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70%糖尿病逾半高血压 大马COVID-19死者 80%生前患共病

医句话:

逾80%的大马COVID-19死亡病例存在至少1种的潜在健康问题,包括高达70%患有糖尿病、过半患有高血压,23.4%患有心脏病。当一个人患有慢性病而又感染了COVID-19,死亡的几率更高。一项对中国武汉火神山收治的所有COVID-19患者的回顾性观察研究发现,高血压患者的生存率低于非高血压患者。因此,慢性病患者是有双重危险(double jeopardy)的,在这特殊时期,他们除了可能死于并发症,在染疫后病情严重甚至危及性命的几率更高。

“过去20年以来,心脏病、中风、癌症、慢性呼吸疾病、慢性肾病、阿兹海默症和糖尿病等非传染性疾病(NCDs),是世界上最主要的死因。我们也清楚地知道,就主要死因而言,始终排名第一的是心血管疾病。大马也有一样的状况,心血管疾病也一直是国人的‘头号杀手’。

专题

居家隔离如何保护家人? 保卫‧防护‧攻击 从你我做起

医句话:

我们应该学习如何与这种病毒和谐共存,遵循标准作业程序,并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应用保卫-防护-攻击(Guard-Protect-Attack)概念,如果每个人都在当中发挥作用,我们将有机会恢复正常的生活。

“我最近参加了在巴生县卫生局行动室的一项COVID-19志愿工作,我的职责是致电阳性(positive)个案,并根据卫生部的指南,以确定是否需要让个案居家隔离、送院治疗或放行。

在一般情况下,大过1岁和小于60岁的个案,如果无症状和共病,他们将被安排进行居家隔离。但是,该如何保护检测结果为阴性,但与个案生活在同一个家庭中的人士,是一项值得关注的课题。而作为一般居家隔离指南,常见的标准作业程序(SOP)为在家戴口罩、独立房间和厕所、经常洗手和戴手套。

在一个挺有意思的案例中,尽管遵循上述指南,一名女性在照顾母亲后还是不幸染疫。她的母亲被检测为阳性,并被居家隔离,而其他家庭成员(包括父亲,两个兄弟和她自己)的第一次检测为阴性。

专题

急性肾损伤非慢性肾病 找出原因可治愈

医句话:
每当一谈及肾脏疾病或肾脏功能不正常时,很多人第一个念头就是想到慢性肾病(CKD),殊不知急性肾损伤(AKI)也会引发肾脏功能异常,与CKD近乎无可逆转的情况相比,只要能及早发现AKI的存在并及时治疗,恢复肾脏功能的几率可达90%,同时日后也不会有长期影响,因此有必要了解AKI与CKD之间的差异,并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无后患,而这也是肾脏科医生努力的使命之一。

“从医学文献及历史演进来看,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早期医学名词为急性肾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但近10多年它已重新命名为急性肾损伤,这是因为前者给人的感觉就是肾脏已经‘没救’了,但其实AKI是‘可被治疗及根治’,前提是要及早发现及治疗。

从字眼来看,急性肾损伤发生是‘突然’及‘在短时间内’,即在数天至数周内肾脏功能就出现了变化,反之慢性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则是一个长期的伤害,这也是两者最大的差异。

专题

没有所谓『无法痊癒无能为力』所有罕见病都可治疗

医句话:

当一个人患有罕见病,并不意味着必须治愈才能够活下去。许多疾病如高血压、气喘和糖尿病等也没有治愈的方法,却能够通过药物控制好病情,而罕见病也是一样的。只要他们接受适当的治疗与控制良好,寿命可与一般人无异。

“目前全球已鉴定出大约8000种罕见病,约80%是基因突变或缺陷导致的遗传性疾病。不同国家对罕见病的定义各异,我国卫生部未确切为此定义。根据民主及经济事务研究中心(IDEAS)2019年公布的《大马罕见病白皮书》,建议根据患病率(即总人口中每4000人中就有不到1人受影响)定义罕见病。

专题

“糖心”来袭 通波仔还是绕道好?急性冠心病 糖尿病致命凶手

医句话:

临床上,如果糖尿病患有急性冠状动脉症候群(ACS),他该选择何种治疗方式?是“通波仔”介入治疗较好呢?抑或绕道手术较好?实际上那存有许多考量因素,其中病人本身的选择便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

“ST段上升型心肌梗塞(STEMI)、非ST段上升型心肌梗塞(NSTEMI)及不稳定型心绞痛(UA),是急性冠状动脉症候群(ACS)的三大病症。根据美国心脏协会(AHA)和欧洲心脏科学会(ESH)的建议,凡是胸痛少于12小时且其ST段持续升高,或,有新的左侧束支传导阻滞的病人,均应进行血管再灌流治疗(reperfusion therapy)。其中,通过心导管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进行机械性血管再灌流是糖尿病患发生急性心梗的治疗选择。

如果在没有办法执行PCI或俗称通波仔的情况下(没有操刀者或手术室),则应在少于30分钟的‘到院至施打药物时间“(door to needle time)内进行血栓溶解治疗。

专题

糖尿病 血管变硬 80%糖友死于动粥疾病

医句话:

