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获验证皮肤药 网上公开卖 乱用无效 人体受伤害
案例:
小玲自小就患有湿疹,经常在学校因为皮肤出现红疹丶肿痛而被同学取笑。父母也为女儿的皮肤问题久治不愈而感到非常痛心。为了不再让女儿受苦,父母只好让小玲接受类固醇治疗,一旦湿疹病发,就涂类固醇药膏,很快湿疹就消失了。
虽然病情得到控制,但是也养成了小玲长期依赖药物的习惯,而皮肤也因此变得更粗糙。成年后的小玲为了美貌,开始上网寻找据称可治愈湿疹及不手术也能拥有光滑亮丽的美肤产品尝试,却不知此举是引发另一个皮肤疾病的开始。
案例:
小玲自小就患有湿疹,经常在学校因为皮肤出现红疹丶肿痛而被同学取笑。父母也为女儿的皮肤问题久治不愈而感到非常痛心。为了不再让女儿受苦,父母只好让小玲接受类固醇治疗,一旦湿疹病发,就涂类固醇药膏,很快湿疹就消失了。
虽然病情得到控制,但是也养成了小玲长期依赖药物的习惯,而皮肤也因此变得更粗糙。成年后的小玲为了美貌,开始上网寻找据称可治愈湿疹及不手术也能拥有光滑亮丽的美肤产品尝试,却不知此举是引发另一个皮肤疾病的开始。
在西医医学中,清醒手术(awake surgery)不是一个新名词,那是用在脑肿瘤切除手术,避免手术误伤重要功能区,影响患者日后的活动能力。
清醒手术与普通手术的分別,在于麻醉程度的不一样,关键在于麻醉药的使用剂量,让病人完全麻醉或局部麻醉。
但在中医医学上,却可以使用无药麻醉法来达到麻醉效果,那就是针灸麻醉。
除了中国,大马也采针刺麻醉做手术
一个手术的成功关键,除了主刀医生的医术之外,还需要很多同伴的合作,麻醉师就是其中一个重要角色。病人需要麻醉多久?病人年龄及身体状况?麻药剂量用多少?这都需要麻醉师精準的计算,稍一不慎都会影响手术的成功率。
针灸麻醉在中医也不是新科技,中国在1958年已经开始用针灸麻醉来进行外科手术。发展到今时今日,针灸麻醉已经发展至中西合璧,以针灸加麻醉药来达到麻醉效果,称之为“针刺复合麻醉法”,大幅减低麻醉药的使用。
在电子烟热潮逐渐褪去之际,市面上又再出现一种标榜更健康,且不会制造二手烟的“无烟”香烟,那就是“热不烧”(heat-not-burn)香烟。
它是一种电热式烟品,是继电子烟之后一种新型态香烟。主要针对那些不想要有烟味和烧烟草的烟民一族。
“热不烧”香烟引起各国专家疑虑,即使只是加热而非燃烧,但同样是透过吸食烟叶所产生的烟雾,同样会成瘾及含有致癌物质。
马来西亚方面,虽然未正式引进,但本地一个网购平台已经开始售卖不同品牌的“热不烧”香烟。
与电子烟完全不同
“热不烧”香烟用真烟草
“热不烧”香烟是加热形式而非燃烧,所以烟草中的尼古丁不会被燃烧释放出来,同时也不会制造二手烟问题,降低更多有害物质,也就是说,吸这种香烟时,不会有烟味飘散的情况,旁人也不会被迫吸二手烟。
“热不烧”香烟与电子烟的分別,是电子烟是使用尼古丁成分的液体,而“热不烧”香烟则是使用真正的烟草, 将烟丝加热到足够高的温度以产生蒸气,但不足以发生燃烧作用,以此降低风险,也满足烟民对尼古丁的渴望。
100分钟对每个人有不同的意义,对于政治演说家而言,100分钟足够他发表一场精彩演说,对于足球员而言,100分钟球赛还没结束呢!但对于脑中风患者而言,100分钟是他能否从鬼门关重回人间的关键时刻。
案例:
奥斯曼是一名德士司机,1年前被诊断有心房颤动,随后医生有为他开了薄血药。由于这类药物每月开销需200令吉,再加上他觉得最近没事了就自行停药,也忘了医生曾叮咛要戒烟及多喝水。
这一天他驾车载妻子外出,岂料不到10分钟他却突然感觉全身麻痹,差点与迎面而来的车子相撞,庆幸妻子及时发现拉着驾驶盘,才挽回一命。后来奥斯曼被送往医院扫描,并证实是脑中风。院方随即安排他做溶栓治疗,并在病房观察24小时,以评估他是否对药物敏感或有副作用等。同时他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下床走动做复建,3天后他终于痊愈并获准回家。
4组人血管脆弱 不宜溶栓
案例:
10岁的小勇自小就不爱吃青菜,而且热爱煎炸和油腻的食物,以致饮食失衡,不但有排便困难的问题,还有腹痛丶腹胀等毛病,但是他还是不愿改变饮食习惯。
