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营养

管体重减加工食品 避免DKD伤肾再损心

医句话: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却往往因饮食误区而加速恶化。我国糖友中有超过一半的患者血糖控制不理想,若未及时管理,将导致心血管病变、眼疾、糖尿病足及肾衰竭。其实,透过正确的饮食选择与专业指导,糖尿病肾病的进展是能够延缓甚至稳定的。

“你知道我国糖尿病患有多少人吗?为何我们必须特别关注饮食来避免因糖尿病而引起的并发症呢?根据2023年国家健康与病发率调查(National Health Morbidity Survey,NHMS),在我国每6名大马成人中就有1人患糖尿病,其中56%患者血糖控制欠佳,如果长期无法有效管理,势必导致并发症如心血管病变、眼部并发症、糖尿病足及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等。

因此糖尿病患须知道如何有效地管理血糖,以避免糖尿病并发症包括糖尿病肾病。然而如果患者的肾功能已有退化迹象,亦无须感到灰心,因为随着医学进步,如今通过药物治疗以及正确的饮食管理,仍可以有效地减缓糖尿病肾病恶化程度。

在DKD的饮食管理中,许多患者为了管理血糖或保养身体,常会陷入一些乍看之下‘很健康但实际上却可能有害’的饮食误区。

饮食营养

【“营”食专栏】癌症患者常食慾不振?5招唤醒胃动力

食欲不振是癌症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癌症患者可能会丧失或减少饥饿感、早饱、对食物提不起兴趣(即使是自己喜爱的食物)、减少食物摄入量或不吃,导致体重减轻以及生活质量下降。长期食欲不佳也会导致癌症患者所摄取的营养不足,进而恶化病情,影响抗癌治疗的效果。

临床上,医生或饮食治疗师会使用经认证的问卷,以帮助诊断癌症患者的食欲问题,例如厌食恶病质治疗的功能评估(FAACT)、视觉模拟量表(VAS)、欧洲癌症质量研究和治疗组织生活问卷(EORTC-QLQ30)等。

根据研究,有许多原因导致癌症患者食欲不振,如:
‧ 细胞因子因素
细胞因子(如IL-1、IL-6和TNF-α)是由肿瘤及免疫系统产生的,降低患者食欲和减少食物摄取量。

‧ 代谢变化
癌症会导致身体的代谢变化,如GDF-15、乳酸和血清素等物质的代谢变化,亦会影响患者食欲的调节。

‧ 治疗副作用
化疗、放疗或抗癌的药物有可能导致患者的味觉变化、恶心或呕吐、口干、口腔溃疡、吞咽困难、疼痛、便秘或腹泻等不良反应,导致食欲下降。

饮食营养

【癫痫专题(下)】生酮有助改善儿童癫痫 温和版低GI饮食更给力持久

医句话:
在治疗儿童顽固性癫痫的过程中,生酮饮食被视为抗癫痫药物以外的重要辅助治疗方法。然而,此饮食法并非人人适用,且执行上具挑战性,需家长积极配合。近年来,更温和的改良生酮饮食与低GI饮食,为孩子提供了更均衡、易坚持的选择,亦有助稳定病情。


治疗儿童癫痫,抗癫痫药物是首选的治疗方法。然而,约30%的儿童仍然会持续发生癫痫发作。因此,医生会建议癫痫患者执行生酮饮食(ketogenic diet)。

不过在开始生酮饮食前,癫痫患者必须经过儿童脑神经专科医生以及饮食治疗师的评估。 这是因为部分患者可能不适合生酮饮食,例如,脂肪酸氧化障碍、脂肪酸转运障碍、丙酮酸羧化酶缺乏和卟啉症(porphyria)等。

生酮饮食是一种高脂肪、适量蛋白质和低碳水化合物的饮食。该饮食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总热量的不足10%,而蛋白质占15%至20%,脂肪则占70%至80%。当碳水化合物受到限制时,血糖和胰岛素水平下降,促使身体分解脂肪以获取能量,这个过程称为酮症(ketosis)。

