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

戴之钦 / 骨松治疗不只靠药 稳骨还要靠3法宝

问:医生你好,我今年61岁,53岁停经。3年前曾跌倒,手腕骨折。

2024年8月我在医院完成DEXA扫描,结果是骨质减少症(osteopenia),但是我的Neck T score-2.3、Z score -0.8、Wards T score -2.9、Z score -0.9,医生建议服alendronate,由于胃受不了,就停药了。现在医生建议我打denosumab,我迟迟没决定,又担心万一跌倒骨折。

请问医生,除了打针还有什么方法可以保持骨质不让它流失?

希望医生可以给我建议,无限感激。


医生解答:

问医

侯锦泉 / 牙齿矫正不只是为了好看 改善咬合 守护口腔健康

问:医生,你好。我今年28岁,从小牙齿有点歪,但因为能吃能咬,也没太在意。最近朋友去做隐形矫正,说不只是为了美观,还能改善咬合和健康。我有点好奇:

Q1: 矫正牙齿真的有“医学上的必要”吗?
Q2: 如果只是外观不太整齐,不做会影响健康吗?

谢谢。
 

 医生解答:

许多人以为矫正牙齿只是为了“变漂亮”,其实在牙医眼中,正畸是一门“咬合与健康的科学”。

整齐的牙齿固然能带来自信笑容,但它的真正意义,远超外表。

问医

陈欣怡 / HPV疫苗非万能防护 女性仍须定期筛检

问:医生你好,我大约在23岁时完成了3剂HPV 9价疫苗。现在30岁了,看到网络上有人说疫苗保护力会随时间下降,我有点担心。请问:

Q1: 我是否需要再补打加强针?
Q2: 如果以后结婚或有新的性伴侣,原本的疫苗保护力是否足够?
Q3: 是否建议定期做HPV筛检,即使已经打过疫苗?


 医生解答:

首先,恭喜你当年完成了3剂HPV 9价疫苗,这在预防子宫颈癌与多种HPV相关癌症方面是非常有效的。

目前的研究显示,完成3剂HPV 9价疫苗后,身体会产生长期免疫记忆。

在10年以上的追踪中,抗体水平虽然会略有下降,但仍维持足够的保护力。国际与马来西亚卫生部当局目前都不建议额外接种加强针。换言之,你的疫苗仍然有效,不需要再补打。

问医

盛晓峰 / 脊椎伤者勿乱动 错误搬运恐瘫痪

在医院里,偶尔会遇到重大意外后被不懂急救要领的旁人随意移动而造成二度伤害的伤者,让人遗憾又不胜唏嘘。以下是我最近遇到的一个案例,在此提出,希望大家多加注意。

艾文(34岁)是一位体型肥胖的男子,日前他骑车到新山探亲时发生意外,摩托车翻覆时,头盔飞脱,头脸重重敲在地面上,被同行的朋友送到当地医院急救。两天后,艾文向医院表示愿意承担风险自行出院,他强忍着痛楚,在友人的协助下把自己挤入太太的小房车,一路颠簸,回到吉隆坡求医。

我见到艾文时,他戴着颈箍,右手用吊带固定在胸前,人是清醒的,只是精神萎靡,五官都痛得扭曲了,叫人难以想象他一路上承受了多大的痛楚!

我们第一时间为他进行全身检查和扫描,发现他的第五节和第六节颈椎椎板骨折并移位往前,压迫脊髓,神经线因而受压,造成右侧臂丛神经损伤(right brachial plexus injury),头颈无法转动,右侧手脚麻木无力,脊椎也有不稳定的迹象。

问医

王展翼 / 前列腺术后 放疗打针降睾酮 偶尔勃起会否影响荷尔蒙治疗?

问:我今年接受了前列腺手术,术后PSA从1.7降到0.9,但后来又升到1.9。之后接受了7次放疗,PSA降到0.26,今年5月份之后,在9月复查时降到0.15。最近我发现偶尔还是会有阴茎勃起的情况,所以有些疑问:

Q1: 放疗期间打荷尔蒙针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降低睾酮。那如果偶尔勃起,会不会让睾酮上升,进而影响荷尔蒙治疗的效果?
Q2: 如果服用壮阳药等助勃药物,会不会也影响到放疗或荷尔蒙治疗的疗效?
Q3: 在目前PSA持续下降的情况下,我还需要特别注意哪些生活习惯或复查事项?

医生解答:

在这个案例中,我们需要更多资料,例如患者的年龄、确诊的病名、癌症分期、以及接受过什么手术等。根据简单的描述,我们可以推测患者曾因前列腺癌接受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radical prostatectomy),之后又进行了挽救性放射治疗(salvage radiotherapy)。

对于第一道问题,答案是不会。偶尔的勃起不会干扰荷尔蒙治疗,也不会造成睾酮(男性荷尔蒙)明显上升。

问医

盛晓峰 / 双孔内视镜微创手术 逆转颈椎弧形 缓解颈臂疼痛

莎丽花(49岁)是一位外向又开朗的马来妇女,因为丈夫在新加坡经商,所以她经常马新两头飞,也很享受一个人飞行,但最近两年,她发现自己常要依赖空姐帮忙,才能把随身行李塞进座位上方的置物柜,下机时,同样也要别人帮忙,才能把行李搬下来,原因不是因为行李太重,而是因为脖子疼痛,影响行动力。

