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中毒 陷阱无所不在 执法难尽 举报需靠食客

医句话:

民以食为天,饮食更是人类4大生活需求之一,但食物中毒却一直是人类无法挥去的噩梦。数据显示,全球每天有160万人因不安全的食品患病,同时亦有340名5岁以下的儿童死于食源性疾病,为此联合国宣布每年6月7日为世界食品安全日,目的是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重要性的认知,且减少不必要的中毒事件。

“何谓食物中毒呢?其实食物中毒是全球范围内影响公共健康的重要问题之一,它发生于摄入了受污染的食物后,人体出现的一系列病理反应。作为食品科技师,深入理解食物中毒的原因对于预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食物中毒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可以归纳为微生物污染、化学污染和物理污染3大类。

●微生物污染
微生物污染是导致食物中毒的最常见原因,涉及细菌、病毒、寄生虫和真菌等。

细菌:如沙门氏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副溶血性弧菌等,它们可以在食物中迅速繁殖,在不适当的储存和处理条件下,容易导致食物中毒。细菌性食物中毒常因为食物未充分加热或再次受到污染而发生。

病毒:如诺如病毒和A肝病毒,它们通常通过受污染的水源、食物或感染者的手传播。相较于细菌,病毒在食物中的存活不依赖于繁殖,但极少量就足以引起疾病。

寄生虫:如弓形虫、隐孢子虫和绛虫等,它们可以在生或未充分烹饪的肉类、鱼类和水产品中寄生。不当的加工和准备方法是导致寄生虫性食物中毒的常见原因。

真菌:主要指霉菌和酵母菌,它们可以产生有毒的代谢产物即霉菌毒素,如黄曲霉素和赭曲霉素等,长期摄入有损健康。

重金属伤神经损肾脏

●化学污染
化学污染包括食物中意外或故意添加的有害化学物质,如农药残留、重金属污染、食品添加剂过量使用及自然毒素等。

农药残留:农药广泛用于农业生产中,不当使用或处理不善会导致残留进入食物链,长期摄入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重金属汙染:铅、汞、镉等重金属可以通过环境污染进入食物链,对人体神经系统和肾功能等造成损害。

食品添加剂过量:虽然食品添加剂能改善食品品质和延长保质期,但过量使用或使用非法添加剂可能导致健康风险。

自然毒素:一些植物和动物天生含有的毒素,如蕨类植物中的致癌物质、贝类中的赤潮毒素等,不当消费会引起中毒。

●物理污染
物理污染指的是食物中意外混入的非食用物质,如玻璃碎片、金属屑、塑料碎片等。这类污染通常是生产、加工、包装和储运过程中的操作不当导致。

教育公众食安重要性
大家可遵循以下几点,以避免食物中毒的发生:
加强食品安全管理:遵循良好的农业和制造实践(GAP、GMP)标准,确保从源头到餐桌的每个环节都符合安全标准。
适当储存和处理食物:按照食品安全指南储存和处理食物,如保持正确的温度控制,避免交叉污染。
定期检测:对食品进行定期的微生物和化学残留检测,确保食品符合安全标准。
公众教育:提高公众对食品安全的认识,教育消费者如何安全选择和处理食物。
通过理解食物中毒的原因并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可以有效降低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保护公众健康。”

 

_
王楸嬿(食品科技师)



无法堂食 行管期食物中毒剧降

“日前发生在台湾宝林食物中毒案造成多名受害者包括4名死者。据报导3月22日有位食客在吃了素炒粿条之后出现腹泻、腹痛、心悸等症状,虽然有进医院看诊和治疗但还是不治,其实类似的案件亦曾发生在我国。

2020年5月尾,在登嘉楼发生了一起‘Pudding Buih’食物中毒事件,导致99人中毒,1人甚至失去了性命,罪魁祸首是没有煮熟的鸡蛋。由于Pudding Buih需用未煮熟的鸡蛋制成,所以这起事件也带出网络售卖食品及小商家不了解食品卫生管理的隐藏问题。而之前在森州波德申海域的青蚝被发现含有藻毒素,造成多人中毒的事件,这件事则是和环境毒素有关。

据2021年的报导,卫生部的报告显示在2020年全国食物中毒事件有明显的下降,即从2019年516宗,下降为288宗。这或许是因为COVID-19的影响,大家都不能出门,也间接减少了群体食物中毒事件发生的几率。

而在2018年则有500宗食物中毒事件发生,其中有150宗案件是涉及学府并且受教育局管制。至于2021年的,食物中毒事件再次下降成197宗,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然而,在2022年,全国食物中毒事件却上升为390宗。

