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健康

别再搞错了! 人格解离非精神错乱

医句话:

人格解离障碍(DID)与思觉失调症常被混淆,但本质不同。DID是多重人格与记忆断裂,幻听多为内在对话;思觉失调则以妄想、幻听为主,声音陌生具威胁性,语言常语无伦次,两者诊断与治疗方式也不同。

 

民众常将人格解离障碍(DID)与思觉失调症(旧称精神分裂症)混淆,这两种疾病在某些表面症状上确实存在相似之处,例如都可能出现幻觉(听觉、视觉或触觉幻觉),因此在临床上有时容易被混淆。然而,两者的本质却截然不同。

DID属于一种‘解离性障碍’,其核心问题是个体在遭受压力或创伤时,将意识、记忆、身分等心理功能加以分离。患者会出现两个或以上独立的人格状态,这些人格会交替控制其言行,并伴随记忆断裂的现象。相对地,思觉失调症是一种‘精神病性障碍’,其主要特征包括妄想(如被害妄想)、幻觉(多为幻听)、语言与思维混乱,患者的行为异常,与现实严重脱节,常无法分辨真实与想像,出现不合逻辑的信念或行为。

精神健康

记忆切割为自保 人格解离从童年创伤开始

医句话:
人格解离障碍是一种较为复杂的精神疾病,指的是一个人拥有两个或以上不同的人格状态,这些人格会轮流掌控意识与行为。大多数患者在童年时期曾经历重大创伤或虐待,为了自我保护,大脑会产生防卫机制,分裂出另一个人格,以逃避痛苦的情绪或记忆。在接受治疗时,除了需要协助患者将各个解离的人格整合为统一的身分,更困难的是协助患者探索并处理深层的创伤经历,这往往是治疗中最具挑战的部分。


“一般上,为了吸引观众并让他们理解剧情发展,剧集中对情节的诠释往往需要具体且简化,《刑侦12》这部涉及精神疾病题材的剧集也不例外。否则,观众将难以掌握故事主线,尤其是当中所涉及的‘人格解离障碍’(Dissociative Identity Disorder,DID),本就是一种较为复杂的精神疾病。

在《刑侦12》其中一段剧情中,主角刑凯(张振朗饰)与他另一个人格阿贤(吴业坤饰)进行对话与互动。在现实中,患有‘人格解离障碍’的病人确实有可能出现幻觉,包括听觉、视觉甚至触觉幻觉。这些幻觉可能源自内在不同人格之间的沟通、与创伤有关的闪回(flashback)、睡眠障碍或严重压力引发的反应。

照护线上

出现警讯恐是轻生征兆 速效鼻喷剂 助重郁患者缓解自杀意念

“一位近50岁的女性重郁症患者,几乎已经尝试过所有抗忧郁口服药物,也合并且反复使用许多相关治疗,但疗效有限,不是整天躺在家里,就是有想死的冲动,无法照顾家庭。”振兴医院精神科黄威胜医生说,该患者在某次急性发作后送医治疗。在接受速效抗忧郁鼻喷剂治疗后效果惊人,不仅情绪显着稳定,在后续稳定疗程下,门诊减少许多其他药物,也开始重拾与小孩正常互动,生活品质明显改善。

“忧郁症”是一个常见的情绪障碍通称,涵盖不同程度的病程与症状表现。黄威胜医生指出,在临床上,根据严重度和症状表现,忧郁症可以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等状况。“重度忧郁症”指的是最严重的忧郁症型态,也称为“重郁症”,必须符合特定诊断准则。常见症状包括情绪低落、失去活力、无法集中精神、对原本感兴趣的活动失去兴趣或乐趣,可能失眠或嗜睡、食欲减退或暴饮暴食。患者会出现各种负面想法,可能感到自责、罪恶感、觉得人生没有意义,严重时可能出现自杀念头或行为。

_

精神健康

重度忧郁 用药无效 电休克疗法 见效快且显著

医句话:

