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药

林顺木/吃中药5个月 脚板仍在麻 是否该针灸或挂其他科?

问:我的症状是脚麻,一开始因为搬物品导致脚板挫伤,结果脚趾头撞到流脓,过了一段时间两者没有好转,本来一开始只是脚板有点痛,再来有点麻痛感。过了一年多才去看中医,这时候脚板还是麻痛,双脚四趾都麻。看中医看了5个月,脚趾痛和脚板痛都治好了,不过脚板还是麻,中医都是开调养身体的药,不过没有针灸。这样还能继续看中医吃药调理?需要针灸或是挂其他科?

答:引起脚麻的原因有很多,西医常见的可以是椎间盘压迫到神经的问题;糖尿病神经病变;周边动脉疾病;外伤、跗管症候群(tarsal tunnel syndrome);纤维肌肉痛或者酒精滥用等。中医则认为,导致麻的原因常有2种,分别是“不荣则麻”及“不通则麻”。

不荣主要是由于气血不足,缺少血液供养影响正常生理活动,会造成功能紊乱;不通则是气血循环不畅或已经阻塞。当血液运行缓慢,肌肤经络失去濡养就会导致肢体麻痹。其造成的病因及病机跟风、寒、湿、热、痰、瘀等诸邪相关。

饮食营养

大马逾半长者营养不良 老年易失能死亡风险增

医句话: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对一个家庭而言,家中长者的重要性相比一艘船的指南针,他们丰富的人生经历及经验是后辈们在面对人生风浪时最好的指引,因此给予这个“宝”最无微不至的疼爱并不为过,其中如何让这个“宝”摄取到所需营养更是关键所在。

“调查显示,我国超过5成的长者普遍存在营养不良的问题,至于因年长而住院的患者,比例更达到惊人的三分之二;营养不良所带来的影响并非外观而已,严重的话会直接影响长者的体质下降,一旦出现伤口后将难以愈合,紧接下来就是更容易受到细菌或病毒感染,引发不同的并发症,诸如摔倒、骨折、肌少症(sarcopenia)、长期卧床引发的褥疮等伤害,更甚的是在一系列并发症后势必提高长者的死亡风险,因此要避免这一切发生,给予针对性营养刻不容缓。

亲子妇幼

想要母乳好抗体够 妈妈5大营养不可少

医句话:

母乳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更可视为出世后的宝宝保护罩,而它的营养就来自母体,因此新手妈妈必须摄取所需的营养才能给予宝宝“最好的保护”,而在这个COVID-19疫情反扑的时刻,维持必要的防范措施可将不必要的感染风险降至最低。

“母乳的营养来源是母体所摄取的各种营养素,而这些都与为人母亲的日常饮食有直接的关系,因此想要确保母乳的质量优良,新手妈妈在饮食及生活习惯上必须进行调整以及多注意,切不可为了追求时尚的产后纤体效果而忽略了所需的营养摄取,否则将会对母体或宝宝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所谓的正确饮食必须涵盖5个方面,分别是充足碳水化合物、优质的蛋白质、好的脂肪、多种维生素以及矿物质,母乳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宝宝的抵抗力、体型是否均匀,而母乳的质量则取决于新手妈妈日常饮食的营养摄取,可谓环环相扣。

问药

陈朝颖/药未吃完 可以收着再吃?

问:一般的伤风感冒发烧,如果药还没吃完,可以收着下次再吃吗?一般诊所医生开的药,都没有注明限期,那该怎么知道过期了?

答:如果是一般的伤风感冒发烧,诊所通常只会开几天的药量给患者,期望他们会根据医生的嘱咐定时服药,并且在一定天数内服用完毕,不会留下药物。然而更常见的现象是患者在服用一两日后觉得病情好转,就会停止服药,并保持着“节俭”的心态将剩下的药物保存起来,好让下次能够再服用,这是不适当的。

若了解药品的制造过程,就会发现它们是非常敏感的物质。口服锭剂(药丸)基本上是粉状物混合均匀后,压制成的片状物。制药过程中需要的不仅是药的成分,还会增加其他化学成分以维持药物活性成分的稳定性。所以,许多因素都可影响药物的稳定性,包括空气、阳光、湿度和温度等。正因如此,我们经常看见一些药物是分别包装在铝箔片(strip)里的,以避免与空气有太多的接触而造成氧化。

毕竟是要让人吃入口中、控制病情的物质,因此不让外界因素影响药物的稳定性是很重要的。可想而知,民众一般领到药物时,若是被一颗颗放入药袋的,意味着已经接触过空气了,因此不建议再将剩余的药存储起来,留待下次再服用。

亲子妇幼

初乳如多价疫苗 富含多种抗体 天然抗疫“神器”

医句话:

疫情爆发以来,疫苗成了重要议题。很多人并不知道,其实早在初生时已“接收”了人生第一剂疫苗,那就是母乳中的初乳(colostrum),初乳指的就是开始母乳喂养时最初分泌出的乳汁,它向来被视为每个人一生中所接种的第一剂疫苗,因为初乳富含各种抗体可抵抗更多微生物和起到保护作用,效果堪比化学疫苗,所以是名副其实的“多价疫苗”(polyvalent)。

“初乳是新生宝宝最理想的营养来源,母体生产后第二至第三天就分泌乳汁,之后母体内的激素水平发生变化,乳房开始分泌乳汁逐渐会有质量的变化,但一般上把产后5天之内的乳汁称作初乳,粘稠的初乳量少,其外观为深黄色,因此也被称为‘液态黄金’,它的维生素A、牛磺酸(taurine)及矿物质含量丰富,也包括可对抗病毒细菌的免疫细胞,对宝宝的生长发育及抵抗力很重要。

问药

林明冠/单用药难治好 内外兼治厌食症

问:我最近味觉变淡,食欲不振,看到食物会害怕,目前看中医,有服用甘麦大枣汤、加味逍遥散、五苓散、藿香正气散、浮苓、黄岑、薏苡仁。请问这样的配方合适吗?大概要服用多久才能改善呢?

