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尿次数多不等于多尿
问:每晚都要起床排尿多次,这是多尿症吗?
答:多尿症(polyuria)是指一天可排出2.5公升至3公升的尿液,是尿量多,而非排尿次数多。多尿症可分为全天多尿(global polyuria)、夜间多尿(nocturnal polyuria)和膀胱储尿问题 (bladder storage disorders)。 而夜间多尿是指夜晚排出的尿量比白天排出的尿量多33%以上(65岁以上)或20%以上(65岁以下)。
问:每晚都要起床排尿多次,这是多尿症吗?
答:多尿症(polyuria)是指一天可排出2.5公升至3公升的尿液,是尿量多,而非排尿次数多。多尿症可分为全天多尿(global polyuria)、夜间多尿(nocturnal polyuria)和膀胱储尿问题 (bladder storage disorders)。 而夜间多尿是指夜晚排出的尿量比白天排出的尿量多33%以上(65岁以上)或20%以上(65岁以下)。
案例:
42岁罗女士结婚10年,肚皮一直没有动静。她尝试看中西医,都不见有效。几年前,医生曾建议她尝试接受试管婴儿(In vitro fertilization,也称体外受精,简称IVF)治疗,来自小康之家的她无法承担IVF的昂贵费用,就此作罢。年过40后,她觉得不能再等,冒起想要尝试IVF的念头。
案例:
小林自小就有鼻子过敏的问题,经常因为天气转变丶空气污染丶闻到异味而出现过敏反应,包括鼻塞丶鼻痒丶流清水涕等症状。
也因为经常鼻塞,小林整夜翻来覆去无法睡好觉,隔天上学精神不佳丶注意力不集中而影响学习。家人为了治好小林而寻遍名医,但是准备升上中一的小林至今还是无法摆脱鼻子过敏的问题。
IgE介导致鼻过敏
“许多受英文教育的病人前来看诊时都把鼻窦炎(sinusitis)说成鼻窦(sinus),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鼻窦,这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人体的一部分。
鼻窦并非长在鼻子里,而是位於眼睛与鼻咽腔附近之颜面骨中间的空腔,像“气袋”一样,充满着空气且与鼻腔相通。如果鼻窦健康,空气就能流通,否则,“气袋”就会充满鼻涕等液体。
问:请问市场上卖的omega软糖适合给小朋友吃吗?对脑部发展有比较好吗?有什麽特别需要注意的吗?
答:DHA有助於儿童脑部发育成长,而omega软糖一般上含有DHA,所以只要不过量(每天250mg为上限),那麽对小朋友是有益无害的,唯一一点需要注意的是软糖所含有的糖量不宜过高。
PCSK9(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杆菌蛋白酶/ kexin 9型)是一种由肝脏合成的蛋白质,它会与肝细胞表面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受体)结合,若过度活跃,可造成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C,俗称坏胆固醇)的升高。
刚上市大马的全人源的IgG2型单克隆抗体Repatha含有evolocumab,能够靶向PCSK9,抑制PCSK9与坏胆固醇受体的结合,从而更有效清除血液中的坏胆固醇。
案例:
从事科技研究的佐治今年57岁,虽已接近退休年龄,但是却无法放下生意,经常到各国出差去。其实,他早有退休的打算,主要是因为身体的能力已大不如前。
他患有严重的高胆固醇血症,目前已服用超过3种降胆固醇药物,加上运动和严格控制饮食,体内坏胆固醇还是严重超标,令他感到非常懊恼。他希望有更好的方法能够改善病情,至少让他的家人不必为他高涨不下的胆固醇水平而操心。
“医生,我在家量血压时,发现我的血压飙升了,就马上来找你,但来到你这里之后,血压又恢复正常,是不是我家的血压仪有问题?”
“我有去见医生啊,只是没有吃医生开给我的高血压药。我看网上说,吃这些药会吃坏腰子,所以医生叫我一天吃两次,我只吃一次,量血压时很正常,就一次也不用吃。”
“我这么年轻,又没有高血压,不用定期检查的啦,何必浪费那些钱!”
