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反覆 中心开开关关 特殊儿难适应 父母陪伴最重要

医句话:
由于学习障碍的孩子需要特别的教育方式,但因为疫情的关系,中心开了又关,如果父母不懂得如何教导或辅导他们的功课,那特殊孩子的教育也将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他们的学习之路会比其他人来得更加颠簸难行。父母应该多和孩子沟通,让孩子知道父母的状况,而不是一味的给孩子们压力,当中陪伴是很重要的。

“由于疫情和行动限制,成人和儿童都面对着心理挑战,一般来说,儿童的心理健康受到的影响与成人不同,因为成人的经验很足够,面对问题时,处理方式会比儿童来得更有弹性,而且角度和看法也会比较成熟。

儿童及青少年的日常活动围绕在读书和各种的课外活动中,他们还在学习如何融入成人的社会,所以他们的看法及一切都在学习中,简单来说,这就是儿童及青少年的世界。

不过,如果成人面对着种种问题的时候,例如失业,都将会影响儿童的心理状态,好比刚刚失业的成人,因为会想很多而感到焦虑,而这种焦虑虽然成人没说出来或者表现在行为上,但敏感的孩子也会感受到父母亲的焦虑。

从年龄层来说,2岁到3岁期间的儿童最需要父母的关注,但由于在疫情期间,大部分的父母都居家工作,虽然在家陪伴的时间多了,但是父母即使居家也要工作,总不能24小时都陪着孩子玩乐;到了学龄前的小朋友也需要有玩伴,包括年龄相近的同伴,让他们一起玩乐和学习,因为疫情期间,小朋友无法去托儿所,在家的时间变多了,学习讲话的机会反而变少了,这也将影响他们和同龄小朋友的沟通和学习。

15至18岁自杀率高
到了小学,儿童更需要同学,无论是课业上或者生活上的规则,大部分都是从小学生涯中学习而来的,在疫情之下,这些小朋友完全失去了宝贵的两年,如今一开学,他们就直接跳到了三年级,他们会感到惊慌,所以在学校的老师们必须付出更多的耐心及爱心来安抚这些小朋友们。

身为父母,如果经济情况允许,可以在开学前,先做好学习的辅导,例如请个补习老师或者父母在家辅导功课,让孩子们在开课之前,至少不会落后太多。

而疫情期间,青少年可说是最受影响的一群,由于这个年龄阶段的青少年开始会结交朋友,也很有自己的想法,在15至18岁的青少年中,他们面对的精神压力问题也是最多的。2021年的数据显示,这个年龄层的自杀率很高,是需要家长特别关注的一群。

因为对这个年龄层来说,他们需要朋友多过家人,他们需要出外逛街找朋友,但因为疫情的关系,导致他们被逼困在家里,就算在家上网课也会让他们感觉到很空虚且绝望,在我的求助个案中,大部分都是在这个年龄层的青少年,所以父母要特别留意。

学习障碍需时间适应改变
有学习困难的孩子,在疫情当中会面临更多的挑战。由于学习困难的孩子和一般孩子的需求不一样。举例来说,一个学习困难的孩子,需要父母更多的耐心来教导,可能一般孩子只要说一次就会的东西,对他们来说,可能要讲很多遍才学会。

由于学习障碍的孩子需要特别的教育方式,有专门的老师来教导他们,但因为疫情,所有的特殊教育中心都在关闭,如果父母不懂得如何教导或辅导他们的功课,那特殊孩子的教育也将会受到很大的影响,而且由于疫情的关系,中心开了又关。对于接受特殊教育的孩子来说,是一项很大的挑战。因为对于特殊孩童而言,要让他们接受新事物,一般需要时间去适应。

由于这些孩子在学习上面对困难,而这些与大流行相关的挑战,的确对这些有学习困难的儿童产生长期影响。由于他们的起步比别的孩子缓慢,加上疫情期间影响到了上课,他们的心情也会遭遇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今年10月,让特殊儿童回到特殊学校上课,是一个好消息,因为特殊孩子真的需要特殊的环境与教学。如果还没开课,就会导致特殊孩子受到长期影响,例如跟不上学习进度或者社交活动,不要忘记学校不只是学习功课,还有学习如何社交和沟通技巧等。

20211120_Dr Tan
陈清仪(Tan Cheng Yi)
临床心理治疗师

能感受到父母情绪
在疫情大流行期间,每个人都面对或多或少的问题,当父母在处理自己的个人问题时,如果在一个家庭里,有一个人面临着情绪问题时,也会导致整个家庭都受到影响。

父母必须随时做好准备,去解决孩子的问题。父母必须知道,在这段期间每个人都很辛苦,就算在家需要应付孩子的需求,父母也不要轻易将自己的情绪发泄给孩子,不要以为父母情绪不好就不说话,他们是可以感受到父母的情绪的。

我的建议是,父母应该多和孩子沟通,让孩子知道父母的状况,而不是一味的给孩子们压力,陪伴是很重要的,多和孩子们一起吃饭或者看电视等,让他也懂父母的需求和所面对的问题,同时也让孩子知道,父母很珍惜及支持他们,因此这将会是很好的修复亲子关系的机会。

识别孩童精神异常
学习困难儿童的心理状态,可能并不是很明显,如果家里的小孩有这些讯号,父母可能要注意了,这可能是早期的预警信号,包括说话迟缓,就好比1至2岁期间已经会些简单的词汇,但你的孩子到了两岁也不愿开口说话;独立缓慢,例如到了独立上厕所的时候还要穿尿片等;或者每次看到同龄小孩却不喜欢和他们玩在一起,有这样的情况,父母一定要特别留意,极可能是孩子有学习缓慢或困难的问题。

当你发现孩子有以下问题,那可能是精神上出了状况:

  1. 认知上的症状:判断能力差、记性不好、欠缺集中力及消极。
  2. 情绪上的症状:易怒、暴躁、喜怒无常、无法放松及郁闷等。
  3. 行为症状:吃太多或太少、睡眠障碍、不愿完成学校的功课、躲在房间上网或者睡觉、有经常咬指甲或其他物品的习惯。
  4. 身体状况:肚子痛、恶心、肌肉酸痛或者头晕头痛等。

别把求助当懦弱
遇到上述问题,作为父母的就可能需要医疗专业的知识,不要害怕去见心理治疗师,很多父母都会很抗拒精神问题这4个字,他们觉得要让孩子去见心理治疗师,就是等于被判了死刑。

有的时候,我们都需要一个人去聆听我们的心事,这是很正常的事,千万不要把求助当成一种懦弱的行为,精神问题几乎每个人一生中都会遇到,不要责怪自己,而是应该以开放的态度来看待精神问题,就算是年纪小的孩子,也可以自己去见辅导老师。我要强调的是,无论是见辅导老师还是看心理治疗师,都不用感到羞耻或者会害怕别人指指点点,这是很正常的。”

 

温馨提醒:文章与广告内提及产品、服务及个案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看诊依据,须以医生的意见为主。
 

文章来源:
医识力.笔录:梁盈秀.2021.11.20

评论




医识力

以「服务、实用、互动」为目标,同时提供五大服务范围:(一)提供医学须知; (二)提供医院、科系指南(; 三) 指导养生、防病、治疗的选择参考; (四)透过医疗讲座与读者面对面交流; (五)回答读者的医疗/用药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