有80%的糖尿病患死于动脉粥样硬化所引起的各种疾病,比如说脑中风、冠心病、周边血管疾病等,其中急性冠状动脉症候群(ACS)更是一大致命因素。动脉粥样硬化是指粥样斑块沉积在血管壁并造成动脉狭窄,而一旦斑块开始破裂脱落并形成血栓时,就成了ACS的病变基础,其中依血栓阻塞情况分成ST段上升型心梗、非ST段上升型心梗及不稳定型心绞痛。

“如今,世界各国的糖尿病病发率都不断在上升,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实际上,有80%的糖尿病患死于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所引起的各种疾病,比如说脑中风、冠心病、周边血管疾病等,其中,急性冠状动脉症候群(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更是一大致命因素。

专题

腰痛未必要开刀 80%採保守治疗

案例:

35岁林先生是一名会计师,但常常会闪到腰,有时候开个电脑工作,一弯腰,腰就受伤了。不仅如此,偶尔连打个喷嚏、拿个重物都会让腰受罪。他很苦恼,衷心希望新的一年,腰痛不要来。

“腰痛,对于银发族来说是司空见惯的老毛病,但是近年来,来门诊看腰痛的病人,大部分是年轻上班族,有些腰痛还反复发作。其实,腰痛已经不是银发族的专利了,腰痛已经成为现代人的‘老毛病’,且有逐渐年轻化的迹象。

引起腰痛的原因有很多种,包括腰部骨质增生、骨刺、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韧带肥大椎管狭窄 、腰部骨折、椎管肿瘤、腰部的急性或慢性的外伤或劳损、腰肌劳损和僵直性脊椎炎等。

另外造成腰痛的原因, 还包括十二指肠溃疡、泌尿系统感染、肾脏结石、妇科炎症、经期紧张而导致倒流等原因。

所以,身为医生的我们,一定要追根究底的问清楚,才能下判断,这是什么原因所造成的,不是病人挂诊说腰痛,就要立刻照磁力共振造影(MRI)。

专题

15亿人免感染 救760万人命 世卫抗疟20年取巨大成果

医句话:

过去20年以来,各国已成功避免了15亿人罹患疟疾和760万人死于疟疾,这是前所未有的进步,也是自本世纪初以来,全球卫生领域回报最高的投资之一。惟之前为2020年设下的全球疟疾战略技术的里程碑目标,即与2015年相比,将全球疟疾病发率和死亡率减少至少40%的进展则明显偏离了轨道。

“世界卫生组织(WHO)所发布的《2020年世界疟疾报告》是特别版报告,因为它不仅涵盖2019年全球在疟疾防控方面的最新数据、预测了2020年全球疟疾负担趋势,更回顾了常被认为是对抗疟疾的黄金年代─过去20年全球应对疟疾的关键事件与里程碑。报告也详细分析了《2016至2030年全球疟疾技术战略》在实现2020年里程碑的进展,以及关于疟疾和COVID-19的专门章节。

专题

该睡则睡 别“惹毛”内分泌系统 一旦失调 生长發育情绪皆遭殃

案例:

35岁陈小姐,父母都患有糖尿病,父亲死于肾衰竭,母亲也患上中风与心脏病。陈小姐在做体检的时候,发现自己有肥胖症,BMI高达33kg/m2,还有高血压、高胆固醇、前期糖尿病(pre diabetes)和多囊性卵巢症候群(PCOS),后者导致她月经周期紊乱,并出现男性化的毛发,这使到她很烦恼。

除了这些问题,她还伴有经常性头痛、尿酸高和胃酸过高问题,经过一连串的问诊后,医生诊断她患上了代谢症候群(metabolic syndrome),这是一种胰岛素拮抗(insulin resistance)的表现。在饮食治疗师和医生的建议下,陈小姐开始减肥,每个月减了2公斤,BMI从33减到29,6个月后月经也开始恢复正常,高血压也调至正常水平,胆固醇有所进步。不过,这场抗肥胖之役仍在持续,她希望今年健康瘦下来,扳正失调的荷尔蒙。
 

专题

胃癌侵略性高预后差 5年存活率<25% 比大肠癌更低

真实案例:
数月以来,烟不离手的50余岁A先生不时会胃痛。由于生意忙碌,他并未特别上心,偶尔抽空去见了普通科医生,服用了三四天胃药,觉得稍有改善便停药了,然而胃痛依旧反复。某天,他听闻35岁的B女士也有类似状况,起初吃了胃药能够缓解胃痛,之后却不见效了。

在拖拖拉拉半年之后,B女士到专科做检查,最终发现癌细胞已扩散至肝脏,确诊第IV期胃癌。此事吓得A先生也赶紧去做胃内窥镜检查,所幸发现是患上胃溃疡。虽然如此,胃病反复难好也相当困扰, A先生今年的新年愿望便是不再胃痛。




医识力

以「服务、实用、互动」为目标,同时提供五大服务范围:(一)提供医学须知; (二)提供医院、科系指南(; 三) 指导养生、防病、治疗的选择参考; (四)透过医疗讲座与读者面对面交流; (五)回答读者的医疗/用药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