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骨质从年轻开始

男性和女性的骨骼,在结构和形态上存在一定差异。比如男性肩部宽,骨盆窄;女性肩部窄,骨盆宽。

男女性人体由于生理差异,形成比例上的差别。以简单的解剖学来解释,女性的子宫和卵巢所占的总体积比男性生殖系统宽大,皮下脂肪多过男性,因此男女性在骨盆构造的区别较为明显。

内文:男性和女性因为结构的差异,在不同年龄段,骨质流失程度也不同。

Ara Damansara医疗中心骨科及创伤科专科医生陆颖慧受访时指出,骨质疏松症跟老化过程有关,不论男女都一样,随着老化,身体对钙的吸收、维生素D的活化减少,骨骼代谢也就会缓慢下来。

“我们必须尽早开始建构强壮的骨骼,30岁之前是建立良好骨骼的高峰期。骨骼的建构过程在35岁之后会变慢,只能维持或逐渐流失。”

“年轻的时候,身体在长,人会增高变壮,骨量不断增加。一般来讲,人一生的骨量和骨骼强度大部份是在儿童少年期形成的。所以说,从年轻开始就要懂得储存‘骨’本。”

1

男女骨骼有差异

陆颖慧医生指出,男性一旦发生髋部骨折,一年内死亡率相对高于女性。这是因为男性骨折后卧床失能导致褥疮、肺炎、泌尿道感染、下肢静脉栓塞等问题。

“根据《骨与关节外科期刊》(JBJS)的研究显示,男性如果发生骨折,可能会有更严重的并发症,例如肺炎、细菌感染,并在受伤后的首10个月内死亡。”

“不过,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扭伤膝盖和脚踝,主要是因为女性髋部宽大,还有雌激素与骨质和软骨代谢相关。雌激素不再生产时会对骨骼和心脏产生长期影响。骨骼会变得脆弱以及导致关节松弛。”

“女性怀孕后体内的激素水平发生变化,会引起关节韧带松弛,这是中年女性更容易发生扭伤的原因。扭伤最常见于踝关节、手腕及下腰部。”

因此,她指出,女性会接受激素替代疗法,或雌激素补充疗法(HRT),增加雌激素量有助于缓解症状。

“由于女性有更宽的骨盆,走路姿势或脚踩地时,需要把更多力度放在韧带上,造成女性膝盖关节前十字韧带更容易损伤。”

“由于女性更容易扭伤脚踝,我的建议是避免穿拖鞋或人字拖,尤其是在不平的地面上行走的时候。人字拖在脚踝部位没有带子,无法提供支撑,会导致人的身体重心向前倾,大大增加了脚踝所承受的压力,容易导致小腿肌肉扭伤。”

此外,她指出,最新的《足踝外科杂志》披露,穿高跟鞋造成的损伤也有上升趋势,与10年前比较,穿高跟鞋女性,尤其是20多岁女性,去急诊室接受脚踝损伤护理者多了两倍。

她说,男女由于生理构造不同,有些不分男女的常见疾病也有很大的性别差异,如骨质疏松症、膝关节炎。

“女性的骨组织重量比男性低,所以女性较容易罹患骨质疏松症。而且女性进入更年期后,因荷尔蒙的变化,骨质流失更快。”

“一般人都以为骨质疏松症是女性疾病,其实男性同样会患上骨质疏松症,因此男性也不可大意。”

1
陆颖慧Dr Loke Yean Hwe
骨科及创伤科专科医生(Consultant Orthopaedic Surgeon)Ara Damansara Medical Centre

骨关节炎之性别差异

陆颖慧医生指出,与男性相比,女性膝关节炎发病率更高。磁共振成像(MRI)反映出来的研究结果显示,50至79岁之间无症状女性在胫骨软骨的流失率是男性的4倍,显示出女性的临床症状也比男性严重。

“追踪评估显示,女性的软骨关节流失速度比男性快,这个性别差异会随着年龄增加变得越来越明显。女性髌骨及股骨关节炎也比男性更为常见和严重,MRI研究显示,软骨流失的比例是女性3.3%,男性1.4%。”

“出现在骨关节炎的性别差异可能与男女的骨头结构、软骨体积、体型大小、脂肪分布形式的差异有关。”

1
骨骼是否健康要看骨质的密度。

骨量减少与骨质疏松症

陆颖慧医生指出,很多人没有意识到骨折与骨质疏松症之间的关联。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低骨密度为特征的疾病。这种疾病使骨骼更加脆弱,更容易发生骨折,尤其是在髋关节、脊椎及手腕处。

“骨质疏松症被称为无症状的疾病,因为骨质流失不会有任何症状。人们通常不知道自己患有骨质疏松症,直至骨骼变得十分脆弱,突然用力、扭曲或摔跤就会导致骨折。”

她指出,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骨质密度测量仪的平均值在低于负2.5个标准差以内(T-score小于-2.5)便可诊断为骨质疏松,在负1至2.5标准之内为骨质不足,而在负1个标准差以内则是正常。

“骨质疏松症的严重后果是骨折的发生,通常都发生在髋部、脊椎和腕部。百分之十到二十的髋部骨折会在一年内导致死亡,而三分之二的幸存者仍然残疾。最令人不安的是,据估计,到2050年时,亚洲将发生逾50%与骨质疏松症相关的髋部骨折病例。”

“在马来西亚,1997年的一项研究显示,50岁以上的人当中,与骨质疏松症相关的髋部骨折的发生率为每10万人中有90个,住院费用估计超过2200万令吉。”

