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药

陈朝颖/错过地诺单抗注射预约 应尽快补打免增骨折风险

问:我的妈妈今年65岁,医生说她需要注射地诺单抗(denosumab),每半年注射1次,因母亲完全忘记而错过预约,请问会造成什么影响吗?如果过了两个月才去注射,可以吗?

答: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先简单了解一下地诺单抗到底是什么,和如何发挥效果。地诺单抗是一种蛋白质,会干扰体内其他蛋白质的作用,然后抑制骨质的流失,提高骨质密度,进而降低骨折的风险,所以多数用在有骨质疏松症的人身上。

其中,停经后的妇女比较容易患上骨质疏松症。为什么呢?因为骨骼是活组织,随时在更新,而雌激素有助于维持骨骼健康,所以停经后,雌激素会减少,逐渐造成骨骼变薄或脆弱,最终导致骨质疏松。许多骨质疏松的妇女并无症状,但是仍有骨折的风险,特别是发生在脊椎、髋骨与手腕的骨折。如果是用于治疗因停经而造成的骨质疏松症,那多数的情况下,地诺单抗须每6个月注射1次,直到医生说停为止。

问药

林明冠/破壁灵芝孢子粉 有利人体吸收?

问:破壁灵芝孢子是一种药材还是药方?这种药有什么作用?

答:所谓中药,是指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的用药。药材,是单味药,在用各种单味药组成的治疗某一证或者某一病的药材组合,就叫药方。破壁灵芝孢子粉,虽和灵芝有直接关系,但既不在中药药典,也非临床常用药,因此,非药材,更非药方,是属于保健品。

破壁灵芝孢子粉在谷歌里资料一应俱全,若有不解,不妨询问临近药剂行、药剂师或者营养师可以给你更好的建议。而灵芝作为中药或者中国人的“保健品”则由来已久,由于生在潮湿腐朽的树木,且深林里寻找困难,因此古人以其生长特性,认为灵芝能轻身辟秽,补养心气而奉为上品。

只是在物资充盈的年代,灵芝这类药也逐渐少用。科学研究显示,灵芝有些成分无法通过水煮而完全释放,因此更别说被人体吸收了,尔后才有“破壁”释放有效成分的方式,只是已不是中医理论指导下的灵芝,而中医界目前对它的研究资料良莠不齐,因此无法给你建议。

问药

林建斌 / 低钾肌无力心率不整 氯化钾可补充 惟须遵循医嘱

问:想请问氯化钾(potassium chloride)药物有何作用和副作用?

答:氯化钾除了常见于一些合成保健品里,也有药品级的口服和静脉注射剂型。它主要的功能是治疗低钾血症,也就是体内钾过低的一种情况。正常人体内钾介于3.5至5.0mmol。因为一些疾病或药物导致体内的钾过低的时候,就会出现肌肉无力、心率不整、血糖失控等问题。

氯化钾就是补充身体所需的钾,不过民众千万不可自行服用氯化钾,因为若钾过高,是会带来危害甚至死亡。因此,病患必须遵循医生或药剂师所吩咐的剂量服用,并定期检查调整剂量,方为安全。

_

问药

萧文雄/接种疫苗后吃榴梿 副作用更大?

问:虽然官方证实接种了COVID-19疫苗还是可以吃榴梿,但是很多人依然因为怕热气而不吃榴梿,深怕副作用更大,请问这个说法是正确的吗?

答:答:2021年6月底,一名男子打疫苗后死亡,就有人在社交媒体上载照片及贴文,声称死者是接种疫苗后吃榴梿毙命,但是卫生部已发文澄清,无医学证据证实在接种COVID-19疫苗后不能食用榴梿,医学书籍也没有相关记载。另外,当事人尸体经剖验后已证实是死于心脏病,与接种疫苗后食用榴梿无关。

榴梿性热,体质偏热(如口干、长痘、便秘)的人要少吃,一般人也要适量食用,避免上火,且应避免和酒等属性偏热的食物同吃。此外,榴梿也属于高热量及滋补的水果。

统计显示,在注射疫苗后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非绝对、仅少数有较激烈反应)如发烧、酸痛、疲倦等,尤其是发炎反应会令注射者感到短期的不适。注射后每人反应不一,更有人没有症状及不适。

在相关谣言满天飞时,亦有不少的民众以身试法,却无死亡事件。在此,呼吁大家必须理性且科学看待事件,切莫成为假新闻的受害者。

问药

陈文恬/汤药加糖 会否影响药效?

问:关于汤药,大人连闻着都觉得很苦,更不用说小孩死活不肯喝,想请教中医师能不能在汤药里加糖再给小孩喝?这样做,对药效有没有影响呢?

答:在中医观点看来,糖其实也是一味药,许多中成药蜜丸更是以蜜糖为辅料,汉代《金匮要略》里一张着名的药方“小建中汤”里就用了饴糖(即麦芽糖)来治疗虚症的胃痛。
可以作为中医药用的主要有白砂糖、冰糖、麦芽糖、赤砂糖和蜜糖。一般认为冰糖最为滋补,有补中益气、和胃润肺、止咳化痰的功效,因此在服用补药或滋补药膏上都以使用冰糖配合白砂糖为佳,如炖燕窝、银耳雪梨羹、川贝枇杷露等,适量服用不容易化湿生痰。

麦芽糖和赤砂糖则属甘温,麦芽糖有温中补虚,治疗虚证胃痛的作用,而赤砂糖则有和血化瘀之效,可以用在妇女恶露不下、月经不调、女子血虚、虚寒痛经等疾病上。蜂蜜则有补中缓急、润燥、解毒的功效,一般可用于脾胃虚弱、肺燥干咳、肠燥便秘等。蜂蜜经常被当作为矫正中药苦味、臭味的辅料,在蜜丸、膏剂中还能有防腐作用。

问药

吃得营养比吃得清淡更重要

问:我的饮食极为清淡,经常运动,但为何胆固醇仍然偏高呢?

