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药

林顺木/补脾肾 调气血 疏肝清热 中医对证施药调月经

问:有治月经不调的中药吗?

答:当然有治疗月经不调的中药。而针对月经失调的治疗,向来就是中医用药的强项之一。

女性月经周期正常为28天来一次。首先我们要知道在什么状况下,可诊断为月经失调:

  1. 月经周期少于21天或多于35天
  2. 持续时间超过7天
  3. 月经量比平时量多或更少
  4. 连续3个或以上的周期没来月经

常见月经失调的因素有:

  1. 更年期
  2. 过度减肥
  3. 体重增加过多
  4. 情绪及压力问题
  5. 饮食失调,如厌食症。
  6. 过度运动,如马拉松跑步。
  7. 甲状腺功能问题(亢进或不足)。

当然还有很多疾病或药物也会让月经不正常。

在临床上,中医会经望闻问切,将月经失调归类为以下几个证型:

饮食营养

刘怀友/COVID-19病毒与饮食

百字营养餐

数据显示,约9成的COVID-19病毒死亡者有各类慢性病。也就是说肥胖及糖尿病患者会比一般人来得更危险。

慢性病跟饮食有直接的关系,维持健康均衡的饮食,维持健康的体重,确保自己的体检报告正常可以保护自己在得到COVID-19后降低副作用。

不改变饮食和生活习惯并长期滥用保健品对降低COVID-19的副作用并没有太大的帮助。

 

_

刘怀友营养师
 

亲子妇幼

产前护理查悉母胎情况 降妊娠死胎风险

医句话:

某些孕妇在没有产前护理或筛查的情况下分娩,这会让孕妇与胎儿曝露在高风险当中。医生可从产前护理中获悉孕妇的健康状况,如患有某些传染病、慢性疾病等,透过及早干预可减低孕妇的分娩风险及胎儿的死亡率。

“产前护理(Antenatal Care,ANC)是指从妊娠开始直到分娩前对孕妇的定期产前检查,同时教导孕期营养摄取和用药,让孕妇了解妊娠,消除不必要的焦虑。

产前护理对孕妇极为重要。譬如,产前检查可知道胎儿分娩前的状况,以降低胎儿死亡率、病残儿出生率等。当女性在尿妊娠测验呈阳性的时候,我们可以做很多的事情,首先,我们必须确保胎儿是在子宫内受孕,而不是宫外。

然后,我们需要了解孕妇正怀有单胎、双胞胎还是多胞胎?之后,我们需知道胎儿有否异常,例如胎盘正常与否、后壁有否出血迹象;孕妇的子宫状况如是否长肌瘤等。即使孕妇与胎儿没有异常,医生也可在产前护理时给予孕妇适当的建议,以减少孕妇不适,让怀孕过程顺利。

问药

甲芬那酸止痛药 长期滥用肠胃出血

问:Mefenamic acid是什么药,想知道功用和潜在副作用。

答:甲芬那酸(mefenamic acid)是一种非类固醇消炎药物,主要的功能是透过抑制环氧合酶来达到止痛、抗炎和消肿的效果。它常用于治疗头痛、牙痛和痛经等问题。甲芬那酸在马来西亚属于C组药物,需要医生或药剂师的处方方可购买。

常见的甲芬那酸副作用包括药物敏感、皮肤红肿和肠胃不适等,严重者可能会导致肠胃出血。这严重副作用通常是长期依赖或滥用止疼药所导致。一般上短暂服用甲芬那酸来控制疼痛并不会有大碍。

美国和加拿大卫生部有特别提醒,服用非类固醇消炎药物会增加心血管血栓的问题, 所以病患不可随意服用他人药物,在服用前也须咨询药剂师的意见。

 

饮食营养

勿单看身体质量指数 “人体成分”更重要

医句话:

虽说要获得理想的体重和消除大肚腩需要一段时间,但你若是想要对抗非传染性疾病,今天就必须开始行动。循序渐进及持之以恒的改变生活方式,远比跟随快速、短暂的流行趋势方法有效得多。要知道除了正常范围的体重,理想的身体成分也是促成健康体能之一。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摆脱大马作为东南亚最肥胖国家的称号。对抗非传染性疾病,再也没有比拥有更健康且更充实的生活更重要了。

“你是否知道马来西亚是东南亚‘最胖’的国家?根据2019年国家健康及病发率调查报告(NHMS),我国有30.4%的成年人超重,19.7%为肥胖,占了总人口的50.1% 。这意味着,我国每两名成人就有一人超重或肥胖。至于儿童和青少年(5至17岁),每3人中就有一人超重或肥胖。

