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健康

治疗血管栓塞最佳策略

近年来,心脏绕道手术,在技术上已有很大进展。例如,不必使用心肺机,也能使心脏保持跳动进行手术,因此,心脏受伤程度不只减低也减少出现并发症。

人生的终极目标是:“你必须继续地保持你的心脏不停地跳动”。

这是我的至理名言。

在我做过3,000多宗心脏动脉绕道手术中,最难做的病例是“年老的病人”,例如,超过70岁年长者,就非常难做心脏绕道手术。原因是:

●年长病人的血管已虚弱和退化。在动手术过程之中,会遇到一些困难。

●通常年长者的整体健康已走下坡,同时,也有其他并发症如糖尿病或血管病等。因此,当为老年病人做心脏绕道手术时,我会特别谨慎小心。

手术是使人受伤的方式

对我来说,基本上,手术是使一个人受伤的方式(A form of injury)。说得更浅白一点是,一个人原本好好的,我使用手术刀剖开他的心胸和割取静脉。这不是会使病人受伤吗?

虽然如此,身为外科医生,我是尽量使病人的受伤程度减至最低。换言之,即不使他受重伤,而是以轻伤的程度来挽救他的性命。

成人健康

心脏生癌怎么治?

心脏是否会生癌症?常见的又是那类型的肿瘤?

如果身上器官生肿瘤,那癌瘤细胞是否也会转移进心脏?

这是一个独特和很少人会谈及的有趣话题。

原来心脏也是会患上癌症的,不过,患者非常少。

大部份的心脏肿瘤是以下数种:

(1)黏液瘤(Myxomas):这是一种良性黏液瘤,大多数是出现在左心房里。

(2)纤维瘤(Fibroma):是一种良性肿瘤。

(3)横纹肌肉瘤(Rhabdomyosarcoma):是一种恶性肿瘤。

(4)错构瘤(缺陷瘤)(Hamartoma):这是一种良性肿瘤。

(5)肉瘤(Sarcomas):恶性肿瘤,例如血管(Angiosaroma);心脏瘤(Cardiac Sarcoma)。

统计:

心脏癌病例稀少

香港医院的统计

根据香港所有医院的统计数字:在12,487宗尸体解剖中,只有7宗是心脏癌。

亲子妇幼

成功哺乳 · 奶水源源不绝有秘诀

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营养食品,也是哺乳妈妈健康的重要指标。

不过,在时下父母注重孩子健康品质的年代,母乳喂养的比率反而少到令医界人士担扰。

世界卫生组织(WHO)及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建议母亲以纯母乳喂养婴儿长达6个月,虽然科技进步和资讯发达,但是,仍有许多产妇或哺乳妈妈面对家人反对以母乳哺育孩子的问题,这些问题以华裔社会占大多数。

家人不支持哺乳的原因是产妇的家婆或母亲,她们在7、80年代因为资讯不足,可能没有哺乳的经验,加上奶粉商大力推销奶粉,以致那一代的人有了母乳代替品,所以减少哺乳,也渐渐忘记哺乳的好处。

虽说政府已列出指南,包括奶粉商不可在医院免费派奶粉样本、奶粉包装需列出母乳是婴儿最佳食品的说明、奶粉广告不可出现婴儿等限制,以控制母乳逐渐被奶粉取代的问题。但是,一些人对奶粉胜于母乳的错误观念已根深蒂固,以致目前仍有许多产妇即使决心哺乳,但因为没有得到家人的支持被逼放弃。

知识不足无哺乳经验

很多陪月嫂也是受影响的一代,她们没有哺乳自己的孩子,而且知识不足,对哺乳一窍不通。

银发保健

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比白内障更棘手

本报受拜耳集团(Bayer)邀请,出席该公司在曼谷举行的“第10届亚太玻璃体视网膜大会”,采访“眼内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疗法 Aflibercept 研究计划发表会”,这项命名为“Planet”的研究计划,是针对333名50岁以上的PCV病人,进行为期了1年的 Aflibercept 单药治疗法。

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PCV),是其中一种湿性黄斑变性,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的主要特征,是血管末端呈息肉状的异常扩张,并可引起突然的视力下降或丧失。
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PCV),是其中一种湿性黄斑变性,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的主要特征,是血管末端呈息肉状的异常扩张,并可引起突然的视力下降或丧失。

 

问药

问药 · 血尿是肾脏问题的征兆吗?

读者李先生问

Q:最近我的尿液变成暗红色,有点像血尿,是不是我长期吃药弄坏肾脏的关系?

药剂师黄宏圣回覆

A:血尿的原因有可能来自泌尿道系统的问题,例如膀胱发炎,慢性肾病或者肾结石等等。

长期不正确的使用药物(止痛药或类固醇),高血压和高血糖将引发肾病变,导致出现血尿。

除此之外,一些药物也可能导致尿液变色,例如抗肺结核药物(Rifampicin)、帕金森药物(Levodopa)、泻药(Senna)、抗生素(Metronidazole)。尿液分析检验可以帮助确认尿液变色的原因和提早治疗。

疾病疗法

免疫治疗不会掉发呕吐.副作用少.癌细胞无处逃

继传统疗法后,强调较少副作用、甚至不会产生副作用的免疫治疗如今成为肺癌患者的新救星,癌细胞再也无处躲逃,让患者大大提升战胜肺癌的自信!