答:先来谈谈清淡,坊间普遍认为清淡较健康,一般是指“少油、少盐、少糖”,但过于清淡的饮食往往是一个迷思,对于食欲较低的长辈来说,因食欲下降使得摄食量过低反而容易造成营养不足,所以吃得营养比吃得清淡更重要。

另外,很多人对胆固醇也一直存有迷思,认为胆固醇不利于健康,事实上,胆固醇是合成荷尔蒙、制造细胞膜的必须原料,在维持生理机能上扮演着重要角色,并不像大家所说的有百害而无一利。

人体的胆固醇主要有两大来源,约有七成是由肝脏生成,其余则是从食物摄取,要调节血液胆固醇的浓度,控制饮食中的胆固醇摄取自然是一个直接的手段。然而,因为每个人代谢胆固醇的速度不一样,如果有家族病史、胆固醇代谢异常或是心血管相关风险因子(肥胖、糖尿病、高血脂症等)的民众,饮食上就建议要减少胆固醇及饱和脂肪含量高的食物,如动物的皮或内脏、蟹黄、奶油等,避免体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比例升高,增加引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也要适量摄取一些膳食纤维帮助胆固醇的排出,油品可以选择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多的芥花油及葵花油等。

问药

周志辉/吃得营养比吃得清淡更重要

问:我的饮食极为清淡,经常运动,但为何胆固醇仍然偏高呢?

答:先来谈谈清淡,坊间普遍认为清淡较健康,一般是指"少油、少盐、少糖",但过于清淡的饮食往往是一个迷思,对于食欲较低的长辈来说,因食欲下降使得摄食量过低反而容易造成营养不足,所以吃得营养比吃得清淡更重要。

另外,很多人对胆固醇也一直存有迷思,认为胆固醇不利于健康,事实上,胆固醇是合成荷尔蒙、制造细胞膜的必须原料,在维持生理机能上扮演着重要角色,并不像大家所说的有百害而无一利。

问药

陈朝颖/吃抗氧化保健品 抗严重过敏?肾上腺素注射笔更实际

问:我是一名60岁的妇女,对药物严重敏感,只知其中一种是阿司匹灵(aspirin),造成眼睛肿突以及皮肤瘙痒,其他未详。我也曾经因误吃了某种中药及食物导致呼吸困难,紧急送医。请问有什么方法可改善我当前的状况?

答:很遗憾的,目前并没有任何有效的改善方法,毕竟这和普通的皮肤敏感不一样,属于比较危险的情况。或许会有人建议你摄取一些抗氧化的保健品以提高免疫力,不过还不比准备一支肾上腺素注射笔安全有效,在过敏性反应出现,可及时治理,注射后会很快见效,过敏症状会很快减退,所以必须随身携带以备不时之需。

肾上腺素是人体内自然产生的物质。过敏紧急治疗中的注射位置首选大腿外侧,因为能令药物尽快见效,过敏症状很快会减退。肾上腺素会提高血压,改善因过敏性休克而头晕、晕倒或失去知觉的情况,同时放松气管肌肉,减少喉咙肿胀,改善患者呼吸。在使用肾上腺素注射笔之前,我们建议你先和你的主治医生商量。

问药

林建斌/长期服抗躁郁症药会伤肝吗?

问:我本身患有躁郁症,想问若长期服用丙戊酸钠(sodium valproate)药物会伤肝吗?

答:丙戊酸钠的确有“伤肝”的顾虑, 但一般上只要跟着分量使用和做定期检查,都会很安全。丙戊酸钠所导致的肝损坏是在服用后3至6个月的时间发生,所以这段时间医生都会要求病患回诊检查,如果怀疑剂量不够或过多,就会要求药剂师进行治疗药物监测(TDM)来检测体内的丙戊酸钠浓度,以确保药物既有疗效,也不会超出安全水平。

所以只要你有定期检查,你可放心长期服用丙戊酸钠。

 

_

问药

林恩妮/长期服抗甲减药 宜定期验血调药

问:我是甲状腺患者,想问问左旋甲状腺素钠(levothyroxine sodium)适不适合给甲状腺低下的患者服用,长期吃会否有副作用?

答:甲状腺疾病是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尤以女性较常见,适当的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健康。甲状腺主要的功能为代谢的调理者。甲状腺激素产生不足就会引发甲状腺功能减退症(hypothyroidism),过多则会引发甲状腺功能亢进 (hyperthyroidism)。

左旋甲状腺素钠用于替代身体缺乏的甲状腺激素,它的用量取决于人体内缺乏的程度,因此服用期间至少每3个月都必须做一次血检,确保用量恰当。

服用过多的左旋甲状腺素钠会导致一些症状包括心悸、失眠、多汗、体重减轻等。尤其是老年人对于甲状腺激素较敏感,因此更要通过定期的血检调整药物的剂量。此药物属于长期服用药物,尤其是进行了去除甲状腺的手术或治疗。

当甲状腺激素水平下降时,代谢就会变得缓慢而导致一些症状包括肌肉疼痛、疲惫、体重增加、怕冷、便秘及皮肤干燥。如果服用了左旋甲状腺素钠数周症状依然无法获得改善,那么一定要咨询主治医生的意见。




医识力

以「服务、实用、互动」为目标,同时提供五大服务范围:(一)提供医学须知; (二)提供医院、科系指南(; 三) 指导养生、防病、治疗的选择参考; (四)透过医疗讲座与读者面对面交流; (五)回答读者的医疗/用药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