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人体内分泌总指挥 脑下垂体瘤引發代谢大“灾难”

医句话:

除了一些罕见的先天性问题,大多的脑下垂体疾病都是脑下垂体长了肿瘤所致。其中,99%的脑下垂体肿瘤都属良性,不会突然恶化成恶性肿瘤。脑下垂体肿瘤的发生有些跟遗传基因异常有关系,但是大部分原因不明,没办法说哪一群人有较高的罹患风险。然而,无论肿瘤有多小,都该积极治疗,因为脑下垂体是人体内分泌系统的“总指挥”,即使脑下垂体瘤再小,它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却非常大。

体积虽小 功能甚大
“脑下垂体(pituitary gland)是一个位于人体大脑下、直径约1公分的腺体,它可分为前后二叶:

1. 前叶可分泌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促甲状腺激素(TSH)、泌乳素(PRL)、促卵泡激素(FSH)和黄体生成激素(LH)。

问药

林明冠/勿轻易相信网上降压偏方

问:不想长期服食降血压药,想问中医可以帮到我吗?本人45岁,平时除了迟睡,没有任何不良嗜好,却在最近被诊断为高血压。

答:高血压是一个西医病名,在中医的字典里,并没有这个病。造成血压升高的原因,除了遗传和其他疾病元凶,还有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衰老”。

血压太高导致的并发症很多,不过我们要明白,为何要吃降压药?原因很简单,预防血压长期升高给身体带来的各种疾病,包括心血管疾病。

因此服用降压药是作为疾病管理的其中一种方式。假设长期服用后,不建议停下。假设在血压还没过分升高,且服用时间不长,倒是可以尝试改变生活方法,包括早睡、适量运动、降低糖和盐的摄入量,根据身体有什么不适症状,找个大夫调理一番,也是有可能让血压回到正常指标的,不过这些都有个前提,就是坚持每天自我检测血压。

经过3至6个月努力,假设依旧无法控制,也只能吃降压药了。至于网上的喝红枣菊花茶什么的,就别轻易相信了,如果这么简单,发现红枣菊花茶还是什么叶子可以降血压的这个人,应该可以提名诺贝尔医学奖了。

还有,关于没有不良嗜好和没有好的生活作息是两个概念。可以的话,我们从早睡做起,慢慢改进并继续观察。

疾病疗法

与COVID-19是“最佳搭档”一旦染病每10心脏病患1死亡

医句话:

当COVID-19从去年底肆虐全球以来,人们对确诊者的症状认知大概是发烧、咳嗽、肺炎等,若有更了解或知道肺纤维化、失去嗅觉及血管发炎等,但其实心血管疾病与COVID-19堪称是“最佳搭档”。根据研究,若一名有心血管疾病或曾中风的男女,一旦确诊COVID-19后,死亡率可达到10.5%,换言之就是每10人中就有1人会死亡。

NHAM:疑诊者心痛 先药物治疗

“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亦被称为新冠肺炎,乍看似乎与心血管疾病扯不上关系,但研究发现,从COVID-19病毒爆发以来,越来越多病例显示病毒直接侵入心脏,以致血管发炎、心脏衰竭及肺积水酿病毒性心肌炎(myocarditis),这也是众多COVID-19死者的死因之一。

问药

林仁吉/辨证论治产后缺乳 生化汤祛瘀通乳

问:我今年30岁,刚生产2个月,想请问医师有什么中药可以增加奶量?

答:母乳喂养是全球公认的最佳喂养方式,产后保持充足泌乳是成功进行母乳喂养的关键。几乎所有的女性在开始时都会遇到母乳喂养方面的挑战,但是大部分女性都能够在后期完全以母乳喂养。

许多产后早期的妈妈无法准确掌握宝宝正在喝多少的母乳,因此很难弄清是否拥有足够的母乳。在大多数情况下,妈妈都能产生足够的母乳喂养宝宝。虽然妈妈不一定能测量出宝宝究竟喝了多少母乳,但可以从以下迹象发现婴儿是否已得到足够的母乳:

