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药

张懿孔/日常生活中如何保护关节?

 

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将会出现结构退变和功能退化,这是一种自然的生理现象,骨性关节炎是中老年人最常见的退行性关节疾病。如何才能有效地保护膝关节呢?

足够的睡眠可以减少关节发炎。为了确保晚上充足的睡眠,应该养成午间不喝咖啡以及不睡午觉的习惯。睡前1小时不碰手机也是一个很有效的方法。

减少酒精的摄入,并注意高嘌呤(purine)的食物如海鲜、动物内脏、江鱼仔、培根以及红肉等等。

定期运动能有效提高关节的活动性。游泳是个对关节炎患者非常友善的一项运动。此外,有氧运动能有效地减少体脂肪,从而达到健康的体态,减少膝盖的负重。

另外,搭配一些有助于减缓炎症的保健品也是个明智的选择。姜黄、生姜提取物、鱼油、乳香等,都对关节炎有所帮助。保持活跃固然重要,可是不要忘记聆听自己身体所给出的信号,避免过度劳累。

 

问药

林明冠/中药强效如“仙丹”小心掺杂类固醇

问:中药里含有类固醇吗?

答:类固醇是存在生物界中的类甾体、甾族化合物。种类繁多,包括胆固醇、羊毛固醇、胆汁酸、雄激素、雌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地塞米松等。这里问的应该是临床常用的抗炎药如地塞米松、氢化泼尼松等。若是单纯由正规大夫开出的方子,不会含有这类药物;常用的膏方丸散,一般不会有。

只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每样事物都会有疏漏的一面,有的大夫或者药店、药厂,为了让药物有“仙丹”的神效,会在里头掺入类固醇。因类固醇对一些免疫反应如皮肤病、关节炎、哮喘等有快速缓解的作用,发作期只要服下片刻就能见效,因此广泛用于危急免疫反应的控制。

只是不知何时开始,一些不良商家开始在中药药丸或者药散加入这类药物,并大肆宣扬其中药神效。若买中药,必认明此药安全性,比如有经过卫生部批示,或者有信誉的药店和厂家品牌。

如果一种药有治疗多种疾病如哮喘、皮肤病、关节疼痛等,还是敬而远之较好。类固醇虽能一时取效,但一定要慎用,否则后患无穷,如更容易导致糖尿病、骨质疏松、肾脏损坏等,切记。

还有,中医使用掺杂了类固醇的中药是绝对违法的,若有患者使用后发现不妥,必须彻查后举报。 

问药

林仁吉/温水泡脚益处多 惟4类人须谨慎

问:我是一名肠癌患者,经过手术和化疗后,手足出现冰冷的情况,中医师建议我用生姜泡脚,请问可行吗?

答:泡脚属于中医足部疗法之一,是一种常用的外治法。我初到上海医院上班时,发现病区患者都有临睡前泡脚的习惯,甚至连租住的公寓,也附带自动泡脚盆一个。民间更有把足部称为“第二心脏”的说法。大家普遍相信泡脚可促进身体血液循环,有养生保健、助长寿的功效。而日本的早期一个研究发现,温水泡脚的确能加速心率,刺激自主神经系统调节的效果。

中医则认为人的足部存在与各脏腑器官相对应的反射区和经络分布,当用温水泡脚时,可以刺激这些反射区,促进人体血液循环,调理相应的内分泌系统,从而起到保健养生的作用,而在水中加点中药如生姜、艾叶、红花等,可以起到活血通络的作用。西方社会亦有温水泡脚舒缓肌肉酸疼的方法,常用加入水中的材料则有泻盐和醋等。

问药

陈朝颖/维D 维K2 补钙这两点很重要

问:医生叫我多补钙,但是我走到药剂行却发现,光是补钙产品就有分钙锭、液态钙软胶囊、钙粉甚至还有钙水,该如何选择?

答:补钙产品也叫补钙剂,而一般的剂型主要有固态的片剂、粉剂、冲剂、胶囊及液态的水剂、乳剂等。由于固体钙必须经过胃酸分解,使钙从复合物中游离出来,释放成一种可溶性离子化状态,才能便于吸收,因此一般固体钙都会存在伤胃的隐患,并有产气、反胃等不适。相比较而言,液态的钙由于钙离子游离程序更简单、直接,更易吸收,安全性更高,但价格也相对稍高,所以最后哪个剂型比较好还是看个人需求。

问药

周志辉/只要洗净煮熟 螃蟹可与西瓜同食

问:过年的时候,由于天气炎热,我就切了西瓜与家人共享,但被嫂嫂制止了,她说晚餐吃螃蟹,不能和西瓜一起吃,有这样的说法吗?

