愈老器衰愈严重 老人麻醉风险更高 与慢性病患孕妇并排

医句话:

尽管美国麻醉学会没有把年龄列入麻醉风险等级表内,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器官功能退化及可能患有多重慢性疾病,老年人的麻醉风险相对会比年轻人高,一些医生更把年龄列为麻醉风险高低的重要参考。

“以现在的医学技术,麻醉之后‘一醉不醒’的概率非常低,但麻醉有一定的风险是不容质疑。麻醉风险的高低是由病人的身体状况、手术类型、医疗技术、经验与条件等多因素决定,美国麻醉医学会就依据病人健康状况将麻醉风险分成1到5个等级,数字愈大代表风险程度愈高。

麻醉风险分5等级

根据这个麻醉风险等级表,第一等级,也就是最低风险的自然是身体健康,无任何系统性疾病的病人;第二等级的有孕妇,还有生活习惯不良,如抽烟、喝酒的人,尽管不是酗酒,只是社交性饮酒 ,麻醉的风险都会提高至第二等级。另外,患有可控制慢性疾病的病人,如可控性的糖尿病和高血压,都被列为第二等级风险。

第三等级的风险则是病人所患的慢性疾病已经造成身体器官障碍,例如必须洗肾的肾病患者、每天必须吃上三四种药物的高血压患者;第四等级是重度全身性疾病病患,且有相当功能障碍,如器官已衰竭等可能危及生命;第五等级则是无论手术与否,生命难以维持24小时的濒死病患。

这个沿用了60年的麻醉风险等级表中,并没有把年龄列入风险评估中,那到底年龄对麻醉来说是不是一个风险因子呢?如果一位57岁和75岁的病人一起出现,进行同样的手术,他们进行麻醉的风险是一样的吗?

一些麻醉医生会认为,年龄应该被列入风险等级中,一些麻醉医生甚至直接把65岁以上的老人列为第二等级,即使他依旧很强壮、健康,但因为年龄因素,自动将之划入第二等级。

57岁Vs75岁 体能难相比

为何麻醉医生要把年龄列入风险考量呢?按道理说,一位57岁和一位75岁的病人,如果在他们的器官功能状态完全一模一样的情况下,他们的麻醉风险理应是一样的,但是现实中,75岁长者要保有57岁的功能是很少有的。随着年龄的渐长,器官功能退化几乎是不可避免的,而且年龄增长,罹患慢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胆固醇的几率都会增加。75岁长者的器官衰竭的程度也自然就比年轻者严重,麻醉的风险自然也就会大一些。

同样的,9个月大和91岁长者,在功能一模一样的前提下,这两个人的麻醉风险理应是一样的,但是,在现实中,91岁的长者身体状态绝对不能与9月大的婴儿相提并论。91岁的长者,几乎99%都必定有一些慢性疾病缠身,而9个月大的婴儿,除非他们患有一些先天性疾病,如心脏有孔、先天性痉挛,不然一位健康的婴儿,他们的麻醉风险相等于成人一样,自然也就比91岁的长者强多了。

因此,年龄在麻醉风险评估中,虽然不是唯一因素,但还是必须将之列入考量中,尤其是年龄超过70岁以上的长者,毕竟老年人的生理状况不同于年轻人,体能也逊于年轻人,身体对于手术期间各种的刺激与影响的承受能力必定较差。

剖腹产 半麻好过全麻

至于孕妇,同样被列人第二等级风险。那么,一位准妈妈,尤其是在准备采用剖腹无痛分娩的产妇,她在选择麻醉生产时,又得进行甚么样的考虑呢?

对产妇来说,分娩绝对是一个难忘的过程,不管是选择自然生产,还是剖腹生产,都免不了要经历一番折腾。阴道自然分娩,分分钟要经历十余小时的阵痛,使到许多准妈妈闻之丧胆,转而选择被认为没有疼痛的剖腹生产,但剖腹生产必须通过麻醉进行,而麻醉有全身麻醉和半身麻醉,一位孕妇该如何做出选择呢?