电休克治疗是透过电流的方式刺激大脑组织,诱发痉挛或癫痫,以治疗病患的精神状况。该疗法需要精神科医生、麻醉师及医护人员的监控,而且病患是在全身麻醉下进行,因此病患不会感到任何的痛楚,犹如电脑般的“重启”,所以,不存在将病患电傻或有严重副作用的后遗症。

“电休克治疗(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ECT)是一种精神疾病的疗法,这疗法是将电力传输于患者的脑部左右太阳穴的位置,刺激脑部组织以舒缓患者的情绪压力。

ECT只用于精神疾病,特别是重度忧郁症,而且伴有轻生念头的患者。一般的重度忧郁在接受药物都无法得到好转,在这情况下,精神科医生会建议忧郁患者接受电休克疗法。

忧郁症的传统治疗方法仍然是药物治疗,但这疗法需要长期性治疗,病人需要2个星期以上的时间才可见效,但对于重度忧郁症的患者是无法等待的,而且若伴有轻生念头,下一分钟就有自我了断的可能,因此对于这些病患,ECT绝对是急性治疗的方案。ECT的疗效可在病患接受后的几天里奏效,因此,这比药物的效果来得快。

亦适用于思觉失调躁郁症

问医

薛汉飞/忧郁焦虑能否被治愈?

问:你好,请问医生,我时常被抑郁症焦虑症困扰,请问有得治愈吗?

 

医生解答:

抑郁症也称忧郁症,是常见的精神疾病,病人长时间情绪低落,对以前所喜爱的活动失去兴趣。

忧郁症病人的症状包括胃口的改变(突然很开胃或没有胃口)、体重变化(增加或减少)、睡眠障碍(失眠或嗜睡)、疲倦、泛力、动作迟缓或坐立不安(psychomotor retardation or agitation)、无法专注、愧疚感,总觉得自己没有价值,甚至有自我伤害或自杀等行为。

焦虑症也是常见精神疾病,病人感到很焦虑、恐惧、害怕的精神状况。常见的焦虑症有广泛性焦虑症(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GAD)、社交恐惧症(social anxiety)、恐慌症(panic disorder)等。

以GAD病人为例,他们会感到过度的焦虑和担心,并长时间处于焦虑状态,难以控制。

问药

林恩妮/益生菌助调整情绪 舒缓焦虑症

问:我是焦虑症患者,被这病症困扰了20年,每晚需吃药才能安眠。目前吃艾司西酞普兰(escitalopram 10mg)两粒、氯硝西泮(clonazepam 0.5mg)和奥氮平(olanzapine 5mg)各¼粒。白天一直打瞌睡,要小睡3次,手脚冰冷。请问是药物的副作用吗?要如何改善?

答:焦虑情绪是一种不安和担忧的感觉,是身心对于压力状况的自然反应。焦虑症或者焦虑障碍则是一种精神疾病。有些人会认为只要不胡思乱想,就不会有焦虑。然而,焦虑症也可以源自大脑神经内分泌激素代谢紊乱而造成。病理性焦虑是持续性无具体原因感到紧张不安,甚至开始出现躯体症状比如心慌、胸闷、气短、肌肉疼痛、早醒、失眠、颤抖、消化不良、手脚冰冷、头晕等。

Escitalopram为一种“选择性血清素再吸收抑制剂”精神药物,多用于治疗忧郁症或焦虑症,有些人会问,我明明是焦虑症为什么会让我吃抗忧郁症药物?科学家发现这种药物可以让5-羟色胺神经递质含量恢复正常,从而发挥抗焦虑的作用。在治疗焦虑症通常需要至少6个月的时间,医生也会定时检测身体状况进行分量调整。




医识力

以「服务、实用、互动」为目标,同时提供五大服务范围:(一)提供医学须知; (二)提供医院、科系指南(; 三) 指导养生、防病、治疗的选择参考; (四)透过医疗讲座与读者面对面交流; (五)回答读者的医疗/用药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