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药

萧文雄/动物试验:猫鬚草降血糖血压

问:猫须草对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真的有效吗?

答:猫须草,唇形花科(Lamiaceae)猫须草属(Orthosiphon),学名Orthosiphon aristatus(Blume)Miq。俗称Java Tea或Cat's-whiskers、肾茶及猫须公。在马来西亚说起misai kucing或kumis kucing,无人不晓;除了民间传统药食两用外,亦可作为园艺种植观赏。

马来西亚理科大学于2016年在另类辅助医学期刊(BMC Complement Altern Med.)上发表了相关猫须草的研究,针对相关关节炎及其它发炎反应有显著抑制;2013年《中草药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医药期刊亦发表了猫须草的水抽提物,无论是血糖正常或是高血糖的大鼠,其血糖水平均有所降低。猫须草叶中分离出具有降血压作用的有效成分methylripariochromene(MRC),在大鼠的研究实验上亦有正向的调控降低作用。国家研究团队也把这民间用药作进一步的未来药品开发成分。

成人健康

作息不良放任高血压 40%年纪轻轻就中风

医句话:

中风病发率,其实比癌症更高。平均每4人当中,就会有1人中风,相对于癌症1对5的几率更高,而近期更发现,中风不再是长者的专属病症,有愈来愈多的年轻人被中风盯上。

我国第三大死亡杀手

“中风,在马来西亚是第三大死亡杀手,根据2017年马来西亚中风负担监测(Monitoring Stroke Burden in Malaysia)项目,在全国所有的医疗机构中,估计一天会有92个病患因为中风而入院,而单单在2016年因为中风入院治疗的次数超过3万多次,对我国构成近1亿8000万令吉的经济负担。

在马来西亚,中风的平均病发年龄为62岁,而在这群患者中,有60%是发生在60岁以上,25%是介于50至59岁之间,约15%处于50岁以下。

问药

COX-2抑制剂为新型NSAIDs 消炎止痛佳 肠胃出血风险低

问:NSAIDs是什么药物,该如何吃和有没有副作用呢?

答:NSAIDs全名是Non-Steroidal Anti Inflammatory Drugs,是一种非甾体类抗炎药,也可以译成非类固醇抗炎药。它的主要功能是消炎、止痛和解热。NSAIDs主要分成两大类,非选择性COX抑制剂和选择性COX-2抑制剂。选择性COX-2抑制剂是较新型的抗炎药,针对性的抑制COX-2,达到更好的止痛消炎效果,同时也减少其副作用,如肠胃出血的几率。

至于吃法会因不同的药物,有不同的服药方法。为了减少肠胃不适,我们建议病患在餐后服用。服用的剂量和次数则需根据不同的病情而有所不同。若是一般发烧或是受伤的疼痛,在短时间达到效果后我们都会停止使用这类药物,不需长期服用。若是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或长期,则需在医护的监督下,服用较长的时间。

NSAIDs止痛的效果快速,所以若使用妥当,是控制发炎的好选择。NSAIDs也有其不良作用,当中长期服用的病患会增加胃出血、肾衰竭等严重副作用,同时提高心血管疾病风险。

专题

人体内分泌总指挥 脑下垂体瘤引發代谢大“灾难”

医句话:

除了一些罕见的先天性问题,大多的脑下垂体疾病都是脑下垂体长了肿瘤所致。其中,99%的脑下垂体肿瘤都属良性,不会突然恶化成恶性肿瘤。脑下垂体肿瘤的发生有些跟遗传基因异常有关系,但是大部分原因不明,没办法说哪一群人有较高的罹患风险。然而,无论肿瘤有多小,都该积极治疗,因为脑下垂体是人体内分泌系统的“总指挥”,即使脑下垂体瘤再小,它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却非常大。

体积虽小 功能甚大
“脑下垂体(pituitary gland)是一个位于人体大脑下、直径约1公分的腺体,它可分为前后二叶:

