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药

舌下锭属紧急用药 无法预防或治疗心脏病

问:我的老公最近常说胸口闷和痛,叫他去看医生他又不肯,想请问如果在家准备antianginal药会有帮助吗?

答:胸口闷和痛是个需要多加留意的症状, 可以是不同的病症引起的症状。常见的原因如睡姿不好或运动导致的肌肉拉伤, 胃酸倒流、压力及肺部疾病,也包括了你所担心的心脏疾病等。我相信你所指的antianginal是指舌下锭,舌下锭的功能是快速扩张血管, 增加血液输送到心脏,通常用于舒缓心绞痛症状,但并无预防或治疗心脏疾病的功能。

在还未证实导因下, 在家准备antianginal 并无帮助。我希望这个解说可以帮助你说服你先生尽快就医。

疾病疗法

勿忽视血压血脂管理 糖友仅控血糖难抗心脏病

医句话:

高血压、血脂异常及二型糖尿病可说是邪恶三组合,因为它们都是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而心血管疾病仍然是二型糖尿病患病发和死亡的主要原因。

“糖尿病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可谓旗鼓相当,因为糖友比非糖友并发心血管疾病两倍更高的风险。

遗憾的是,临床上显示单靠血糖控制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不大,因此,其他可逆转心血管疾病风险的积极性管理,如戒烟、控制血压和血糖在心血管疾病风险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CPG:糖友血压>140/90须治疗

对于二型糖尿病患控制血压方面,临床实践指南(CPG)建议收缩压超过140mmHg和舒张压超过90mmHg是开始高血压治疗的门槛,以达到收缩压介于130至140mmHg及舒张压介于70至80mmHg的血压控制目标。

问药

中医治不孕首治月经

问:我今年35岁,一直想要自己的小孩,在25岁婚前曾经做过人工流产,30岁那年结婚后和老公尝试了很久,也一直没有好消息,想请问中医有没有助孕调理方法?

答:如果到了35岁,既往史就一概不究了,无论之前有没有怀孕什么的,都已经不再重要。因为年龄因素,又特别想要小孩,应该把方向放在试管婴儿(IVF)治疗。

提问中的“和老公尝试了很久”,未知是尝试自然受孕多次还是有在医生的协助下尝试多次?这里需要做一个明确说明。在接受任何治疗前,建议先做好一些心理建设,包括经济上是否已经准备好拥有孩子后的一切支出?

自身的体能储备是否充足,因为年龄渐大,身体素质下降,怀孕了对体能考验很大,对日后陪伴孩子的体能要求更大,这也是很多新生儿妈妈忽略的;是否拥有一个正常规律的生活作息,假设没有,将来孩子会复制你的行为,在教育上就会面临困难,包括现在流行的手机宝宝;做好前述思想与行动上的准备后,这才是备孕的真正开始。

中医治疗不孕不育颇有特色,但考虑年龄因素,就算中医再厉害,耗费的时间也不会少。因此建议可以找中医大夫调理身体,并把目标定制在半年,如果半年内依旧杳无音讯,那就启动第二个方案:IVF。

问医

丘桦真 / 吃红曲降血脂 须留意肝酶变化

问:我今年74岁,男性,去年年底我的验血报告指出,我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是3.9mmol/L(正常应该是少过2.6),至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则是0.99mmol/L(正常应该高过1.04),总胆固醇为5.6mmol/L(正常应该少过5.2),总/高脂胆固醇比率5.7mmol/L(正常应该少过5.0)。

药剂师建议我服用辅酶Q10(co-enzyme Q10)、红曲/红曲米(red yeast rice)及降脂药洛伐他汀(lovastatin)。

今年年初我再去验血,发现除了HDL之外,其他都正常了,可是血清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却升至21μmol/L(正常应该是3至19),去年验血时是18μmol/L。

Q1:请问血清总胆红素去到21μmol/L会有危险吗?是否与我吃红曲/红曲米或辅酶Q10有影响呢?该如何降低呢?
Q2: HDL为0.98mmol/L是否会对健康造成伤害呢?该如何增加HDL呢?


