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健康

腰骶椎退行性侧凸疾 致腰神经根受压迫

陈妈妈,64岁的家庭主妇,因饱受退行性脊柱疾病困扰而寻求手术治疗。

陈妈妈很爱做菜,尤其是晋升祖母后,更坚持每天亲自为儿孙準备三餐,只为了能让儿孙吃得营养,健康成长。可是,近三四年来,她的坐骨神经线疼痛三不五时发作,做菜的动作也不再像以前那般利落。起初她不以为意,以为人老了腰痠骨痛都是正常的,后来痛得受不了时就去药房拿止痛药服食。

最近陈妈妈的腰骶疼痛进一步恶化,“连煮一顿饭都要停下好几次,有时候甚至想躺臥下来,躺臥时感觉好很多,但从床上起来时就特別辛苦,痛得好像要了我的命!”她苦着脸申诉。

我从后面观察陈妈妈,只见她站立时身体微微向左侧弯曲,走路时步伐吃力,间歇性跛行,步行不到10分钟就要坐下来休息。

早在今年2月陈妈妈已经来过我的诊所,当时我建议她接受物理治疗,强化背肌,在家里也可以多做俯臥上抑的动作和游泳,有助舒缓疼痛。

“我照医生的话做了3个月,但还是不见效,痛得不行时只好吃止痛药。但止痛药吃多不好,所以我回来找您,希望您帮我做手术,一劳永逸,解决我的问题。”陈妈妈紧盯着我的眼睛,一口气说道。

成人健康

身体水道不通 水肿、肥胖跟著来

白雁

30岁以后,一不注意身材就走形,一个人如果看起来臃肿,主要是因为过多的废物堆积在体内,中医的说法是“寒湿内滞”。

在中医看来,不管是肥胖,还是水肿,都代表体内寒湿之气过重。这些人的特征是气血循环不好,身体的水液代谢不利,水分滞留在人体细胞之间,让身体膨胀起来,人就会发胖水肿。

现代人每天上班长时间久坐,导致气血循环不良,身体越来越沉重,还常常伴随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的症状。久坐不只会让脾胃受损,也容易使身体的水道“三焦”淤堵。

1分钟从三焦看湿气

三焦指的是我们上半身的胸腔和腹腔,大部分重要的脏器都在这里,上焦是心肺,中焦是脾胃,下焦是肝肾。

疾病疗法

潜伏在你胃的敌人·幽门螺旋杆菌!

经常感到“胃胀胀”又多胃气?不少人都以为是消化不良或是因饮食不定时造成,其实有可能是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作怪”!

虽然感染幽门螺旋杆菌无明显的症状,但细菌于胃中生存,则会有患上胃炎、胃溃疡及胃癌的风险。

若一直任由幽门螺旋杆菌于胃部“繁衍后代”,胃壁及胃黏膜将会受到破坏,引致胃炎及胃溃疡。

ParkCity医疗中心胃肠病专家沙拉瓦那古玛医生(Dr.Saravana Kumar Karunanathy)指出,幽门螺旋杆菌是一种长在人体胃跟十二指肠的细菌,发展中国家的人口感染率比较高。

他说,消化道溃疡是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其症状以上腹痛为主,有烧灼感、闷痛、胀痛等。

消化道溃疡中,以十二指肠溃疡及胃溃疡最为常见。消化道溃疡是反反覆覆发作的疾病,再发率极高,一旦成了消化道溃疡的病人,除非根除幽门螺旋杆菌,否则可能永远是一个消化道溃疡的病人。

“一般认为,感染的人应该是在孩提时期就受到感染,例如儿童期的生活条件不好、没有良好的供水系统、居住环境拥挤等都很容易感染,而家中有人感染时,其它成员也容易因为食物的分享或是不重视饮食卫生而受到感染。” 

疾病疗法

慢阻肺VS支气管哮喘·治疗关键需正确鉴别诊断

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都是具有呼吸道慢性炎症的阻塞性疾病。气道阻塞是两种疾病的共同特征。由于两种疾病的症状相似,病发时会感到呼吸困难、喘不过气、呼吸气促、胸闷和咳嗽等,一般民众对此难以分辨。

