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种疫苗构建群体免疫 染疫人数遽降 以英最佳典范

医句话:

COVID-19疫苗从诞生到面世一直都引起争议不断,理由是很多人对它“超车式”的研发感到不解,外加伴随对疫苗的不信任,以致很多时候为人民厘清对疫苗的误解,甚至比科研人员研发疫苗还要来的辛苦,但这却是医护人员责无旁贷的天职。

“因应COVID-19而诞生的COVID-19疫苗不仅对普罗大众是个‘新东西’,对医学界亦如是,但这并不意味着就要对它嗤之以鼻或对它不信任,深入理解它的来龙去脉,厘清对它的误解将有助于让更多人包括全球早日摆脱已持续逾年的肆虐。

做为社区疫苗负责人之一的我,每天都会收到形形色色与疫苗有关的消息,这当中包括了一些被夸大作用的资讯、未经证实的消息甚至是道听途说的路边社‘新闻’等,无可否认身处在这个互联网时代,我们确实比以前更容易获得资讯,但与此同时,海量至泛滥的资讯参杂着似真是假的消息,也让医护人员在抢救时还须花时间去解释,但这也是医护人员所肩负的责任。

以下是我罗列出一些常见COVID-19疫苗的疑问,也希望通过‘正确的对象’在‘正确的医疗平台’让更多人了解到‘正确的疫苗资讯’,再次强调一点,并非只有普罗大众对疫苗有不明之处,就算医护人员包括护士也对疫苗有不确定之处。

疫苗关键9问

问1:我是否属于不适宜接种COVID-19疫苗的人呢?
答:截至目前共有4组人是不适宜接种COVID-19疫苗:

1)18岁以下的少年及儿童
2)曾有严重过敏史的人
3)正在接受化疗、放疗和免疫治疗的癌症患者。
4)服用抑制免疫力药物的患者

先解释第一组,由于COVID-19疫苗的研究对象为18岁以上的成年人,因此疫苗接种仅限于18岁以上,但据我所知,目前有针对12岁至18岁的研究在进行,只是尚未有数据,因此还须等待。

第二组是指那些在接种第一剂疫苗后出现严重过敏,甚至必须入院,那意味着他不能再接种第二剂,至于食物过敏如吃虾及花生等过敏,或者是被昆虫叮咬后出现过敏的人,可在咨询医生意见后再决定。

不过一般食物过敏者是可接种疫苗的,因为以辉瑞(Pfizer)疫苗为例,它并不含动物成分,其致敏几率非常低。此外,也正因为它不含动物成分,所以素食者也可接种。

至于药物过敏亦如此,除非是对聚乙而醇(PEG)有过敏则不适宜接种辉瑞疫苗,值得注意的是,聚乙而醇是一种常用在不同药物如止痛药、抗生素甚至化妆品的成分,因此是否对它过敏在生活中并不难察觉,至于对其他药物过敏的人,则可在咨询医生后,以医生意见为准。

第三和第四组人很明显,由于疫苗会影响药物治疗,因此这两组人群从一开始就被归类为不适宜接种疫苗。

之前曾一度掀起争议的怀孕妇女及哺乳妈妈究竟是否可以接种疫苗?根据近期卫生部最新的指南,哺乳妈妈已获准可接种疫苗,至于怀孕妇女若是高风险人群(即有三高等慢性疾病或被视为感染风险高),可在医生建议下接种疫苗。

问2:为何接种COVID-19疫苗要分两次呢?
答:目前大部分的COVID-19疫苗都必须打两针,曾有人问我是否可以仅打一针就足够呢?就如考试后面三道题没做,也是可以合格的,其实这是一个关乎病理的知识。

由于COVID-19疫苗是一个‘新的东西’,因此人的免疫系统需要大约7天才会对它产生反应,即通过记忆B细胞产生IgG和IgM抗体,可是在3周后,这两种抗体就会完全消退,

因此必须再注射第二剂从而‘唤醒’记忆,即可产生更持久的IgG抗体(类似开锁了长期的记忆库)。

用简单的比喻就是教小孩子乘法表如2乘2为4,在第一次传授后相隔3周后再考它,让孩子一辈子都可以记住乘法表,在学习中的温故知新道理其实亦可用在疫苗作用上。

问3:据说接种COVID-19疫苗会有副作用,真的吗?
答:是的,目前在大马获准接种的COVID-19疫苗,包括辉瑞是可能会有以下几种副作用,而第二剂的副作用会更明显,包括:

1)注射部位会疼痛或红肿
2)疲劳
3)头痛
4)肌肉疼痛
5)发冷发烧
6)关节疼痛

但最叫医生担心的是严重过敏(anaphylaxis),若接种者出现严重过敏,可能会出现脸部肿胀、全身起红疹、喉咙发痒以致呼吸困难、恶心呕吐等,严重甚至会出现休克,也因此在接种疫苗后必须有15至30分钟的观察期,这是为了确保接种疫苗者的安全。

