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

侯锦泉 / 蛀牙作痛难耐 孕妇拔牙有风险吗?

问:我怀孕刚满3个月,怀孕前有颗蛀牙想要拔掉,但发现怀孕后就没有去理会了,直到最近发现蛀牙偶尔会隐隐作痛,所以想请教医生是否能在这个时候给处理掉?

Q1:怀孕期间进行牙科治疗是否安全?
Q2: 怀孕期间进行牙科X光检查是否安全?
Q3: 如果真要拔牙,而且使用局部麻醉,是否会影响我的宝宝吗?

 

医生解答:

建议计划怀孕的女性,在备孕时就要做好口腔检查,预先治疗好牙齿问题。而怀孕期间也留意口腔卫生问题,定期检查,就能避免牙齿问题影响到宝宝的健康。

若已经怀孕,准妈妈须告知牙科医生已经怀孕,以便对方能在治疗时作适当安排。

在怀孕期间进行基本牙科治疗通常是安全的。然而,在怀孕的0至12个星期,我们会避免进行选择性手术,并采取预防措施,以确保你的舒适和安全。

饮食营养

大马每5人1患贫血 妇幼最普遍 营养不良是导因

医句话:

全球包括大马,贫血程度到底有多严重?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于2019年的资料,全球共有29.9%年龄介于15至49岁的孕妇,39.8%年龄介于6至59个月的儿童有贫血;至于大马,在2022年国家健康和病发率调查(NHMS)显示,21.3%大马人也就是相等于460万人患有贫血,也就是平均每5位大马人就有一位是贫血者,其中年龄介于15至49岁的育龄妇女占了29.9%,这也意味着在大马贫血并非罕见,反之却是一个普遍存在国民且棘手的健康问题。

“贫血是指血液中血红蛋白水平低于11g/dL,当一个人的血液运输氧气的能力降低,就会容易感到疲惫及脸色苍白等症状。男性的正常血红蛋白水平应在13至18g/dL之间,而女性应在12至15g/dL之间。根据调查,我国妊娠期贫血介于19.3%至57.4%,其中缺铁性贫血占了31.6%至34.6%,更为惊人的是,我国有46.5%年龄介于6至59个月大的儿童患有贫血。

亲子妇幼

早产儿罹患疾病风险高 定期产检 孕育健康宝宝

医句话:

早产是指胎儿在妊娠周期第22周至37周出生,越早出生孩童的身体器官越会有很大的几率患疾,只因早产儿的器官没成熟就必须提早运作,这些器官包括眼睛、脑部、肠道及肺部,所以,当孕妇有早产的征兆需告知妇产科医生,即时接受适当的治疗,更要定时做产检,避免早产的发生。

“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出,早产是指胎儿在妊娠周期第22周至37周出生,在妊娠周期第37周后出生就不能视为早产儿,也就是华裔称为‘足月’。普查统计显示,10%的孕妇会早产,全球最早出生的早产儿是在美国,妊娠周期第21周又2天大;马来西亚最早的早产儿为第26周,当时的早产儿仅有530克的重量。

早产可分为3种:

麻醉医学

愈老器衰愈严重 老人麻醉风险更高 与慢性病患孕妇并排

医句话:

尽管美国麻醉学会没有把年龄列入麻醉风险等级表内,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器官功能退化及可能患有多重慢性疾病,老年人的麻醉风险相对会比年轻人高,一些医生更把年龄列为麻醉风险高低的重要参考。

“以现在的医学技术,麻醉之后‘一醉不醒’的概率非常低,但麻醉有一定的风险是不容质疑。麻醉风险的高低是由病人的身体状况、手术类型、医疗技术、经验与条件等多因素决定,美国麻醉医学会就依据病人健康状况将麻醉风险分成1到5个等级,数字愈大代表风险程度愈高。

麻醉风险分5等级

根据这个麻醉风险等级表,第一等级,也就是最低风险的自然是身体健康,无任何系统性疾病的病人;第二等级的有孕妇,还有生活习惯不良,如抽烟、喝酒的人,尽管不是酗酒,只是社交性饮酒 ,麻醉的风险都会提高至第二等级。另外,患有可控制慢性疾病的病人,如可控性的糖尿病和高血压,都被列为第二等级风险。

亲子妇幼

初乳如多价疫苗 富含多种抗体 天然抗疫“神器”

医句话:

疫情爆发以来,疫苗成了重要议题。很多人并不知道,其实早在初生时已“接收”了人生第一剂疫苗,那就是母乳中的初乳(colostrum),初乳指的就是开始母乳喂养时最初分泌出的乳汁,它向来被视为每个人一生中所接种的第一剂疫苗,因为初乳富含各种抗体可抵抗更多微生物和起到保护作用,效果堪比化学疫苗,所以是名副其实的“多价疫苗”(polyvalent)。

“初乳是新生宝宝最理想的营养来源,母体生产后第二至第三天就分泌乳汁,之后母体内的激素水平发生变化,乳房开始分泌乳汁逐渐会有质量的变化,但一般上把产后5天之内的乳汁称作初乳,粘稠的初乳量少,其外观为深黄色,因此也被称为‘液态黄金’,它的维生素A、牛磺酸(taurine)及矿物质含量丰富,也包括可对抗病毒细菌的免疫细胞,对宝宝的生长发育及抵抗力很重要。

问药

林仁吉/孕妇能吃中药吗?

问:怀孕中的女性,是否可吃中药?

