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

66岁肾功能18%属偏低 护理得好或无须洗肾

●读者1:我代母亲询问。她现年66岁,没有显著的三高问题,只是偶尔高血压一些,目前体重介于50至60公斤,身高是155公分,已经退休,如今在家打理家务和照顾孙子。

据母亲指出,之前医生有提及她的肾脏功能比正常人差,但没有特别提及是否有慢性肾病;她也曾咨询中医,也有吃一些中药,但医生劝阻就没多吃了。

数年前她曾进行脊椎及膝盖手术,此外也曾进行一种从背后插入抽取肾脏细胞组织的检验,可是结果也不了了之。

问医

接种疫苗前 停3天抗凝血剂 会否加剧再中风风险?

问:我今年72岁,是一名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在2012年11月,当时我在吉隆坡的国家心脏中心(IJN)进行了心脏绕道手术及瓣膜更换和修补手术(Mitral Valve Replacement,MVR),我有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而我的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是2.5至3.5,血压及胆固醇指数是正常的。

目前每周7天必须服食华法林(warfarin)抗凝血剂,分别是周日、周一、周二、周四及周五服食2.5毫克(mg),至于周三和周六则是3.0毫克。

其他服食的药物如下:
●阿斯匹林(aspirin )
●胺基乙酸(glycine)
●毕索洛尔(bisoprolol)
●辛伐他丁(simvastatin)
●维生素B群(vitamin B complex)
●碳酸钙(calcium carbonate)
●非那雄胺(finasteride)

问医

主动脉瓣狭窄 高风险者更宜做TAVI

问:放任主动脉瓣狭窄不管会如何?

答:治疗主动脉瓣狭窄是很重要的,否则会有不良后果,严重时有猝死的可能性。主动脉瓣狭窄起初一般无症状,一旦患者出现心绞痛、晕厥或充血性心力衰竭时,他们的预期寿命便分别仅剩5年、2至3年,以及1至2年时间。事实上,心衰是该病晚期的表现之一,常见于太迟就诊的病例,然而他们往往有较高的手术并发症风险,不适合或无法承受开放式心脏手术以置换瓣膜。对于这些高风险或高龄患者而言,侵入性较低的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Implantation,TAVI)是改善存活率与生活品质的选择,与传统开心手术相比,提供了更好的存活率。

问医

黑便是疾病征兆?未必!饮食或是“祸首”

问:我今年21岁,性别女,从小到大肠胃都不好,有低血压,我每天都会大便1次,有时候2天1次。但是我最近几天的大便颜色都比较深,感觉要接近黑色了,大便的形状与气味都正常,只是颜色偏深。

我并没有吃猪肝猪血的食物,也没有吃黑芝麻、中药等这类的食物。目前我没有感觉到任何不舒服的地方,想问医生,粪便颜色深是怎么回事呢?


 

问医

盛晓峰/右岩顶尖脑膜瘤 良性不宜放疗 免变恶化更棘手

问:我的母亲现年57岁,自2010年起患有高血症,最近停止服药,2016年她感觉右脸颊痲痺,磁力共振扫描后诊断是右岩顶尖脑膜瘤(right petrous apex meningioma),2017年再做磁力共振扫描追踪,发现肿瘤增大0.5公分,于是进行开颅手术,切除部分肿瘤,而细胞化验报告则证实是良性脑膜瘤。

今年的追踪检查发现肿瘤稍微增大了,医生告知如果肿瘤再长大可能需要放疗。请问盛医生我的母亲需要如何治疗?手术?还是放疗呢?

问医

杨申兴 / 患上躁郁症,我该如何保护自己?

问:我今年27岁,去年10月时因为发生了一些事情,之后我就被送进医院,之后医生诊断我患有第一型躁郁症,开了一种治疗癫痫及躁郁症的药物给我,即丙戊酸(valproic acid),至今我还在服用中。

我的疑问是:

Q1:躁郁症的患者是不是应该避开人群或人多的地方呢?
Q2:患者是否应该让身边的朋友或同事知道自己的病情呢?因为我听说言语会容易触发病情。
Q3:这个月我发现自己的集中力不断下降及头痛,这是否和我服用的药物有关如副作用呢?换药之后是否会有更多的副作用?
Q4:患者是否需要终身服用或依靠这种药物?
Q5:身为患者之一,我该如何保护自己?
Q6:万一病情再次爆发,我该怎办?

虽然我没有想过要出国留学或移民之类,但患上躁郁症是否就不适合在外国生活?

问医

二尖瓣手术后 联药血压低觉难受 怎么办?

问:我今年75岁,女性,11年前在国家心脏中心曾进行了二尖瓣手术(mitral valve replacement),所使用的材料为不锈钢。
之后我每天早上和傍晚有服用药物,包括早上服用降血压药及治疗高血压并合心绞痛的药物,至于傍晚则服用抗凝血药,前阵子我回去复诊,主治医生把我服用的抗高血压与心绞痛药物剂量调高,几天后,我的收缩压却低至120毫米汞柱(mmHg),我觉得很难受。

Q1:请问这是否与调高剂量有关呢?
Q2:之前我曾请教其他医生,他建议若收缩压低于140毫米汞柱的话,仅吃降血压药即可,但我的主治医生却有另外说法,到底何者为正确呢?是选择较高剂量抑或较低剂量呢?


 

问医

患自体免疫疾病 病情稳定 可接种COVID-19疫苗

问:我有自体免疫疾病,早前拜读了陈医生在〈医识力〉版中一篇名为“接种疫苗构建群体免疫”的访谈,当中医生你有提及4组人不适宜接种疫苗,其中就包括服用抑制免疫力药物的患者,对此我感到有些疑惑,因此希望可以确定到底我是否不适宜接种COVID-19疫苗呢?抑或我必须再咨询医生?

医生解答:

我的建议是目前正在服用抑制免疫力药物的自体免疫疾病患者,可以先咨询本身的医生,如果病情稳定是可以接种COVID-19疫苗的。

其实不管COVID-19评估中心(CAC)或者是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FDA)都没有明文规定阻止患有自身免疫疾病的人接种疫苗,但我们必须注意的是,截至目前针对这一组人并没有相关的科研结果支持。

因此情况就如孕妇,如果病情稳定是可以接种疫苗的,但必须再次强调的就是缺乏相关的科研数据支持,因此我建议你先与医生洽谈,再由医生决定你的情况是否适宜接种疫苗。

问医

黄轩 / 曾患肺结核 不增染疫风险

问:我母亲今年78岁,她在2018年被诊断出患上肺结核,同年年底她完成了相关的药物疗程,但至今仍然不时有咳嗽。
母亲的体型很瘦弱,也很容易流鼻涕,但没有三高。

我的疑问是:
Q1:母亲是否适合接种COVID-19疫苗呢?
Q2:在为她登记接种疫苗之前,我可以在哪里咨询到专业的意见呢?




医识力

以「服务、实用、互动」为目标,同时提供五大服务范围:(一)提供医学须知; (二)提供医院、科系指南(; 三) 指导养生、防病、治疗的选择参考; (四)透过医疗讲座与读者面对面交流; (五)回答读者的医疗/用药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