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医生遭冒名代言假药 挺身呼吁全民打假护视力
医句话:
假药泛滥,眼药水也不例外。
然而,我们的眼球极为敏感,在未知假眼药水成分的情况下使用,轻则引起眼痒不适,重则可能导致失明。
当前诈骗集团猖獗,不法分子甚至利用专业人士和专科医生的肖像来推销辅助品和药物,迷惑消费者。因此,民众在购买任何药品前,务必咨询专科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以确保安全和效果。
“首先,我已为马来西亚服务长达37年,自1987年投身于这一专科领域。同时,我也是一名转型演讲者,拥有丰富的医学背景和人生经验,因此在业界和社会上拥有大量追随者。然而,也正因如此,有不法人士利用我的名字和肖像,冒用我的专业形象为多种产品背书,特别是眼睛产品。
这些不法分子甚至通过人工智能(AI)技术复制了我的声音,制作出多个虚假的视频和图片。不仅如此,他们还将这些内容用于超出我控制范围的各种行为,让我感到无能为力。甚至,有人会拿着这些图片或视频来咨询我,询问其真伪。因此,我想借此澄清分辨假新闻的重要性。我也愿意在相关社交媒体上回答大众的疑问,帮助大家提高警惕。
眼药水不能治白内障
有一天,一个朋友打电话来询问我,有关某款眼药水是否能治疗白内障。试想,完成白内障手术所需的手术设备价格高达30万至40万令吉,检查眼睛和进行手术的显微镜也需30万令吉,再加上其他手术器材,总价可能高达数十万令吉。此外,一位眼科医生需要5至6年的专业训练,并完成上千例眼科手术的实习,才能执行这样的手术。
如此专业且复杂的15分钟手术,怎么可能只靠几滴或几瓶眼药水就能治疗白内障?所以,我希望大众不要被这类广告所误导。为此,我尽力通过各种社交平台,解答大家的疑惑,避免大家被虚假信息欺骗。
虽然我们已经向有关单位反映,并向警方报案,甚至向马来西亚通讯与多媒体委员会(Malaysian Communications and Multimedia Commission,MCMC)提出了多次投诉,但我们的努力仍然有限。因此,我认为解决这个问题的唯一办法是教育大众,这才是长远的解决之道。
教育需要从小做起,因此,我认为教育体系可能也需要作出改变。虽然这需要很长时间,可能是5年、10年,但或许10年、15年后,我们会看到成效。如果不采取任何措施来教育公众,这将持续存在,甚至会衍生更多问题的社会隐患。
需媒体协助 让人了解真相
因此,我需要媒体的帮助,让更多人了解事实真相。人的眼睛结构极为复杂,治疗需要多项专业评估,并不是靠简单的一滴眼药水就能解决问题。例如,近视需要改变眼睛的形状来调整焦点,而色盲等问题也不是单靠眼药水就能改善。
为此,我建议让马来西亚眼科学会(Malaysian Society of Ophthalmology, MSO)来引导和教育公众,如何获取关于眼睛的正确资讯,并避免落入不法分子的陷阱。MSO一直积极支持预防和提高眼疾意识的活动,致力于向公众传播眼科相关的知识。”
借公众教育打击不法分子
“实际上,这正是马来西亚眼科学会通过教育公众来打击不法分子的目的。我们希望借由今年的世界视觉日(World Sight Day),让更多人了解如何正确地保护自己的眼睛,同时有效反击这些不法行为。
然而,不法分子变得越来越狡猾。在脸书平台上,即使有民众在广告贴文中提醒读者这是诈骗手法,他们仍会迅速删除相关警告贴文。此外,因辅助品不被视为药品,加上全球化和网络发展的助长,这些不法分子可以轻易地通过网络销售产品,进一步加剧了问题的复杂性。
正如我之前提到的,我们已多次向警方报案,但这些诈骗集团往往来自国外,执法行动受到种种限制。因此,提高公众对事实真相的认知是至关重要的。不要轻信那些承诺快速疗效的广告,也不要将辛苦赚来的钱浪费在所谓的‘快速治疗’上,尤其是来路不明的眼药水,因为它们可能对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眼pH值发生变化可失明
众所周知,眼睛是极其敏感的器官。如果眼球的酸碱(pH)值发生改变,就可能导致失明。我曾经有一个病患,因为使用不当的眼药水而永久失去视力。试想,仅仅因为使用了一滴来源不明的眼药水,就可能导致无法挽回的后果,这是多么令人痛心的事。
更糟糕的是,有些患者在接受青光眼治疗时,轻信广告中的宣传,认为某些眼药水可以治愈青光眼,结果擅自停止医生开的药物,改用广告中的产品。这种行为也是患者失明的重要原因之一。
假眼药水的危害远超想像。如果这些假药仅仅是普通的自来水,或许问题还不大,但当中若含有危险成分,后果将不堪设想。因此,我强烈呼吁大众,不要购买非药局销售的药物或辅助产品,尤其是来自网购平台的产品。为了你的健康,请务必从正规管道购买药物。
此外,我想提醒大家,医生是不会向病患销售辅助产品的,更不会在广告中为这些产品背书。正因如此,如今许多医生对与病患或民众合影时竖起大拇指都感到谨慎,因为这些照片有可能被不法分子用于诈骗宣传,令人防不胜防。”
假眼药水只含盐水
“假药泛滥,不法分子利用医生的照片冒充专业形象行骗。当民众在广告中看到医生或专业人士推销药物或辅助品时,应该主动质疑广告的真伪,例如核实医生的真实身分、检查广告语法的准确性等。同时,读者应上网查证相关医药广告的真实性,并咨询专科医生的意见。
即使你已经从广告中网购了眼药水,也应在使用前对药效保持质疑,因为这些药物的副作用可能超出你的承受范围。我曾经检验过一些假眼药水,其成分不过是普通盐水。但更令人担忧的是,如果这些假眼药水中含有不明药物成分,对眼睛的伤害将是无法预测的。
我认为,民众需要更加注重眼睛的保健,定期进行眼部检查。然而,很多人却选择自行购买药物治疗,而不是检查眼睛。他们误以为辅助品能帮助改善眼睛健康,但事实上,只需一些简单的日常保健习惯就能有效保护眼睛,例如增加户外运动时间、避免长时间使用手机(超过3小时)等。同样,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少抽烟、不酗酒,也能有效预防多种疾病,而这些是辅助品无法替代的。
实际上,所有医生都不认同广告中推销的药物有广告所宣称的神奇效果。对我而言,与其依赖手术或药物,不如通过定期检查眼睛及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来保护视力,这才是更好的选择。
儿童也应筛查眼睛
现代职场人群面临巨大的用眼压力,长时间盯着电脑或手机屏幕、加班熬夜等,都会对眼睛造成负担。同样,儿童的眼睛健康筛查也非常重要,因为孩童往往不会主动表达不适,通过筛查可以及时发现问题。
目前,城市地区的民众相对容易接触到健康资讯,对眼健康的意识也较高。但许多人仍抱有侥幸心理,以为自己的视力没有问题,直到视力受损后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孩童近视问题日益严重,近视越深,患上视网膜退化、视网膜脱落、青光眼及白内障的风险也越高。然而,矫视手术无法降低这些眼疾的风险,因为眼轴增长导致光线无法准确聚焦在视网膜上,而这一现象是不可逆的,即使接受手术也无法改变。”
温馨提醒:文章与广告内提及产品、服务及个案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看诊依据,须以医生的意见为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