医生解答:

问医

陈欣怡 / 经常手脚发麻 该挂什么科?

问:我今年45岁,女性,从去年9至10月间,我就察觉到每次睡觉醒来时,手掌(有时连前手臂)及脚掌会有麻麻及涨涨的感觉,但却不是冰冷的,我的手脚掌是温温的,有时症状较轻及不明显,但有时却很明显,在醒来有意识后,麻的感觉就会退去。

后来发觉我在白天也会有麻的感觉,只是我一活动就会减轻,但只要我静下来时,即可察觉到麻的感觉又回来了,到了晚上安静躺在床上时,也可以感到麻麻涨涨。

据我所知,手脚麻及冰冷,很多时候是气血不循环所引起,而手脚掌离心脏最远,可是我的状况却是手脚温而不冰冷。

我有缺铁性贫血,在医生建议下服用含铁剂,最近没有再吃了,我的经期算正常,有时会提前,有时则往后差几天,每次的量和颜色都正常。

Q1:请问我这会是什么问题呢?经络?神经线?心脏? 抑或是缺乏某些营养素呢?我曾咨询过医生,而医生建议先给我开维生素B,可是服了一个月也没改善,因此之后我也没有每天服用。
Q2:若我需要去咨询专科医生,我该咨询哪一科医生呢?心脏科抑或是神经科呢?

问医

戴之钦 / 抗骨松药副作用低 若停服骨折代价大

问:医生,以下的咨询是来自我76岁的婆婆,她有一些关于骨质疏松症的疑问要请教医生。

婆婆是一名乳癌患者,目前已切除了一边的乳房,属于良性癌症,手术后也进行了放射治疗,在进行骨质密度测定(bone mineral density test)时,报告显示她已有骨质疏松症,因此医生嘱咐要吃骨质疏松药和钙片。

请问一开始吃骨质疏松药和钙片是否意味着一辈子都要吃呢?对身体尤其是肾脏是否有副作用呢?附上婆婆的骨质密度测定报告,希望获得医生指点。


医生解答: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会使骨骼变得脆弱易碎而容易发生骨折的疾病,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其英文的表面字意为“多孔的骨骼”(porous bone),贴切地描述了罹患此病的人骨架所呈现的情况。

问药

中医肝火旺非西医肝炎

问:我平常都有用中药调理,但中医师总是说我肝火旺,并警告说熬夜肝火更旺,我私下去验血检查,发现我的肝功能指标正常,也没有A或B型肝炎,请问我还应该继续调理吗?除了熬夜还需注意什么吗?

答:肝火旺是中医特有的病名,中医认为肝的阳气亢盛所表现出来的热像,病人在临床上出现一组包括头晕、消瘦、烦躁、易怒、口苦、目赤、眼干、眼痒等的症状,经由中医师望闻问切后,所得出的辩证结果。大众常常以为肝火旺等同于西医的肝炎,这边听中医说肝火旺,那边赶紧去西医诊所或检验室检查,其实中医所指的肝并非指西医解剖学上的肝脏,它更多是指的中医五脏里面的“肝”和其具有的特定功能,并不能与西医的肝脏相提并论。

中医理论中提出肝主疏泄,主要功能表现在调节精神情志、促进消化吸收,并维持气血及津液的运行3方面。西医界里所鉴定出的重要肝功能多达500种之多,其中主要功能为调节血液中大部分化学物质的水平,同时还有分泌、排泄、生物转化及胆红素代谢等方面功能。一般上,中医认为导致肝火旺多因情志不遂、气郁化火或肝经蕴热所致。日常生活中喜好烟酒、过食肥腻或辛辣之物,亦可酿热化为肝火。