为了哄小勇摄取蔬菜和纤维食物,勇妈把蔬菜切碎藏在饭团和肉类里,但是小勇还是可以逐一挑出拒吃,勇妈也拿他没办法。
可是,小勇便秘和肠胃病症状越来越严重,病情严重时甚至无法上学,影响了学业。勇爸见状后,使用强硬手段,把孩子抱上车载到医院接受治疗,并且禁止他再吃零食和煎炸食物,一天三餐有大部分的食物是蔬菜和水果。
勇爸勇妈希望小勇能够改掉挑食的恶习,及时抢救健康。
案例:
38岁的林大全是名银行职员,一直以来都没有什麽皮肤的毛病,不过,上个月的某一天,他突然得了一个皮肤怪病。
发病初期,他全身出现大小不一的红色片状斑块和硬厚的鳞屑,而且奇痒无比。不只是身体,头皮也覆盖白色鳞屑,同样是瘙痒难忍,以致他不时去抓痒,无论是住家还是办公室的地板上都可发现一块块的皮屑,旁人看了都觉恶心。
为了避免旁人的异样眼光,大全决定辞职,并躲在家里足不出门。他的姐姐发现后劝他去看皮肤科,而他在接受检验后确诊患上牛皮癣。
大全的家族没有皮肤疾病的问题,可是他却患上难以控制的牛皮癣,令他感到疑惑。
案例:
在大学任职的45岁黄教授是一名高度近视者,由于长期讲课丶撰写研究报告与论文等持续用眼过度,视力每况愈下。最近,他察觉视力模糊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包括驾驶时出现“黑影”,使他无法集中精神驾驶,情况令人担扰。
更甚的是,他在授课时,因为“黑影”遮盖了部分文字,导致他无法讲课,严重影响工作。
他因此到眼科挂诊,经医生检验后确诊患上黄斑部新生血管病变,所幸早期诊断,还有挽救的机会。医生解释说,黄斑部疾病通常好发于40岁左右的成人,如果是高度近视者,更容易患病。
视网膜好比菲林 受损“照”损
“我们的眼睛好比一部相机,相机“镜头”朦胧就像眼睛内晶体混浊而看不清的白内障一样,但更重要的是,相机内部的“菲林”,就是所谓的视网膜。即使“镜头”再好,“菲林”受损或有瑕疵,视觉也会不清晰,所以视网膜的健康是很重要的。
案例:
40岁的林希自称是个“肉食动物”,只爱肉食不爱蔬菜,而且也因为不喜爱频密上厕所而减少喝水。在长期饮食不均衡下,便秘渐渐找上门,有时候躲在厕所“酝酿”便意还是无法解决问题,只好到药店购买泻药来通便。
好友知道后都劝她去挂诊肠胃科接受正规治疗,但是,忠言逆耳,她依旧坚持无肉不欢的饮食习惯,并长期依赖泻药解决便秘问题。
她开始发现,泻药已无法满足她通便的需求,有时候甚至要增加剂量才能排便。她感觉事态严重,决定挂诊肠胃科。
案例:
今年就读小学一年级的小宝向来身体健康,也没有特殊或过敏疾病。他昨天下午放学回家后,因肚子太饿,来不及询问父母,就把桌上一包过期饼干拿来吃了。
岂料,从晚上开始小宝脸部和脖子出现一块一块突起的红疹,全身搔痒,被他抓过的地方也都陆续起了红疹块,令他感到难受不已。
父母见状,赶紧把他送往医院,医生诊断小宝是吃了含高剂量的食物添加剂,才会出现荨麻疹。
身体起疹块 奇痒无比
【听力及言语能力建设月】专题五之五
“我妈妈刚中风,现在康复得七七八八了,就是还不能用嘴巴吃东西,鼻子还插着喉管,很不舒服。”女儿慎重地把妈妈的病历和现状徐徐诉说。
彭妈妈,50岁华裔妇女和先生膝下的3个女儿都已经自立门户,现在正是她开始享清福的时候,却在1个星期前脑中风而被紧急送进医院。脑神经内科医生通过核磁共振检查后,诊断出外侧延髓埂塞(Lateral Medullary Infarct)。留院期间,彭妈妈察觉吞不到口水,尝试喝一小口水都会咳嗽和呼吸不到,“像溺水一样!真的很辛苦。”彭妈妈表示。医生建议彭妈妈必须插上鼻喉管,解决进食的问题同时也严禁通过嘴巴喂食,以防止食物和饮料误入气道(aspiration),导致吸入性肺发炎(aspiration pneumonia),营养不良(malnutrition)和缺水(dehydration)。经过吞咽功能评估后,言语治疗师发现彭妈妈因为神经系统遭到破坏导致咽肌肉乏力,而导致吞咽时食物和饮料误入气道,这种病症医学上称为吞咽障碍(dysphag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