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

李永业/什么情况下需割包皮?包皮过紧容易感染 可考虑

问:医生,我是一名中学教师,华裔,男性,请问在怎样的情况下男性需要去割包皮呢?对健康有什么好处呢?谢谢医生指点。

医生解答:

你好,割包皮(circumcision)或包皮环切术,在一些地方也被称为割礼,它可分为医疗或非医疗目的,一些宗教、民族和国家,比如穆斯林、犹太人或美国等,有为新生儿行割礼的习俗,因此比率自然也较高,但没有医学显示男性必须割包皮,只是在一般的共识是认为割包皮或行割礼的男性更卫生。

包皮是男性阴茎头歪双层折叠的皮肤,可以起到保护阴茎和龟头作用,在正常情况下龟头是在包皮内,一旦勃起时阴茎会变长,龟头会露出,但若包皮开口太窄,或曾发炎,龟头就无法露出,这就是包茎(phimosis)。

通常男性在成年后就不会再出现包茎,但有一部分男性在成年后仍有包茎困扰,在性行为时可能出现包皮感染,或者是尿液被困在龟头而发炎,必须及时治疗,以免影响日后生活,至于是否需要割包皮,医生会视情况而定。

问医

胆囊结石宜切除  胆管结石 可经内视镜排除


问:医生,你好,我的儿子今年29岁,被诊断胆囊结石,今年1月7日进行了第一次手术,是经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胆管里放了一个胶管以便能够让胆石排出来。

第二次手术是要从胆管里拿掉那个胶管和把胆囊切掉,目前尚未进行。

请问医生,儿子在1月份进行的ERCP能够维持多久?

儿子说靠近胆的地方偶尔感觉有点抽痛, 还有皮肤时常会起“风膜”,请问这是因为胆的影响吗?谢谢医生解惑,感恩不已。

问医

无保护膜易受伤  反覆性发炎  跟腱易断裂


问:医生,我现年55岁,已经度过了更年期,也是一名跑步爱好者,去年9月第一次参加全马拉松,全程5小时6分,在完成后感觉良好,但第二天右脚踝及脚根有些红肿及疼痛,这样的情况持续了一周以上才消失。

现在周末连续两天跑步大概15公里,同样的情形又再发生。

请问医生这是什么原因呢?当天我有测量血压,收缩压是110,舒张压则是70,至于脉搏是50。

我每次晚饭后就会快走6公里,大约是65分钟,隔天早上再去跑步6公里,但是时常会感到脚板麻痺,尽管那时我正在跑动,也满身大汗。

到底我该如何是好呢?谢谢医生。

专题

COVID-19重要发现 患童现全身炎症反应 或併发川崎氏病

医句话:
天真无邪的儿童一度被视为COVID-19肆虐下的最后一块净土,无奈的是在欧美两地先后出现儿童在感染COVID-19的同时,也出现一种疑似在日本相当普遍的血管发炎疾病,即川崎氏病,倘若没有接受治疗,20%至25%患童会出现冠状动脉瘤,后者一旦破裂可夺命。

WHO:儿童及青少年  多系统发炎症候群

问药

喝大蒜水可预防COVID-19?无科学论据 勤洗手最重要

问:我是一名癌症患者,由于癌患身体免疫力比较差,我想知道癌患是否更容易被COVID-19病毒感染?不幸感染上病毒后是否非常严重,甚至要进ICU插喉?喝大蒜水可以预防吗?

答:由于COVID-19是一个全新的病种,所以其数据与发现不断地在更新。《JAMA Oncol》医学期刊报道了2019年12月30日至2020年2月17日收治于中国武汉一家医院肿瘤科的1524例癌症患者,该医院发现癌症患者中的感染率(0.79%)高于医院所服务社区的累积发生率(0.37%)。

《柳叶刀》(Lancet Oncol)医学期刊,报道了1571名COVID-19患者的前瞻性队列研究,其中18位曾有癌症病史,该研究发现具有癌症病史的患者,发生严重事件(需要辅助通气或重症监护病房护理)的几率比其他患者更高。

问药

行管期间别自行换药或停药

问:你好,我向来有吃降血压的药物,之前医生开的药物是氨氯地平(amlodipine),每次的分量是一粒半,之后由于脚肿,因此医生换了另一种药物,即氯沙坦钾片(losartan potassium),分量则是一天一粒。

