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住生命关口系列3之2】感谢星洲日报雪中送炭 双溪毛糯医院ICU 300医护不分昼夜抢救患者

医句话:

面对不明病毒的来袭,充分的筹备及精准的调配是关键所在,而在这场疫情中,双溪毛糯政府医院做到上下一心抗疫,从站在第一线的医护人员,到暂时放下忙碌工作然后全心全意为前线医护人员缝制个人防护服的物理治疗师,全体医护人员以最好的团队精神在疫情爆发期间完成了每日接收近百名确诊者的『不可能的任务』。

私院专科加入抗疫团队

“当COVID-19于去年底在中国开始爆发,随后出现全球大流行后,大马卫生部于1月份就已开始着手进行筹备应对工作,由于双溪毛糯政府医院是国内少数有的传染病科部门,再加上远离市区,因此当疫情爆发后被卫生部圈定为雪州专治COVID-19的医院,也从那一刻开始全体医护人员必须全力以赴对抗疫情,而各种相关医疗仪器包括呼吸器(ventilator)、个人防护服(PPE)、N95口罩以及更高级别的防护服即动力滤净式呼吸防护具(PAPR)也陆续集中在此。

不仅如此,由于政府下令所有确诊者必须在政府医院接受隔离及治疗,医院必须在短时间内准备2000个普通病房床位,以及100张加护病房(ICU)的床位,包括用于插管时需用上的负压隔离室,因此院方随即展开清空计划,安排把其他患者如心血管疾病患者或其他科的患者陆续转移到其他政府医院以腾出足够空间,以ICU而言,不仅医院两翼的ICU全开,也借用了医院手术室(operating room),并向烧伤部门(burn unit)、心脏加护病房(Cardiac Care Unit)借用其隔离室(isolation room)给ICU充作治疗COVID-19的重症患者。

为了保障医护人员及患者的安全,病床之间必须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的要求保持至少一公尺的距离,因此过去仅一翼的ICU可容纳24个床位,在这段期间已减少至12至18个;由于医护人员穿上个人防护服后呼吸受影响,若在过于密集的空间,他们遭到病毒感染的几率将会提升,因此保持距离是有必要的。

至于在人手安排方面,除了增加更多护士之外,也获得更多专科医生到来协助。以ICU为例,过去只有一位重症医学科医生在此,但在疫情期间从吉隆坡中央医院(HKL)来了2名重症医学科医生,同时麻醉师甚至在私人医院服务的专科医生也自愿一并加入团队中,若是算上护士、医疗助理以及清洁工人等,仅在ICU就有多达300名医护人员不分昼夜在抢救患者。

暂时搁置非必要手术

与此同时,针对疫情的医护人员守则以及各种标准作业程序(SOP)也陆续出炉,比如说重整在ICU的工作流程、当其他医院一接收到确诊者如何安排送此,以及医护人员假日回家必须遵守的指示等。

在过去重症医学科医生是一人顶好几人的‘非一般任务’,当一名患者送入ICU那一刻开始,患者的治疗、饮食营养甚至药物等都由重症医学科医生全负责,因此为了减低重症医学科医生的工作量,有时会有饮食治疗师及药剂师到来ICU协助,但在疫情期间,为了避免有更多人与ICU确诊者有接触,因此饮食治疗师和药剂师已暂时无须到ICU协助。

一般上一名重症医学科医生或专科医生会带上2名住院医生(MO)去巡病房,而每次检验一名患者至少需花上30分钟至45分钟,在疫情期间ICU采取了更为规划的作业方式,即医生每天分3次即早午晚进入ICU隔离室。

此外,若非必要的检验及手术就暂时搁置,同时所有为患者的检验必须一次过列清楚,一来可减少护士因多次接近患者而受感染的风险,其次是避免浪费珍贵的个人防护服及N95口罩。

护士最长时当值 功不可没

在这次对抗疫情中,护士们的功劳值得大书特书,首先他们是最长时间在ICU的医护人员,尽管个人防护服确实可以保护他们,但只要一穿上个人防护服不仅呼吸受影响,只要超过3小时就会非常辛苦甚至脱水等,也因此随着人手的增加,护士们每3小时可获准离开ICU去小休片刻,然后再回到ICU继续值班。

