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支持 尽好本分 助前线抗疫人员 远离创伤后遗症

主图来源:法新社

医句话:
COVID-19的爆发,以各种形式影响了人民的日常。人类在面对这类威胁自身安全的事件时,无可避免地会感到恐惧,人体出于自我防卫,会令交感神经系统迅速启动,分泌荷尔蒙促使身体产生一系列的生理变化,以准备应对威胁,这种“应激反应”又称“战斗或逃跑反应”。通常应激反应只是暂时的,身体在威胁消除后会放松,等到下一次再度触发。然而,若人们无法有效地纾解压力,长期处于负面情绪中,持续的应激反应便会对健康造成损害。

疫情下恐慌属应激反应

“因为COVID-19的爆发,各国政府也不得不采取了相应措施,人们的生活步调也被迫改变。无论是每日不断更新的病例新闻,或是行动限制、维持社交距离等,或多或少都令大众产生了负面情绪,譬如害怕自己或亲人染病、焦虑、担心、愤怒、失眠、沮丧,有时甚至会犬儒主义(cynicism),怀疑人之真诚或拒绝接受现实。

有些人可能没有察觉自己已出现焦虑症状,可以尝试从这些变化来看出端倪,如失眠、食欲改变、易怒、社交退缩(social withdrawal)、注意力无法集中、疲惫或嗜睡等。有些人会因此食欲不振,有些人反而会以大吃大喝来解压。有烟酒习惯者,吸烟和喝酒的次数可能会增加。

在生理上,人们可能会出现胸闷、心悸、呼吸困难、肠胃道不适(恶心或呕吐)等症状,其中一些症状可能同时出现,导致恐慌发作(panic attack)。

至于儿童或青少年,他们在面对压力的时候,可能会发生退化(regression)、社交孤立(social isolation)或攻击性行为,所有这些都可能被误解为‘外化行为(acting out)’。外化行为一般指外在的反社会性问题,表现为违抗、攻击性、多动、注意力不集中等。

由于对新型传染病存在未知和不确定性,人们产生负面情绪是很正常的,这并不代表一个人患上精神疾病,也不意味着他太过脆弱。每个人都容易受到压力的影响,但压力的程度是存在差异的,这取决于个人因素、认知评估(cognitive appraisal)、生活方式和过去压力事件的经验。

一个人在遇到危险或压力的情况下,像是碰见匪徒或是一场考试,便会产生应激反应(stress response),又称‘战斗或逃跑(Fight-or-flight)反应’。此时身体交感神经系统(sympathetic nervous system)启动,释出应激荷尔蒙(stress hormone),如皮质醇(cortisol)、肾上腺素(adrenaline)和正肾上腺素(noradrenaline),令心跳加速、呼吸频率和血压上升、肌肉紧绷等,以激发身体潜能,准备好应对事件。

激活太久身体失调

不过,‘战斗或逃跑’反应只能维持短时间,若被‘激活’太久或太频繁,就会对身体造成损害。过于频繁地释放应激荷尔蒙,会导致应激反应失调,引发各种问题,如高血压、偏头痛或消化系统疾病等。

COVID-19是大众在未来数周、数月所需要面对的事情,所以人们应自我察觉心理情绪,学会调节压力,避免持续性焦虑而影响身心健康。

在行动管制令时期,维持健康且规律的生活作息是很重要的,不要因为‘放假’便开始‘放纵’自己,能坚持天天运动就更好了。每日在固定时间入睡和起床,可以避免生理时钟紊乱对身心健康所造成的损害,如忧郁症、糖尿病、肥胖和增加罹癌风险。

当一个人的生活步调被打乱,工作或社交活动忽然‘缺席’,可能会干扰生理时钟的运转,容易产生心理上的不适,令情绪不稳定。因此,无论在这段期间是否仍有工作,我建议大家制定一份时间表,分配好每日工作(或其他内容)、三餐、歇息和联系亲友的时间,让日子继续过得充实(stay engaged with your day)。这样下来你会发现生活过得十分‘顺畅’,不会再抱怨时间过得太慢了。

若是想减少沉闷感,可享受一些以往因为忙碌未曾尝试的事情,譬如下厨;或趁此机会和家人一起大扫除,一个舒适和干净环境对人有益无害。

最重要的是,一定要从可靠的网站获取消息,尽量减少查看新闻的次数,避免接收过量资讯而焦虑,并保持文明、礼貌和理性的沟通,不散播未经证实的消息。

每个人都需要社交联系

减少人与人的接触、保持社交距离、行动管制或隔离等政策能够有效地遏制疫情,但这也意味着人们必须调整原本的生活,因此不可忽略这些改变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人类是社会性动物,寻求社交是本能,没有人天生喜欢与人隔绝,无论是外向或内向的人都需要社交联系(social connection)。当一个人的行动被限制,或被迫减少人与人之间的接触互动,感到孤独是正常的,特别是平时喜爱社交活动、外向的人冲击会比较大。

然而,我们要明白自己并不孤单,可以借助科技的力量如网络、手机、应用程序等与他人取得联系。在这非常时刻,我们更应回归声音和肢体语言的沟通方式,以传统拨电通话或视频聊天,而不再只是以文字模式互动。

若感到恐惧和忧虑,可以坦白地向他人分享心情,感受到支持可以消除孤独感,减少焦虑和压力。不过,我建议要平衡聊天内容,不要只谈COVID-19,可尝试聊其他的话题,减轻彼此的压力。

巴拉蒂医生(Bharathi) 精神专科顾问
巴拉蒂医生(Bharathi)
精神专科顾问

面对焦虑亲友 聆听胜于建议

若家人或朋友一直处于焦虑状态,可以请他们以倾诉的方式排解情绪。作为聆听者,请先让他们宣泄负面情绪,不要打断或直接给予建议。

我建议,先认同和理解倾诉者在这场危机中遭遇的困难和损失,接着协助他们从另一个角度去思考问题,重新燃起对未来的希望。最后不要忘记与他们时常保持联系,随时关心情况。

若焦虑长时间持续,并未能通过倾诉得到缓解;又或是已尝试了许多减压方法,却还是难以自我缓解,甚至已影响睡眠、体重、食欲,更对未来失去希望,建议寻求专业帮助,譬如心理辅导员、心理治疗师或精神科医生。”


疫情心理危机2问:抢购囤货 自我保护反应

问1:在前线奋战的医护人员会不会患上创伤后遗症(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
答:在前线抗疫的医护人员,一定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不过PTSD属于少数,是经历重大创伤性事件才会产生出现症状。我认为目前大马医护人员所承受的身心压力,倾向于决策和工作上的负担、睡眠不足、病例上升时,因超出能力范围而产生的挫败感等等。此外,他们也会担心传染给家人。因此大众应理解与支持他们,更要“尽好本分”,保持社交距离和勿传播未经证实的消息。

问2:恐慌抢购或囤货的现象,反应出怎样的心理状态?
答:面对疫情爆发,一些人对死亡感到焦虑和出于生存的需要囤货,是自我保护的反应之一。然而我们要明白人作为群居动物,终究不能完全脱离社会独立存在的,购买足够的分量,留一些给他人,其实也是间接地帮助自己。

**温馨提醒:文章与广告内提及产品、服务及个案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看诊依据,须以医生的意见为主。

评论




医识力

以「服务、实用、互动」为目标,同时提供五大服务范围:(一)提供医学须知; (二)提供医院、科系指南(; 三) 指导养生、防病、治疗的选择参考; (四)透过医疗讲座与读者面对面交流; (五)回答读者的医疗/用药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