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肥胖提高乳癌罹患率 每涨5公斤 死亡风险升30%

案例:

40岁苏姗是网红界出了名的“吃货”,经常受邀为餐饮店作客宣传,她一副圆润的身材就是拜多年来狂吃狂喝所赐。

虽然身边的人都劝她减肥,避免过胖导致疾病找上门,但是她因为不常生病,自夸身体健康得很,加上肥胖是她经常受邀的“招牌”,她根本不认同自己有瘦身的必要。

苏姗一下子接获多个担任饮食代言人的邀请,事业冲上顶峰。不过,顽疾这时候也悄悄入侵。苏姗开始发现右乳出现了硬块,而且有逐渐长大的迹象,她感到害怕,不知如何是好。

家有两人患乳癌 风险高4倍

“乳房是女性象征物,其主要功能是怀孕时蕴藏母乳,以便分娩後可用於哺育孩子。乳房有丰富的荷尔蒙,包括雌激素丶黄体素及催乳素,并且会调节乳房的形态,而荷尔蒙的改变可以造成癌变。

专题

延长存活率并不够 保有生活品质才是抗癌药价值

案例:
陈女士被诊断患上乳癌,她难以接受患癌的事实,再加上听信坊间传言,对西医的开刀手术半信半疑,深怕一开刀会“惊动”癌细胞迅速扩散至其他部位。她对放射治疗更是感到恐惧,担忧身上的好坏细胞都被“电死”,迟迟无法下定决心做治疗,令家人担忧不已。

人们对于癌症的治疗方案抱有迷思,其中一项说法为开刀会加速癌症细胞扩散。人们乍听之下似乎煞有其事,但患病人士有必要了解选择不动刀切除肿瘤所带来的后果。

早期不开刀 95%越长越大

如果病人选择不开刀,肿瘤只会越长越大,扩散至越多器官,而超过95%的肿瘤只会越长越大,情况越来越严重。

开刀开得越干净,痊愈机会越高,如果可以把肿瘤切除干净,一个癌细胞都没有残留,说不定在开刀后可达致痊愈的效果。

如果人们察觉身体出现症状,我们应该鼓励尽早就医,这样复原率会比较高。

专题

疏经活络 过一个轻松年

送走了元旦新年,準备迎接农历新年,即使你忘记或不想记得这个节日的到来,新年前大扫除、赶年货、张罗年夜饭,一连串的忙碌,身体生理时钟自然会提醒你“年”要到了!

新年也是一刻也停不下来,事前的赶年货,大扫除、除夕夜的团圆饭、守岁、新年后吃个不停的新年聚餐、打通宵麻将娱乐等等,一个新年下来,腰酸背痛、头痛脑涨、肩颈酸痛都一一浮现,新年后遗症等着来向你“拜年”。

为了未雨绸缪,【养生】今天特地找来了中医师兼马来西亚中医师暨针灸联合总会(医总)总会长黄保国博士几招穴位按摩自我保健法,让大家在新年里可以自疗之余,也可以帮家人疏经活络,过一个轻松年。

新年前劳损、节庆期放纵
穴道按摩赶走颈、肩、腰痛

如果颈、肩、腰痛问题没有调整改善,肌肉长度逐渐缩短,将更难伸展,并引起结构性改变,例如退化性关节炎、椎间盘突出,恶性循环下去,还会压迫神经,上肢痠麻无力。

专题

肢端肥大症 心脏易衰竭 死亡率比常人高

案例:

快步入50岁的志明在过去5年内,体重节节上升,手掌越来越粗大,穿戴着婚戒的无名指变得更紧实,而他脚板也一样变得浮肿,鞋号已从10号改成12号。

初始,看在眼里的亲人都以为他纯粹只是中年发福或越吃越胖,因此都不以为意;然而,后期却渐渐出现脸部变型的情况,令他感到有些不妥。

直到他求医后才确诊患上肢端肥大症,而之前出现种种的迹象原来都是此病症的征兆。
 

肢端肥大症(acromegaly)是一种罕见疾病,是因人体生产过量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的慢性荷尔蒙疾病,它会导致病人的体型肿大,甚至视力下降丶生理功能异常等。

