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以下运动猝死 多为遗传或先天性

 

医句话:

运动猝死者大多本有潜在的心脏疾病或风险因子,而运动犹如一条引爆的导火线。35岁以下的年轻人群,心源性猝死最大的成因是遗传性或先天性心脏病。很多潜在的心脏病毫无症状,患者患病而不自知,却在运动时突然发病猝死,可谓防不胜防。因此,家族中有心脏疾病或猝死病史的人士应提早进行身体检查。年轻运动员服用使肌肉扩增的同化类固醇(anabolic steroids)、肽类激素(peptide hormones)等药物,也可增加猝死风险。

“猝死可分为心脏原因和非心脏原因,若脑部出现问题,如脑出血或脑动脉瘤破裂,也可引致猝死,但心源性的猝死仍最为常见。猝死者在死后解剖可能显示病因源自心脏,但并非所有个案都能找出猝死原因。心源性猝死,被定义为在急性症状出现后1小时内,由心血管系统问题所引致的死亡。当心脏骤停而无法供血,患者将无预警丧失知觉,失去生命征象。

猝死主要可以把个案分为35岁以上及35岁以下两组来分析。35岁以上的人群,心源性猝死通常与后天心血管问题,如冠状动脉疾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有关。脂肪和胆固醇在动脉壁内积聚,引起动脉粥样硬化,令到动脉狭窄,阻塞血流。‘三高’,即高血压、高血糖及高胆固醇患者、吸烟者、肥胖者,或家族中有猝死病史的人,均属高风险群。

心律心肌血管有问题

而35岁以下的年轻人群,心源性猝死最大的成因是遗传性或先天性疾病,而患者大多自己也不知道。遗传性或先天性的定义有所区别,‘遗传’指的是基因遗传,而‘先天’指的是与生俱来。一般上,心源性猝死的发生,问题可能出自3个心脏的部分─心律、心肌或血管,而当中最为常见的要数心律失常。

心脏是1个肌肉组织,分为4个房间,即左右2边的心房与心室。心房与心室间的跳动之所以能够维持规则与协调,是因为心脏中有电流传导系统(俗称电线)。心房上有1个节律点,称为窦房结(Sinoatrial,SA node),窦房结会规则地发出电气讯号,传到房室结(Atrioventricular,AV node),再传到心室,控制左右心室同步收缩,让心脏能规律地维持跳动。

若心脏电流出现异常,心脏没有按照规律跳动,即可称为心律失常。心律失常可由多种遗传性或先天性心脏病引起,遗传性心脏病包括离子通道病变(channelopathy)如长QT症候群(Long QT Syndrome,LQTS)和布鲁格达氏症候群(Brugada Syndrome,BrS)等;而先天性心脏病常见的例子有预激症候群(Wolff-Parkinson-White,WPW syndrome)。

心脏肌肉的疾病主要是心肌病变(cardiomyopathy)。心肌病变同样多是源于遗传,心肌病变又分成多类,其中包括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变(Arrhythmogenic Right Ventricular Cardiomyopathy,ARVC)、扩张型心肌症(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和肥厚性心肌症(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等。HCM即心室之间的分隔变得肥厚,若阻碍心室泵血,此型心肌病就称为阻塞性肥厚心肌症(Hypertrophic Obstructive Cardiomyopathy,HOCM)。

病毒药物暗藏风险

除此之外,病毒感染和药物反应导致心脏肌肉发炎,即心肌炎;其它先天性心脏结构缺陷如血管接错、心瓣异常、心脏有孔;血管炎导致血管缩窄及阻塞,皆是猝死的潜在因素。马凡氏症候群(Marfan syndrome,MFS)患者的心血管系统异常,运动时可能发生主动脉剥离破裂,也可引发心源性猝死。

有些中青年的运动员为扩增肌肉和提升运动表现,服用同化类固醇、肽类激素等药物,这些药物会导致心肌虚弱,成为引发猝死的重大因素。

运动时心脏负荷大

当人们在运动时,心脏需加速输送更多血液到肌肉,才能支持身体的需要,因此心脏的负荷比平常更大。运动也会促使肾上腺素和血压上升,甚至会导致大量脱水、盐分流失和电解质失衡,如果平时少做运动的人忽然做运动,也会令到肺动脉突然扩张。种种运动时产生的身体变化,加上如患者本身有心血管潜在的风险因子,猝死的风险就大幅增加。

如前述,在老年人当中,猝死大多由CAD引起。患者本来已有某程度的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可能会破裂,形成血栓。运动时有机会引发血栓堵塞供给心脏的冠状动脉,引致急性心肌梗塞。

心律失常心脏骤停

而35岁以下的年轻人,若有潜伏的遗传性或先天性心脏病,做运动时或会因心脏负荷过重,使到心脏结构或电传导系统的问题浮现,突发动脉破裂或阻塞,心律失常而导致心脏骤停。很多潜在心脏病长期毫无症状,患者身患疾病而不自知,却在运动时突然发病猝死。

