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疗法

孕妇糖尿病便秘难忍 排除病因 乳果糖助改善

医识力线上工作坊
你问医生答──现场问题摘录

讲题:长者糖友看过来
           ——慢性便秘 如何通畅无阻?
日期:2022年10月22日(周六)
主讲:肝肠胃内科顾问黄之芩医生
主持:营养师刘怀友

Q1:2004年因为肠打结切除了1尺的大肠,今年7月因严重便秘,照了磁力共振造影(MRI),医生给了2个建议,分别是切除大肠,把小肠接去肛门;肚子开洞放袋子。请问哪一个方法比较好呢?
答:这个必须详细看了你的检查报告,才能建议何者较好。

问药

陈朝颖/降脂药银杏鱼油能同服吗?

问:我父亲74岁,目前依据医生指示,两天吃一颗降血脂药物瑞舒伐他汀(rosuvastatin),另外有买保健品银杏和鱼油给他食用。但上网路查询,发现这3种都有抗凝血效果,因此请问这3种都吃,是否会造成过量问题?再请问,若无过量的话,此3种可以同时间一起吃吗?抑或要间隔几小时?

答:首先,从功能来看,银杏和鱼油的确有抗凝血的效果,而瑞舒伐他汀身为降胆固醇药物也有类似“通血”的效果。但是,目前还没一些研究证明它们是否适合一起服用,当然也没有研究证明它们不适合一起服用。

目前,比较多研究指出的是,如果你在服用抗凝血药的同时也食用银杏或鱼油,那出血的风险的确非常高,所以都不建议一起使用。

亲子妇幼

不是经期却出血 两种情况速求医 排除怀孕子宫癌

医句话:

非经期异常出血之中,功能失调性原因还是最为常见的。其次则是PCOS、子宫息肉和肌瘤,而癌症则占少数。如果女性处于育龄期,我们就需要考虑到异常出血或与怀孕有关,如流产或宫外孕。

“月经是女性再熟悉不过的‘亲戚’,从青春期的初潮开始,一直会持续到55岁左右才会离去。一生之中,女性一定会碰上一两次的特殊情况,例如不是经期‘大姨妈’却来报到等,看见这些微量的血迹或褐色分泌物,相信大家心中会闪过‘身体是否出现问题’的疑问。

在谈及何谓异常之前,我们得先了解正常情况下的月经,这主要由3项指标衡量,分别是周期规律性、长度(出血天数)和经血量。

一般上女性每28日就会来一次月经。当然,并非所有人都像被电脑设定好一样,两次月经的间隔时间固定在28天,医学上认为少于或多于7日都是可接受的,即月经周期介于21至35天都属于正常。

问药

林恩妮/一颗止痛药 残留体内5年?

问:一颗头痛药,真的会在体内残留5年?那会对身体造成怎样的伤害?

答:止痛药至今仍是民众的一大迷思地带。疼痛是一种身体自我保护的反应,但长期无法获得缓解的疼痛反而会引发身体其它的并发症,影响生活质量和工作。止痛药,只要用对,并不可怕。疼痛无需一味隐忍。

成药其实并不会残留身体,因为每一种药物都有半衰期 (half life)决定其逗留在血液的时间。比如说,止痛药扑热息痛或乙醯胺酚(paracetamol)的半衰期大约是2至3个小时,因此一颗500毫克的扑热息痛经历5个半衰期后几乎无法侦查。这也是为什么发烧时,医生或药剂师建议每6至8个小时重新服药,因为药物在血中的浓度已经太低无法达至疗效,而需要重新服用。

问医

郑惠蔙/健康老化 营养先行

问:请问医生,是否一个人上了年纪就不需再摄取“那么多”的营养?

答:非也,想要迈入健康老化,必须把营养摄取视为重中之重,正所谓健康老化,营养先行。据调查,在我国超过一半的长者面对营养不足,而住院长者更达到每3人中就有2人营养不足。

缺乏营养不仅会使到一名长者的体质变差,且会引发一系列的并发症,如更容易受病毒或细菌感染(如COVID-19)、加剧肠胃或皮肤甚至心血管疾病风险等,再来缺乏足够营养的长者将增加跌倒风险,且痊愈能力也更差,增加了他们的死亡风险,因此正确的营养摄取就如为长者穿上“防弹衣”,在日常生活中给予他们足够的保护。


 

问医

薛美虹/患乳癌 该看肿瘤科还是外科?

