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健康

破解产前产后行房禁忌

在华人传统里,有很多不成文的禁忌和忌讳,特别是因难以启齿的迷思。

针对孕期行房时精液不能射入阴道,否则可能导致宝宝瞎眼等说法,这些迷思都有必要纠正。

其实,宝宝在母体内有胎膜包住,精液是不可能直接触及胎儿。

精液其实有药性,有助于软化子宫口让产妇顺利生产,特别是已过了预产期的产妇,更被鼓励行房来催生。

精液射入阴道软化子宫,是自然催生的一种方法,不过,这并不表示它会提早让子宫口软化,除非产妇本身就有早产的现象。有早产现象及前置胎盘的产妇不能有性行为,这些都需要医生检查和诊断。

经期能否行房,理论上没问题,只是会弄脏床单和容易因为经血而引发阴道感染,因此很少人会在经期间行房。夫妻有需要的话也可以在经期前后经血量较少的时候行房。

如果经期行房后阴道或外阴受到感染,轻微感染可通过女性的洗涤液清洁,然后保持干爽就会自行痊愈,不需要看医生。除非有白带及搔痒就需要看医生。

有需要的话,女性可以在性爱前后使用洗涤液清洁,并尽量选择成份较单纯且适合自己的用品。不过,不建议太过频密使用,因为这会导致阴道的酸碱(pH)值失衡。也不建议使用有管子的洗涤方式,因为使用不当导致下体发炎。

成人健康

陈永顺:若不理会将变鼻窦炎·打喷嚏久未愈或患鼻炎

(雪兰莪.八打灵再也28日讯)耳鼻喉及头颈部外科顾问陈永顺医生今日在星洲日报《医识力》的企划下,与超过400名读者聚集在星洲日报总社文化厅,并指导读者如何区分鼻敏感、鼻窦炎及鼻咽癌。

他透过多张图片向读者分析鼻敏感、鼻窦炎及鼻咽癌的区别,并提醒说不必过于杞人忧天,但也不要不以为意。

陈永顺透过多张图片详细的说明这三外在环境造成,如家里的蟎虫和宠物等等;病人不必过份忧虑。

他说,但若伤风打喷嚏久未痊愈,则可能是患上过敏性鼻炎,如果长期未加以理会,有可能会演变成鼻窦炎。

鼻涕有血丝或鼻咽癌症兆

值得注意的是,若鼻涕掺有血丝,就得提高警惕,因为这是鼻咽癌的症兆之一!

“鼻炎是指鼻腔内红肿及发炎,需透过内窥镜检验揪出成因。”

他说,人们普遍对流感、过敏性鼻炎及鼻窦炎的症状感到混淆,误以为伤风打喷嚏久未康复,就认定是鼻窦炎作祟,惟经过检验后,多数是过敏性鼻炎所致。许多病人找上门时自称患上鼻窦炎,但根据统计,约70%确诊为过敏性鼻炎,而非鼻窦炎。

饮食营养

鱼油可降胆固醇?搞懂4大迷思再说!

现代人重视养生,常吃鱼油降低身体发炎反应,预防心血管疾病。不过营养师列举以下4个常见的鱼油迷思,教导民众如何吃得健康不NG!

迷思1:鱼油可以保护心血管,也能降低胆固醇?

鱼油是萃取自深海鱼的脂肪,主要含有EPA和DHA两种多元不饱和脂肪酸,每一种鱼油产品的EPA和DHA比例,会随着选用鱼种和萃取方式而有所不同。简单来说,想要保护心血管的人,可选择EPA浓度比例较高的产品;想要保健视力的人,则可选择DHA比例较高的产品。

EPA的分子结构为“20碳5烯酸”,具有抗过敏、抗发炎、保护心血管健康、降三酸甘油酯、预防动脉硬化的效用,但没有降低胆固醇的帮助,因此”吃鱼油降胆固醇”是没有根据的!