  1. 喂奶时,宝宝的脸颊饱满而不是常处于吮吸凹陷状态。妈妈可以看到或听到宝宝在喂奶期间吞咽的动作。
  2. 喂奶后,宝宝看起来很开心和满足,自行放开乳房并入睡。妈妈可能会感到困倦,乳房感觉较为柔软而不再硬胀。

产后缺乳是指妇女产后乳汁量少,甚至全无,不足以喂养婴儿,中医称之为“乳汁不行”、“缺乳”或“无乳”。临床上,以产后初期的缺乳最为常见。产后早期,妈妈可以进行乳房穴位按摩以疏通乳腺管,增加局部血液循环,促进乳汁分泌,改善乳汁淤积,有利于乳汁分泌。

问药

呋塞米为利尿剂 非一线降压药

问:呋塞米(furosemide)可以治疗高血压吗?

答:呋塞米是一种利尿剂(diuretic),帮助身体排出多余的水分和盐,减少因为水肿而产生的不适或呼吸短促。因此,呋塞米也可以用于治疗高血压及心脏衰竭。要注意的是,这类的药物会造成严重的脱水和电解质排空(特别是长者)导致虚脱。

因此,疗程期间,如果用药后产生电解质不均匀的征兆(比如食欲不振、口干、口渴、心跳过快、虚弱、倦怠)都应该马上通知医生或药剂师。除此之外,因呋塞米会减少体内水分,以致血液中的尿酸浓度升高,引发痛风发作。

呋塞米不应该在晚上或睡前4小时内服用以免影响睡眠。服药期间也请注意定时测量血压。大部分的高血压患者服用后不会感到不适,但若血压下降太快,可能会导致晕眩。若服用者有呼吸困难、脸部、唇部、舌头或喉咙肿胀,应该马上到医院急诊。另外,呋塞米也可以导致血液里的钾减少而出现心悸、冒汗、四肢发软的状况,必须注意。

在控制高血压,呋塞米不是第一线药物,也极少被用为单一的降血压药物,用药须要根据个人的心血管系统疾病风险及整体状况。除了药物,饮食控制、运动及戒烟,都对血压控制有明显帮助。

专题

疫情期间心脏病患都去了哪里? 安心在家 心血管疾病减70%

医句话:

当所有门都关上了,必然会有一道窗为你而开,疫情的肆虐让全球人民惊慌失措,死亡惨重,经济活动停顿等,但在一连串不利的消息中却迎来一个利好消息,就是被列为人类头号杀手的心血管疾病竟然出现大幅度下降,求医人数在疫情期间对比疫情前呈断崖式下滑,或许疫情期间的生活作息可被视为关键因素。
 

3少1多改善心脏病

“COVID-19的无情肆虐的确对全球人民造成严重伤害,包括人命、经济等,至今疫情的死亡人数仍与日俱增,没有看到明显缓和的迹象,封关、封城或封小区等依然在全球不同地方上演着,尽管类似行动管制令的措施在不同国家实施导致人们必须在家,但也因此出现了全球性的心血管疾病求诊人数大大降低,其中在欧洲疫情重镇意大利就骤降了70%。

疾病疗法

莫讓出路受阻‧關注結直腸疾病

肠道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是消化管中最长的一段,也是功能最重要的一环。人体内的肠包括小肠、结肠(回肠)和直肠三大段。大量的消化作用和消化物的吸收都是在小肠内进行,结肠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钾和一些脂溶性维生素,也就是浓缩食物残渣,形成粪便,再通过直肠经肛门排出体外。

人体消化系统从口腔开始,由上到下依序为食道→胃→小肠→结肠→直肠→肛门。在医学上,结肠、直肠、肛门,即为所谓的下消化道,属于消化道最后一段相连的管子,是粪便经过或储存的地方。

肠道在吸收食物营养的同时,如果有害菌和病毒也同时吸收进去,就是一件不得了的事。所以在被肠道吸收之前,必须想办法对有害物质进行甄别剔除。于是大量的免疫细胞会在肠黏膜,防御有害物质的入侵。

腹痛、腹泻、粪便出血、便秘、呕吐、胀气、体重无故下降,经常感到疲倦,是炎症性肠病、结肠直肠癌常见体征和症状。
 

疾病疗法

牙医3C和3W守则 零距离接触的防疫

冠状病毒病令人人自危,卫生部一再提醒民众要遵守“3C”和“3W”守则,隔绝疫情散播。然而一些因为工作需要,必须与人“零距离接触”的医护人员,如牙医,要采取什么样的防疫措施,才能保护自己,也保护病人?