1. 前叶可分泌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促甲状腺激素(TSH)、泌乳素(PRL)、促卵泡激素(FSH)和黄体生成激素(LH)。

问药

林明冠/勿轻易相信网上降压偏方

问:不想长期服食降血压药,想问中医可以帮到我吗?本人45岁,平时除了迟睡,没有任何不良嗜好,却在最近被诊断为高血压。

答:高血压是一个西医病名,在中医的字典里,并没有这个病。造成血压升高的原因,除了遗传和其他疾病元凶,还有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衰老”。

血压太高导致的并发症很多,不过我们要明白,为何要吃降压药?原因很简单,预防血压长期升高给身体带来的各种疾病,包括心血管疾病。

因此服用降压药是作为疾病管理的其中一种方式。假设长期服用后,不建议停下。假设在血压还没过分升高,且服用时间不长,倒是可以尝试改变生活方法,包括早睡、适量运动、降低糖和盐的摄入量,根据身体有什么不适症状,找个大夫调理一番,也是有可能让血压回到正常指标的,不过这些都有个前提,就是坚持每天自我检测血压。

经过3至6个月努力,假设依旧无法控制,也只能吃降压药了。至于网上的喝红枣菊花茶什么的,就别轻易相信了,如果这么简单,发现红枣菊花茶还是什么叶子可以降血压的这个人,应该可以提名诺贝尔医学奖了。

还有,关于没有不良嗜好和没有好的生活作息是两个概念。可以的话,我们从早睡做起,慢慢改进并继续观察。

疾病疗法

与COVID-19是“最佳搭档”一旦染病每10心脏病患1死亡

医句话:

当COVID-19从去年底肆虐全球以来,人们对确诊者的症状认知大概是发烧、咳嗽、肺炎等,若有更了解或知道肺纤维化、失去嗅觉及血管发炎等,但其实心血管疾病与COVID-19堪称是“最佳搭档”。根据研究,若一名有心血管疾病或曾中风的男女,一旦确诊COVID-19后,死亡率可达到10.5%,换言之就是每10人中就有1人会死亡。

NHAM:疑诊者心痛 先药物治疗

“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亦被称为新冠肺炎,乍看似乎与心血管疾病扯不上关系,但研究发现,从COVID-19病毒爆发以来,越来越多病例显示病毒直接侵入心脏,以致血管发炎、心脏衰竭及肺积水酿病毒性心肌炎(myocarditis),这也是众多COVID-19死者的死因之一。

问药

林仁吉/辨证论治产后缺乳 生化汤祛瘀通乳

问:我今年30岁,刚生产2个月,想请问医师有什么中药可以增加奶量?

答:母乳喂养是全球公认的最佳喂养方式,产后保持充足泌乳是成功进行母乳喂养的关键。几乎所有的女性在开始时都会遇到母乳喂养方面的挑战,但是大部分女性都能够在后期完全以母乳喂养。

许多产后早期的妈妈无法准确掌握宝宝正在喝多少的母乳,因此很难弄清是否拥有足够的母乳。在大多数情况下,妈妈都能产生足够的母乳喂养宝宝。虽然妈妈不一定能测量出宝宝究竟喝了多少母乳,但可以从以下迹象发现婴儿是否已得到足够的母乳:

  1. 喂奶时,宝宝的脸颊饱满而不是常处于吮吸凹陷状态。妈妈可以看到或听到宝宝在喂奶期间吞咽的动作。
  2. 喂奶后,宝宝看起来很开心和满足,自行放开乳房并入睡。妈妈可能会感到困倦,乳房感觉较为柔软而不再硬胀。

产后缺乳是指妇女产后乳汁量少,甚至全无,不足以喂养婴儿,中医称之为“乳汁不行”、“缺乳”或“无乳”。临床上,以产后初期的缺乳最为常见。产后早期,妈妈可以进行乳房穴位按摩以疏通乳腺管,增加局部血液循环,促进乳汁分泌,改善乳汁淤积,有利于乳汁分泌。

问药

呋塞米为利尿剂 非一线降压药

问:呋塞米(furosemide)可以治疗高血压吗?