答:坊间流传许多有关食物之间相克和禁忌的说法,以螃蟹来说,有人就相信螃蟹与柿子同时食用会中毒的饮食禁忌,但实际上为担心柿子中的单宁酸,容易与蟹肉(蛋白质)结合成单宁酸蛋白,在肠道中不易消化而引起肠胃不适,并非食物中毒。

一般来说,避免同时食用螃蟹和西瓜的禁忌是较少听闻,但可能是出于传统中医的观点会认为西瓜和螃蟹皆属寒性的食物,担心同时食用会造成肠胃不适与拉肚子等问题。从现代科学来看,相信过去之所以有人会提出这样的想法,基本上是出自食品安全卫生的观点。基于时空背景的不同,过去缺乏冷藏设备和整体的卫生条件较差,水产品如螃蟹在运送及保存的过程中,温度不恰当会导致细菌繁殖使蟹肉分解产生组织胺,导致过敏症状容易引发,加上螃蟹容易感染肺吸虫和霍乱弧菌,若未经彻底煮熟则有可能引起严重的腹泻和呕吐症状。

问药

陈诗欣/任何血型都能打疫苗

问:我的孩子11岁,血型是B-,请问这类血型接种COVID-19疫苗会有危险吗?

答:随着传染性更强的病毒变异株频繁出现,越来越多的儿童和青少年感染了COVID-19 并被送进医院。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自全球流行病开始以来,在5至11岁的儿童感染者中,截至3月初已接获约2300多例造成身体不同器官(包括心脏、肺部、肾脏、大脑、皮肤、眼部或胃肠器官)严重发炎和并发症-多系统炎症综合症( Multisystem Inflammatory Syndrome in Children-MIS-C)的投报。

至今,暂时没有明显数据证明血型B-的儿童不适用于接种COVID-19疫苗,也没有特定血型的人士被禁止施打疫苗。

由于疫情肆虐,CDC建议所有5岁及以上的个体接种COVID-19的疫苗,毕竟疫苗的好处比起已知的COVID-19疾病所带来的风险(如住院治疗、因并发症导致长期健康问题甚至死亡),远远超过接种疫苗后产生的罕见不良反应的潜在风险。

 

问药

林建斌/乙酸皮质醇药膏 轻微消炎 止痒消肿

问:乙酸皮质醇(hydrocortisone)这种药品的作用与副作用是什么?

答:乙酸皮质醇是一种类固醇。它有口服和比较常见的外敷剂型。口服的乙酸皮质醇适用于治疗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一般上不常见。

人们较为熟悉的是用于外敷药膏的乙酸皮质醇。乙酸皮质醇的强效性在外敷类固醇中是属于最轻微的。所以它常用于治疗轻微的发炎、止痒、消肿等问题,也适合使用于小孩和婴儿。

至于副作用,它比其他外敷类固醇来得比较轻微。但患者必须紧记,如果需要长时间使用类固醇,一般都会配合润肤剂来减少类固醇的副作用。长期滥用类固醇会导致皮肤变薄,出现斑纹,也会容易导致感染。

 

问药

陈文恬/补肺肾 益脾肺 增元气 改善COVID-19后遗症

问:我是COVID-19康复的患者,确诊时出现发烧、咳嗽及腹泻的症状,自己吃了退烧药后就好了,没有呼吸困难,也不属于重症,目前已经检测阴性,可是我自从确诊后一直感觉疲劳,走几步路或站久了就感觉气短,胸口好像吸不上气,请问医师我该如何调理?

答:感染COVID-19的1至3个月后仍有不适症状,称为COVID-19后遗症。这种后遗症十分常见,并非只影响重症患者,轻症患者也可能长期深受其害。COVID-19病毒多方面的影响人体健康,最常见的后遗症包括呼吸与循环系统后遗症(气短、疲乏、呼吸困难、心肌损伤等)、神经系统后遗症(嗅觉或味觉减退、姿势震颤、轻微运动或感觉缺陷等)及心理与认知障碍后遗症(焦虑、忧郁、记忆或注意力减退、睡眠障碍、认知障碍等)。

针对你描述的情况,属于最常出现的呼吸系统后遗症。据数据统计,通过COVID-19患者3个月的随访调查发现,发他们心肺运动耐量显着低于年龄相近的健康人群,这是患者持续疲劳、呼吸困难、胸闷的原因之一。




医识力

以「服务、实用、互动」为目标,同时提供五大服务范围:(一)提供医学须知; (二)提供医院、科系指南(; 三) 指导养生、防病、治疗的选择参考; (四)透过医疗讲座与读者面对面交流; (五)回答读者的医疗/用药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