DHA分子结构为“22碳6烯酸”,不仅可供应大脑和眼睛视网膜所需的营养,增进大脑细胞的发育,提升视力,更曾有研究发现DHA具有抗忧郁的效果。

生病遇见医生

生病遇见医生·让我断绝洗肾这条路!

病人信任医生,医生关怀病人——是《医识力》希望建构起的在医院里所遇到的生命贵人。

理想医病关系。《医识力》新系列“生病遇见的医生”,让病人感念在医院里所遇到的生命贵人。

病情:罗银妹/52岁/甲型免疫球蛋白(IgA)肾病致慢性肾衰竭

感谢的医生:林仕军/马大医药中心肾脏科主任&伍国彬/肾脏内科顾问

成人健康

原来心脏乱跳·也会导致中风!

大多数民众对中风症的了解,中风一般上是由以下3个原因造成。

1.脑动脉栓塞、

2.脑动脉破裂、

3.颈项动脉栓塞。

其实,除了这3种病因外,还有一种鲜为人知的病因:心脏疾病也会导致中风症!

我们的心脏里有4个房间:上面有2个小房间,即心房(Atrial)。下面有2个大房间,即心室(Ventricles)。

上面的右心房(Right Atrium)里面,有一组细胞,叫作“心窦结”(Sinus Nodes)。这是心脏的一个天然起搏器,每当心脏跳动一次时,心窦结就会发出一次脉冲(Impulse)。

心脏血栓流进脑

心脏病会造成中风的另一个主因,是心脏里的“血栓”阻塞住脑动脉,就会导致患者中风。

为什么心脏里会生出一粒一粒的血栓(Thombus)?原因是有一些人患上慢性心脏病,血液素质很差,就会形成血栓。不过,这只是小部份人会如此而已。

大多数人是患上“心房纤维性颤动症”(Atrial Fibrillation简称AF,俗称心脏乱跳)而导致中风。

问医

小脑萎缩症属家族遗传性疾病·仍无有效治疗方法

问:您们好。我母亲刚被诊断小脑萎缩。目前接受物理治疗,学习如何稳建的走好每一步路。

想请问医生,有什么食疗方安吗?需要注意什么?戒口什么食物?如何控制病情?如何延缓小脑萎缩?

平时,母亲最爱喝咖啡,工作也非常吃力。从早上8时至晚上8时。一周工作六天。

小脑萎缩让母亲饱受一个月无意识的跌倒四次,走路也摇摇欲坠,说话也特别大声。

希望,能听到医生提供的建议。

答:现代医学对小脑萎缩仍无有效治疗方法,只能舒缓症状及减缓恶化的进行。

这是属于一种家族遗传性疾病。

小脑萎缩症的初期症状是偶发性的活动不灵活、平衡感不佳,进而发生进行性走路不协调、易摇晃摔倒、手部运动困难、眼部运动困难易震颤及语言迟缓。

症状出现后,伴随诊断的确定,震惊、哀伤、愤怒、不相信、沮丧、失望、失控感都是正常的情绪反应;家人、朋友和专业人员的支持与协助,是病友适应疾病的重要决定因素。

问医

子宫卵巢血瘤初期应早治·切除手术后遗症须知

问:我今年四十八岁,育有四名孩子,就在去年初和今年初被2位不同医生诊断出子宫肿大并且有血瘤以及卵巢也有出现血瘤。两位医生都建议切除子宫和卵巢,所以想请问除了切除没有其的医疗方法吗?如果动手术切除有风险吗?如有风险高吗?如果切除了会有什么后遗症或是对往后的性生活造成影响吗?谢谢!