答:呋塞米是一种利尿剂(diuretic),帮助身体排出多余的水分和盐,减少因为水肿而产生的不适或呼吸短促。因此,呋塞米也可以用于治疗高血压及心脏衰竭。要注意的是,这类的药物会造成严重的脱水和电解质排空(特别是长者)导致虚脱。

因此,疗程期间,如果用药后产生电解质不均匀的征兆(比如食欲不振、口干、口渴、心跳过快、虚弱、倦怠)都应该马上通知医生或药剂师。除此之外,因呋塞米会减少体内水分,以致血液中的尿酸浓度升高,引发痛风发作。

呋塞米不应该在晚上或睡前4小时内服用以免影响睡眠。服药期间也请注意定时测量血压。大部分的高血压患者服用后不会感到不适,但若血压下降太快,可能会导致晕眩。若服用者有呼吸困难、脸部、唇部、舌头或喉咙肿胀,应该马上到医院急诊。另外,呋塞米也可以导致血液里的钾减少而出现心悸、冒汗、四肢发软的状况,必须注意。

在控制高血压,呋塞米不是第一线药物,也极少被用为单一的降血压药物,用药须要根据个人的心血管系统疾病风险及整体状况。除了药物,饮食控制、运动及戒烟,都对血压控制有明显帮助。

专题

疫情期间心脏病患都去了哪里? 安心在家 心血管疾病减70%

医句话:

当所有门都关上了,必然会有一道窗为你而开,疫情的肆虐让全球人民惊慌失措,死亡惨重,经济活动停顿等,但在一连串不利的消息中却迎来一个利好消息,就是被列为人类头号杀手的心血管疾病竟然出现大幅度下降,求医人数在疫情期间对比疫情前呈断崖式下滑,或许疫情期间的生活作息可被视为关键因素。
 

3少1多改善心脏病

“COVID-19的无情肆虐的确对全球人民造成严重伤害,包括人命、经济等,至今疫情的死亡人数仍与日俱增,没有看到明显缓和的迹象,封关、封城或封小区等依然在全球不同地方上演着,尽管类似行动管制令的措施在不同国家实施导致人们必须在家,但也因此出现了全球性的心血管疾病求诊人数大大降低,其中在欧洲疫情重镇意大利就骤降了70%。

疾病疗法

莫讓出路受阻‧關注結直腸疾病

肠道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是消化管中最长的一段,也是功能最重要的一环。人体内的肠包括小肠、结肠(回肠)和直肠三大段。大量的消化作用和消化物的吸收都是在小肠内进行,结肠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钾和一些脂溶性维生素,也就是浓缩食物残渣,形成粪便,再通过直肠经肛门排出体外。

人体消化系统从口腔开始,由上到下依序为食道→胃→小肠→结肠→直肠→肛门。在医学上,结肠、直肠、肛门,即为所谓的下消化道,属于消化道最后一段相连的管子,是粪便经过或储存的地方。

肠道在吸收食物营养的同时,如果有害菌和病毒也同时吸收进去,就是一件不得了的事。所以在被肠道吸收之前,必须想办法对有害物质进行甄别剔除。于是大量的免疫细胞会在肠黏膜,防御有害物质的入侵。

腹痛、腹泻、粪便出血、便秘、呕吐、胀气、体重无故下降,经常感到疲倦,是炎症性肠病、结肠直肠癌常见体征和症状。
 

Subscribe to



医识力

以「服务、实用、互动」为目标,同时提供五大服务范围:(一)提供医学须知; (二)提供医院、科系指南(; 三) 指导养生、防病、治疗的选择参考; (四)透过医疗讲座与读者面对面交流; (五)回答读者的医疗/用药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