问:我是患者的家属,之前在家乡的母亲向姐姐申诉好像察觉胸部有些不适,于是在姐姐陪同下前往检验,证实是乳癌。之后一家人就忙碌母亲的治疗过程,期间妈妈及姐姐从东马飞来西马接受治疗,庆幸的是最终遇上一名很好的医生,在接受治疗后,目前已暂无大碍。以下是我姐姐希望我能代她咨询医生。

Q1:当患者证实患乳癌后,接下来应该是找肿瘤科医生?抑或是外科医生呢?
Q2:乳癌治疗的选择有哪些?是否一定要全部切除?
Q3:乳癌共分为多少种?有哪些新的治疗方式?
Q4:家属可以从哪些管道获得正确的乳癌知识?

问医

黄国崇/非经期出血 子宫肌瘤最常见

问:前阵子女友告知她近期经期不顺,有时连续2个月没来,然后一来就很多,她担心是不是有什么问题。我曾嘱咐她去见医生,可是她担心医药费很贵,更担心万一验到什么问题的话,不晓得该怎办?

Q1:请问女性会有月经异常出血吗?什么原因呢?
Q2:怎样的情况才算是异常出血呢?
Q3:异常出血是否意味着有什么问题?
Q4:接下来该怎办?

问药

刘嘉仪/了解胆固醇 轻松保健康

高胆固醇血症是一种血液中脂质〔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LDL)〕和/或三酸甘油脂过高的疾病。

适量的脂肪对身体机能是必要的。但如果过多,身体不能完全代谢脂质,将导致额外的脂质开始在动脉中积聚,与血液中的其他物质结合形成斑块(脂肪沉淀物)并逐渐变大,从而造成生命威胁。因此,定期验血、提早诊断并配合治疗是必须的。高胆固醇如不及时治疗可造成并发症如中风、冠状动脉疾病、周边血管疾病、高血糖和高血压。

除了用药该如何预防?均衡健康饮食并减少摄取饱和脂肪与反式脂肪、油炸和高盐加工食品。多摄取富含Omega-3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多运动和减少烟酒。过重的病友们也应当通过适当的方法来减重。
 

亲子妇幼

难预防未必难诊治 儿童癌症治癒率比成人高

医句话:
每当提及癌症时,大部分人想到的患者都是成年人或长者,鲜少会想到儿童,确实相比起成人和长者,儿童患癌的几率低很多,但这并不意味着不需关注儿童癌症。儿童患癌可以被治疗、加上治愈率或对病情的控制比成人更好,因此若能及时给予治疗,那将可让更多患癌的儿童及时受惠。

亲子妇幼

父母观察 医生诊断 从生活细节中揪出癌魔

医句话:

在马来西亚,儿童癌症是继儿童意外死亡之后第二杀手,同时也是全球儿童或少年的死亡一大主因,很多时候当父母被医生告知孩子患癌的那一刻时都无法接受,理由是孩子怎样看都与一般孩子没两样,其实若父母能在生活细节中多一份仔细观察,就能及早发现孩子是否有患癌的可能性。

“通常孩子在出世后,父母都会带他到儿科复诊包括接种疫苗等,而在进行体检包括身高及体重时必须要多注意,包括孩子的身高体重是否合乎正常水平,再来要注意是否有哪些方面发展迟缓如大脑发育是否受到抑制等。父母必须要和儿科医生保持紧密联系,因为要及时察觉小孩是否患癌,父母的观察以及医生的专业诊断是关键所在,缺一不可,绝不能只有一方孤军作战。

除了医生的专业诊断,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可以从几方面来观察,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例子:

Subscribe to



医识力

以「服务、实用、互动」为目标,同时提供五大服务范围:(一)提供医学须知; (二)提供医院、科系指南(; 三) 指导养生、防病、治疗的选择参考; (四)透过医疗讲座与读者面对面交流; (五)回答读者的医疗/用药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