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M钻研亚洲常见癌症 打造头颈癌治疗性疫苗

马来西亚癌症研究机构(Cancer Research Malaysia)是一个非营利且独立营运的癌症研究中心,在雪隆拥有两间研究实验室,目前致力于钻研头颈癌丶乳癌和卵巢癌。该研究所重点关注被忽视的癌症研究,尤其是好发于亚洲人身上的癌症,致力于研究亚洲癌症病患的基因和癌细胞种类,除了希望借此找到新的治疗方式,也希望透过药物重定位来找到经济实惠且可以及时治疗癌症的方法,最终旨在提高亚洲癌症病患的生存率。

癌症研究为什么如此重要?张素芳说:“因为癌症研究旨在治愈更多的癌症,预防更多的癌症。假设今天我们停止了所有的医学研究,癌症在未来将不会有任何改善。”

癌症存活率获改善 睾丸癌达95%

“试想想如果今年将有3万名国人被告知他们患有癌症,他们首先会想到的是什麽?‘我的寿命还剩多少?’丶‘我要承受多大的疼痛?’丶‘我承担得起治疗费用吗?’。人们都认为癌症是一种无法治愈的疾病,是一个令人生畏而不去谈论的疾病。

试想像,未来如果我们有能力去控制癌症,我们可以将它视为一种可控制又可负担(治疗费用)的慢性疾病吗?

尽管我们仍然看到许多人死于癌症,但我们同时必须接受另一个事实,那就是大多数的癌症存活率正逐步改善。比如英国于1970年的癌症存活率仅有25%,意味每4名病患中有1名病患能存活10年,2010年时已改善至每2名病患中有1名能存活10年,预计到了2050年,每4名病患中将有3名能存活10年。

对于抗击某些癌症,我们已取得很大的进展,如睾丸癌病患的存活率为95%或以上,其他有着较佳生存率的癌症包括子宫颈癌丶乳癌丶前列腺癌丶黑色素瘤丶甲状腺癌。但对于某些癌症如胰腺癌或肺癌,在过去的40年里,我们只取得了很小的进展。

未来30年 癌症病发率翻倍

不幸的是,癌症的治疗费用远远超过通货膨胀率。例如针对一些乳癌病患所使用的标靶治疗药物,其每月费用介于8000令吉至1万8000令吉,而且需要病患终身服用,因为担心停止服用后会让癌症复发。

而现实情况是,80%马来西亚家庭的月收入是低于5000令吉的,大多病患都无法承担如此的治疗费用。今天,每2名我国癌症病患中,就有1名病患在他被诊断患有癌症的第一年内,就已经开始面对财务灾难。

另外,癌症目前的经济负担成本已经是疟疾丶结核病和爱滋病3种疾病合并起来的3倍。同时,这其中存有一项极大的挑战─未来30年内,癌症的病发率会翻倍。

-
张素芳教授(Teo Soo Hwang)
马来西亚癌症研究机构首席执行员
马大医药中心客座教授



无新药研究=无仿制药可用

最终,我们都希望世上每一种疾病,都有廉价的药物可以使用来进行治疗。而唯一的方式就是拥有堆积如山的非专利药物(generic drug,也称仿制药)可使用,但这些药物要从何而来?

当一个新的药物推出,它被称为专利药物(branded drug,又称原研药),一般享有20年的专利权保护,一旦专利权到期后,其他合格药厂可以生产同样的药物,并以任何的价格出售,这个药物因此变得通用,成为非专利药物。

在美国,药厂和社会有着一个契约,药厂冒险开发新药物,其研究获得政府机构丶基金会丶非营利机构丶学术机构和风险投资机构的资助,然后药厂再使用20年专利权期限中所赚的钱来应付其研发成本。这群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共同努力推动科学,将新药开发从实验室推动至临床使用。

我们常轻易说,“这些药厂不应该每年都从抗癌药物中赚取20亿美元(约80亿令吉)!”但是,如果我们切断了它,药物的研发及创新管道将被终止,没有人要投入这个行业,而我们也将不会有非专利药物可使用。要知道,于2016年,非专利药物在美国医药市场上就占据了89%的处方量。

罕见病收益低 药厂不考虑研发

虽然这是我们开发新药的唯一模式,但这种模式也存在着某些挑战。

对于一些罕见的癌症或疾病,药厂将永远不会想去投资研发,因为他们不会想用20亿美元去开发一种每年只能卖给10名病人的新药物。或者是对于一些常见于低收入国家的疾病,药厂也不会想去投资研发,因为他们认为低收入国家没有足够的能力支付这些药物费用。