亲子妇幼

科学坐月4大原则 不迷信享me time 产后不忧郁

医句话:
产后忧郁症的影响足以让一个刚生下宝宝的妇女性情大变之余,甚至会做出匪夷所思的行径,严重的话出现自残亦有可能,而坐月对于产后妇女的格外重要,因为从过往的例子中已发现,好好坐月是可以避免产后忧郁症发作,但是如果不合时宜的禁忌也照单全收,加上长辈们的“规劝”,反之会成为产后忧郁症的催化剂。

“如果说十月怀胎到生产这个过程对一名产妇而言已是惊险万分,那产后忧郁症就是潜伏在最后一关的暗杀高手,皆因很多时候不管是产妇本身,抑或家人都会对此忽略,殊不知想要避免产后忧郁,除了家人的关怀之外,科学地坐月也是防范产后忧郁的致胜王道。

在谈科学坐月前先说个病例,曾经有一名已诞下宝宝的妇女来看诊,她申诉之前剖腹生产的伤口很痛,随后我掀开她的衣服就闻到一股异味,她也难为情地表示手术至今已两周,但为了‘安心’坐月,因此一直都没洗澡,她还说家人曾告知要把手脚包得密实,不可过多走动等。

专题

二氧化氯产品 挂身上能灭毒? 国家毒物中心:遵守SOP更重要

从去年COVID-19肆虐以来,市面上已先后出现多款声称可杀菌、杀病毒包括COVID-19的消毒产品,从早期的消毒卡到口袋型消毒喷雾卡,再到近期社交媒体上引起讨论及关注的消毒棒,它们的操作原理大致相同,即以二氧化氯(Chlorine Dioxide,ClO2)消毒为基本概念。

随着目前小学已开课,这类消毒产品更是受到家有小孩的父母青睐,有者认为消毒棒可发挥杀毒功效,让小孩可在“无毒”环境下上课。

但与此同时,这类消毒产品也引发了坊间的议论,包括产品业者、药剂师、医生及家长等都给出不同的意见,可是至今为止,卫生部并没有给出明确的指南。

综合各造的疑虑,民众最担心的是消毒产品的安全性,尤其是父母,他们担忧孩子随身携带此产品会否引发不必要的意外如中毒等。

问药

中医治胆石 不只“排”还可“调”

问:请问中医有没有方法可以治疗胆石呢?因为我不想开刀动手术。

答:胆结石是胆汁的病理性产物,只要是胆汁流经之处都可能会出现胆结石。当胆汁中3种主要成分之一(胆固醇、胆汁盐和胆红素)过量导致流动性不平衡时,就会形成胆结石。结石可能出现在胆囊、肝管或胆总管中。

结石根据其化学成分可分为胆固醇结石、色素结石和混合型结石,但多数是混杂的结石。

根据一份马来西亚卫生部的资料,有几个因素会增加胆结石的患病率,如女性约是男性的2倍、60岁以上的国人、肥胖病人、高胆固醇饮食、糖尿病患及服用降胆固醇药物者。

这些人平常多没有症状,大部分病人是从健康检查才发现自己有胆结石或是所谓胆砂,进而前来诊间询问中医该如何调理。

话虽如此,患者也要意识到,胆结石并发症常常来得又急又严重,不仅是要住院,甚至有危及性命的可能。

中医的理论认为,胆为中精之府,附属于肝,主疏泄,功能以疏泄通降为主。胆石发病多因肝气郁结、情志不畅、外邪入侵及饮食不节,导致肝胆气滞,湿热壅阻,疏泄失调引起胆气郁结久熬成石。

Subscribe to



医识力

以「服务、实用、互动」为目标,同时提供五大服务范围:(一)提供医学须知; (二)提供医院、科系指南(; 三) 指导养生、防病、治疗的选择参考; (四)透过医疗讲座与读者面对面交流; (五)回答读者的医疗/用药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