这些都是民众对高血压错误的认知,高血压虽然是年纪越大,发病率越高的疾病,但不意味年轻就不会有高血压问题,就无须做血压检查。
根据医生专业建议,18岁以上的成人,每年至少要做一次血压检查,以确保血压保持正常。再者,服用高血压药只是控制血压,高血压是无法根治,但若不吃药,病情就会加剧,引发中风及心脏病的风险就更高。
马来西亚高血压协会主席拿汀谢玉珍高级顾问兼教授强调,高血压缺乏症状,因而被称为无声杀手,若置之不理,可能会引起心血管疾病如中风或心脏衰竭,最终导向死亡,因此了解其病因,症状以及正确管理方法是非常重要。
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国际母乳协会建议最好哺育母乳到两岁,但全球平均的母乳哺育率不到40%。整体来说,由于母乳量不足、工作、公共的哺乳场所配套不足等不同原因,不少妈妈们被逼只好选择使用奶粉。市售奶粉的种类众多,为了配合婴儿在不同成长阶段之营养需求,婴儿奶粉会以不同的阶段区分,食用了不同阶段的奶粉会有问题吗?
市售婴儿奶粉的种类很多,在罐上可以看到不同的数字,依不同地区的产品,会有1号、2号或是更大的数字,有些地方则会用1阶、2阶等作区分,这些数字所代表的,是该奶粉到底适合多少个月大的婴儿食用,国际间对这些号码并没有统一标準,而且各国和不同厂牌之间都略有不同,原则上就是月龄越大、号码也随之提高,满足婴幼儿在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
病人及朋友常问我,怎么那么“红”,每个月在报纸上出现那么多次?怎么那么多时间,能写文章还能出书,还要到处去拋头露面给讲座?怎么不安分的呆在诊所好好看诊,尽是做一些无谓事?
分享是一种美德,其实我在做的就只是“分享”那么简单,以书写或口述的方式分享自己所知道的事。我始终认为医生不该只待在自己的舒适圈里看诊过日子。在我们周围社区仍有许多人没机会接触到医普知识,或是只接收到错误资讯。当然,也并非所有人都愿意主动踏入诊所或医院寻求医疗援助。正因如此,医生更需要卸下自己给人的那种传统刻板高高在上的身分(印象),多走入人群与人接触、沟通、交流。
只是,分享也有其侷限,文章与讲座的作用,旨在于提升大家对疾病的普通常识,让大家有所醒觉及更加瞭解。切勿依赖所分享的文章或演讲用以诊断自己疾病,或成为自己疾病的处理方针。最近常收到一些读者或病人透过脸书发来短信或照片“问诊”。只是我爱莫能助,无法单凭一两张照片以及简短的几行文字做出诊断或决定医疗处方。
须知,中医有望闻问切,西医也有视触叩听,一切皆离不开详细问诊与临床体查的原则。我纵然愿意尽我所能将我所知无私分享,但也期盼读者或病患能更有智慧及更加成熟的接收讯息。
周志辉 食品科学博士,我有几个关于饮食的疑问要请教你,以下是我的疑问:
Q1:关于榴梿,我有事要请教,对于榴梿爱好者而言,在榴梿季节享受果王,如此乐趣无须多描述,但若是榴梿老饕却又是癌症幸存者(已治愈多年没有复发)却只能望而却步,皆因有人说榴梿在种植过程中使用了农药、化肥以及其他化学品等,也因此有一位来自台湾宝岛的生机饮食专家说,癌症患者最好别吃榴梿,因为会影响人体的荷尔蒙,请问这是否正确呢?
A1:针对这位读者担心癌症问题而对榴梿望而却步,然而不敢品尝的原因却是由于担心榴梿会影响人体的荷尔蒙,以及在种植期间使用了农药及化肥,坊间经常有许多自称生机饮食的专家公开讲解各种养生的秘诀,在此先不讨论,我们就先谈谈癌症患者能否食用榴梿。
榴梿含有丰富的糖分和脂肪,气味成分相当复杂,目前已知的气味成分至少就有四十多种以上,每100克果肉约有140至180大卡的热量,因此有人会在生产后或体质虚弱时,选择吃榴梿来进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