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仁吉/害怕针灸中药太苦 孩子抗拒中医治疗 怎么办?
问:我的孩子7岁,有过敏性鼻炎的问题,而且影响睡眠。我想让他看中医吃中药治疗,但是中医的手法例如针灸和中药苦涩让孩子难以接受,请问还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孩子接受中医中药治疗?谢谢。
医生解答:
对于孩子难以接受中医中药治疗的情况,可以考虑以下几种方法来帮助孩子接受治疗:
问:我的孩子7岁,有过敏性鼻炎的问题,而且影响睡眠。我想让他看中医吃中药治疗,但是中医的手法例如针灸和中药苦涩让孩子难以接受,请问还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孩子接受中医中药治疗?谢谢。
医生解答:
对于孩子难以接受中医中药治疗的情况,可以考虑以下几种方法来帮助孩子接受治疗:
问:请问中医中药是否有效治疗强迫症?
医生解答:
中医中药在治疗强迫症方面可能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但需要注意的是,强迫症是一种复杂的精神疾病,治疗过程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个体情况,并结合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等多种方法综合治疗。
在中医理论中,强迫症可以视为情志失调、脏腑功能紊乱等因素导致的病证。因此,中医治疗强迫症的方法通常会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问:最近日本小林制药“红曲”保健品被爆服用后伤肾还造成有人死亡。我母亲之前在中医建议下有服用红曲胶囊,主要是想降低胆固醇,但是看到新闻后停药了。
Q1: 请问红曲有哪些功效?真的会影响肾功能?
Q2: 我母亲67岁,除了胆固醇较高,没有其他疾病,可以继续吃吗?
Q3: 中医有哪些治疗或中药能够降低胆固醇?
谢谢。
医生解答:
根据马来西亚卫生部的资料,马来西亚并没有入口日本小林制药的红曲保健品,本地市场的红曲保健品应不受影响。考虑到最近有关红曲保健品质量问题的报道,如果你的母亲还有顾虑,建议暂时停止使用红曲胶囊,并向医生或药剂师咨询确认。医务人员会根据她的具体情况和身体状况,为她制定合适的降胆固醇方案。
问:我的姐姐正在接受骨癌化疗,每次完成治疗后的几天都会疼痛难忍,已经用最高剂量止痛药(吗啡),她还是痛到哭和难以入睡。不过,化疗约三四天后,情况就会慢慢好转。
我们知道中医可以辅助治疗,但是我们不敢随便让她去看中医或者推拿,希望可以询问专业中医的意见。
Q1:请问还有什么方法可以舒缓她的疼痛?
Q2:请问有什么饮食禁忌?很多人给我们意见,我们不知道该如何是好。西医说可以吃就尽量吃,避免生鲜或者煮熟久放的食物即可。
谢谢医生解答。
问:我的母亲今年65岁,除了高胆固醇外,并没有其他慢性疾病,最近家人发现她越来越健忘,请问如何区分年老的健忘和老年失智呢?
答:轻度的记忆丧失可能是正常老化的一部分,这并不一定意味着你的母亲患有老年失智症(阿兹海默症)。
数据显示,每年大约只有少过1%的65岁以上的长者,在经历正常年龄相关的健忘症状后被诊断患上老年失智症或阿兹海默症。
医生在问诊过程中,会根据病患或家属提供以下的病史,帮助区分正常年龄老化健忘症和阿兹海默症。
●频率和程度:年老的健忘通常表现为偶尔的记忆问题,而老年失智则可能导致更频繁、更严重的记忆丧失,如患者会发现很难回忆起熟悉物体的正确名称或熟悉的亲人或朋友的名字。
●功能受损:年老型健忘通常不会影响个人的日常功能,而老年失智可能导致日常生活能力的下降,包括忘记基本的生活技能和常见事物。
问:医生告诉我,癌症没法治愈,但是可以带瘤生存。请问哪类型的肿瘤可以带瘤生存?
答:肿瘤类型中,一些生长发展缓慢的肿瘤,通常被称为“惰性肿瘤”,例如滤泡型淋巴瘤1/2级、MALT淋巴瘤等,即便不治疗,晃着可能带瘤生存较长时间。这类癌症相对于生长发展快、侵袭性强的肿瘤而言,生存时间更长。
另外,生长发展缓慢的“温和肿瘤”也具备带瘤生存的可能性,如分化型甲状腺癌、前列腺癌、胃肠间质瘤、HR阳性乳腺癌、大肠癌、低级别神经内分泌肿瘤等。比起低分化癌症类型,高分化的癌症类型相对“温和”,在早期治疗方面更有希望,即便晚期患者生存时间也可能较长。然而,这只是总体上、概率上的趋势,实际情况的个体情况仍有差异。
此外,具有丰富的治疗药物选择的癌症,患者也有可能带瘤生存较长时间。在治疗方面,一些癌症目前拥有较为有效的药物治疗手段,如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晚期乳腺癌(HER-2和HR阳性的乳腺癌),患者可选择多种治疗药物,包括靶向药、化疗药、免疫治疗等,因此其生存时间可能相对较长。
需要强调的是,带瘤生存的情况仍然需要个体化的治疗策略,患者应与医生密切合作,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
问:我是乳腺癌末期患者,医生在最新正电子扫描(PET Scan)中,发现我的嵴椎骨T2至T3的位置出现骨转移,需要打补骨针和放疗5次,他提醒我需要预防病理性骨折。请问什么是病理性骨折?如何预防肿瘤相关的病理性骨折?