餐厅卫生不达标 人民有权举报

纵观全球数据,平均每天有160万人因不安全的食品而患病。每天有340名5岁以下的儿童死于原本可以预防的食源性疾病,全世界每年有十分之一人口受到食源性疾病的影响。

联合国在2018年通过大会议决,宣布从2019年开始,每年的6月7日定为世界食品安全日,旨在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重要性的认识。在当天将会举办庆祝活动,宣传安全食品的诸多益处。

我国政府也积极配合,卫生部每年都有举办课程给食物业者、内部的培训、检查进口的食品、突击检查摊贩或食物业者等,希望可以提升人民对于食物安全的概念,并确保提供食物的业者时时保持环境卫生,确定食品安全食用。

但是单靠执法者的力量尚不足够,毕竟人手有限,肯定会有很多漏网之鱼,所以民众也要有食物安全的概念,一旦发现有不符合卫生条件的餐厅或摊贩,就要立刻投诉给卫生部,请他们执行任务。通过政府部门与人民的配合,希望接下来的食物中毒事件可以每年都持续下降。”

 

_
郑美秋(营养师)



HACCP GMP我国两大食品法规

“马来西亚食物安全管理有哪些?身为消费者的我们如何保护自己?就让我们了解政府食品安全法规有哪些?确保食品安全对于保障民众的健康和福祉至关重要。

危害分析及关键控制点(HACCP)和良好生产规范(GMP)是马来西亚公共卫生部门制定的食品控制体系的两种严格方法和规则。 HACCP是一种系统的食品安全方法,用于识别、评估和管理食品生产过程每个阶段的风险。其主要目标是预防、消除风险或将风险降低到可控水平。

另一方面,GMP是一系列规则和法规,确保以卫生和安全的方式制备和处理食品。此外,这些规则的重点是识别和控制食品处理中的危害。

4步骤确保家庭食安

掌握家庭食品安全是每个厨房的基本做法。除了政府的努力之外,公民也必须了解家庭食品安全的做法。通过对自己在厨房中的行为负责,我们可以大大降低食源性疾病的风险,确保自己和亲人的健康和幸福,在家中掌握正确的食品卫生和处理技巧对于预防食源性疾病至关重要。

以下是确保家庭食品安全的4个基本步骤:
1)清洁
-经常洗手和清洗表面。
-导致食物中毒的病菌可以在很多地方存活,并在厨房中传播。
-在准备食物前后和进食前,用肥皂和温水或冷水洗手至少20秒钟。
-处理未煮熟的肉、鸡肉、海鲜、面粉或鸡蛋后一定要洗手。
-用流动的水冲洗新鲜水果和蔬菜。

2)分开
-不要交叉污染。
-将生肉、家禽、海鲜和鸡蛋与即食食品分开存放。
-买菜时,将生肉、家禽、海鲜及其汁液与其他食物分开。
-将生肉、家禽和海鲜存放在密封容器中,或将其牢牢包裹起来,以防汁液渗入其他食物。
-使用单独的砧板或盘子盛放生肉和农产品。

3)用合适的温度烹饪
-当食物的内部温度达到可以杀死病菌的程度时,就可以安全地烹饪了。
-使用食物温度计确保烹饪温度适宜
整块牛肉、小牛肉、羊肉和猪肉:145°F(62.78°C)(然后让肉静置3分钟再进行切割或食用)
带鳍鱼:145°F(62.78°C)或烹煮至鱼肉不透明并能用叉子轻易分开
碎肉(牛肉、猪肉):160°F(71.11°C)
所有家禽(包括碎鸡肉和火鸡肉):165°F(73.89°C)
剩菜和砂锅菜:165°F(73.89°C)

4)冷却
-及时冷藏
-将易腐食品放在40°F(4.44°C)或以下的冰箱中。
-烹饪后2小时内将剩菜冷藏
-微波后让食物静置几分钟,可使冷点吸收热点的热量,使烹饪更完全。

总结来说,要确保食物卫生,不能只靠政府或执法单位的努力。对食物的处理更小心,对食物安全有更高的醒觉。才能进一步减少食物中毒的风险。”

 

_
李彦翰(饮食治疗师)

 

**温馨提醒:文章与广告内提及产品、服务及个案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看诊依据,须以医生的意见为主。

 

文章来源:
医识力.2024.06.06

评论




医识力

以「服务、实用、互动」为目标,同时提供五大服务范围:(一)提供医学须知; (二)提供医院、科系指南(; 三) 指导养生、防病、治疗的选择参考; (四)透过医疗讲座与读者面对面交流; (五)回答读者的医疗/用药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