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

硬化剂治动静脉畸形 免开刀须重复注射

问:医生,我今年25岁,在我17岁下半年时,我发现左大腿疼痛不已,但病因不明。

之后我曾去咨询医生寻求治疗,可是医生却没有详细告知病情,只是告诉我有两种选择,第一是血管导管栓塞治疗,第二就是直接进行手术,可是我对手术没有信心,因此我选择了前者,3年前进行了这一项小手术。

根据医生在医药报告上所写“post left lower limb angiogram sclerotherapy”,但这句话根本不明白到底是什么?

以下是我的几个疑问:
Q1:请问根据医药报告上所言,到底我的左大腿痛是什么病因呢?为何在17岁至今疼痛一直没有改善,甚至还一点一点的增加?
Q2:请问这个小手术有哪些潜在风险及后遗症呢?我发现这个小手术似乎是没完没了,这些年来也花了不少钱。
Q3:请问直接进行手术是否可以一次过解决问题呢?
谢谢医生。

问医

8岁童脊椎侧弯年增12度 护具已无效 宜手术治疗

问:医生,我的女儿今年8岁,去年我发现她背后的脊椎骨有点S形,然后有带她去照X光(26度侧弯),之后医生的提议是1年后再去做1次X光。最近我带她去做多1次的X光,拿了报告又比去年更弯了(38度侧弯)。前后看了两个医生,一位医生说要我女儿动手术,因为她的弯会越来越倾斜,另一位医生提议我给她穿护具及物理治疗等。

像这样的情况来看,请问医生有什么提议?我们好无助,毕竟女儿才8岁,我们担心手术会有风险,谢谢医生指点。

问医

血瘤变癌几率不高 不想动刀?可用药惟限6个月

问:医生,我今年43岁,前阵子医生帮我诊断,发现在8个月内,血瘤从去年6月的3.3公分增长至今年2月份的5.5公分,因此医生建议我切除子宫。

以下是我的血瘤进展。
.2014年12月=1.8公分
.2017年1月= 2.公分
.2018年6月= 3.3公分
.2019年2月= 5.5公分
2004年3月,当时我进行了第一次手术,医生诊断为左边卵巢囊肿,因此被切除,之后我有服食中药,到了2009年,我进行第二次手术,这次是微创手术,从右卵巢抽出血瘤,之后每个月注射一针,医生告知是预防月经来。

在这之后我又开始服食中药及针灸,直到2011年4月,我进行第三次手术,当时是怀孕24周及盲肠发炎,过后我继续服食中药。

去年开始,我的病情开始严重,每次来经时都会感到很疼痛,有时甚至连坐也不行,根据医生告知血瘤“顶在”子宫背后,因为之前曾动手术,以致肠道复杂,医生不建议进行手术,嘱咐我吃止痛药,半年后再来检查,在无计可施之下,我继续吃中药及针灸。

疾病疗法

甲状腺消融治疗成效

39岁刘先生患有单侧甲状腺多发型结节,多年来一直定期追踪检查,生活上也常因为肿瘤而产生压迫吞咽的困难,医生已多次建议他开刀切除。但刘先生不愿意开刀摘除自己的器官而须终身服药,于是上网查询相关资讯,后得知甲状腺消融手术的新医疗技术。

近年韩国与欧洲开始流行用消融来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台湾一直到这一两年才开始引进甲状腺消融。笔者是台湾最早开始执行甲状腺治疗的医生,目前治疗人数约300例。到底甲状腺消融是如何施行呢?哪些人适合做?与传统的治疗差异是什么?

甲状腺结节消融手术如何做?

简单地说明就是,经由超声波导引将消融针扎到甲状腺结节里面(图1),借由针尖所放出来的能量加热,将结节组织破坏。治疗的医生通常需要很熟悉徒手超声波导引治疗的手法,反复在结节内移动消融针来治疗结节。由于治疗的伤口仅只有一两个针孔,与开刀动辄3至4公分,真的是所谓的微创手术。至于消融过的甲状腺结节,之后会在腺体内慢慢被吸收,体积逐渐缩小,甚至消失。

目前根据笔者的经验与相关文献的报告,消融手术后原本结节的体积在3个月后可以减少约50%,6个月后体积将可以减少约80%左右,有效改善病人临床外观与压迫的症状(图2)。目前类似的微侵入治疗甲状腺结节的方法除了用射频热消融外,还包含微波消融及海浮消融。

专题

高血糖冲破微血管 视网膜闹饥荒可致盲

医句话: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以导致失明,而失明不但令人失去行动的能力,也失去工作和经济能力,并且需要家人的照顾,所以许多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而失明的病人都需要靠社会保险(SOCSO,简称社险)的援助,这对社会和国家而言都是一大负担。

专题

4糖友1足溃疡 截肢3年後死亡率达50%

医句话:

二型糖尿病患在被确诊患有糖尿病后,就必须马上对其足部进行全面的检查;一型糖尿病患则是在被确诊患有糖尿病的5年后,就需要进行足部全面检查。医生必须更频繁的检查患者的足部,并教育患者有关糖尿病足的潜在风险。只有这样,才能降低下肢截肢的发生率。