从客观角度来看,如果产妇想生产过后,一睁开眼睛就看到宝宝的话,半身麻醉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站在医生的角度来说,无论是对宝宝,还是产妇,半麻剖腹生产的选择是好过全麻的。

麻药进胎盘 宝宝出世软趴趴

全麻是吸入性或者注射性,又或者两者兼施的麻醉方式,以让产妇进入深度睡眠,直到手术完成为止,但吸入性和注射性的药物,是可能经过血管被传送到胎盘,以致宝宝在还没出世之前就可能会从胎盘吸入麻醉药物,导致宝宝山一出世,就软趴趴,不想哭,似乎睡不醒的状态,必须劳动儿科医生通过解药来‘唤醒’宝宝,所以从宝宝的角度,比起全麻,半麻剖腹生产对宝宝是相对比较好的,可以避免宝宝殃及池鱼。

可是,如果一名产妇真的非常害怕,她无法接受醒着进行手术,又或者紧张到无法清醒着配合妇产科医生安静躺着进行手术。在麻醉医生和妇产科医生解释了全麻剖腹的风险后,依然坚持要全麻剖腹生产,医生团队会进行一些前置作业。妇产科医生会先替产妇做好一切清洁消毒作业,之后才由麻醉医生进行麻醉,妇产科医生会在产妇睡着后,即刻开刀取出宝宝。这些前置作业的目的是减少麻醉药物随着血液进到胎盘影响胎儿。在全麻剖腹生产中,尽量缩短麻醉到胎儿生出的时间是首要任务。

至于全麻剖腹生产对产妇的影响呢?对产妇来说,怀孕生产本身就有一定的风险。美国麻醉学会直接把孕妇,即只要怀孕,即使没有妊娠期高血压和糖尿病,一律列为第二等级风险。这是因为,一名女性一旦怀孕,她生理上会产生变化,这些变化会让她在进行全身麻醉时可能出现恶心、呕吐等,严重的话会造成吸入性肺炎,就是呼吸道的并发症。

尽管这种并发症的发生率没有太高,但是一旦发生将会非常严重,尤其是体型比较胖的孕妇,发生并发症几率就更大一些,因此,为了避免这些风险,医生还是会鼓励产妇能够不全麻,就选择半麻进行剖腹生产。

 

_
林志斌医生(Lim Chee Pin)
麻醉及重症医学专科顾问

麻醉医生Vs麻醉师

说到手术,必定想到麻醉,在一项手术中,麻醉医生的角色非常重要。很多病患或者民众都会把替他们进行麻醉的医生统称为麻醉师,即便是医生自我介绍本身是麻醉医生时,病人还是很自然的将之统称为麻醉师,那到底麻醉医生和麻醉师在技术上是否有分别?

麻醉医生和大家所熟悉的妇产科医生、骨科医生,心脏科医生,都是临床上的正式医生,英文称为clinician。一个有专业资格的麻醉医生,跟其他医生一样,必须经历5到7年的学习,获得医学学位后,再经过2年的实习,以及至少2年或以上的住院医生训练,之后再经过4年的麻醉硕士训练,才能成为合格的麻醉专科医生。

至于麻醉师,其实在医学界根本就没有麻醉师这个称呼的存在。大家所谓的麻醉师,所指是麻醉护士,就是台湾所说的麻醉护理师,也就是麻醉医生的助手。与一般的护士不同,麻醉护理师有临床麻醉上的知识。他们都是从护士先开始,先在护士学院毕业,之后在大医院通过几年的训练,然后进入手术室工作。当中,有人对麻醉产生了兴趣,再度进修3年,回来之后就成为麻醉护理师。在整个麻醉过程,麻醉护理师绝对是麻醉医生的得力助手,有他们的存在,大大的减轻了麻醉医生的工作负担。”

**温馨提醒:文章与广告内提及产品、服务及个案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看诊依据,须以医生的意见为主。

文章来源:
医识力特约 • 笔录:蓝冰冰.2023.03.14

评论




医识力

以「服务、实用、互动」为目标,同时提供五大服务范围:(一)提供医学须知; (二)提供医院、科系指南(; 三) 指导养生、防病、治疗的选择参考; (四)透过医疗讲座与读者面对面交流; (五)回答读者的医疗/用药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