牙医,虽然不是站在最前线的医护人员,但也是医疗体系之一,而且牙痛也不能等,有过牙痛经验的人都知道,牙痛那种“痛”是痛入心扉,每一秒都是煎熬,所以尽管风险高,但牙医在行管令期间还是照常营业,应付各种突发的口腔病人。

牙医在诊断时,与病人可说是“零距离接触”,会接触到病人的唾液与飞沫,这都是冠状病毒病传染的主要管道。所以在这期间,牙医需要比往常采取更严密的防护措施,不但是自己,还有病人也有特别配备,助手也须穿上防护服,依照卫生部及国际牙医机构及大马牙医理事会发出的最高标准防疫措施。

成人健康

黄东来/中医看诊非单凭把脉就开方 望闻问切必须综合

学中医第二年,一次同学聚会,朋友一时兴起主动伸出手,想让我帮他们把把脉,看看身体内在状况。类似的情景至今仍常发生,比如最近就遇到一位已婚的女性朋友,正在备孕,经期已经延后40天了,就开玩笑想让我透过把脉看她是否有了身孕。

我当下心想,她是古装剧看太多,以为只要大夫把到所谓的喜脉,就能诊断怀孕了。古代大夫是否真可以凭把脉就知道女子是否怀孕,目前无从证明。

有位病人曾告诉我,有回她陪朋友去看某中医,自己便也顺道咨询关于养生的问题。据说该中医师什么病史都没问,也不问症状,仅凭把脉就说她患了子宫癌,她顿时被吓得差点活不下去。后来她去了医院进一步检查身体,结果体检报告一切正常,从此,对那些不熟悉的中医师一律抱着怀疑甚至抗拒的态度,可见这样的经历会给人造成多大的误解和阴影。

确实有这样一些大夫,还没开始提问,一把脉就能粗略知道病人的体质和病情。那是因为这些大夫早在病人进入诊室那一刻,就已通过观察病人的外观和面色得出端倪,比如面色苍白或萎黄可能是气血虚弱的表征,接着结合把脉,便能对病人的体质摸清六七分了。所以当大夫随即跟病人大概点出身体某些小毛病的时候,病人往往会惊叹不已,这就是外行人觉得把脉神通广大的地方。

饮食营养

刺激口腔形成辛辣感 碳酸可提升食物风味

许多人喜欢在日常用餐时喝碳酸饮料,冰凉的碳酸饮料在口中能带来特殊的刺激与辛辣感,让食物感觉更加美味,尤其是吃油炸食品或速食时更不能缺少它,炸鸡、汉堡和汽水可说是完美的组合,即使是清淡无味的碳酸水也广受欢迎。研究发现,原来碳酸饮料的确会影响我们的味觉,有提升食物风味的效果。

将加压的二氧化碳添加并溶入水中,就能成为碳酸水(carbonated water),又称为气泡水,再混入糖浆就能制成不同口味的汽水或碳酸饮料。当我们喝下这些碳酸饮料时,里头的碳酸在温暖的口腔中会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泡,而这些二氧化碳会激发一股混合了辛辣与刺痛的刺激口感。

为何碳酸饮料中的二氧化碳会引起辛辣与刺痛感?

Subscribe to



医识力

以「服务、实用、互动」为目标,同时提供五大服务范围:(一)提供医学须知; (二)提供医院、科系指南(; 三) 指导养生、防病、治疗的选择参考; (四)透过医疗讲座与读者面对面交流; (五)回答读者的医疗/用药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