答:这问题,你该问的是帮你开方子的中医,而不是笔者。既然想看中医,那就只能相信帮你看诊的大夫,若有任何疑问,该向他询问。如果还是心存疑虑,那就换个大夫,否则边吃药边问别的大夫可不可治,何苦互相为难呢?

若是没有看诊,想对这个病有个大概的认知,那也得先把资料列明才是,比如年龄、性别、工作、作息习惯、可有其他附加症状、主证在何时会减轻或加重,越详细越好,除了是给自己身体做个梳理,还能提供大夫更明确的参考。

从你的表述看来,类似厌食症,但并非有这种症状就是厌食症。须知,小至失恋,大至破产丧偶、或是COVID-19后遗症,都会有若干食欲不振及情绪不安的现象。

治病就得严审病因,从根源着手解决。内外兼治,外则用药,内为和解,与自己和解,减少心理负担,或者借助心理辅导员的能力去帮你排解困扰。

进行锻炼也能有效放松大脑,达到开胃的目的。总之想通过口服药解决病痛的,都是不切实际的。

急诊创伤

担心人挤人 不敢去投票?掌握5点 避开梨泰院践踏惨剧

问:今年是我第一次参与全国投票,对于终于可以参与投票这个神圣任务我感到非常雀跃,可是日前发生在韩国梨泰院的人挤人死亡惨剧却让我和朋友惊恐不已,于是朋友不断劝我说,全国大选去投票时也是人潮聚集的地方,为了安全起见还是别去投票好了。

我想知道若是发生类似人挤人的意外时,该怎办呢?之前看到一篇报道说若遇上人踩人意外时,建议在发现人群过度拥挤或情绪过于高涨要及时离开;当发现已经被人群包围不要停下,顺着人流走,就算鞋子被踩掉也不要弯腰捡;不要被绊倒;前方有人摔倒了要大声呼救等。

同时,这篇报道也有提及在人挤人的现场行走时,双手握拳架在胸前,尽量保持胸腔不被挤压,一旦真的被挤倒在地起不来,尽量将身体卷缩成球状及侧躺在地,双手要紧扣在颈后,保护好头、颈、胸和腹部。

Q1:若是在大选期间,我参与的集会出现人挤人是否可以用以上的准则呢?
Q2:据说韩国的这起意外中很多人是窒息死亡?为何会这样呢?
Q3:我现在一想到集会就感觉很慌张,该怎么办呢?

问医

郑惠蔙/营养均衡 饮食之道

问:上了年纪是否就要“清淡”饮食呢?

答:非也,长者因上了年纪在消化、吸收功能及蛋白质合成功能上会减退,而过于清淡饮食将导致他的血钠降低及食欲不振,且会出现贫血进一步影响胃肠道功能,以及消化功能更低下,就如一个恶性循环般。

在门诊中发现如今越来越多长者因担心有高胆固醇或高血压,于是选择减少摄取肉类或鸡蛋等蛋白质食物,有者更选择素食,结果虽然血压在正常范围,但身体却出现不同程度的虚弱、贫血、甲状腺功能减退等营养不良现象。一旦被病毒或细菌感染,病情恶化的几率就会增加,所以我常常强调,营养均衡才是长者的饮食正确之道。


 

问医

杨申兴/政治动盪诱发受伤因子 认知行为疗法 改变极端想法

问:我是一名销售员,现年42岁,已婚,与妻子育有2名孩子,分别是7岁及9岁。2018年大选我曾参与助选,当时我所支持的候选人中选,可是之后这位中选的议员却跳槽去其他政党,从那时起我就察觉自己的心情若有所失,之后更郁郁寡欢,也对政治失去兴趣。

在那段期间,妻子建议我去见辅导员及转介到政府诊所,根据诊断我有初期忧郁症,但无须吃药,只需维持他所交代的运动即可。在COVID-19期间我有遵循指示在家运动,因着鲜少接触人,情绪也安稳了很多。

可是就在宣布解散国会后,我的情绪又再出现了,这次感觉很不安,好像又要发作了。

请问医生,我该怎办呢?我很担心自己的忧郁症会更严重,因为之前看过报道有提及,再度出现的忧郁症会更恶化,是真的吗?

Subscribe to



医识力

以「服务、实用、互动」为目标,同时提供五大服务范围:(一)提供医学须知; (二)提供医院、科系指南(; 三) 指导养生、防病、治疗的选择参考; (四)透过医疗讲座与读者面对面交流; (五)回答读者的医疗/用药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