物通过抑制中枢神经减轻咳嗽的症状。特别注意的是这类药物具有成瘾性,不能过量或长期服用。服用后,因为容易瞌睡,当然也会有晕晕的感觉,因此服用后不适合长途驾驶或者操作机器。

要注意的是,止咳药水需要药剂师或医生的指示才能开始服用。如果该患者其实是因为哮喘发作引起的咳嗽,服用止咳药水反而会加剧情况,得不偿失。药物安全,不容忽视。

可待因(codeine)、福尔可定(pholcodine)、右美沙芬(dextromethorphan) 就是止咳药物的例子,如果包装上含有这类药品需注意瞌睡或头晕。另外,含有止过敏药物的止咳药物也可能会有瞌睡状况。咳嗽是一种身体的反应,也可能是疾病的反射行为。气候变化或者粉尘都可能引起过敏性咳嗽。因此,有时医生或药剂师会给抗组胺药物,这些药物也会引发瞌睡,患者也可能觉得晕。氯苯那敏(chlorpheniramine)和右氯苯那敏(dexchlorpheniramine) 是其中一些例子。

问药

林恩妮/中风痊愈后内分泌失调 为何需要长期吃抗中风药?

问:据说中风病人是要长期吃药,但我自从35岁轻微中风后,吃了半年的药医生就告诉我可以停了,现在我已经40岁了,因为内分泌失调去看医生,结果医生说需要长期吃抗中风的药,我该怎么办?

答:当大脑的血流受阻时,脑中风就会形成。中风的现象也因为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压力而逐渐年轻化。大部分的中风是可以被预防的,越早治疗也会越快痊愈。过度疲劳、激素分泌失调、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情绪波动是其中最常见的原因。

从你的信函,得知医生在半年后就停止药物,这般情况通常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 医生处理的方式着重在防止更大型中风症状, 因此通常会开出抗血小板药物比如氯吡格雷(clopidrogel)或阿斯匹林(aspirin)。

年纪逐渐增长时,身体的情况可能有所不同, 如果先前患有轻微中风,加上现在内分泌失调,若再加上家族遗传高血压高血糖问题或者体重过高,服食低分量但长期的抗血小板药物,比如阿斯匹林利多于弊。

问药

气血弱非肝气郁滞 服人参增乳汁

问:我是一名新手妈妈,想请问哺乳期间,使用人参会不会导致奶水不足呢?

答:哺乳期内,产妇乳汁少或全无,中医称为“缺乳”、“乳汁不行”或“乳汁不足”,中医认为导致此病主要有两种原因,一为不足,产时失血耗气,或素来体质虚弱,或脾胃虚弱,营养不良等因素导致气血不足,无以化乳,二为不通,因为情绪不舒,肝郁气滞,气血不畅,阻碍乳汁运行。

气血不足虚弱者往往有乳汁清稀、乳房柔软无胀满感、疲劳、乏力、脸色苍白、不思饮食等症状,主要采用补气养血的方式,中医妇科经典书籍《傅青主女科》内建议使用“通乳丹”,方内药用人参、黄芪、当归、麦冬、桔梗、通草和猪蹄。乳汁不通,肝气郁滞者,则有乳房胀硬疼痛、情志抑郁、胸闷、烦躁、乳汁浓稠不通等症状,应以疏肝解郁,活络通乳的方式治疗,以柴胡、青皮、王不留行、通草、白芍药等药物治疗。

问药

自体免疫疾病忌“热补”

问:请问自体免疫疾病的患者是否不能使用人参及黄耆这一类的补气药?那党参又如何?

答:免疫系统是个双刃剑。正常情况下免疫系统是身体的防卫军,侦测到细菌、病毒等外来物质入侵,会产生抗体、攻打病菌;但当免疫系统失调异常时,却反过头来攻击自己身体。依攻击部位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病症,目前医学上已有超过70种自体免疫疾病。现代医学对其发病机转也还没有一个很明确的答案。中医经验就阴阳体质学说,加上长期临床观察,认为自体免疫疾病多是灶因于“虚火”。

人体要健康,阴阳就要平衡。刚开始时自体免疫疾病的诸多症状不显著,而且与其他疾病重疊,并且高达40%的病人在一开始都被误诊。可能在人体不同的器官或系统发生,因此诊断起来特别困难。常见的自体免疫疾病好发于女性,常见如红斑性狼疮、干燥症、类风湿性关节炎、僵直性嵴椎炎、炎症性肠道疾病。遗憾的是,一旦罹患这类疾病,多数完全无法治愈,只能好好控制。

世上也没有什么药品,是可以完全根治或治愈自体免疫疾病的。

问药

降糖药不伤肾 肾衰代谢差才关键

问:对于诊断出患有肾脏问题的糖尿病患(肌酸酐,creatinine=109),他是否仍应继续每天两次服用500mg二甲双胍?或者改到隔日?哪种糖尿病药物,对肾脏的危害比较小或者更适合他呢?

答:肌酸酐主要由肌肉分解代谢产生, 当肾脏功能变差, 肌酸酐也会升高。肌酸酐亦会因蛋白摄取、肌肉代谢、发炎、性别等而有所变化,所以不能作为早期肾脏机能衰退的单一指标。临床医生一般参考血液检查中肾丝球滤过率(GFR)和肌酸酐清除率(CrCl),或尿液检查中的蛋白尿,以了解患者肾脏功能,再根据病情调整药物。

研究显示,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慢性肾脏病患,使用口服降血糖药物的时候,因为代谢废物、药物毒性的累积,要随时根据肾功能的状况调整药物,尤其慢性肾脏病第III至V期之后,更要谨慎使用降血糖的药物。由于二甲双胍 (metformin)主要以原形药从肾脏排泄 (90%肾排泄率),如果肾功能不全则有可能造成其在体内蓄积,增加乳酸性酸中毒 (lactic acidosis)风险。




医识力

以「服务、实用、互动」为目标,同时提供五大服务范围:(一)提供医学须知; (二)提供医院、科系指南(; 三) 指导养生、防病、治疗的选择参考; (四)透过医疗讲座与读者面对面交流; (五)回答读者的医疗/用药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