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染疫最怕併發MIS-C NACI:建议12至18岁接种疫苗

医句话:

在大马18岁以下的少年及儿童至今仍未获准可接种任何一款COVID-19疫苗,他们所面对的感染风险是非常高的,除了在校园感染之外,他们最有可能受感染的地点就是家里,因此家有孩子的父母必须更为谨慎地遵守SOP,否则家中孩子很有可能在一时疏忽下成为另一个受害者。

“当近期COVID-19确诊人数、必须送入加护病房(ICU)抢救的重症患者以及死亡人数一再创新高之际,有一个群组也必须给予关注,那就是小于18岁的确诊者,这是由少年、学龄儿童、学龄前儿童以及婴儿所组成的群体。

根据卫生部提供的数据,今年1月25日至5月30日以来,这个群组中就有8万2341名确诊者,与其他组别如青年、中年、长者、孕妇及哺乳妈妈甚至是有慢性疾病者相比,他们仍未获准可接种COVID-19疫苗,换言之他们所面对的风险,不管是感染率、轻症至重症的可能性等来得更高。

卫生部把低于18岁的确诊者划分为4个组别,分别是0岁至4岁的宝宝(第一组)、5岁至6岁的学龄前儿童(第二组)、7岁至12岁的学龄儿童(第三组)以及13岁至17岁的少年(第四组),从数据上看,第一组的确诊人数是1万9851人、第二组是8237人、第三组是2万6851人,至于最后的第四组为最多的2万7402人(占33.27%),而卫生部最为关注就是低于5岁以下的确诊者,这包括初生婴儿,并且在研究后相信第四组的确诊人数之所以比较多,与他们户外活动量频密有关。

卫生总监丹斯里诺希山指出,在2020年全马共有3名儿童死于COVID-19,但今年仅首5个月的死亡数据已和去年持平,而必须送入加护病房抢救的重症患者,去年共有8名儿童,当中6人是5岁以下,但今年首5个月已暴增至27人,其中19名是低于5岁,这说明儿童感染COVID-19并出现重症甚至死亡已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实实在在发生在我们周遭。

10大危险因素增感染风险

根据研究报告,与其他群组相比,低于18岁的孩童群体中并没有特定的慢性疾病可让医生去预测谁更容易感染COVID-19,或是出现严重并发症的几率较高,惟国际医药学会罗列出一系列较容易受伤害及危险的因素供参考:

1)免疫不全者
正在服用抗免疫药物如高剂量类固醇、进行化疗、使用可抑制免疫系统及减轻发炎的生物制剂、原发性免疫不全、继发性免疫不全比如HIV患者。

2)神经性疾病
比如会影响孩童吞咽及咳嗽的嵴髓性肌肉萎缩症(Spinal Muscular Atrophy,SMA)或者是杜兴氏肌肉营养不良症(Duchenne Muscular Dystrophy,DMD)以及粒线体疾病。

3)血液科疾病
严重性地中海型贫血合并严重铁过量、镰状红血球贫血症(sickle cell anemia)。

4)心脏病
属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之一的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心脏衰竭等。

5)儿童肝脏疾病
失代偿性肝脏疾病及肠胃道衰竭而需要输入营养液的患者。

6)儿童呼吸疾病
严重慢性呼吸疾病、持续性哮喘。

7)肾脏疾病
曾进行肾脏移植并在服用抗免疫药物的患者

8)肥胖症

9)发展迟缓症候群

10)依靠呼吸辅助器的小孩

4岁以下多是家人传染

如果说13岁至17岁少年的感染途径是因为他们户外活动频密,那初生婴儿至4岁宝宝究竟为何会感染?答案就在同一屋簷下的家人确诊,之后在进行筛检时被诊断出,打个比方说一名孕妇在确诊后产下婴儿,随后婴儿将会被隔离观察及筛检,而感染的途径多与口沫及空气传染有关。

身为儿科医生,每次看到宝宝或孩童在筛检时痛苦至痛哭的样子,不管是亲眼目睹或隔着荧幕,总是格外心疼。其实他们本来是无须承受这样的痛,因此随着近期孕妇和哺乳妈妈已获准登记接种疫苗,这对于孩童来说,可谓是天大的好消息,也促请孕妇早日登记接种疫苗,减少宝宝受感染的几率。

第四五级须进ICU

在治疗上,18岁以下的确诊者与其他确诊者无异,即根据病情分等级采取相应的治疗方式:

第一级:无症状观察隔离。
第二级:有上呼吸道症状如发烧、咳嗽、喉咙痛等,但没有肺炎,因此针对症状治疗比如给退烧药或伤风咳嗽药。
第三级:有上呼吸道症状及肺炎,并且有呕吐、腹泻、腹痛及肌肉酸痛,视情况给抗生素及吊点滴等。
第四级:除了症状及肺炎,血氧饱和度(SpO2)低于94%、或有抽筋、缺水及意识不清等。
第五级:危急时刻,多器官系统受影响,比如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

第四级及第五级的患者必须送入加护病房,需要氧气辅助,甚至得用呼吸器,并进行重症治疗,必要时在药物选择用上类固醇、抗病毒药物或静脉输入免疫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特别是有儿童多系统发炎症候群(Multisystem Inflammatory Syndrome in Children,MIS-C)及败血症的患者。