答:家常菜肴里用到的食材如山药和百合、煮咖喱的姜黄、炖汤用的红枣和枸杞子、蒸鱼用的生姜片等,都是药食同源的食材,所以,生活日常的饮食中,我们不知不觉已经吃了很多中药。

在中医世界里,有一张比较有名出自明朝《医统大全》的药方─泰山磐石散,就是一张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先兆流产或习惯性流产,中医辨证为气血虚弱,胎元不固者的方剂。由此可见,古代怀孕中的妇女,不但有吃中药,大夫甚至使用中药复方以达到治疗安胎的作用。

话虽如此,网上常流传说中药是天然草药,完全没有毒副作用的风险,而吃西药则是吃毒药,更甚者可能伤及五脏六腑。其实不然,由于妊娠期用药需同时顾及对母体和腹中胎儿的影响,所以,但凡有可能引起堕胎流产或影响胎儿发育的中药,中医师在开方用药时,都需综合多方考虑。

西药对腹中胎儿的影响则被分类为5个级别,即A、B、C、D和X。A和B级的西药是对孕妇和胎儿安全的药物,C、D和X则是对胎儿有严重影响的药物,服用西药前可以和药剂师确认级别。此外,读者也必须当个精明的消费者,明辨网上西药都是毒药骇人听闻的说法。

亲子妇幼

孕期接种Tdap疫苗 母体免疫 安全护幼

医句话:

妇产专科医生们发起了一项以“保护我,保护我的宝宝”(Protect Me,To Protect My Baby)为主题的公众醒觉活动,让更多的群众能够接受母体免疫接种,这是保护婴儿最安全也是最有效方法之一,能够避免疾病危害婴儿性命,然而,但这个观念并没有获得足够的重视与讨论。

“孕妇的母体免疫(Maternal Immunization,MI)疫苗接种,是保护婴儿免受疫苗可预防性疾病的危害,以挽救宝贵性命,是目前为止医学专家认可为最安全及最有效的预防方法。

马来西亚首次核准一项Tdap 3合1疫苗(破伤风、白喉、百日咳),这个疫苗是需要在母亲怀孕的第二周期或第三周期接种,以在婴儿两个月大时,第一次接种活性疫苗之前,为新生儿提供保护作用。

问药

林顺木/吃得好也要吃得对 产后不落月子病

问:我今年30岁,在半年前产下第一胎,但最近3个月来,我的月经量明显变少,且经常腰酸背痛而感到困扰,中医师经诊断为产后调理不足所致,但我个人认为注重饮食、吃得好就是坐好月子,为什么还会调理不足呢?

答:坐月子的最早记载可追溯到西汉《礼记内则》,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实际上就是现代医学上所指的产褥期,指的是从胎盘被分娩出外,到产妇全身各器官除乳腺外恢复或接近正常未怀孕的状态所需的时间,通常这个恢复期需要约6周的时间;坐月子就是通过特别的护理及调养使产妇身体恢复至孕前状态。

因为母体为了孕育宝宝,生理构造与循环机能会大幅改变,而产妇在生产的过程中会消耗大量体力;若是剖腹产、产程不顺利或有其他合并症,失血会更多,气血大虚,如果子宫收缩不良,恶露没有排干净,还容易造成瘀血内阻,所以产后常形成“多虚多瘀”的病理变化,故应注重产后保健,以促进身心灵顺利恢复至产前状态。

问药

萧文雄/黑面将军性寒 不宜久服孕妇禁服

问:抗癌草药黑面将军,真的对抗癌有效吗?

答:黑面将军(Black Face General,Strobilanthes cripus),爵床科(Acanthaceae),也俗称脆叶马兰、黑面军、黑将军、破石草、地毡草等。原产地是马来半岛、印尼及马达加斯加,药用部位多数采用其叶部。坊间这几年盛传黑面将军草药的多用途医疗,除了可以在菜市场可采购到鲜品外、有些医药单位也有出售预制茶包、店制充填胶囊等剂型。

黑面将军的植化成分已发现含有多酚(polyphenols)、黄酮类(flavonoids)、儿茶素(catechins)、生物碱(alkaloids)、咖啡因(caffeine)、单宁(tannins)等。这类植化成分都有不错的药理活性。

亲子妇幼

黄东来/真的有产后风?

“医师,为什么我生完孩子后就会出现全身痠痛,没生孩子之前都不会这样的。”

“医师,我自从生了这个女儿后,一吹到冷风就感觉全身痠痛,需要做热敷那些疼痛才能缓解,真的很辛苦!”

这是经常听到新妈妈的倾诉,这些症状就是我们通俗所说的“月子病”,中医称之为“产后风”。清代医籍《叶天士女科》记载:“产后遍身疼痛,因气血走动,升降失常,滞留於肢节间,筋脉引急,或手足拘挛不能屈伸,故遍身肢节走痛。”(这里的叶天士就是曾经风靡全球宫廷剧《延禧宫略》的那位太医)就是说妈妈在坐月子期,或者之后而出现怕冷、身体或关节酸楚、疼痛、麻木等,遇冷遇风症状更加重,严重的话一些妈妈还有出现忧郁和情绪不稳定症状。

中医认为产后风主要发生的原因是生孩子后导致气血亏虚,经脉失养而引起外邪风寒湿邪趁虚而入,积留关节经络所导致的。

产后受风一定要及时治疗,热敷只能暂时缓解症状,中医根据各別病人的情况辨证来治疗。用上合适的中药调理,配合针灸疗法,能疏通经络,宣导气血,对疼痛的解除可以见到不错的效果。

☆如何预防产后风?




医识力

以「服务、实用、互动」为目标,同时提供五大服务范围:(一)提供医学须知; (二)提供医院、科系指南(; 三) 指导养生、防病、治疗的选择参考; (四)透过医疗讲座与读者面对面交流; (五)回答读者的医疗/用药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