非创伤性截肢 一半源自糖尿病

“糖尿病患发生足溃疡的终身风险可高达25%,这也表示每4名糖尿病患中,有1名患者会罹患糖尿病足溃汤。

根据医学文献,有50%的非创伤性下肢截肢患者均为糖尿病患,而曾经进行截肢的糖尿病患,将有更大的风险进行另一个截肢。此外,基于各种原因,糖尿病患在截肢3年后的死亡率达35%至50%之间,这个比率实际上高于某些癌症的死亡率。

专题

无法放松欠缺准备 出游充电不成反更累

医句话:

不管是在本地游或国外游,现代男女崇尚说走就走的旅行,除了钱包要扛得住,其实身体条件及出发前的准备丝毫大意不得,根据美国国际旅游医疗协会的报告,有60%至70%旅客在旅游期间会出现身体不舒服,有5%至8%旅客须要入院求医,这当中以腹泻丶呼吸气管和关节问题为主要原因,因此为了让旅途尽兴,旅游前多做一份健康准备,相等於为自己的旅程加一份保险。

掌握健康旅游攻略

“当亚航喊出‘人人都能飞’口号后,出国旅行不再是梦。近年来,自由行已蔚然成风,从以往的国内旅游到如今海外背包行等,旅游及旅行的定义也不断被更新,比如说在以前父母时代,出国旅行必定要到热门景点拍照,但如今对于背包客而言,出国背包行更在于体会当地民俗风情以及品尝道地美食等,也因此掌握好健康旅游攻略才能在每一趟旅程中‘满载而归’,而不是‘铩羽而归’。

银发保健

留意家居“小事” 别让它成为长者杀手

医句话:

当一名孩子出世的那一刻,养育他长大就是父母责无旁贷的责任。同样的,当父母逐渐年华老去,孩子也必须扛起照顾父母的责任。与照顾孩子最大的不同是,长者最忌摔倒,因此首要就是防止长者摔倒,要做到这点就必须从生活种种细节做起。

电源线vs绊脚线

“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经之路,年轻时我们凭着健康的体魄及精力去应付生活中种种挑战,以致生活中一些小细节比如搁置在客厅的电线丶灯光昏暗与否等,我们当下只觉得‘小事’。可是当岁月逐渐流逝,人到老年后这些‘小事’却有可能演变成潜伏在家居的无形杀手,多用心去留意可阻止不必要的意外上演,比如一摔命都没了的悲剧。

成人健康

黄东来/咳嗽,先厘清病源才能药到病除

美玉咳嗽已经有三个多月了,看过很多医生,吃过不少药,服用过很多偏方,妈妈煮过不同的食疗比如炖梨、炖橙,但不见改善,症状时好时坏。近来因为食用甜点和冰饮,症状加重不少,现在咳嗽以晨早和晚上为主,白天较少,痰多,痰的颜色是透明而且质地粘稠,没有咽痛或者发烧伤风,也因为这样的咳嗽一直干扰到她的睡眠质量,有时半夜会咳到醒,白天就会出现疲倦状况,也影响到她的工作素质,她的消化功能也很差,一吃到不合适的食物就会胃胀风。

把一把脉,看了她的舌苔和了解症状后,诊断她是咳嗽,是属于痰湿咳嗽。一直以来美玉的脾胃功能是虚弱的,所以在消化功能方面比较差,运化不到体内水湿,这些水湿是我们日常饮的水和吃的食物所产生的,导致痰湿内生,上迹于肺而导致咳嗽。治疗除了化痰止咳之外,还有补脾燥湿,因为美玉的咳嗽主要根本原因是脾胃功能虚弱造成的。

问药

黄宏圣/泄密者们

《泄密者》这部2018年的电影,大半部都在槟城拍摄,讲的是一家药物公司同时培养出传染疾病的蚊子和研发解药,等到疫情爆发,再推出垄断市场的解药,大发灾难财。

先不论电影故事的真假和现实中有没有这样的事,但和电影情节相同的说法却在许多时候被用来作为市场营销策略,奇怪的是当中许多不合逻辑的地方却被许多人接受,当中最为我们熟悉的莫过于以下两个例子。

例子一:被讹传成为抗癌圣品的维他命B17。根据这些产品卖家的说法,维他命B17已经被证实有治癌的效果,但是由于卖治疗癌症药物的公司怕被断了财路,运用影响力阻止美国药物监管局(FDA)批准维他命B17上市。可是仔细想想,要是这些大药厂有如此影响力和这产品真的有效,那么与其阻止维他命B17上市,不如把它注册专利,那可是20年独家销售的盈利啊!

例子二:疫苗是对抗制药公司制造出来的疾病。许多反对疫苗的人士认为疫苗对抗的传染疾病例如白喉症并不是高度传染疾病,甚至不存在,而且咬死疫苗只不过是药厂制造出来的发财工具。在相信和传播这个说法之前,打打算盘,算算一下。一剂白喉症解药的价格是一剂白喉症疫苗的接近10倍,要是你是丧尽天良想要发灾难财的那位,你会选择卖白喉疫苗还是让白喉症爆发时卖解药发大财?

Subscribe to



医识力

以「服务、实用、互动」为目标,同时提供五大服务范围:(一)提供医学须知; (二)提供医院、科系指南(; 三) 指导养生、防病、治疗的选择参考; (四)透过医疗讲座与读者面对面交流; (五)回答读者的医疗/用药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