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冠病-19大流行应将推迟肿瘤切除手术? 不!延期或致癌扩散更严重

COVID-19的爆发正在影响许多人,这包括正在接受治疗的癌患,以及刚刚被诊断患有癌症的患者。眼看COVID-19疫情日益严峻,癌患和其家属都十分担忧,癌患是否属于感染COVID-19的高风险群?感染后是否会有患重病的风险?如果是,癌患在这段时期是否应该继续到医院接受癌症治疗,那样做安全吗?抑或应该延迟治疗以避开感染COVID-19的风险?为此,《医识力》特邀来临床肿瘤内科顾问陶乃文医生为癌患和家属解答疑惑。

COVID-19 Vs 癌症治疗10问

问1:鉴于目前COVID-19疫情的严峻形势,癌患是否应该继续到医院进行癌症治疗?那样做安全吗?
答:目前癌患到医院接受治疗仍然是安全的。但是,癌症中心或医院必须严格执行防疫措施以确保病人的安全。

专题

【疫情防控 先学会自救】氯奎宁能治COVID-19吗?

自从爆发了这个疫情以来,网路上就一直流传出各式各样的治疗方法,尤以民俗疗法为甚,虽然说后来都证明几乎没有疗效,但好事者仍然是乐此不疲。

即便说出发点有可能是好的,但这种未经查证的医疗方法不但不会对病情起到帮助,反而会延误病情,是名符其实的帮倒忙,所以在此劝各位读者还是听从专家的意见比较好。

坦白说,对于这个COVID-19病毒目前尚无完全有效的针对性治疗方法,在确定了病患感染到COVID-19病毒后,应先将患者依病情严重程度来作分类,再通过监测和维持患者生命指标等作支持性疗法,并同时给予氧气通气治疗。

此外,也要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治疗控制好患者本身的基础疾病,还有也要防治药物的并发症以及继发性感染。

目前中国采用的临床治疗方法:

一)氯奎宁:大陆国家卫健委于1月19日在新冠肺炎诊疗方案第六版中已新增2个试用药物,其中一个就是氯奎宁(chloroquine),它原本是用于治疗疟疾的老药,据报导说德国生产商拜耳已紧急调配30万片氯奎宁免费供应给中国。

呼吸病学专家锺南山曾说过氯奎宁虽不是“特效药”,但肯定是“有效药”,目前还在作临床治疗验证中。

专题

室内空气差 员工常生病 小心病态建筑症候群

医句话:

2016年,全球有380万人死于由室内空气污染所导致的肺炎丶中风丶冠心病丶慢阻肺(COPD)和肺癌,占全球死亡率的7.7%。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室内空气污染的程度实际上要比室外严重2至5倍。而人们每天平均有70%至98%以上的时间是在室内度过,由此可见,室内空气品质对于人体健康的影响更为密切。

发炎促发非传染性疾病

“除了传染性疾病,我们如今也非常关注非传染性疾病(non-communicable diseases),因为其所带来的影响已经逐渐变得更为重要。而促成非传染性疾病的重要成分之一的‘发炎’(inflammation),也经常出现在我们的日常对话中。

专题

【疫情防控 先学会自救】防疫从你我做起

当政府不选择雷厉风行地全面封锁,而是选择采取相对温和或有人觉得是半吊子的流动管制措施,我想其最大意义不在于滴水不漏的防堵病毒,而是寄望以管制与法制之名,从而加强多数民众在防疫意识上的松懈,并加大强度实行非自愿性的“社交距离”,希望借此达到减缓疫情的目的。

尽管目前实施管制,即便如果是以强硬的手段来进行封城(lockdown),新增病例在短期内仍会持续攀升,但必须注意的是,我们求的不是没有新增病例,而是确诊人数的增幅可以减缓。

所以这时是我们当尽国民义务的时候,哪怕你讨厌甚至鄙视现在的政府,但为了你的家人丶你的爱人丶你的朋友丶你的客户丶你的生意伙伴等,最重要还有你自己,请记住以下5大要点:

1)请有限购取你生活所需
2)请呆在家
3)请别去串门子或探访
4)请别在家搞餐聚
5)非紧急医疗需求别去西医或中医诊所

也许你说我人权丶要自由丶继续任性,然后乐天知命地到处趴趴走,那如果万一有一天马来西亚的医疗系统崩溃了,你别怪政府不够强硬,或者是隔离管制时间被延长了,请你不要怨天怨地。

专题

【疫情防控 先学会自救】打造“快乐荷尔蒙”

面对COVID-19的疫情,看着不断更新的新闻,彷佛快乐已经离我们而去,但其实只要调整心态,把今次面对的危机视为新的开始,就像我们刚踏入校园时,以新开始面对新生活的心态,或许有点不便,或许有点情绪,甚至或许有点牺牲,但只要坚持改变生活习惯,以正面积极去面对这段期间,必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荷尔蒙”。

首先人人必须要对卫生部的医护人员有信心,并且支持及遵守其指示,秉持防止疫情扩散人人有责,牢记“stay at home”(留在家)的要旨,再来是借此机会反省过去对环保丶卫生甚至健康的不足之处,同时也不要忽略行善为乐,特别是疫情虽无情,但人间仍有爱。

