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妇幼

每8对夫妇1对不孕 大马生育力下滑拉警报

医句话:

在马来西亚以至全球,每8至10对夫妻中就有一对不孕。其实面对不孕问题往往让人难以启齿。仰赖于医学技术的发达,试管婴儿治疗技术的诞生圆了不少夫妻组成完整家庭的心愿。现在,通过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除了可提高受孕率,也让准爸爸准妈妈们成功诞下健康的宝宝。

“不孕不育是许多现代夫妻面对的问题,在马来西亚以至全球,估计每8至10对夫妻中,就有一对不孕,意即约10%的人因无法顺利孕育下一代而饱受困扰。

成人健康

吴哲东/眼皮下垂 非动手术不可?

问:我在8年前曾进行了白内障手术,但最近半年来,一直觉得眼睛很疲累也很不舒服,只有把眼睛合起来才会感觉舒服些。

每次阅读报纸时,只看了几行字就会觉得视线模糊,每天早上起床的那10多到20分钟是我一整天眼睛最舒服的时刻,之后就开始不舒服了。

我曾咨询眼科医生,他说我的眼皮下垂,要动手术拉眼皮,好像是一种叫眼睑下垂手术(droopy eyes)。
请问动了这种手术是否还会感觉眼睛疲累呢?是暂时还是永久性呢?

问医

薛美虹·林仁吉/乳癌术后多年手臂肿 中西医有何治疗助改善?

问:我想请问两位医生关于乳癌后的一些副作用。我的亲戚是一名家庭主妇,多年前她罹患乳癌,之后接受了相关的治疗包括化疗,并且也切除了一些淋巴结,至今已经过了所谓的5年生存期。

不过近几年亲戚申诉她出现手臂肿胀,尤其是在上臂部分。一开始她曾向乳房外科医生以及肿瘤科医生咨询,当时医生给的意见是要多做一些日常护理,而且尽可能要使用臂套。

最近她在浏览社交媒体特别是优管(Youtube)时却发现需要进行物理治疗来按摩手臂,或者是前往有特定训练的医疗单位进行物理治疗,或向物理治疗师学习如何为手臂按摩或物理治疗等,目的是要把手臂内的“液体”排出(我也不晓得是什么意思),可是在试了好几次,却依然无法改善手臂肿胀,有时按摩后会有轻微消退,但之后又再肿起来。

根据亲戚,她在日常生活中很注意保护手臂,比如减少搬重物,甚至向他人求助搬东西,尽管她的手臂仍然可以自由活动。亲戚不时向我透露,她很担心自己的手臂肿胀问题。

Q1:请问在西医或中医方面可以做些什么改善呢?或者可以做什么复健之类的?
Q2:该找哪一类的中医如骨科或内科?需要进行针灸还是只吃中草药即可?至于西医方面,可以咨询哪一科医生呢?
Q3:若情况持续恶化,该怎办?

问药

张懿孔/想要湿疹不打扰 保湿要做好

你是否听过专家说湿疹(eczema)很长情,会陪伴你一辈子?别担心!虽然湿疹无法治愈,但是我们可以控制它。湿疹是一种慢性皮肤炎,导致皮肤干痒并且不时会起皮疹。

如果不想每天见到它,保湿一定要做好。在洗完澡后使用含有抗氧化剂(antioxidant)、神经酰胺(ceramides)、尿素(urea)或天然调湿因子(Natural Moisturising Factors,NMF)的保湿乳可以锁住水分,保持健康的皮肤屏障。

尽可能避免诱发湿疹的因素也是关键之一。譬如,不食用导致过敏的食物及避免使用含有刺激成分(如香精和酒精)的产品。

根据湿疹的严重程度,也可以用药物来控制。但在你使用任何药物之前,请务必咨询专业的医生或药剂师。
 

疾病疗法

远离乳癌风险 别让它盯上年纪轻轻的你

乳癌是大马女性头号杀手,随着饮食多元化、环境荷尔蒙暴露,加上现代女性选择晚婚、迟育,导致乳癌有逐渐年轻化趋势。女性因此受促提高警惕,一旦发现乳房变化或异状应尽速就医。

赖仪冰医生解释,在临床中,乳癌发生率高峰为45岁以上。45岁以下患者界定为年轻化乳癌,她曾经诊断最年轻的乳癌患者只有28岁。

“现代女性愈趋思想和经济独立,为了把握在事业黄金期爬上高峰,在事业与家庭之间,常会选择延后结婚或生育计划。然而,女性趋向晚婚、迟育,却忽略其背后潜藏的健康危机。”

乳癌是一种与荷尔蒙息息相关的癌症,女性卵巢主要分泌两种女性荷尔蒙,一种是“雌激素”,另一种则是“黄体素”。体内雌激素过高会增加罹患乳癌风险,因为雌激素有助于乳癌通过促进细胞分裂和繁殖,从而使癌细胞生长。