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子

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子可分为“不可控制因素”及“可控制因素”两种。

不可控制因素包括年龄增长、体型纤瘦及体重较经、达更年期或停经阶段、家庭成员有人患骨质疏松症、曾做过卵巢切除手术;可控制因素包括钙质摄取不足、阳光照射不足、吸烟、饮酒过量、长期卧床或缺乏负重运动、喝大量咖啡、使用某些药物例如类固醇、抗痉挛药物或是甲状腺出现问题。

她说,钙质的来源包括牛奶及乳制品,其他含钙量高的食物则有小鱼、虾类、蛤、牡蛎、金枪鱼、谷物、黄豆、杏仁、豆腐、西兰花等等。人们也可以通过服用钙片补充钙质。

“适度的户外运动是必要的,因阳光照射能使皮肤活化维生素D。活化的维生素D可以加强肠胃对钙的吸收,而体育活动对于预防骨质疏松症十分重要。负重活动有助于保持健壮的骨骼,例如轻型举重、走路、慢跑、跳绳等等。”

她也劝请人们少吃加工食品和软饮料,因为这些食物和饮料含有磷酸,会降低对钙的吸收。

骨质密度(BMD)检查是简要评估骨质健康状况的快速方法。这种检查方式可以用来发现骨质疏松症,判断一个人未来发生骨折的风险以及评估骨质疏松症治疗的效果。

“中央型双能X光吸光测定法或中央型DXA检查是最常用的骨质密度检查。与接受X光检查有点相似。这项检查可以测定髋关节及腰椎的骨质密度,而周边骨密度检查则测定前臂、手腕、手指或脚后跟的骨密度。”

“一个人的骨量减少,但严重程度还没有达到可被诊断为骨质疏松症的程度,则称为骨质缺乏。”

“虽然不是每一个骨量减少的人都会有患上骨质疏松症的风险;但是骨量减少是骨质疏松症和骨折的重要风险因素。”

应定期做骨密度筛检

陆颖慧医生指出,男性的骨质疏松症常常被误诊,因为没有人会认为这是男人的问题,而是认为骨质疏松是只有白人女性才会出现的问题。事实并非如此,这种疾病不是女性专利,男性骨折死亡率比女性还高。

“许多男性常自认身体硬朗,对骨质疏松症的警觉心远低于女性,导致男性因骨质疏松病而骨折的严重程度远高于女性,特别是髋关节骨折后的死亡率,男性高于女性。”

她呼吁年长的男性,尤其缺乏运动、有抽烟饮酒习惯者,应定期做骨密度筛检。

男性容易跟腱断裂

此外,陆颖慧医生指出,软组织损伤在男性中更为常见,是女性的三倍。比如跟腱、远端二头肌、股四头肌、胸肌腱的受伤。职业运动员在高强度高负荷的运动过程中非常容易受到跟腱断裂的威胁。

她指出,跟腱是由小腿三头肌的肌腱融合形成。人能够直立、站稳,能跑、能跳,靠的都是它。跟腱撕裂多数发生在运动时,比如打羽毛球、篮球、足球、网球等球类运动或跑步等田径运动。跟腱断裂最常发生在30岁至60岁男性身上,而平常很少运动,一到周末就进行剧烈运动的“周末运动员”也是高发人群。

前十字韧带损伤

陆颖慧医生指出,对于切割运动的年轻运动员来说前十字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简称ACL)较易受伤,在类似的活动或运动中,女性面对的受伤风险比男性高,不过至2000年初以来,这种差距已经缩小。

她表示,女性更容易伤到前十字韧带的原因尚不明确,部份原因可能是生殖激素影响到关节松弛。毕竟男女的骨盆宽度、膝关节、神经肌肉都有一定差异。

“在我们的膝关节里面,有两条重要的韧带起到稳定膝关节的作用,分别是前十字韧带和后十字韧带。”

“前后交叉韧带还有内外侧副韧带,共同维持了我们膝关节在运动过程中的稳定度,防止上下两块骨头发生相对错动。”

“先天上,女性的肌腱、韧带和骨骼均不及男性强健,再者,女性的骨盆比男性宽大、后倾,腿部负重相对不平衡,髋关节与膝关节就容易受损。”

“一般上,在前十字韧带撕裂损伤之后,女性比男性重返运动场的可能性比较低,这可能是多种原因造成,包括恢复缓慢、僵硬以及受伤后变得不太有自信。”

以科学方法锻链股四头肌

伤患预防Prehab(personalized,continually evolving exercise program)是一种预先强化的训练,有助于身体在生理和心理层面得到更充足的准备,对提升表现和预防伤患皆有显著功用。

“这种伤患预防锻链尤其能够满足运动员的需求,理由很简单,那就是防止受伤。”

她指出,锻链部份概括了股外侧肌、股内侧肌、股中肌、股直肌,目的在于教导运动员如何更安全地转弯、切开、跳跃、着陆。

“短跑或跨栏运动员的腿筋或绳肌撕裂的风险较高,良好的热身训练以及专为绳肌而设的强化计划,有助于降低受伤风险。”

评论




医识力

以「服务、实用、互动」为目标,同时提供五大服务范围:(一)提供医学须知; (二)提供医院、科系指南(; 三) 指导养生、防病、治疗的选择参考; (四)透过医疗讲座与读者面对面交流; (五)回答读者的医疗/用药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