为公平地对待世界,我们需要扭转以上的运作模式,首先要确保能够资助那些为“常见于低收入国家的疾病”所进行的研究。在我看来,慈善事业丶基金会及企业可以在此时介入协助,就如比尔盖茨丶沃兹巴菲特丶马克扎克伯格,他们会将资金投入基金会以资助新药开发的研究。因为一旦新药被研发,它将成为永久的知识。

在地研究 找出合适抗癌方案

从根本上,马来西亚癌症研究机构专注于研究亚洲常见的癌症。地球上近80亿人口中,亚洲人占了40亿,但目前针对亚洲人所进行的遗传学研究只占了5%,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差距,其馀95%的研究都是针对白人,都在欧美,澳洲或纽西兰等地进行。

不同的遗传基因使每个人在不同的疾病中有着不同的风险,对治疗的反应也不同。因此,我们需要进行在地研究,以找到适合我们的癌症治疗及控制方式。

打个比方,华人丶比达友人丶伊班人丶卡达山人的鼻咽癌发病几率,实际上比一个居住在伦敦的普通白人高达40倍。再来,于2016年,全世界有大约30万人被诊断出患有口腔癌,其中85%的口腔癌案例发生在印度丶台湾及东南亚等地。

在马来西亚,从2007年至2011年,一共有9419人患有头颈癌,占所有癌症病例的9.1%,是我国第四大常见癌症。为此,马来西亚癌症研究机构已经研发了头颈癌的胜肽疫苗(peptide vaccine,一种治疗性疫苗,属免疫疗法),目前仍在进行动物试验,希望可以在不久的将来进展到临床试验。另外我们更希望找到预防口腔癌的检测方式,目前我们正研究如何通过使用手机应用程序的图像检测来及早侦测人们口中可以继发成癌症的病变。

病患导航加基因图谱 提高乳癌存活率

马来西亚的乳癌存活率是亚太区最差的国家,乳癌病患5年的存活率只有49%,比起韩国(92%)丶新加坡(83%)丶中国(63%)及印度(52%),有明显的差距。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有45%病患到了乳癌晚期才去做检测,或当他们发现自己有乳癌时依然固执于尝试其他另类疗法。

为改善以上情况,马来西亚癌症研究机构建立了病患导航计划,由一群有经验的护士组成和领导,以协助提高乳癌的存活率。目前第一个辅助中心已设立在巴生,未来希望可以扩展至芙蓉丶马六甲丶古晋丶亚庇等。

另外,马来西亚癌症研究机构也正致力于制作亚洲乳癌病患的基因图谱(genetic map),通过收集600名马来西亚乳癌病患的病历,借此来了解乳癌的各种种类丶复杂程度,以及找出有效应对的治疗方法。因为大部分现有的研究都是针对白人,极少是针对亚洲人而进行的。

根据这个基因图谱,目前可知的是亚洲人的免疫系统,与白人相比,实际上是有点差异的,这意味着前者对某些治疗法会做出不同的反应。我们正使用这些信息来规划一个临床试验,以为乳癌病患测试通过药物重定位(re-purpose)来研发的新治疗方案。

及早获知基因信息助防癌

好莱坞明星安祖莲娜祖莉(Angelina Jolie)因发现自己携带有缺陷的BRCA1基因,而做了乳房切除和重建手术。这个基因遗传自其母亲,使她这一生中患有乳癌几率是87%。而在马来西亚,有约1万5000名国人,同样被遗传并携带了这个基因,其中一半是男性。男性如果遗传到BRCA1缺陷基因也会增加患上前列腺癌的风险,女性则以乳癌丶卵巢癌及胰腺癌居多。

不幸的是,大部分的人,都是在他们患上癌症时,才知道自己带有缺陷的遗传基因。如果要真正的做到癌症预防,我们需要确保这些人能够及早获知自己的基因信息,以及早采取预防措施。

马来西亚癌症研究机构早已有基因检测的设备和知识,目前在全马各地的33家医院或医疗中心提供基因谘询服务。”

**温馨提醒:文章与广告内提及产品丶服务及个案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看诊依据,须以医生的意见为主。

 

文章来源:
医识力.笔录:曾咏邰.2018.12.13

评论




医识力

以「服务、实用、互动」为目标,同时提供五大服务范围:(一)提供医学须知; (二)提供医院、科系指南(; 三) 指导养生、防病、治疗的选择参考; (四)透过医疗讲座与读者面对面交流; (五)回答读者的医疗/用药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