必须注意的是出现严重过敏的几率是相当低,以美国为例,每100万剂中有11人会出现严重过敏,至于新加坡则是10万人中有4人,说接种疫苗不会出现副作用并不对,但值得关注的是截至目前并没有因严重过敏而死亡的病例。

问4:接种疫苗是否意味着不会再感染COVID-19呢?
答:以目前已经面世的COVID-19疫苗,没有一款是达到100%有效率,就以辉瑞(Pfizer)而言,它的有效率是95%,意味着20人接种疫苗,但仍会有1人可能会被感染,再来是疫苗是否百分百安全呢?答案是没有100%安全的疫苗,任何事情都有风险,就如吃鱼丸或豆腐也会被梗死。

因此在这里我们就必须去权衡轻重,首先我们必须理解到如今COVID-19已经蔓延到社区,以致确诊数据不断上升,接种疫苗是截至目前为止有效遏止病毒蔓延的方法,因此若把病毒蔓延与疫苗瑕疵比较,何者重要已不言而喻。

在这我必须引以色列为例,它是全球第一个完成60%人口接种疫苗的国家,换言之已经快达到群体免疫(即70%人口),该国是用两种COVID-19疫苗,从数据中也可看到,在该国国民陆续接种疫苗后,其确诊病例已大幅度下降;再来是英国,之前当地的确诊数据是每天5万以上,但在接种疫苗后也是出现下降,截至目前(3月底)已去到4位数,这些例子都显示出接种疫苗的重要性。

其实我们每个人从小就已接种不同疫苗,就因为有疫苗,如今麻疹、小儿麻痺症甚至天花等早已从全球近乎绝迹,因此若说疫苗是人类对抗病毒最大的成就一点也不为过。

-
陈欣怡医生(Tan Sing Yee)
雪兰莪仁嘉隆政府诊所主任
家庭医学专科顾问

问5:我曾感染COVID-19,那是否还会被感染呢?那我需要接种疫苗呢?
答:根据目前研究,一个人感染COVID-19病毒后,其自体免疫力大概可维持6个月,因此仍有再被感染的可能,所以仍需接种疫苗,但必须间隔6个月后,比如说在去年3月感染病毒,那今年3月他是可以登记接种疫苗的。

问6:疫苗用1年时间就研发出来,靠谱吗?
答:在以前研发一种新疫苗的时间是15年至20年,但为何COVID-19疫苗可以在这么短时间内完成呢?答案得力于已研究了30年的基因排列技术,再加上全球医疗卯足全力,因此才有技术突破的这一天到来。

打个比方,小明准备参与数学考试,而会考时间为2小时,可是小明在半小时就交上考卷,理由是他在会考来临前已经不眠不休卯足全力去温习数学题,因此这个数学考试对他而言是小菜一碟,并非小明作弊,而同样的比喻亦可用来形容mRNA疫苗的开发,这就是为何COVID-19疫苗可以在短期内完成第三期研发过程。

问7:那接种疫苗后是否就可以摘下口罩呢?
答:除非等到全国已经完成群体免疫(即有多达70%人已经接种疫苗),那就有可能可以摘下口罩。

问8:接种疫苗是否会造成不孕呢?
答:截至目前没有任何一项科研数据指出,接种COVID-19疫苗会造成不孕。

问9:请问接种疫苗可以‘耐’多久呢?
答:这是一个至今仍无法给出答案的问题,因为目前仍缺乏相关的科研数据,但总结能搜集到的资料,疫苗的有效性最少是半年,至于是否要像流感疫苗每年接种一次,或者是几年后接种一次,甚至是接种一次终身免疫,还需更多的科研报告。

还有一点我必须强调的是,有三高(高血压、高血脂及高血糖)的人士以及年长者(超过60岁)是属于高危群体,在大马的‘疫苗接种计划’中,这类三高人士及长者就属于第二阶段,也是必须极力保护的一群,受促尽快登记接种。在此我也衷心希望大家可以早日通过MySejahtera登记接种疫苗,包括为家中长者登记,让病毒可尽快被遏止,我也盼望摘下口罩的这一天可早日到来。”


**温馨提醒:文章与广告内提及产品、服务及个案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看诊依据,须以医生的意见为主。

 

文章来源:
医识力.笔录:何建兴.2021.04.12

评论




医识力

以「服务、实用、互动」为目标,同时提供五大服务范围:(一)提供医学须知; (二)提供医院、科系指南(; 三) 指导养生、防病、治疗的选择参考; (四)透过医疗讲座与读者面对面交流; (五)回答读者的医疗/用药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