运动猝死看似偏爱年轻人,其实只是因为,做剧烈运动的人大多是年轻人,老年人鲜少会去做剧烈运动。如果只论心脏病猝死的个案,35岁以下并不比35岁以上人士多。再者,为增加肌肉或提升运动表现而服用同化类固醇、肽类激素的运动员和健身人士,一般都是年轻人。如前述,35岁以下的年轻人多因遗传性和先天性心脏病引发猝死,而这些疾病多在年轻时期发病。

 

_
李立群医生(Lee Li Ching)
心脏内科顾问

 

心悸晕眩胸痛 近半事前无征兆

患者在猝死前可能感觉心悸、晕眩、胸痛、近乎昏厥或心跳不规律,但接近一半的患者事前毫无征兆。

心脏骤停的存活率受多种因素影响。全球数据显示,发生在院外的心脏骤停存活率极低,只有22%的患者能被送至急症室,而仅有8.8%的患者能顺利出院。即使在先进国家,发生院外心脏骤停后,1年内的存活率低于8%。

送院后,抢救心脏骤停,首要是找出潜在的病因。治疗方法有多种,包含药物和外科手术治疗。如果患者是电传系统或心肌扩张而导致心律失常,我们会使用除颤器执行电击,以恢复正常的心律。

消融服药植除颤器

若是某种先天性心脏病如血管接错,我们会评估外科手术的适用性。对于HOCM患者,我们会利用酒精室间隔消融术(Alcohol Septal Ablation,ASA)或室间隔心肌切除术(septal myectomy),把增生的心脏中隔组织消融或切除,让血液可以从心脏输送。

对DCM或WPW症候群的患者,我们则会考虑采用心脏消融术。DCM不一定会导致心律不整,但对于高风险患者,我们也会考虑使用自动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Automatic Implantable Cardioverter-defibrillator,AICD)。LQTS与BrS没有外科手术治疗的方法,而需要利用药物如β受体阻断剂(beta blockers),以控制心律不整。若心脏骤停是由服用类固醇或其它药物引起,则要立即停止服用该药物。

有遗传史者 12岁前应作检测

大多猝死者患有潜伏心脏疾病而不自知,因此家族中有心脏疾病或猝死病史的人应作早期身体检查,评估罹患遗传性心脏病之风险,比如HCM有强烈的家族遗传性,若父母有这种心脏病,我们会建议孩子在12岁之前就作检测,而后每2年再检查1次。

患者来看诊时,如有需要我们会为他们做心脏压力测试,或让他们佩戴动态心电图监测仪(Holter monitor),记录24小时心跳和心电图,以侦察心跳不规律。如今科技先进,智能手表也备有测量心电图的功能。

如果发现患者罹患心脏疾病,会为他们作风险评估,依据患者个人身体状况,给他们建议程度合适的运动,如果心脏骤停的风险较高,则不建议患者做竞技类型的运动。患者在运动期间若有任何不适或呈现任何症状,应立即停止运动。总之,让潜在的心脏疾病及早获得诊断和适当的治疗,是最能够有效预防猝死的方法。

CPR加AED 院外最有效的急救

猝死在极短的时间内发生,因而欲提高患者的存活率,不能只依靠到院后的紧急医疗团队,更要仰赖广大的市民。在心脏骤停的千钧一发之际,心肺复苏术(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和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AED)能给予患者最有效的急救。旁观者CPR和早期除颤是提高院外心脏骤停患者的存活率的关键所在。

若能在公共场所,特别是运动场所广设AED,并定期提供教育及训练,让社会大众拥有更多急救知识,学会做CPR和使用AED,将能及时抢救宝贵生命,大大减少心源性猝死的悲剧发生。

长期规律而非剧烈运动

运动猝死者大多本有潜在的心脏疾病或风险因子,而运动犹如一条引爆的导火线。虽然剧烈运动有可能引发猝死,但正确和适量的运动有助于改善‘三高’,强化心脏,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大幅降低整体的死亡风险。因此,长期的规律运动有益健康,并可减少运动猝死的发生。

有猝死风险的人士,需咨询医学专家,作风险评估,选择合适的运动。谨记做运动时适可而止,不要过度消耗。运动员和健身人士则应避免服用同化类固醇和激素。希望患者及民众皆能提高意识,携手将猝死的几率降低。”

 

【实体心脏病及癌症论坛预告】

李立群医生将会联合血管及血管内腔外科顾问陈楷栋医生、泌尿外科顾问范恒银医生及临床肿瘤专科顾问陈子健医生,于9月28日(周六)下午2点,在八打灵再也星洲日报总社B2礼堂主讲“‘狼狈为奸’的健康杀手:癌症凶猛,心脏病更骇人”。读者也可透过医识力脸书(www.facebook.com/easily.sinchew/)收看论坛直播。

**温馨提醒:文章与广告内提及产品、服务及个案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看诊依据,须以医生的意见为主。

 

文章来源:
医识力.笔录:郑雪欣.2024.09.20

评论




医识力

以「服务、实用、互动」为目标,同时提供五大服务范围:(一)提供医学须知; (二)提供医院、科系指南(; 三) 指导养生、防病、治疗的选择参考; (四)透过医疗讲座与读者面对面交流; (五)回答读者的医疗/用药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