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埋下赌瘾基因 成瘾者可求助 阻断“遗传”链
医句话:
在研究中发现,当人沉迷于赌博时,在开盘或即将揭盅时,此时大脑所释放出的刺激感可高达平时的10倍以上,这也解释了为何沉迷于赌博会产生快感,而这股快感一旦失去后,尾随而来就是严重的伤害,包括自寻短见。
“赌博究竟是心理问题比如上瘾,抑或生理问题,如荷尔蒙失调等,一直都众说纷纭,不同的学者持不同的看法,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若一个人因赌博而上瘾,那将是非常恐怖的事,其结局甚至可能会以自杀走到终点,因此所谓的小赌可以怡情,大赌创业兴家的说词并不可信。
赌博花样百出,在过去的案例中,一些赌客已到无赌不欢的阶段,最终因赌博而身败名裂、倾家荡产等严重后果的案例比比皆是,有鉴于此,每个人不管男女老少都有必要了解赌博成瘾(addiction)所带来的危害。
根据研究,赌博会上瘾与大脑的操作有密切的关系,也因此在谈及赌瘾时,必须了解大脑与赌博(the brain and gambling)之间的关系;人的大脑会分泌多种荷尔蒙,而这些荷尔蒙就会发挥操纵人的情绪与感觉,包括快乐或悲伤,换言之,当这些荷尔蒙分泌旺盛时,人就会有愉悦、亢奋等感觉,反之一旦分泌数量下降时,人就会情绪低落,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无精打采。
在众多荷尔蒙中,多巴胺(dopamine)可使一个人产生快乐感觉,而赌博这一行为则可刺激它分泌多或少,当一个人全神贯注在赌博时,他会感到刺激和快乐,这也是为何许多人会沉迷在赌博的主要原因,因为多巴胺的分泌使到他非常快乐。
多巴胺大增 刺激感高10倍
在赌博时,人的大脑快乐机制会释放多巴胺进入全身,此时赌客不仅感到快乐,甚至勇气大增敢敢押下大赌注去豪赌,说多巴胺是刺激神经线的主要推手并不为过,根据研究,在赌博时的刺激感可以比平时高出10倍或以上。
一些心理学专家认为,少数的赌客会沉迷于赌博,归根究底与他们的遗传基因有关。调查中发现,这类赌客的家族中嗜赌如命的赌客比比皆是,因此专家针对这类赌客的建议是必须咨询心理治疗师或相关的医生,因此他们属于严重上瘾,想要自己戒赌的几率不高,而寻求专业治疗,以进行有效戒赌才是正确做法。
此外,在行管令(MCO)期间,政府为了预防COVID-19病毒的传染,因此关闭了博彩业开彩,同时也勒令赌场必须暂定营业,可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沉迷于赌博的赌客们却悄悄转移了赌博方式,从以往的赌场转到网上赌博(online gambling),但这并没有改变赌博的结局,那就是十赌九输,长期下注赌博,输的永远是赌客。
6点获知赌博成瘾
要如何察觉自己已经深陷赌博瘾而无可自拔,可从以下几点来获知:
- 当一个人觉得自己难以控制情绪和想法
- 赌客有一种心态,那就是认为‘自己一定会赢的’。
- 赌客会极尽所能去找到钱来做赌本,比如把产业或座驾等卖掉套现,甚至有些会向非法借贷者借钱,只为了用来赌博。
- 在赌客的心理中有一种很不理智的想法,那就是他们会认为赌博可以致富,也因此会有大赌可创业兴家这种不实际的说词。
- 当一个人已陷入赌瘾中,一旦他没去赌博,他就会产生不安感觉,认为人生没有意义了。
- 赌客在赌场下注各种赌博游戏时,在赌局即将揭盅的那一刻,不仅感到特别刺激,甚至会产生冲动。
如果一个人发现自己已陷入以上的情况,必须要及时察觉,寻求正确管道来解决问题,避免自己在赌瘾这个漩涡中越陷越深。
想要避免赌博成瘾并非不可能,只要保持以下几个要点即可远离赌博,而且祸不及下代,诚如研究发现,在一个家庭中父母有赌博恶习,日后子女深陷赌博的几率亦增加,这与遗传基因有关。
- 为人父母必须以身作则,父母不要去赌博,因为若父母常去赌博,子女必会模仿。
- 保持每天过健康生活,比如以一家人去运动或出游来取代赌博,拉近亲子关系。
- 一旦发现自己已深陷赌瘾,必须立即去接受治疗。
-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远离或少与嗜赌亲友来往,就算已经远离赌博3个月的人,一旦嗜赌亲友召唤,很容易受不住诱惑而再陷入赌博中。
- 撇开赌博中的错误想法,比如‘自己一定会赢的’,或者‘只要我有大本钱,我一定可以赢回来的’,这些错误想法是深植在每一个赌客脑海中,必须立即撇开。
- 认清一个重要事实,那就是没人可在赌场长期赢钱,就算今天赢了一笔钱,几天后势必会倒输更多,赢1万输2至3万并不出奇。
精神沮丧 人财两失
每个人不管是赌客抑或赌客的家属等都必须认清赌博的真相,尤其是赌博严重上瘾后衍生的一连串后果,包括生理、心理及财务上的影响。
姑且不提非法借贷的追债行径,当一个人深陷赌瘾后会产生精神沮丧,容易出现失落感,而随着财产、金钱甚至收入等都输光了,更可能会因想不开而选择自杀结束生命。
就算没有自杀,健康指数亦会越来越差,百病丛生是迟早的事,届时也会赔上健康,人财皆失,因此我的建议是,没接触赌博就不要去接触,若已开始赌博就必须审视是否已上瘾,一旦察觉上瘾就立马接受治疗,不可耽误而错失治疗的黄金机会。”
**溫馨提醒:文章與廣告內提及產品、服務及個案僅供參考,不能作為看診依據,須以醫生的意見為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