本期《医识力》由阿拉白沙罗医疗中心呼吸系统专科顾问吴基山医生接受专访,详谈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病问题。

呼吸,是维持生命不可或缺的重要过程,也是体内能量转换的重要因素。尽管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症相似,患上它让人担忧,只怕一口气喘不来就小命休矣。

吴医生指出,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两者最大的不同是,前者属于先天性或家族遗传,通常患有哮喘病的父母,其女子高达60至70%都有哮喘,大部份患者都是在孩提时代或青年期开始患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后天环境因素影响而导致,患者多数是中年后起病,症状缓慢进展,且逐渐加重。

成人健康

2018马来西亚癌症护理倡议峰会 MCCI CRM与政府推行病人导航计划 打破治癌障碍提高存活率

亟需可靠讯息 选择可负担治疗 

“当病人面对癌症的时候,我们首先要把焦点放在病人身上,了解病人的需求,因为不同的病人有不同的期待。我们要让病人知道现有的治疗选择、他们的经济状况和可负担的能力、治疗全程的情绪状态,而且病人要清楚明白人生的方向和精神上的需求。 

可靠的讯息是我们目前面对的巨大挑战。在美国,许多公信力网站的医疗资讯是有实践证据为基础,也就是说,当一项新的治疗推出时,必有相关的研究如存活率、推荐用量等证明作支援。 

在英国及许多欧洲国家,公共服务部门或国家公共卫生服务单位在网站发布的医疗讯息也是有实践证据为基础,并根据病人的负担能力给予相关治疗建议。 

这些对马来西亚而言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我以国家综合癌症网络(The 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为例,当中所发布的治疗未必是我们所能承担的。 

不只是大马,其他亚洲国家的病人也面对相同的挑战,即使你获得相关的医疗资讯,但是你还是不确定是否适合自己,或能否负担得起。 

成人健康

感染幽门螺旋杆菌 胃癌风险7级跳

案例: 
34岁的李先生,长期受胃痛所苦,总归咎于工作压力大及三餐不定时,喝酒和抽烟则是其减压的方式。近1个月,他感觉上腹胀痛逐渐加重,尤其在进食后更为明显,没胃口,体重不断下降,且连续10天排出黑便。直到他接受体检,透过胃镜检查发现严重胃溃疡,再经切片化验确诊为胃癌后,才悔不当初。他责怪自己没有好好照顾身体,对身体发出的讯息掉以轻心,最终赔上健康。 

胃病?胃癌? 
症状相似难分辨
 

胃癌的症状有上腹疼痛、呕吐、体重下降、吐血、贫血及在上腹位置摸到硬块,后者是当癌肿已经很大时,才会有此表现。 

不是每一个症状都能直接诊断一个人患有胃癌。症状很多时候只能告诉我们应该去检查什么地方,而非能够直接做出诊断。尤其胃病如胃溃疡及胃发炎,它和胃癌的症状其实很相似,例如上腹疼痛及呕吐。 

胃癌最显著的症状是体重无端端下降、吐血、大便呈黑炭色。除了症状,还有其他因素也可纳入考量,比如病人的年龄及家族史(遗传基因)。 

疾病疗法

干细胞移植·修复损伤器官治愈疾病

一般上,提起干细胞移植,人们想到的就是骨髓移植。但随着科学与医学的进步,造血干细胞移植(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的取得途径已不局限于抽取骨髓干细胞,它也可从外周血中采集造血干细胞,或由婴儿脐带血中获得。

值得鼓舞的是,随着移植技术的进步,移植的风险也从过去的30至40%降至了如今的约10至15%!