她苦着脸说,无法把行李放上机舱还是小事,最让她受不了的是颈痛扩散至头部,同时还延伸到左手臂,造成手臂麻木无力,手指也麻麻的,失去灵活。

颈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

体检时,她的神经反射正常,做了磁力共振造影(MRI)后才发现颈椎的正常前突弧度消失了,曲度变直,第五和第六节椎间盘有突出的现象,抵触神经根,造成颈臂疼痛(cervical brachialgia)。

这里给大家解释一下何谓颈椎弧线。

正常人的颈椎是向前突起,呈现C形结构,这个生理弧线让颈椎平均分担头颅的重量,颈部保持灵活又稳定。一旦这个曲度变直甚至反弓时,颈椎就不再能够缓冲压力,因而可能导致颈椎退化、椎间盘突出等问题,造成疼痛、麻木等症状。

问医

戴之钦 / 物理治疗能否矫正脊侧? 强肌稳脊 惟中重度助益有限

问:你好,我女儿13岁,今年6月才发现她脊椎有问题,去了政府医院检查。6月和7月都有照X光,医生只是说要等到10月再来复查。

医生有询问女儿13岁是否来月经了(还未),双手提起检查,肩膀检查(正常,并没有高低肩的问题),家里是否有家属有脊椎问题(并没有)。

她小学还是运动员,所以从外表是看不出她脊椎有问题。是今年她换衣时我无意间发现,因为她并没有投诉她身体有任何不适。

我的问题是:
Q1: 我来自小地方,是否应该带她去双溪毛糯的大医院更为适合(因为专科比较多)。医生也没提议她穿辅助脊椎的衣套。
Q2: 需要去做复健吗?政府医院医生有建议去做,但是聊天的时间多于复健,加上复健科医生问回我为什么医生没建议穿辅助脊椎的衣服,让我更为担心会不会延迟她医治的时间。还是我太紧张了?

问医

陈欣怡 / 脚趾发麻1年勿轻忽 排除糖尿病 找出病因早治疗

问:我70多岁,10根脚趾发麻、皮肤刺刺的,已经1年了。这是不是糖尿病?我母亲有这个病。
 

医生解答:

脚趾发麻确实是糖尿病周边神经病变的常见症状之一,尤其若有家族史,更需提高警觉。 但发麻的原因不只限于糖尿病,其他常见原因包括:

  • 颈椎或腰椎神经压迫
  • 维生素B12缺乏
  • 甲状腺功能异常
  • ·药物副作用
  • 周边血管循环差

建议你先到家庭科或内科就诊,医生会安排:

  • 空腹血糖或糖化血色素(HbA1c)检查
  • 血压、胆固醇评估
  • 神经与血管检查

若确诊糖尿病,早期控制可避免进一步神经损伤。若不是糖尿病,也能找出其他原因并治疗。
 

问医

侯锦泉 / 植牙成败不只看医生 骨质与术后照护同样关键

问:医生,你好。我听说现在的植牙成功率很高,但也有朋友的植牙没多久就松脱了。请问,植牙为什么会失败?是不是手术没做好才会这样?


医生解答:

植牙(dental implant)是现代牙科常见的修复方式,成功率通常可达到90%以上。然而,部分患者的植牙仍然可能出现失败的情况。为什么会这样呢?

1. 伤口护理是成败关键

很多患者以为植牙只是医生的责任,其实术后的护理同样重要。手术后的伤口需要保持清洁,避免食物残渣和细菌感染。如果忽视口腔卫生,或者抽烟过多,伤口无法良好愈合,都会增加植牙失败的风险。

2. 手术操作的精确度─微创更佳

植牙需要在牙槽骨上“钻洞”来放置植体。这一步非常关键:如果钻得过大或位置不当,就可能导致骨头无法稳固抓紧植体。

此外,手术方式也会影响愈合效果。传统做法是“开瓣”,即切开牙龈翻起,以便医生清楚看到骨头结构,但这会造成较大伤口。现代植牙更提倡“不开瓣”微创手术,也就是只在牙龈上开一个小孔放入植体。

问医

戴之钦 / 注射后1周内暴走旅行 玻尿酸难敌“过度使用”

问:几年前,55岁的阿姨在出发前往越南旅行前,接受了骨科医生为膝盖注射玻尿酸。按照要求,她在出发前1周进行注射。医生告诉她,药效大约可维持半年至1年。

结果,这药物只在旅行初期的几天有效,确实对步行有帮助,但之后效果便减弱。旅行回来后,就完全没有作用了,因此也没有再继续注射。未去旅行的几位亲戚在注射后,也很快出现相同的无效情况。

以下有几个问题:
Q1: 旅行期间大量步行是否会影响药效?注射后原则上是否不宜过度运动?
Q2: 为什么上次注射的效果与医生所说的差距这么大?是否需要尝试不同品牌,直到找到合适的玻尿酸?价钱越贵效果越好吗?是否可以推荐一些可靠品牌?
Q3: 一般来说,玻尿酸已在市场上销售很长时间了吗?是否被美国FDA认可为有效药物?
Q4: 相较于自体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治疗,玻尿酸的效果是否更好?会有后遗症吗?




医识力

以「服务、实用、互动」为目标,同时提供五大服务范围:(一)提供医学须知; (二)提供医院、科系指南(; 三) 指导养生、防病、治疗的选择参考; (四)透过医疗讲座与读者面对面交流; (五)回答读者的医疗/用药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