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煮得巧 在外选得精 聪明控“盐”值
医句话:
盐吃太多伤身,是引发各种健康问题的隐形诱因。血压升高或高血压与高盐饮食密切相关,是导致心脏病和中风的主要原因。此外,钠摄入过多也会增加患肾病的风险。盐摄入过多会导致钙质流失,影响骨骼健康。因此,我们必须大力减少盐摄入量。
“你可能不知道自己摄入的盐量或钠已经超标?根据马来西亚社区盐研究(MyCOSS),国人每天摄入超过3000毫克钠,远远超过马来西亚卫生部(2020年马来西亚饮食指南)建议的每天2000毫克。这成了重大的健康隐患。
摄入过多的盐或钠与血压升高或高血压有关,可导致肾病、中风和心脏病。事实上,2023年国家健康和病发率调查(NHMS)报告显示,我国每3名成年人中就有1人患有高血压,此患病率自2015年以来就一直居于高位。因此,我们必须减少盐摄入量,以降低患高血压的风险。
盐还是钠?
虽然经常互换使用,但‘盐’指的是化合物氯化钠(NaCl),而‘钠’则是盐中的矿物元素。食盐中约有40%的钠和60%的氯。食盐是膳食中钠的主要来源,但其他食物和食品添加剂中也含有钠,例如碳酸氢钠(小苏打)和苯甲酸钠(饮料中常见的防腐剂)。虽然钠对人体功能很重要,但摄入过量会导致高血压等健康问题。
在马来西亚,我们习惯外出就餐和食用加工食品,这是摄入盐的两个主要来源。这包括在马来西亚随处可见的各种街头小吃和速食。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街头小吃出售的加工食品(例如炸鱼丸、香肠、蟹肉丸和炸鱼条)含有大量钠。另一项研究则揭示,鸡块、炸薯条、三明治、面包和酱汁等速食产品,钠含量都很高。
此外,根据MyCOSS的报告,马来西亚成年人最常吃的十大高钠食品是炒蔬菜、白面包或全麦面包、煎蛋卷、香料炸鸡、炒饭、椰浆饭、印度煎饼、炒米粉、炒面和咖喱鸡。这些都是我们在外出就餐时经常点的食物,却不知道它们的钠含量很高。
许多研究证实,钠摄入过多与高血压存在联系。因此,习惯外出就餐和食用高钠加工食品,可能是导致高血压在人群中高发的重要原因。事实上,NHMS强调,近年来马来西亚成年人的高血压患病率高达30%。为了解决这个令人担忧的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两大措施,即尽可能在家多烹饪健康餐食,同时更明智地选择食物,降低饮食中盐的摄入量。
在家烹饪 控盐极关键
经常在家做饭菜,减少出外就餐,是控制盐摄入量的一个重要方法。自己亲自下厨,可以更好地掌控食材。我们可以选择新鲜的天然食物,而不是加工的高钠食物。例如做鱼汤时,用新鲜的鱼代替鱼丸。
在家烹饪的另一个好处是,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为菜肴调味,减少菜肴中的盐。与此同时,我们也可以选择香草、香料和富含鲜味的食材来提升烹饪口感和风味。我们可以选择更健康的烹饪方法,例如烧烤、蒸煮和清炒,减少烹饪过程中的用盐量。
这里有一些可以帮助我们在家烹饪时减少盐的方法:
·使用香草和香料:烹饪时,用香草和香料代替盐来提升口感。你可以根据食谱来搭配各种香草和香料,例如大蒜、洋葱、姜黄、黑胡椒、孜然和辣椒粉。
·少用酱油和加工调味料:在家烹饪时,少用酱油、蚝油、鱼露、番茄酱和其他高钠调味料。 如有必要,可选择低钠调味料。
·用鲜味调味料代替盐:鲜味,一种咸鲜可口、类似肉汤的味道,是除甜、咸、酸、苦之外的第五种基本味道。这种味道来自谷氨酸,谷氨酸是一种天然存在于人体和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中的物质。鲜味调味料,例如味精(MSG),可以用来增强鲜味,减少烹饪中的盐用量。例如,我们可以用半茶匙盐和半茶匙味精代替1茶匙盐。这样,我们可以减少34%的钠摄入量,同时又能保持菜肴的美味。我们还可以使用蘑菰、番茄或发酵食品来自然提升鲜味。
·逐渐减盐:逐渐减少食物中盐的用量,让味蕾慢慢适应。一段时间后,你就会习惯少盐食物的味道。你也可以用钾盐(氯化钾)代替食盐(氯化钠)。

马来西亚营养月指导委员会主席
精明选择 外出不踩“钠”雷
除了在家做饭,还有其他方法可以降低盐的摄入量。以下是一些外出采购或就餐时降低盐摄入量的小窍门:
·细读并理解食品标签:购买包装食品时,记得检查每份食品的钠含量。每100克食品的含钠量≤120毫克被视为低钠食品。留意快熟面、冷冻食品、调味汁和罐头食品中的‘隐形盐’。比较各种品牌,选择钠含量较低的替代品。
·选择合适的食材:购买食品时,尽量选择低盐产品。例如,选择新鲜肉类和海鲜,而不是腌制肉类或加工肉类,例如鸡块、香肠或肉丸。避免食用咸鱼、咸蛋或其他可能添加了盐的干食材。购买五谷杂粮时,选择白米、燕麦或全麦,而不是有调味品或预包装食品。零食方面,购买无盐坚果和饼干,而不是薯片或咸饼干。
·外出就餐时:如果饭菜是别人做的,控制盐的摄入量可能会有点困难。这时你可以要求一些调整,比如少放盐,并将酱汁或肉汁分开。同时也要留意调味品,少放酱油、番茄酱和调味粉,改用辣椒、青柠檬或醋。此外,还要注意餐食中的汤、肉汁和加工肉类,它们可能含有大量的盐。
生活小改变 健康大不同
少盐并不一定意味着丢失了风味,因为我们的味蕾可以逐渐适应少盐的食物。既要控制盐的摄入量,又要保持饭菜的美味,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家烹饪。即使在外就餐,我们也可以做出明智的选择,比如要求少盐、选择新鲜食材,减少钠的摄入量。掌控你的健康,今天就开始减盐!”
*本文由2025年马来西亚营养月(NMM)提供。
*这是由马来西亚营养学会(NSM)、马来西亚饮食治疗师协会(MDA)和马来西亚身体组成学会(MSBC)联办的年度社区营养教育计划。《星洲日报》是中文媒体伙伴。
*“Food-Fit-Fun Fair”博览会活动于5月14日至18日在布城IOI City Mall(西区@LG楼层)举行。
* 除了多项寓教于乐的活动,现场也有派送伴手礼,并提供免费的营养检查和咨询服务。详情可浏览https://www.nutritionmonthmalaysia.org.my
**温馨提醒:文章与广告内提及产品、服务及个案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看诊依据,须以医生的意见为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