人体由数以万计的细胞所组成,其中最神奇的就非干细胞莫属了。此“万能细胞”不但是各种组织器官的种子细胞,它也有助于修复损伤的组织和器官。干细胞移植更成功应用在许多疾病治疗上,达到理想的效果。

双威医疗中心血液病理专科拿督曾建明医生指出,细胞是组成人体最基本的单位,而干细胞具有再生各种组织器官和人体的潜在功能。“我们身体的各个器官,像心、肝、肺、肾等都有属于自己独特的干细胞种类。

干细胞乃‘细胞之母’,负责制造其他种类细胞,也是新细胞的供应商。而干细胞移植治疗,是把健康的干细胞移植到患者体内,达到修复或替换受损细胞或组织,从而达到治愈的目的。

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最常用于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地中海贫血症、骨髓衰竭症、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癌等。

饮食营养

马来西亚肥胖率冠亚洲 不良饮食习惯为终极祸首

马来西亚的肥胖率,在亚洲排行榜上位居榜首,接近一半的人都有高脂肪的问题,而饮食是“贡献”最多的祸首。
现代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曾说过“让食物成为你的药物,药物就是你的食物”,已经在先进社会体现了,非传染性疾病如糖尿病、心脏病、三高、癌症等疾病,都是从饮食不良习惯中导致。
营养学家分析,一个人每日脂肪的建议摄取量宜佔总热量的30%以下,然而大马人现在从脂肪中摄取的热量是45%,所以想不胖也难。

 

各种食油都有潜在地雷
正确烹饪油 健康关键

脂肪来源,食油是关键之一,大马的饮食习惯都是油腻而不健康,从炒粿条、椰浆饭、印度煎饼等,都是无油不欢,所以『减油』与『选油』是预防疾病的第一步,来听听两位天然食品达人解说当今市场上的食油安全及如何选择食油。

饮食营养

大骨汤越是乳白 脂肪含量越高

有所谓“宁可食无馔,不可饭无汤”,华人的饮食通常离不开几个菜一锅汤,可见汤在华人饮食文化占有重要的角色。翻开不同菜系的食谱会看到各种汤品,如:不同的清汤、老火汤、素高汤等,为何有些汤(如:鱼汤、猪骨汤等)会是白色而有些又不会?为什么用洋葱、玉米等蔬菜熬煮的汤不加味素也能如此鲜甜?我们就来谈谈汤的部分。

若翻看字典,汤(soup)的意思大概是指用肉、鱼或蔬菜等食材加水煮沸而成的液状菜肴。从材料来说,汤和炖菜(stew)颇为相似,两者很难区分,最明显的差別应该在于水的份量,炖菜通常含有较少的汁液。要彻底摄取汤中营养,除了喝汤也不要把汤渣全都丟弃,光是喝汤只能吸收溶解在汤中有限的营养,形同白白浪费了不少食材的营养素。

据说restaurant(餐厅)这个词汇最初在16世纪也与浓汤有关,当时是用来形容法国一种类似街头小吃、可助恢复体力的浓汤,后来随着专门贩卖这种浓汤的店舖的开设,促使了“restaurant”成为描述一般现代饮食场所的专有名词。

疾病疗法

肝癌的动脉内治疗

肝癌病人约只有20%能以手术切除或射频烧融及换肝手术等所谓治癒性疗法治疗,其余病例或首度治疗后再复发之病人只能以非治癒性之姑息疗法,如化学治疗、标靶治疗、放射线治疗及各种动脉内治疗法来为病人治疗。基本上动脉内治疗是以阻断动脉血流,断除肿瘤之营养来源,造成肿瘤坏死为原则。自从80年代碘油用于小型肝癌诊断后,以碘油为载具,加上化疗药,在日本医界就广泛地用于各期別的肝癌治疗。20世纪末,更因为微导管的超选择放置于肝肿瘤营养血管,进行亚枝段栓塞法,造成接近于93%肿瘤坏死,而有非外科之枝段切除法的美名。动脉内的栓塞法可以重复实施,所以对肝癌会一再的复发的特性,的确是一个值得选择的手术。

Subscribe to



医识力

以「服务、实用、互动」为目标,同时提供五大服务范围:(一)提供医学须知; (二)提供医院、科系指南(; 三) 指导养生、防病、治疗的选择参考; (四)透过医疗讲座与读者面对面交流; (五)回答读者的医疗/用药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