做好各种必要的防范措施,并且向身边的亲朋好友传达正确的资讯,如何有效防范,不放纵丶不焦虑丶不恐慌即为行善,不乱传未经证实的消息,以官方新闻为准,社交媒体上的耸动消息必须保持谨慎,留言以正面言论为佳,别再制造负面情绪,凡事以和为贵。

至于个人的生活习惯,必须保持积极开朗及乐观,饮食方面以少盐丶少糖丶少油丶多纤维丶足够维生素及蛋白质,在家作业或休息亦要保持运动量,建议乒乓丶健身操丶亲子互动或步行等,想要静态可考虑静坐丶深呼吸丶挥毫写书法丶绘画丶阅读丶听音乐或下棋等,甚至是心灵建设如宗教祈祷或祈愿等,保持足够睡眠,让身心灵获得休息,这也是增进免疫力之道。

成人健康

黄东来/疫情清肺排毒汤 需依病情酌情运用

目前冠状病毒病已经成为全球大流行疾病,人人都自危,情绪上很慌张,除了很努力做个人的预防,也很积极寻找良药来治疗,而清肺排毒汤,近来在网上都很火红,不少人都在社交媒体不停地转发,希望将信息发给身边关心的人。

这几天,收到很多这样的信息和电话来咨询,这个什么作用,那个怎么服用等等。也有不少朋友要订购相关药材,他们称是拿来以防万一,也担心会缺货到时买不到。

清肺排毒汤是参考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中的麻杏石甘汤、小青龙汤等多种方剂,由麻黄、石膏、杏仁、猪苓和藿香等多种中药材加减组合成的一个方剂。这个方剂有清热宣肺,化湿止咳的功效,的确可以用于治疗发热、咳嗽、流行性感冒和肺炎等。根据报道,在中国冠状病毒病以西医治疗配合此药方的确取得很好的效果,治愈率提高不少。

但是,无论什么疾病都好,中医治疗疾病是运用辩证论治的思维,依据病人的病情轻重、症状和体质来开方,这样才能对症下药。哪怕是什么妙方都好,都会在这个方子基础上根据病情来酌情运用。

清肺解毒汤方子是治疗疾病的方剂,并不是什么神仙妙方。健康的人服用,恐怕会越服越虚而造成免疫系统混乱,它不像八珍汤、润肺汤、补肾壮腰汤那种食疗方剂,可以用于日常的养生,所以不适宜作为预防使用。

问药

按摩后,若忘记喝多多水会不会造成毒素排不出体外?

问:我是很喜欢按摩穴道或经络的人,请问按摩经络有什么好处?每次按摩后,若忘记喝多多水会不会造成毒素排不出体外?

“经”,可贯穿上下,沟通内外;“络”,可网络全身,纵横交错。经络犹如川流不息的马路,将人体气、血和津液运输到人体表里、脏腑和四肢,是人体一个调节生理功能、防病、治病、保健的系统,因此《黄帝内经》指出经络有“营阴阳、行气血、决死生、处百病”的作用。经络按摩保健可以疏通气血,达到“五脏安定,六腑平和,气血调和,通则不痛”的目的。

现代科学研究认为,经络是由血管、神经、淋巴、体液、筋膜、肌肉、内分泌等共同构成的复合功能系统,在经络按摩过程中可以加强血液、淋巴、体液循环,水液只是经络组成的一部分,一日之内充足的饮用水分可维持经络循行畅通和人体正常代谢循环,人体排毒系统也十分健全,如毛孔排汗、肾脏排尿、肠道排便等,正常情况下,按摩后不喝水不会使毒素聚集在体内。

问药

​周志辉/传统医疗认为薏仁有助排湿气,但常吃会不会对女性造成寒性?

问:吃薏仁有哪些好处?传统医疗认为薏仁有助排湿气,但常吃会不会对女性造成寒性?

中西饮食同样都有食用薏仁的习惯,尤其在亚洲各地很多饮食都爱添加薏仁。根据中医药古籍的记载,薏仁味甘、微寒,具有利尿、健胃、补肺、去湿热及消水肿等好处,很多人就是看上薏仁有去湿、利尿的作用,会食用薏仁来帮助舒缓因潮湿闷热气候引起的不适。基于薏仁微寒和去湿热的特性,传统上普遍认为体质偏凉的女性不适宜长期食用,以免造成身体虚冷、偏寒的问题。

在现代科学的角度上,1960年代至今,曾有不少研究指出薏仁具有消炎、调节血糖及提高免疫等保健潜力,也有研究发现薏仁利尿的效果跟它丰富的钾含量有关。然而,对于长期食用是否会使身体容易感到冰冷或不适,则较缺乏相关的研究报导。综观而言,在此不妨趁机提醒各位读者一个观念,世上并没有绝对健康的食物,好坏往往决定在剂量,基于薏仁是有益的食材,只要适量食用应是利多于弊。
 

Subscribe to



医识力

以「服务、实用、互动」为目标,同时提供五大服务范围:(一)提供医学须知; (二)提供医院、科系指南(; 三) 指导养生、防病、治疗的选择参考; (四)透过医疗讲座与读者面对面交流; (五)回答读者的医疗/用药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