答:病理性骨折是由于骨骼被肿瘤侵蚀或骨折点附近的肿瘤破坏骨骼结构而引起的骨折。相比其他器官转移,骨转移具有其独特结构和病理性,其中以溶骨性破坏是主要特征。在临床上,患者通常表现为局部疼痛、关节和肢体局部出现肿块和肿胀、病理性骨折或变形。由于神经和血管受到压迫,患者可能在肢体远端感到麻木。这种情况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肿瘤转移如果发生于嵴柱,且发现时尚未发生病理性骨折和神经损害,医生会根据原发病灶的性质予以不同的且对于该肿瘤最敏感的治疗方法,如外科干预、局部放疗、药物化疗等治疗手段。
问:我被诊断出患有末期癌症,医生将我转介至安宁疗护科,他们一直询问我是否感到痛苦。实际上,我感觉还好。我好奇癌症病人是怎么死的?是不是都很痛苦?
答:许多人对于癌症末期可能的痛苦存在着误解,似乎认为患者一定会承受极度的疼痛。然而,实际情况并非总是如此,并非所有癌症患者在最后阶段都经历强烈的疼痛,有些人甚至在生命的最后时刻都没有明显的疼痛感。
面对癌症末期,患者可能会表现出各种症状,包括疼痛(虽然并非主要致死原因)、呼吸困难、腹胀、恶心呕吐、厌食、无法缓解的乏力感,以及焦虑无助感或躁动。然而,也有些人在宁静中逐渐离世,最后并未展现太多痛苦。每个人的临终经历都是独特的。
癌症如何导致死亡取决于部位和转移情况。例如,若无法控制癌症转移到肝脏,则势必导致肝衰竭。肝脏和肾脏功能相互关联,肝衰竭将不可避免地影响肾功能。身体器官系统相互紧密连接,当一个器官发生不可逆的问题时,其他器官也将受到影响,就像不可逆的骨牌效应一样,难以停止。最终,心肺衰竭和多器官衰竭将导致不可逆的死亡。在这过程中,安宁照护的介入并非治疗肿瘤,而是通过适度的医疗手段,减轻患者的痛苦和不适。
问:我是肺癌第一期患者,5年前切除后每年复查都正常,直到我在两年前注射COVID-19疫苗后,病情复发转移到脑。我身边很多朋友在接种疫苗后,病情复发,请问癌症复发和接种COVID-19疫苗有关系吗?
答:目前尚未有足够的证据表明接种COVID-19疫苗会导致肺癌复发或转移至其他器官,因为这些疫苗并不直接与癌症有关。
然而,数据显示接种疫苗可能会对免疫系统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可能会对肺癌复发和转移产生一定的影响。一些研究表明,接种疫苗后可能会增强免疫系统的反应,从而对肿瘤细胞进行攻击。但是,同一时间也有研究发现,疫苗接种可能会导致免疫系统的不适当反应,从而可能会增加癌症或复发的风险。这些影响可能会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
从流行病学的角度比较癌症的发病率和接种COVID-19疫苗后的癌症发病率之间的关系,需要考虑许多因素,例如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等。此外,癌症也是一种复杂的疾病,由多种因素交互作用而成。因此,难以简单地将接种COVID-19疫苗与癌症的病发率直接联系起来。
问:化疗点滴输入后,我的静脉变得僵硬,皮肤非常紧绷,早上起床手指僵硬,请问中医能怎样治疗?
答:在中医的世界里,静脉僵硬和皮肤紧绷可以被认为是气滞血瘀的表现,这有可能与化疗药物对身体,特别是经化疗药物注射血管对周遭影响有关。中医可以考虑的治疗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中药调理:以促进血液循环,调理气血,缓解气滞血瘀的症状。常用的中药包括乳香、没药、三七、丹参、延胡索、赤芍、怀牛膝等。
针灸: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来调节气血流动,可能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和缓解症状。
中医推拿和筋膜结构调整疗法:中医通过按摩特定的穴位和经络,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症状;筋膜结构调整则改善整体结构张力,原本筋膜的紧绷亦随之解开,气血疏通而改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