答:一般上,子宫切除后遗症可能包括了:

1、疼痛。因为子宫部位没有了器官,所以有的时候大家会出现小腹坠疼的感觉。这是周围的器官向小腹部移动引起的。

2、身体影响。消瘦也是女性子宫切除后遗症之一。因为在切除子宫之后,女性盆腔底部的韧带就出现了断裂,导致盆腔部位的支持力降低,让身体变虚弱。

3、切除了子宫之后,女性的阴蒂敏感性会降低很多。再加上子宫的切除,所以女性的性生活质量会受到严重的影响。还有的女性会出现性交疼痛的症状,这是因为手术之后,阴道变短了的缘故。

问医

鼻中隔弯曲·手术可治愈

问:我之前到医院就诊并照X光片,得知鼻中隔弯曲得很厉害。请问如果要开刀,是否能完全治本?当气候变化时,鼻子会不舒服吗?

答:鼻中隔弯曲非常普遍,它会导致一侧的鼻腔阻塞。病患可过鼻内窥镜检查(由耳鼻喉科医生操作)获得诊断,无需使用X光或电脑断层(CT)扫描。通常只需一次性手术就能治愈。但有时候,如果鼻子在激烈运动(如橄榄球)被击中,鼻中隔可能会再次弯曲。

鼻中隔成形术愈合期是6周,这段时间鼻子绝不能有任何严重撞击,否则鼻梁会塌陷。鼻中隔成形术是少见能立刻为病患带来显著效果的耳鼻喉手术。术后,病患能通过两个鼻腔畅通地呼吸,感觉是多么的美妙。

问医

更年期间月经紊乱属正常

问:本人43岁,这3个月经期紊乱,以前一般是5天,首2天量多,然后慢慢减少,但现在首2天多,第三天没经血,第四天会有少许,月经周期也从28至31天,缩短到现在的24天。请问这是更年期症状吗?

答:一般来说,当女人到了四十几岁,身体机能开始衰退,很多肢体活动已不如前,这跟女人的卵巢功能退化有点关系。这时,有的人月经出现问题,经量减少,有些人月经周期缩短,这跟雌性激素水平降低有关。

根据我国更年期数据统计,我国女性的更年期年龄大部份在45岁至55岁之间,绝经的平均年龄在51岁左右。所以在这个年龄之间出现月经期短、量少等情况,是属于正常的生理反应,无需慌张。数据显示,70%至80%的妇女在进入更年期后会发生月经紊乱。

很多40岁以上的女性月经从规律变为不规律,月经周期延长或缩短,到最后月经停止称绝经。

问:还是子宫有问题需检查?若否,那应该是什么问题?

问医

人过40易长骨刺·非手术治疗可免复发

问:我爸爸弯腰工作时,腰椎骨和脚突然疼痛,到诊所通过X光检查确认是骨刺,后者压着神经线。服药后也不见效,试了中医针灸也不好,拖了两个月,请问他的状况是怎么了?

答:像你爸爸的临床个案,经常发生在中老年人群,这称为椎间盘退化症(Degenerative Disc disorder)或腰椎骨质增生/骨刺(Lumbar Spondylosis)。椎间盘脱出症(Intervertebral disc herniation)因长期承担身体压力,摩擦而受损退化,也因年龄逐渐流失水分而失去弹性,椎间盘软骨因此突出导致椎间隙变窄及椎关节不稳,椎骨边增生新骨形成骨刺。突出椎间盘与骨刺因而压迫神经线,导致患者感到腰背与双脚疼痛,严重甚至麻痹或无力。

研究显示,大约85%的40至65岁的人经X光扫描都有骨刺,但大部份没有症状,所以你爸爸须进行磁力共振造影(MRI),才能清楚显示疼痛的椎间盘退化与突出的程度,例如哪一节腰椎的神经受压迫及周围椎骨与软组织的状况,有了这详细的检测,医生就能对症下药。

Subscribe to



医识力

以「服务、实用、互动」为目标,同时提供五大服务范围:(一)提供医学须知; (二)提供医院、科系指南(; 三) 指导养生、防病、治疗的选择参考; (四)透过医疗讲座与读者面对面交流; (五)回答读者的医疗/用药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