这样‘名列榜首’绝对不是一项值得骄傲的事。超重或肥胖会增加我们患上非传染性疾病(NCD)的风险,例如二型糖尿病、COVID-19、中风和多种癌症。此外,肥胖和超重也会导致高血糖、高血压和高胆固醇,这数据令人担忧。

 

问药

林仁吉/通过分子介导 针灸助缓糖尿病神经病变

问:我的妻子,70岁,有高血压,服用氨氯地平(amlodipine)10mg/2及氯沙坦(losartan)加氢氯噻嗪(hydrochlorothiazide)复方。她的指尖大部分时间都发麻,感觉如针刺一般。另外她的脚也发麻,就像在空中行走或漂浮的感觉。这通常发生在她去晾衣绳上取衣服时。然后她必须坐下来,将脚拉向她以减轻这种感觉,请问这是什么病症,用中药可以治好吗?

答:从你所提供的症状,你的妻子可能已患上糖尿病周边神经病变。糖尿病性神经病变是一种因长期高血糖而损伤全身的神经系统的并发症,其中约有4成的糖尿病人患有不同程度的周边神经病变,影响患者的工作能力和生活质量,并给公共医疗资源带来极大的负担。

随着年龄上升和疾病慢性伤害的累计,四肢末梢循环逐渐变差,也导致神经病变症状较常出现在腿、足部和手部。研究显示,糖尿病可能通过产生过量山梨醇、糖基化产物、氧化损伤和蛋白激酶C过度活性而导致微血管和神经病变。根据受影响的神经分布,糖尿病神经病变症状包括疼痛和麻木,有者形容像是穿了一双非常厚的袜子和手套,走在云端。

问医

陈欣怡/妈妈没事就想睡,该如何改善?

问:我妈今年76岁,平时饮食奉行少盐少油少肉少糖的原则,不过她有胆固醇及高血压问题,有在吃着药也控制得很好,庆幸是没有糖尿病。

她平日作息就是白天照顾小孩,之后就是在厨房准备一家人的三餐饮食,或者是在客厅看电视,偶尔也会到户外的花圃去弄弄花草。

在COVID-19疫情爆发前,早晨时间她还有到公园去散步,只是当疫情爆发这两年来她都完全不去公园了。这么多年来她习惯了凌晨3点多到4点就自动起身,为我们一家人准备早餐,尤其是如果隔天有人要早点出门,她就一夜浅睡,也不相信或依赖闹钟,结果弄得自己隔天很犯困。

近几年来,她的生理时钟好像越来越早,晚上7点多到8点就打瞌睡要上床休息,到了下午1点多2点又开始打瞌睡,然后睡到3点多。如果闲空的话,她也可以早上10点多小睡一下。在客厅看电视时,无论早晚,常常电视一开没多久就睡着了,就算给她吃零食避免打瞌睡也没多大效用。

亲子妇幼

儿时漏诊或长大后复发 应挂成人先天性心外科

医句话:

先天性心脏病患长大后,究竟要继续看儿童心脏科或心脏内科呢?一般儿童心脏内科医生比较不熟悉成人疾病、怀孕生产等健康状况的知识;大多心脏内科医生则相对缺乏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教育和训练。当这些患者面对复发、后遗症或其他后天性心脏病时,他们该何去何从?早在1970年起医学界就提出了相应的专有名词,在英文上称GUCH或ACHD,即18岁及以上的成人先天性心脏病,建议由专门的医疗团队负责这些患者,以便能更好地管理他们的长期情况。

“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是胎儿时期心血管发育异常所致的一系列心脏缺陷的总称,意味着婴儿生来就伴有心脏结构问题。

(图1)左侧显示的是正常的心脏结构,可见各腔室之间有中膈或瓣膜阻挡,让血液能够依据正确、单一的路线流动。可想而知,无论是中膈、瓣膜与动脉等部位发育异常,造成缺损、狭窄甚至闭锁等都会影响其应有的功能,因而患有先天性心脏病。

Subscribe to



医识力

以「服务、实用、互动」为目标,同时提供五大服务范围:(一)提供医学须知; (二)提供医院、科系指南(; 三) 指导养生、防病、治疗的选择参考; (四)透过医疗讲座与读者面对面交流; (五)回答读者的医疗/用药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