饮食营养

【癫痫专题(上)】四肢抽搐颤动丧失意识 营养介入助减癫痫发作

医句话:
癫痫是一种非传染性的慢性脑部疾病,影响全球很多人包括儿童。它的核心症状是反复且不自觉的癫痫发作,但并非每次发作都意味着癫痫病。随着医学认识的深化,人们发现除了药物控制,饮食在稳定脑部神经活动、减少癫痫发作上也发挥关键作用,特别是在儿童癫痫管理中,营养介入正成为越来越受重视的支持策略。


“癫痫(epilepsy)是一种非传染性的慢性脑部疾病。癫痫通常是指反复、短暂及不自觉的癫痫发作(seizures)。癫痫发作是一种症状,而癫痫本身是一种疾病。并不是所有癫痫发作都是由癫痫引起的。尽管癫痫是一种发作性疾病,但并非每次癫痫发作的人都必然患有癫痫。
在以下情况下诊断为癫痫:

1)患者经历了两次间隔不超过24小时的癫痫发作,但原因不明。
2)一次癫痫发作伴随有其他风险因素,例如脑组织异常或儿童发育迟缓。

癫痫发作有哪些症状呢?症状因发作类型而异,但以下是一些可能出现的常见症状:
意识丧失
短暂失去意识或反应,通常见于全身性发作。

饮食营养

崔嘉颖/蔬菜水果可以互相替代吗?

作为饮食治疗师,时常鼓励民众多吃蔬果,因此常被问道“蔬菜和水果可以互相替代吗”?,答案是否定的,这是因为蔬菜和水果存在很多的差异。

根据2020年马来西亚膳食指南,食物可分为5个主要类别,如蔬菜、水果、米饭和谷物、鱼、家禽、蛋及肉和豆类,以及牛奶和奶制品。该指南亦提倡“1日5蔬果”,建议民众每日摄取至少3份或更多的蔬菜,以及两份水果,以达到维持身体健康的目的。由此可见,蔬菜和水果属于不同类别的食物,所以无法互相替代。

除了类别不一样,水果的热量也比蔬菜高。这是因为水果和蔬菜的组成成分不同。虽然蔬菜水果皆含有纤维,但水果也有天然的糖分,因此热量更高。举个例子,一份水果的热量约60卡路里,而一份蔬菜的热量可能仅约20至40卡路里。

如果长期以水果替代蔬菜,恐导致摄取过多的热量,造成肥胖问题或增加患上代谢综合症的风险。

纤维在维持身体健康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而蔬菜和水果中的纤维也有所不同。蔬菜一般含有非水溶性纤维。这种纤维能增加粪便体积,促进肠道蠕动及预防便秘。而水果则富含水溶性纤维,这种纤维能溶解于水,有助于软化粪便。此外,水溶性纤维还能延缓饭后血糖上升,促进胆固醇代谢,从而降低胆固醇水平。因此,这两种纤维缺一不可,这也是为什么蔬菜和水果不能互相替代的原因。

饮食营养

中风后吞嚥咀嚼困难 灌食助摄足营养 防吸入性肺炎

医句话:

缺血性中风(又称心源性中风)主要是因为心脏内的血栓剥落,随血液流至大脑阻塞脑血管所引起,其中心脏衰竭、心瓣膜疾病、心律不整等是最常见的病因,因此心脏病是缺血性中风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之一。很多时候,中风的患者在康复过程中须采取鼻胃管灌食,从而让液体饮食及营养物质通过鼻子插入胃部,为的是确保患者获得所需营养。

“对于中风患者来说,吞咽和咀嚼困难可能是常见的问题,而使用鼻胃管灌食(nasogastric tube feeding)可以确保他们摄取足够的营养。鼻胃管灌食通常是一个临时的解决方案,因为大多数中风患者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有望在康复过程中逐渐恢复吞咽和咀嚼功能。

在一些轻微中风的情况下,患者可能只需要短期的鼻胃管灌食,具体取决于中风后的脑细胞恢复程度以及复健进展。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如多次中风导致脑细胞受损,可能会永久失去吞咽和咀嚼的能力。




医识力

以「服务、实用、互动」为目标,同时提供五大服务范围:(一)提供医学须知; (二)提供医院、科系指南(; 三) 指导养生、防病、治疗的选择参考; (四)透过医疗讲座与读者面对面交流; (五)回答读者的医疗/用药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