1

慢性疾病

肥胖让肾过劳死 你我都该“肾”重其事

医句话:

有糖尿病的病人可以转介至内分泌科接受治疗,有心血管问题的病人也可以转诊心脏科,可是,肥胖的病人却因为目前严重缺乏专治肥胖的专家,而不易获得肥胖的治疗。要帮助患有慢性肾病的病人成功减肥,肾脏科医生不能只凭自己的力量,而是需要多学科(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专家的介入,除了物理治疗师,也需要饮食治疗师, 甚至辅导员的帮助。 目前也有一些专治肥胖症的医生,协助有需要的病人。

“根据2019年国家健康及病发率调查(NHMS),我国有30.4%成人超重,另有19.7%成人痴肥,以致我国肥胖率达到51%,这意味着每2名成人就有1人肥胖。我国的肥胖率也在东南亚国家称冠,情况令人担扰。

国人肥胖其中一个原因是吃得太好了,到处可见营业24小时的餐饮店,形成饮食失衡的不良习惯所致。肥胖意味着患上糖尿病、高血压、高胆固醇、肾病等慢性疾病风险比没有肥胖问题的人来得更高。

肥胖慢性肾病 衰竭速度快

公共衛生

国际审核报告:第二加强针安全有效 每年接种或可行 高危群半年打1剂

医句话:

超过50位专家所进行的实地研究报告中指出,即使出现新的病毒亚变种,腺病毒载体疫苗(阿斯利康)及信使核醣核酸疫苗(mRNA)(辉瑞及莫德纳)皆能提供高效保护,以防感染Omicron病毒后会出现的严重病症,包括住院和死亡,有效率高达84.8%至89.2%。

这份报告也提到,2022年2月至4月期间,在亚洲地区,施打第二剂加强针的人士,并没有在感染Omicron后引发严重症状,这意味着第二剂加强针在对抗病毒上有着相当显著的水平。

随着我们从大流行过渡到地方性流行病这个阶段,无论是年度疫苗接种或是半年的疫苗接种,加强针接种的数据对于正在进行的疫苗接种策略提供至关重要的信息。

实地研究报告给予各国政府及公众一份保证,即病毒载体及信使核醣核酸疫苗,能提供有力的保护,持续与Omicron所带来的严重病症“抗战”,特别是报告中提及,即使过了3个月,疫苗的保护力度逐渐减弱的迹象并不显着。

慢性疾病

该不该植支架 不再是造影说了算 血流储备分数 让治疗更划算

医句话:

在进行血管成形术中选择正确的球囊及支架是关键所在,而如今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涌现,包括生理学中的血流储备分数(Fractional Flow Reserve,FFR)可让医生进一步掌握为血管阻塞的患者放入支架的成功率有多高,甚至通过FFR来断定患者无须植支架,从而使治疗更符合成本效益。

“一个健康的成年人心脏大约和一个握紧的拳头一样大小,它是人体循环系统的动力来源,负责全身血液的推动,从而把氧气及养分的血液经由心脏的挤压,送到人体最大的动脉血管即主动脉,再经由主动脉分出大小动脉到身体各处,之后身体组织把使用过且含有二氧化碳的血液,通过上下腔静脉的收集回流到心脏,再由肺动脉送到肺部及把二氧化碳排出体外,同时结合吸入的氧气流回心脏,此乃血液循环的过程。

问药

萧文雄/龙胆泻肝汤伤肾?误用关木通为祸首

问:之前看过新闻报导,说龙胆泻肝汤会伤肾,甚至造成尿毒,那对于我们这些只想治肝火、慢性肝炎,而不需其他疗效的病患,是否可以只取其中几种药?

答:
方剂:龙胆泻肝汤
来源:《医宗金鉴》
组成:龙胆草、栀子、黄芩、柴胡、生地黄、泽泻、当归、车前子、木通及甘草。
功效:泻肝胆实火,清下焦湿热。

一般方剂的使用,是由合格注册中医师依据病患或是消费者的病情作调整,而非鼓励自行在无医药人员监督下胡乱配服。坊间传闻中药毒性高,也误传就算服错也无大碍,中药亦是药,不合宜的使用也可能会引发不必要的健康伤害。

传统中药方剂或是不少的保健品也有保肝功能,不一定要使用这类苦寒剂。而最重要是由中医师作病情诊断再配服治理的方剂,而非自行佐药。

Subscribe to



医识力

以「服务、实用、互动」为目标,同时提供五大服务范围:(一)提供医学须知; (二)提供医院、科系指南(; 三) 指导养生、防病、治疗的选择参考; (四)透过医疗讲座与读者面对面交流; (五)回答读者的医疗/用药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