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检愈多愈好?教你聪明『检』重点

过去一年,疫情反反复复,确诊人数不断创新高,如今平安健康已成了大家最大的期许。趁着新春佳节来临之际,把健康检查作为新春礼物,送给自己及家人,因为只有了解自己的健康指数,适时干预以降低风险,才能有反扑疫情的“本钱”。

医句话:

从一般人体的结构和功能发展来看,40岁左右会是一个转折点,此时许多器官功能会开始退化,最好是进行一次完整的健康检查,男性可着重于前列腺检查;至于女性则是乳房、子宫和卵巢。若本身无家族病史、不适或症状、不良生活习惯或不健康的生活作息(如吸烟、饮酒或长期轮夜班等),那么在40岁之前不需要特别积极健检;反之,有特定风险人群可针对性去进行一些筛查措施,以揪出一些早期迹象,及早治疗。

“健康检查(简称健检)是预防医学概念中的第二道防线,让尚未有症状或症状轻微者,通过检查找出疾病征兆,及早治疗或加以预防。

我们常说‘预防胜于治疗’,其实健检就像车子保养一样,而更旧的车子更需照顾好,否则哪天驾驶在高速公路上时忽然‘死火’就非常危险了。若你对车子都如此悉心照顾,那么身为车子的主人是不是更需定时检查呢?要知道车子的零件可以更换,但是人的器官功能退化或生病了可不一定能更换,只有定期健检才能将风险降到最低。

我们知道新车每半年或哩数达5000公里就需进厂保养维修,那么人一生之中的哪个阶段需进行体检呢?以台湾健保为例,新生儿除了会进行详细的身体检查,以确保没有任何严重的残疾之外,血液也会用于疾病筛检。此时的检查主要是针对一些遗传疾病或罕见疾病,譬如俗称‘蚕豆症’的葡萄糖-六-磷酸盐脱氢酶缺乏症(G-6-PD缺乏症)、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先天性肾上腺增生症和半乳糖血症等。到了40岁时,台湾人民可以再做稍微多一些项目的健检,包括血液检查(肝肾功能、胆固醇和血糖等);在65岁时则可接受更详细的检查,包括X光、心电图、粪便和尿液检查等。

此外,一般在18岁左右即将念大学时期,按规定需自费做入学体检,一些简单检查,譬如血液检查、尿液检查和胸部X光检查等,主要目的是查看小时候打疫苗,如B型肝炎的抗体是否还存在、有无贫血或特别状况等。

40岁后应做1次完整健检

除了上述特定年纪的健检外,一个人可以依据个别症状、家族病史或特殊生活形态(如吸烟、饮酒或长期轮夜班等)主动去健检。另外,我们也常鼓励民众在婚前进行检查,这对自己或另一半都是负责任的表现,譬如当夫妻双方都患有地中海贫血症,那么就需考虑和商讨孩子可能遗传的问题。

从一般人体的结构和功能发展来看,40岁左右会是一个转折点,此时许多器官功能会开始退化。若本身无家族病史、不适或症状、不良生活习惯或不健康的生活作息,那么在40岁之前不需要特别积极去健检。

在迈入40岁后,大众应做一次比较完整的健检,男性可着重于前列腺检查;至于女性则是乳房、子宫和卵巢。其实这些在婚检中也是基本的项目,若本身从未进行婚检,那么在此时检查一下会比较好。若健检报告无大碍,譬如肠胃内视镜、超声波或电脑断层(CT扫描)和血液检查都没有太大问题的话,那么50岁之前就这么一次应足矣。若是有特别状况,譬如发现大肠息肉,一般会建议在一两年后专门针对此再复查。

总而言之,健检是对整体健康状况的检查,而有特定风险人群可以针对性去进行一些筛查措施,以揪出一些早期迹象,及早治疗。不过,如果要求更深入或准确一些的检测,尤其是要早期确诊某种肿瘤,主要还是要依靠影像检查,譬如CT扫描、磁力共振造影(MRI)和内窥镜(endoscopy)等,譬如针对肺部问题,一般X光检查只能发现大于1公分的肿瘤,但若是CT扫描就能够检测出0.1公分的肿瘤;而想检查鼻咽、咽喉、食道和肠胃结构,就需要内窥镜才能看得更清楚。

肿瘤标记检查本末倒置

近年来许多防癌筛查手段,譬如肿瘤标记(Tumor Marker,TM或称癌症指数)十分热门,一些健检的配套也将之纳入其中,由于只需验血,也令大众更易于接受。不过,在了解TM当初的用途后,你会发现其实有些本末倒置了。临床上癌症患者在接受治疗后,这些TM指数会下降,医生可以此评估治疗效果,追踪癌症是否有复发的可能。

肿瘤标记通常是糖蛋白类,是某些癌细胞生长过程中制造和分泌出来的,但是其他生理因素或疾病也可能造成此类物质上升。因此指数身高不一定表示患癌,数值正常也并不代表没有癌症,无法直接用于诊断或排除。TM指数应与自己作比较,譬如以前的指数是否就这么高,或一直以来都是高高低低的,因为相关器官发炎也会有影响。一般若是高得离谱,我们就会建议患者进一步去做影像检查。若只是略高,那么只需在1个月后验血查看变化。

假设普通风险人群想在基本健检上,增加一些癌症筛查项目,却又不知从何选起,那么可以参考台湾政府的4种项目建议:

1.口腔癌检查:由于当地人们有吃槟榔的习惯,所以政府建议有嚼槟榔或吸烟者每2年(>30岁)检查口腔是否有无纤维化、口腔粘膜有无病变等。
2.粪便潜血检查:每2年(≧50岁)检验粪便里是否带血,若呈阳性则要进一步做大肠内视镜检查,以排除大肠癌。
3.乳房X光摄影(mammogram):建议40岁以后的妇女进行检测。另外有性行为的女性,最好是每2年做一次子宫颈抹片检查。
4. 肺部X光检查:方便快速且便宜,不过要发现早期的肺癌比较难,如果本身比较担心,通常会建议自费进行CT扫描。

无论是美国、加拿大或英国,都是采取以上‘CP值(成本效益比)’最高,能够在有限范围内最有效揪出蛛丝马迹的癌症筛查组合。

-
唐云华医生(Thong Yin Wah)
家庭医学专科顾问


功能医学 评估器官『功能』

在众多检测项目之中,我认为较多人忽略的是人体组成(body composition)的分析检测。意思是除了知晓身高和体重外,也应了解脂肪、骨骼和肌肉含量等,单凭BMI是无法明确肌肉和脂肪的区别的。打个比方,A与B体重虽然一样,但是前者是骨头和肌肉重,而后者脂肪含量比较高,那么谁比较不健康呢?惟市面上的健检往往只有抽血和验尿等,较少去进一步分析人体组成。

台湾的健检配套有两种模式,第一种是像‘点菜’一样的选择项目,检测后由医生解释报告;第二种是费用高一些,可以量身定制检查项目和功能医学(functional medicine)检测。功能医学是利用人体的代谢物(尿液、血液、头发等)评估器官的‘功能’而非仅器官的‘病理’(传统健检),可以提早发现未来可能导致严重疾病的危险因子。

功能医学强调个人体质差异,医生会先问诊和检查身体,再结合家族病史去建议适合和需要的一些检查项目,譬如检测缺乏何种营养素、代谢或内分泌是否平衡等。以骨质疏松为例,医生会检测骨质代谢,以厘清是缺乏维生素D、钙质或是蚀骨细胞太活跃,然后再对症下药。”

健检5问:过度健检加重心理压力

问1:儿童需要定期健检吗?
答:除非是儿童生长曲线偏离太多或生长发育迟缓,譬如长不高、太瘦或太胖、体弱多病或过敏等,否则以人体发育而言,大约在40岁时器官才比较容易出问题。

问2:由于工作压力或常熬夜等二三十岁的年轻人,需要特别去健检吗?
答:其实就像文中所提,无任何症状、家族病史或不良习惯等,无需刻意频密地检查。若是想知晓自己的血压等,其实可以自己在家测量。至于血脂肪等一般与家族史和生活型态有关,因为血液中的胆固醇主要不是来自食物(大约8成是肝脏制造的)。若是本身压力大、睡得少,有吸烟喝酒等习惯,胆固醇水平就会上升,你可以选择简单抽血检验肝、肾功能、胆固醇和尿液检查等。

问3:心脏检查项目─静卧心电图(resting ECG)、运动心电图(treadmill exercise ECG)和心脏超声波检查(echocardiography)有何不同?
答:静卧心电图是在一个人仰卧时,检测心跳是否正常,若情况严重,如心脏正缺氧或心肌梗塞,这个时候才会明显得知。一般若心脏没有严重缺氧,则需要利用运动心电图才能够有效揪出早期心脏问题,因为这检查主要是模拟当你用力时,心脏是能够负担得起全身的供氧量。若运动心电图呈阳性(显示可能心肌缺氧),那便需要进一步检查,如心脏超声波扫描或心脏血管摄影。心脏超声波扫描主要是观察心脏功能(譬如泵血是否有力)和结构(譬如心肌肥大、瓣膜是否闭紧或脱垂等)。一般人的心脏检测也不一定需用到超声波,一名训练有素的医生通过听诊器聆听心杂音,可以大致听出心脏结构有无异常。

问4:过度健检会带来什么影响,辐射量会否损害健康?
答:进行过多的健检就像过度医疗那样, 会制造很多不必要的心理压力。第一种情况是当检测敏感度设得太高,出现伪阳性结果,但实际没有问题的状况,造成不必要的担心;第二种是常看到做了肺部CT扫描后发现里头有结节(nodule),结果在那之后每日都在担心会转为癌症,压力极大。至于对放射科检查项目的辐射剂量有疑虑的话,则可参考下表:

肺部X光片:0.01mSV
肺部低剂量CT扫描:0.5mSV
乳房X光摄影:3mSV
腹部和盆腔CT扫描:10mSV
人接触的天然辐射:5至15mSV/年
吸烟(1天30支):13mSV/年
致命剂量:>6000mSV/次

问5:精神或心理健康检查是否该成为现代人健检的基础项目之一?
答:坦白说心理健康很难去量化检查。目前虽然有一些工具,譬如通过检查心率变异(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来看看自律神经是否平衡;也有用脑电波频率观察一个人是否处于压力大的状态。不过人是活的,也许患者半小时前不太好,但是经过家人朋友安慰或睡觉放松后,状态变得比较好一些了,那么该取哪一个时段的数据作为诊断标准呢?无论是忧郁症或焦虑等问题,若患者不愿意告诉医生,或是有心隐瞒,在问卷上勾选不正确的选项,在一定程度上都会影响评估结果。

**温馨提醒:文章与广告内提及产品、服务及个案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看诊依据,须以医生的意见为主。


 

文章来源:
医识力.笔录:杨倩妮.2021.02.08

评论




医识力

以「服务、实用、互动」为目标,同时提供五大服务范围:(一)提供医学须知; (二)提供医院、科系指南(; 三) 指导养生、防病、治疗的选择参考; (四)透过医疗讲座与读者面对面交流; (五)回答读者的医疗/用药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