肢端肥大症通常发病于中年,若在未发育或青少年时期发病,则会患上巨人症(gigantism),人体身高将会逐步长高,形成人高马壮的体型。

专题

骨转移癌患放疗痛半年 Kypho-IORT马上消痛 原位复发降94%

案例:
72岁郑先生近期饱受背部疼痛所扰,尽管在接受药物治疗后,背痛症状有所改善,但这种情况只不过维持数周,之后背痛又再发作,这次他疼得厉害,令他难以忍受。郑先生在孩子陪同下到医院进一步检查,赫然发现是肺癌合并脊椎转移,家人急于为他觅得合适的治疗方案。

随着人类壽命延长,恶性肿瘤的发生率相对增高,骨骼是常见的恶性肿瘤转移部位之一。其中乳癌、前列腺癌及支气管肺癌近85%会转移至骨骼。在骨转移癌案例中,则有50%会转移至脊椎,导致病患承受剧痛,甚至骨折或瘫痪,令病患生活素质大受影响。

来自德国的肿瘤放射科副教授法兰克乔达努,受邀出席本地一项以手术中放射治疗(IORT)技术为主题的研讨会时,说明如何结合微创与IORT技术,以进行脊椎矫正术(Kypho-IORT),协助脊椎癌转移的病患减缓疼痛,并杀灭肿瘤。

两周传统放疗 半年除痛率60%

专题

患癌是耻辱 迷思阻就医 癌症亚太区第二大致死残凶手

每100人中 15人命丧癌症

癌症是亚太区第二导致死亡和残障的因素,换言之,每100名死者,有15人死于癌症,而主要导致死亡的还是心血管疾病(33%)。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亚太区每年平均有300万宗癌症新病例,同时有200万人因癌症去世,这反映了癌症是亚太区面对的重要课题。

癌症患病率虽佔亚太区非传染性疾病(NCDs)版图的一小部分,但是癌症却对病患健康的生活带来巨大影响,因为癌症不只会带来死亡,也会导致患者残障或失去自主的能力。

在伤残调整生命年(DALYs)评估下,癌症影响着患者的生活习惯和生命品质,是重要的疾病负担。

人口愈密集 DALY影响愈大

伤残调整生命年(Disability Adjusted Life Years,DALYs),意即伤残经调整后所损失的生命年,综合早夭所损失年数及无法完全健康存活的年数进行测量,而1个DALY单位等于损失1年的健康生命。

专题

X光造影前服补品 无助减辐射 孕妇小孩应减少接触放射线

案例:

曾先生久咳未愈,近期还出现胸闷情况,女儿带他到医院做检查,发现胸部有大量积水,确诊为肺癌。为了制订有效的治疗方案,医生建议做电脑断层扫描(CT scan),未料遭到曾先生拒绝,“投诉”指这些检验都有辐射,会加剧病情。尽管女儿反覆相劝,但曾先生坚持不肯。最后,在医生耐心及详细地劝说下,他才同意接受扫描检验。

给予成人辐射剂量 孩童日後患癌率高四五倍

“每当病患被安排进行X光丶CT扫描丶超声波及磁力共振造影(MRI)等影像检验时,或多或少对检验抱有疑虑,心头挂满问号:X光照射会不会杀死体内很多细胞?CT扫描的辐射会不会残留在体内?而其实超声波及MRI是不含有辐射的。

医学影像是借助于某种介质,如X射线丶电磁场丶超声波等,与人体相互作用,把从头到脚趾的每个内部组织器官结构,以影像方式呈现,供医生根据影像提供的信息,对病患的身体状况进行判断。