-
唐秀萍医生(Vivian Thong Siew Peng)
儿科顾问

MIS-C Vs 川崎氏病

回到另一个必须关注的点,那就是这个群体(18岁以下)至今仍没有获准接种COVID-19疫苗,换言之他们出现重症率的可能性亦不会低,那截至目前有哪些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呢?除了一般上呼吸道症状如发烧、咳嗽及喉咙痛之外,医生最担心的并发症就是之前曾提及的MIS-C以及被称为黏膜皮肤淋巴腺症候群(mucocutaneous lymph node syndrome)的川崎氏病(Kawasaki disease)在临床上非常相似。

在去年三四月开始,由于类似川崎氏病的COVID-19阳性的病例越来越多,所以医学界及世界卫生组织(WHO)把这种并发症命名为MIS-C,它是一种身体不同部位包括心、肺、肾、大脑、眼睛及胃肠等器官可能发炎的疾病,症状包括发烧、腹痛、呕吐、皮疹、眼睛充血及异常疲劳等,严重的话可能会呼吸困难、神智不清、昏迷、嘴唇或指甲发紫甚至休克等,必须紧急送院抢救。

至于川崎氏病常见于5岁以下的儿童,属于一种全身性血管发炎的疾病,可分为典型及非典型两类,典型的诊断是出现发烧5天或以上,外加5种症状中的4项即为川崎氏病:

1)单侧淋巴结肿大
2)红眼症
3)皮肤现红斑
4)口腔粘膜有变如唇裂或草莓舌
5)四肢末梢现红肿和皮肤剥落

90%孩童属第一二级

但最叫医生担心的是心血管发炎导致冠状动脉瘤,由于心脏有不同层面的发炎,若没有及时治疗,20%至25%的患者会出现冠状动脉瘤,一旦破裂形成血栓就会造成可夺命的心脏病,而及时的治疗为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研究发现不管是MIS-C或川崎氏病,给予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的反应都很好。

至于感染后痊愈是否会有后遗症?包括对他们日后的成长和发展是否会有影响呢?值得庆幸的是,截至目前的研究,近9成18岁以下确诊者是属于第一和第二级,但仍需要有更多的追踪报告。

中小学生组别染病最多

在低于18岁的确诊的4个组别中,5岁至6岁的确诊人数是最低,即8237人,这是否意味着这批学龄前的儿童感染的几率较低呢?非也,这是因为这个组别只有2年而已,数据较少是正常的,至于另两个组别即7岁至12岁,以及13岁至17岁,分属小学和中学阶段,在这段阶段接触人较多,感染的几率自然也较高。

一般上幼教中心或在家的人数比学校肯定少得多,但如果中心负责人或家长无视或轻忽看待SOP,感染风险依然存在;在学校的固定范围内,在接触人相对更多的情况下,感染几率也必然增加,因此校园防疫措施必须是严谨的。

无可否认,踏入学校的孩童甚至是少年的自主能力会更强,但不可忽略是他们的活动力及社交范围亦更广,学校师长是可以督促他们遵守SOP,但是否遵循则因人而异。

美新12岁以上打辉瑞疫苗

为此父母必须在家多向孩子灌输正确的防疫措施,特别是如今全面封锁(total lockdown)的时刻,孩子们没上学都在家,是和孩子研究防疫措施的合适时刻。

随着世界卫生组织在今年4月29日开放辉瑞疫苗可以在12岁至18岁的紧急使用之后,加拿大国家免疫接种咨询委员会(NACI)在5月18日,建议给12岁至18岁所有符合资格年轻人提供接种两剂辉瑞疫苗。

随后美国及新加坡也陆续开放给12岁以上的少年接种辉瑞疫苗,可是截至目前,大马18岁以下的男女仍未获准接种任何一款COVID-19疫苗,对此我希望政府可以早日跟进外国这项措施,因为疫情不分男女老少,唯有早日接种疫苗才可把风险降低。

COVID-19患童2问:<2岁有症状不能居家隔离

问1:请问如果18岁以下感染了COVID-19,是否与其他确诊者一样必须前往隔离中心或居家隔离呢?
答:据我所知,18岁以下的确诊者必须送往隔离中心有3个标准:
1)二级兼有慢性疾病
2)二级且2岁及以下
3)三级或以上

没有症状的一级或二级但没有慢性疾病,年龄也大于2岁以上是可以居家隔离(当然必须符合居家隔离的基本条件,如有理想的隔离空间及单独厕所,必须有照护者)。

那为何小于2岁且有症状的宝宝必须送入隔离中心观察呢?这是因为很多时候宝宝的症状不明,若是居家会有无法及时抢救的风险。

问2:对于少年/儿童的确诊数据不断攀升,你有哪些劝告呢?
答:我的劝告是小朋友请乖乖待在家别出门,至于大人没事也请待在家,疫情下也是维系亲子关系最好的时刻;倘若大人是有必要出门请务必遵守SOP、勤洗手、戴上两层口罩、维持人身距离、远离人群,最重要是早日登记接种疫苗,保护自己的同时也保护家人,让我们携手拉平曲线,控制好疫情,还给我们包括孩子一个平安的马来西亚。

**温馨提醒:文章与广告内提及产品、服务及个案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看诊依据,须以医生的意见为主。

 

文章来源:
医识力.笔录:何建兴.2021.06.14

评论




医识力

以「服务、实用、互动」为目标,同时提供五大服务范围:(一)提供医学须知; (二)提供医院、科系指南(; 三) 指导养生、防病、治疗的选择参考; (四)透过医疗讲座与读者面对面交流; (五)回答读者的医疗/用药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