倍光医院临床肿瘤顾问医生陶乃文指出,由于早期肺癌鲜少出现明显征兆,因此很多病患发现得癌时都已是3B期或第四期,而过去的疗法仅有化疗,此疗法多数会带来令患者产生痛苦的副作用。

以吊水方式增T细胞

他说,免疫治疗新药是通过吊水方式,把药物注入体内,增强免疫细胞T细胞,让自身的免疫力对付癌细胞。

他说,T细胞的功能有如“杀手”,找出异样细胞(foreign cell)来杀灭,一旦细菌感染,T细胞便可对抗异样细胞的工作。

不过,癌细胞很“聪明”,会使出“伪装术”,产生一种PD-L1(细胞程式死亡-配体1)蛋白,肿瘤和T细胞因此产生相互作用。癌细胞犹如戴上“假面具”成正常细胞,即使患者有很好的免疫系统也无法发挥作用、无法识别癌细胞,T细胞也未能展开攻击,导致癌细胞有机会继续生长及转移。

今年5月,大马推介的免疫治疗药物就有助阻断T细胞与肿瘤的相互作用,让T细胞能顺利捕捉癌细胞,让癌细胞无处逃。

疾病疗法

过敏性鼻炎&鼻窦炎·需确诊因2症状重叠

问:儿子今年7岁,因患上鼻窦炎而引起头痛近一年了,医生虽然给了鼻喷剂,可是情况没有好转。请问如何治疗呢?

首先,必须确诊是过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还是鼻窦炎(sinusitis),只因两者症状有时会重叠,因此需详细问诊。

过敏性鼻炎:顾名思义是因为环境、过敏原、遗传、体质造成的鼻过敏,会导致鼻腔粘膜发炎。如果情况持续,可以导致鼻窦炎。症状包括鼻痒、红眼、流鼻涕(清澈)、鼻塞、打喷嚏等。其症状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治疗:

1)抗组胺剂以降低鼻水分泌

2)鼻腔清洗

3)鼻腔内类固醇喷雾器

4)环境改善,减少曝露过敏原。

成人健康

放松运动饮食着手·有助改善轻微失眠

问:我现年74岁,这五六年睡眠素质不好,夜夜多梦,让我很困扰。这是年纪大的必然过程吗?有可能减少发梦次数吗?这会是神经衰弱问题吗?

随着年龄老化,生活节奏的改变,睡眠质量与结构的改变是必然现象。“早睡早起”

已变成很多长者的常态,待在床上的时间会更长,但实际睡眠时间却减少,同时需更久才入眠,而且睡眠持续与深度相对减少,减少发梦也常见。

一般情况下,长者都会逐渐适应且不会造成太大的身心困扰。您提起的睡眠状况,看起来已造成一定的困扰,应该属于病态现象。“神经衰弱”其实只是造成睡眠障碍的原因之一,实际上睡眠障碍的原因有继发与原发之分。如果失眠因某种情况导致,例如精神科疾病(狂躁、忧郁、焦虑等)、身体的疾病(疼痛、夜尿、呼吸困难等)、滥用药物(摇头丸、酒精戒断症状等),我们称之为继发性失眠,那治疗就应该针对其根本导因为主,治疗睡眠为辅。反之,若没有明显原因而导致的失眠,则称之为原发性失眠,那治疗就应直接针对睡眠障碍为主。所以在此建议您应与医生进一步商量失眠的原因。

疾病疗法

多发性硬化症属慢性病·好发于成年女性

我妹33岁,刚被诊断患了多发性硬化症,自19岁已患视神经炎,脑有3个白点。视力自14年以来只剩一半,几天前入院滴了3包类固醇,因此双脚刺痛一个月了,双眼也疼痛。扫描了脑、眼神经和脊椎MRI,发现脊椎有一个旧的不活跃白点,脑神经医生说这几个月的双脚阵刺痛是这旧白点引起的,建议注射昂贵的干扰素(interferon)等免疫药治疗,以减少或拖延更严重的中枢神经被攻击。

.....
盛晓峰医生(脑神经/脊椎科) 

 

:长期注射干扰素等免疫药物,脊椎和脑的白点会消失吗?

饮食营养

元气早餐 · 看!医生吃什么?

医生的工作很费心神,因为关系到病人的生命。

早餐,是一整天的活力来源,看看以下来自全马各州医生们的早餐,吃些什么才有足够精力,替源源不绝而来的病人看诊?

崔伟杰

Subscribe to



医识力

以「服务、实用、互动」为目标,同时提供五大服务范围:(一)提供医学须知; (二)提供医院、科系指南(; 三) 指导养生、防病、治疗的选择参考; (四)透过医疗讲座与读者面对面交流; (五)回答读者的医疗/用药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