本来在最近就要去复诊,但由于COVID-19疫情的缘故,我不敢去诊所领药,因此目前氯沙坦钾片已经没了,不过还有一些之前留下的氨氯地平。

请问我是否可以用氨氯地平(每次一粒半)来“暂时代替”已没了的氯沙坦钾片?因为担心若不吃降血压药物会有事,至于脚肿就暂且不理它。谢谢指点。

答:你好,目前政府医院丶私人医院丶诊所或药剂行都有提供得来速(Drive Thru)服务(即无须下车即可直接领药)以及邮递药物服务,对于病情相对稳定的慢性疾病患者(比如高血压或糖尿病等),在这行动管制令期间,可以考虑联系该诊所或医院,要求邮递服务并继续服用现有的药物控制病情,若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才选择旧有的药物代替。

专题

霉菌“吃光”耳膜失听力 勿掏耳保干爽 耳朵不发霉

医句话:

生活中经常可以看见食物或家具发霉的状况,却不曾想过耳朵也能会“发霉”,以致发痒难耐,出现耳塞耳闷等症状,甚至会影响听力。这是因为霉菌易在温暖潮湿的环境生长繁殖,当外耳道进水或人们过度清洁伤及耳道皮肤时,就会让霉菌趁虚而入。

外耳道暖又暗 霉菌最爱

“由于行动管制令(MCO)下长时间停业,商场空气不流通,环境闷热潮湿,网络上流出许多商品发霉的照片,甚至连电影院座椅也长满了白色霉菌。大家可能想不到的是,耳朵也会如同那些皮包皮鞋一样发霉,在医学上称为耳霉菌病或霉菌性外耳道炎(otomycosis)。耳道里布满了或白或黑的霉菌,让人痒得难受,严重时甚至会盖住或令耳膜穿孔,影响听力。

亲子妇幼

冠状动脉瘤 心肌炎 川崎氏病夺命并发症

医句话:

川崎氏病(Kawasaki disease)的死亡率不高,甚至一些症状如红疹及手脚脱皮等亦可自愈,但并不意味着无须重视川崎氏病,其中冠状动脉瘤和心肌炎就是川崎氏病中最危险的并发症。

治疗太迟最伤“心”

“冠状动脉瘤及心肌炎是川崎氏病两大并发症。如没及时治疗,并发冠状动脉瘤的几率可达20%至25%的,换言之即每4至5位患者中就有1人中招。

不过冠状动脉瘤亦有分不同级别,分成小(<5毫米)丶中(5-8毫米)及大(>8毫米)。如果要更精准,我们需要以小孩的年龄丶身高丶体重来看他的心脏血管大小,临床上由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来分级。

专题

年轻男性下泌尿道感染 90%性传播疾病所致 抗生素可治疗

医句话:

临床上,男性发生下泌尿道感染的问题并非罕见。在40岁以下年轻男性的下泌尿道感染病例中,有90%是由性传播疾病所引起,而另10%的病例则是由不当的卫生习惯所致,或,由异常的泌尿道构造或功能所致。至于年长的男性,如果他们发生下泌尿道感染,最常见的原因是他们有前列腺肿大或尿路结石问题,这些问题可以导致他们无法有效排尿,以致尿液堆积于膀胱,最终引发感染问题。

男性尿道长本应少感染

“泌尿道感染简单来说就是泌尿道系统受到细菌感染。临床上,我们除了会将泌尿道感染分为上泌尿道感染(肾脏丶输尿管)和下泌尿道感染(膀胱丶尿道),还会将它区分为复杂性(complicated)或非复杂性(uncomplicated)的泌尿道感染。

问医

皮肤薄小摩擦就瘀青 别贸然搽类固醇  避免干燥为重点

问:医生,你好,我现年64岁,是一名退休人士,男性,最近这一两年我发现身体尤其是手臂部分的皮肤,只要稍微摩擦就会出现一片瘀青。

之前曾听朋友说人上了年纪皮肤就会变薄,是否真有此事呢?我该怎么办呢?谢谢医生指点。



医生解答:

你好,人上了年纪由于皮肤逐渐老化,与此同时也会逐渐变薄,而当我们的皮肤变薄时,一些小摩擦确实会造成皮肤底下的血管爆裂而造成瘀青,一些人就会自行到药剂行去购买类固醇的药膏,殊不知这会造成皮肤更加薄。

其实很多人无法分辨皮肤因摩擦后究竟是积血或是瘀青,可是却乱涂类固醇药膏,结果发现情况更糟。

正确做法是要了解皮肤薄了是永久性的,而要减少伤害就是避免皮肤干燥,切记不可用含类固醇的药膏。

 

Subscribe to



医识力

以「服务、实用、互动」为目标,同时提供五大服务范围:(一)提供医学须知; (二)提供医院、科系指南(; 三) 指导养生、防病、治疗的选择参考; (四)透过医疗讲座与读者面对面交流; (五)回答读者的医疗/用药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