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在宝宝面前吵架 影响心理健康 延缓认知发展

案例:
嘉怡是一位新手妈妈,面对6个月大的宝宝依然束手无策,宝宝每天哭闹,一闹就闹3个小时,她花了一些时间来观察宝宝的举动,可是依旧没有头绪,这渐渐影响了她的情绪。无形中,她把所有的负面情绪都发泄在宝宝身上。

符祥怡(Jessie Foo)臨床心理學家
符祥怡(Jessie Foo)临床心理学家

安全感探索及学习的基础
身为一位新手妈妈,她们常会把专注力放在孩子身上,给予最好的生理享受,如买好的产品、好的食物和最好的托儿所等,却忽略了宝宝的心理健康。

其实一个新生儿,即便出世第一天,实际上已开始和人产生联系,甚至会回应你,这些都和父母的情绪有关联。当父母向孩子微笑或和他们说话时,他们是感觉得到的。他们会体验、调整和表现情绪,包括开心、伤心、生气等。

父母是宝宝出世后第一个所接触的对象,因而彼此必须保持良好的情感交流。给予宝宝亲密和安全的关系,对宝宝来说是极其重要的,因为这能让宝宝产生安全感。当宝宝感觉有安全感时,他们才能开始探索环境和学习。

很多时候,我们把大部分时间专注在孩子的生理上,以确保孩子是健康的,但我们也得照顾他们的心理。
为什么宝宝心理健康如此重要?它有助于调节压力和情绪,甚至会影响认知发展。当孩子心理不健康时,会延缓认知发展,影响学习能力。

扑克脸试验:父母情绪直接影响孩子
心理健康会影响宝宝与他人建立健康关系的能力,很难与他人有很好的联系;所以当一个孩子心理不健康时,不仅仅影响孩子的情绪,还会长期影响自我价值和自信心的发展。

著名的扑克脸试验(still face experiment)短片一开始,妈妈和宝宝互动良好,他们相互微笑和沟通,过程中彼此在情感上建立正向反应(感到安全、和谐)。过后,妈妈面无表情面对宝宝,不论宝宝做出任何动作,妈妈定睛望着宝宝,不作任何回应。宝宝很快意识到妈妈脸部表情的不同,尝试了各种方式来引起妈妈的注意,妈妈依然无动于衷。

此时,宝宝显现不安、烦躁、不知所措,最后就大哭。当妈妈再一次跟宝宝互动时,你会发现宝宝的情绪变化,再次找回他们良好的互动关系。

这个实验短片可以显示父母的情绪是直接影响孩子的,如果父母跟孩子没有建立良好的情感交流,你会发现孩子需要花很长时间让自己适应,因为他们无法确认父母给予他们的回应,因而与宝宝的互动关系可以直接影响他们的感觉和情绪,例如面无表情会引起宝宝的负面情绪和行为,所以孩子依附父母是由婴儿期开始建立的。

父母心灵不健全 宝宝易受影响
父母是导致宝宝心理不健康的主要因素:

●小时候曾遭受虐待的父母,长大后的他们,较难跟自己的孩子一起成长。
●父母本身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宝宝与他们生活时,心理健康也会受到影响。
●如果父母有吸毒、酗酒、赌博上瘾等不良习惯,肯定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
●如果父母的感情出现问题时,他们会认为宝宝年纪太小不了解成人的感情问​​题,但是宝宝能够感觉他们的情绪变化、说话声调的变化、肢体语言的变化。我们曾经做过类似的临床试验,安排一对夫妻站在孩子身旁吵架,我们清楚看到,虽然孩子不作声只是专注于玩玩具,这已经直接影响他们的情绪问题。过后宝宝丢东西,这显示孩子的心理健康受到很大的负面影响。
●有时候父母低估了社会支持的重要性,尤其是全职妈妈,当她们独自照顾孩子和做家务时,一个人承担所有事物,对她们来说是充满挑战的,的确需要社会的支持。
适时安抚 建立信任

当父母和孩子建立良好的情感基础,孩子才会感觉有安全感,所谓安全感就是当你的孩子感到不安时,因而哭闹,他们会求助予你,希望得到父母的支持和安慰。当你及时安抚孩子时,你会发现这些得到安抚的孩子,会继续玩耍。这显示父母与孩子有很好的情感交流空间。

有时孩子无法适时调节自己的情绪,基于孩子与父母之间并没有建立良好的情感基础,因而无法从父母身上得到安全感。当孩子哭闹时,父母没有给予孩子任何反应,孩子会感觉很困扰,到底他们应不应该相信自己的父母?父母长期忽略孩子,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男生不能哭?错!协助孩子表达自然情绪
父母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提高孩子的心理健康:
1)父母须腾出时间与宝宝建立良好的互动和交流
可以通过微笑、触摸、讲话、唱歌等与宝宝互动。虽然宝宝听不懂我们说什么,但这是他们学习语言的重要过程。在孩子还不懂得说话之前,他们是通过聆听来学习语言的。如果你从来不跟他们讲话,或讲话次数少,肯定会影响他们的语言发展。

2)父母须花时间了解宝宝的行为与暗示
刚开始,新手妈妈对一直哭闹的宝宝束手无策,她无法了解宝宝哭闹的原因,的确需要时间来适应和了解,渐渐地,你会掌握这一切,也懂得如何给予宝宝回应。

3)对于宝宝的需求须及时回应
零至6个月的宝宝,当他们哭闹时,父母须要及时回应,因为他们需要安全感。再来,在未给予宝宝回应前,记得不要让宝宝哭闹太久。

4)当孩子感到害怕、生气或受伤时,父母须安抚他们。
不要灌输孩子“男生不能哭”或“男生不能感到害怕”的观念,其实伤心、害怕、生气都是自然情绪,我们应该协助孩子表达这些情绪。更重要的是,当孩子面对压力时,父母要懂得如何安抚,让孩子了解和调适自己的情绪。

5)在家建立良好日常作息
父母为孩子进行自身行为规范,在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可以让他们预测下一步要进行的事情。也可把这个方法用在宝宝身上,虽然他们不会说话,但通过妈妈的行为,可以了解什么时候冲凉、喝奶和睡觉。

6)父母须懂得照顾自己的健康
尤其是母亲,她们为了照顾孩子,往往忽略了自己。其实,在她们把孩子照顾好之前,自己必须先照顾好自己,如果他们的生理和心理不健康,她们是无法给予宝宝很好的照顾。

7)成为良好的模范
夫妻之间的沟通方式会直接影响孩子,如果你谩骂或殴打另一半,孩子会有样学样,他们会把自己在家所看到的“沟通方式”用在其他人身上,尤其在学校。如果不想孩子成为暴力孩子,父母就必须指导以正确的方式与他人沟通。

虽然我们不能避免生活上带来的压力,但我们可以帮助孩子学习建立富有弹性的心理健康,当他们面对压力时,懂得如何应对。

温馨提醒:文章与广告内提及产品、服务及个案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看诊依据,须以医生的意见为主。
 

文章来源:
2018-09-15 星洲日报 医识力特约 笔录 王宝玲

评论




医识力

以「服务、实用、互动」为目标,同时提供五大服务范围:(一)提供医学须知; (二)提供医院、科系指南(; 三) 指导养生、防病、治疗的选择参考; (四)透过医疗讲座与读者面对面交流; (五)回答读者的医疗/用药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