专题

医药广告须申请准证 网媒不例外 违法者将被罚款或监禁

当人民保健意识不断加强,触目所及都是医药或保健广告,惟卫生部强调,任何商家欲在报章丶杂志丶电视丶电台甚至是在社交媒体上刊登医药广告,都必须向隶属卫生部的医药广告局提出申请,只有在获准后才可刊登,否则将抵触1956年医药(广告和销售)法令,违法者将被罚款或监禁,或两者兼施,因此促请商家甚至是刊登广告的媒体都必须以此为鉴。

卫生部药剂执法组副主任(广告管制)兼医药广告局(Medicine Advertisements Board,MAB)秘书达扎法鲁(Dzafarullah)日前接见星洲日报广告销售部(直接广告)副总经理卓乙平丶星洲《医识力》主编唐秀丽丶生活杂志广告营运经理黄伟明及星洲日报广告执行员陈逸爱等后,在对话会上如此指出。

他指出,对于首次与中文媒体进行对话感到欣慰,同时也期待能透过星洲在华社的影响力,让有意刊登医药广告的商家可更深入了解申请程序。

“在1956年医药(广告和销售)法令3丶4丶4A及4B条文下,所有来自私人医院丶诊所丶药行等所提供的服务丶或是已在药品监管局(Drug Control Authority,DCA)旗下所注册的药物,一旦要在媒体上刊登都必须先获得卫生部医药广告局的核准通过,否则一律视为违法,不管是商家本身或刊登的媒体,一旦罪成将被罚款3000至5000令吉,或监禁1至2年,或两者兼施。”

专题

机器人手术未来或取代内窥镜 操作精细打破传统手动限制

妙手仁心,是我们对医术高明的医生讚誉;因为对医生的信任,病人愿意躺在手术床上,让医生白刀子进,红刀子出地解决身上的问题,把生命都交托给医生。

但如今先进的科技,机器人已经可以取代人类做很多工作,甚至包括开刀做手术。如此情景,病人还会放心的把生命交托给医生吗?手术机器人真的是可以“付托终生”的“人”吗?

只扮演工具角色 仍赖医生操作及判断

机器人手术,正确名字是达芬奇系统(Da Vinci System),是一台帮助医生做手术的机器。它并没有机器人或者人的形状,只是一对手臂,代替医生的手进入身体进行各种复杂或高难度的手术。

不过,这引伸思考一个问题,是不是以后机器人将会取代医生,或者取代医生的双手做手术,那么医生只要掌握使用机器人的技巧,就不再需要学习传统的开刀手术?甚至医生与病人之间的信任度与沟通会否因此而减少?

专题

医药分家被大肆渲染 大财团图垄断配药市场

在国内纷扰多年的医药分家课题,私人领域的诊所医生被指为落实这项政策的最大阻力。马来西亚私人职业医生联合会主席周锦荣医生表示,国家法令阐明医生具有开药及配药的权利,此权力不容置疑,医生必须把病人获得安全医疗服务放在首要位置。只有当国家的卫生保健系统可提供完整且完善的防护及法令的大前提下,把配药错误及伤害病人的机会减至最低,医生才会同意医药分家。

医生具配药法定责任

“国家法律已阐明医生对病人的职责及责任─一切与病人有关的医药管理都必须落在注册医生手上。这意味着,从病人向医生谘询有关医药问题那一刻起,接下来一系列有关治疗丶治疗效果及复原等护理,都属于医生的职责及责任范围内。

这也是病人对医生之间关系的基本要求。在这个层面里,医生开药及配药是不可缺失的举动,他们肩负着准确无误开药及配药的法定责任。

事实上,人们根本没有基础及立场诋毁抹黑医生的角色。医生在开药及配药方面曾接受过的培训及专业知识是不容置疑的。




医识力

以「服务、实用、互动」为目标,同时提供五大服务范围:(一)提供医学须知; (二)提供医院、科系指南(; 三) 指导养生、防病、治疗的选择参考; (四)透过医疗讲座与读者面对面交流; (五)回答读者的医疗/用药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