必须在不熟悉的环境下(比如之前是在ICU,但现在必须在烧伤部门的隔离室)、必须尽快掌握好穿个人防护服、甚至必须面对恐惧等,护士们都没有退缩,反而勇敢去面对这一切,还记得在疫情期间,一些仍在哺乳的护士担心地问我,是否可以继续哺乳呢?自己是否会传染给家中年迈的父母呢?就连一些专科医生也会有此担心,因此随后院方发出守则,包括医护人员在回家前必须先洗澡,回到家也要和家人保持距离及不共用餐具等。

此外院方也为医护人员提供在院住宿,假日才回家,甚至提供心理辅导给予有需要的医护人员,如感到恐惧不安或担心忧虑等。

无可否认,长期在高危环境受到感染的几率是存在的,早前双溪毛糯政府医院有一名护士受到病毒感染而在医院形成感染群,之后全部医护人员必须接受病毒检测,庆幸都呈阴性,这也提醒了医护人员必须更谨慎。

-
李秋筑医生(Lee Chew Kiok)
雪兰莪双溪毛糯医院重症医学专科顾问



最高峰日收百名确诊者

在3月之前,其实大家都没有意识到疫情会如此严重,但到了3月初ICU接收了第一名必须插管的确诊者后,大家才知道这场疫情可能是非同小可了,而在大城堡传教士大集会事件爆发后,疫情已来到井喷式爆发的严峻时刻。

在最高峰时,一天可以有好几趟巴士载着确诊者到来医院,仅在一天内医院就接收多达100名确诊者,其中有5%至10%,即5至10人必须被送入ICU抢救。

当时面对这个不知名的病毒,医护人员也不晓得用上哪一类药物可遏止病情,因此每分每秒是绷紧神经去学习,包括学习如何在最短时间穿上个人防护服,如何安排哪些患者到不同的隔离室等,庆幸的是,在大约1至2周后,医护人员终于可以掌握好基本流程,就连穿上个人防护服所花的时间也只需5分钟,这也让紧绷的压力得以舒缓。

不仅如此,院方也建立起一套完善机制应对疫情,包括若接到其他医院告知有确诊者,如何在第一时间不接触到其他民众的情况下,把确诊者送抵医院抢救。

除了双溪毛糯政府医院之外,另一所毗邻的政府医院即吉隆坡中央医院(HKL)也一度被圈定为专治COVID-19的医院,它主要是收治隆市地区的病例,不过随着疫情逐渐缓和,因此中央医院已开始接收其他非COVID-19的患者。

物理治疗部缝製个人防护服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面对COVID-19这个不明病毒时,医疗器材包括安全装备是非常重要,以个人防护服为例,它是每一名医护人员必备,它可以保护医护人员不受到病毒感染,尽管穿上它一点都不好受。

在疫情爆发前,院方已经积极筹备相关物质,但由于疫情不断恶化的缘故,个人防护服及N95口罩消耗甚多,以致一度担心是否会出现医疗物资短缺,但庆幸的是获得社会各阶层人士包括《星洲日报》雪中送炭式的捐献各种医疗物资,因此医护人员得以全心投入抗疫中。

在面对医疗物质供应上吃紧时,物理治疗部(physiotherapy)的同事虽然不是在最前线抢救患者,但他们却在这时做起裁缝工作,为医护人员缝制个人防护服,体现了医院上下抗疫一条心的美德,不仅如此,一些非政府组织也亲手为医护人员缝制个人防护服,再次证明疫情无情,人间有爱。

值得一提的是,早前那起护士被感染后,全部医护人员检验后证实呈阴性的事故,也大家对爱心制作的个人防护服更有信心,因为检验结果间接证明了它能有效保护在前线的医护人员。

至于另一种高规格的防护服,即动力滤净式呼吸防护具(PAPR)则受惠于院方及时从欧美国家采购得来,由于这类防护服内有内设空气循环系统,可提供氧气及带走二氧化碳,最为重要是可在医护人员在某些情况下为确诊者插管时可起到百分百的保护。”

**温馨提醒:文章与广告内提及产品、服务及个案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看诊依据,须以医生的意见为主。

 

文章来源:
医识力.笔录:何建兴.2020.07.06

评论




医识力

以「服务、实用、互动」为目标,同时提供五大服务范围:(一)提供医学须知; (二)提供医院、科系指南(; 三) 指导养生、防病、治疗的选择参考; (四)透过医疗讲座与读者面对面交流; (五)回答读者的医疗/用药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