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E 2含量 肾比肺高100倍 肾友一旦染疫 死亡插管风险高
医句话:
大部分CKD患者的免疫力会随着肾衰竭功能一起下降,意味着病情越后期,就越容易受感染或生病。其中原因包括在高尿素或尿毒症的情况下,人体的白血球单核细胞会开始失去功能,促炎性细胞因子则增加,以致于更容易促进炎症反应。此外,在免疫反应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的T细胞也会有本质上的改变,不仅产量变少,反应也会变得缓慢。
医句话:
大部分CKD患者的免疫力会随着肾衰竭功能一起下降,意味着病情越后期,就越容易受感染或生病。其中原因包括在高尿素或尿毒症的情况下,人体的白血球单核细胞会开始失去功能,促炎性细胞因子则增加,以致于更容易促进炎症反应。此外,在免疫反应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的T细胞也会有本质上的改变,不仅产量变少,反应也会变得缓慢。
问:我今年60岁,男士,为一名外勤人员,经常需驾车去见客户,2013年有照过磁力共振造影(MRI),发现C4至C6出现退化(spondylosis)。
当时我的症状是手麻痹和颈项紧绷,除了做物理治疗,就是吃营养补充剂而已,最近发觉手臂和手指神经线刺痛,影响驾驶,请问我的情况应该怎么处理?可以服用何种药品?我有服用非类固醇消炎药布洛芬(ibuprofen)及甲钴胺(mecobalamin),可是却一直无效,该怎办?
医生解答:
布洛芬是止痛药,甲钴胺则是神经补助剂,如果药物无效,建议你再做一次MRI扫描,才决定要如何治疗,但依你信中的描述,你的病情可能有恶化的现象,请尽快求医。
问:我姓曾,今年47岁,大约两年前我做了痔漏手术,隔了大约一年后也做了内痔手术,现在每次排便后肛门处总感觉“顶住”,且是持续性的(那种感觉可持续一整天,除了睡觉),但没有便血也没便粘液。
我的饮食正常,腹部也没疼痛,回去复诊时(即肛门指诊)医生也说没事,也没摸到不寻常的物体,医生说是热气或手术后遗症。
Q1:这可能是手术后造成的永久性创伤吗?
Q2:如果说顶住的感觉些许还可以,但有时真的感觉强烈很不好受,该如何治疗呢?
医生解答:
目前医学进步,治疗痔漏的手术有多种,同样的内痔手术也有好几种,每一种手术的后遗症都有差别,由于来函并未说明目前肛门处“顶住”的症状在术后多久开始,也无说明之前进行的痔漏与内痔手术是用何种方法,因此在此未能进一步评论是否真的是手术后遗症。
除了手术后遗症,其他可能造成肛门处“顶住”的原因还包括肛裂和直肠粘膜内脱垂(内直肠脱垂)等。
问:我妈今年70岁,向来有高血压,一直有服药如氨氯地平(amlodipine),她在1997年已切除子宫及右卵巢,并在2009年切除左结肠。
2017年4月时,她发现小便有血,于是前往私人医院进行扫描检查,报告指左侧的输尿管出现组织病变,造成输尿管有轻度积尿,可能为息肉或其他。
之后我妈前往另一医院,先后进行了活体组织切片(biopsy)、左侧输尿管镜手术(left URS)、膀胱镜检查逆行肾盂造影(RPG)、双J型输尿管导管(double-J ureteral stent)等,到了2017年输尿管的活性氧化物质(ROS)已被清除。
在2018年,妈妈再次申诉左侧腰痛,也有尿血,进行扫描及注射药物,发现左侧输尿管的结石还在,于是继续服食两周的药物,再进行检验,发现结石仍在;因此在2019年再次进行不同的检验及手术等,并且也加上气震式碎石仪(lithoclast)碎石及住院等,到了同年10月底,检验结果正常。
至今我妈偶尔会小便有血,排尿疼痛,左侧腰痛,为何会这样呢?
问:我是梁女士,我的右脚大拇趾每次一走路就会痛,已经很多年了,去年曾去看过骨科,也照了X光片,医生过后有开药给我服用,但是一直没有好转。
附上我的X光片,请问我的骨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该怎样治疗呢?
问:我妈今年73岁,她在年轻时曾患哮喘,也有吃西药及配合针灸,过去的三十多年都相安无事,但在2017年开始哮喘又回来了,而且接二连三“攻击”她好几次。
之后我们有带她去咨询医生,当时医生开了治疗哮喘的气化喷雾剂,在2018年一整年都没事,但在2019年3月开始,每隔2个月哮喘就发作一次,以致我们必须在最短时间内把她送往医院急诊部吸雾化器(nebuliser),这样才没事。
之后我们发现妈妈有时在上楼或者在洗澡时,隐约可听到很小声的喘息声,类似喘鸣。去年5月,一位医生建议妈妈进行心脏造影,可是之后心脏科医生就告知血管没有阻塞,就开了抗哮喘的药物,但到了11月,妈妈突然咳嗽,去见了诊所的医生,吃了药还是咳不停,最终我们带妈妈去医院接受检查。
医生告知说妈妈的支气管很狭窄,必须要留院观察,在出院时医生有提及妈妈是因感染副流感病毒而引发的急性支气管炎(acute bronchitis parainfluenza),同时有开药给她,可是吃了药还是没太大改善,偶尔我们还是听到妈妈咳嗽及哮喘的声音。
医生再开了另一种抗哮喘药物,用了两天后效果有所改善,但在一个月后,妈妈又再开始咳嗽及必须进院,医生也说目前所开的药物已足够了,也没有其他方法了。
(图:马新社)
女性不采取避孕措施的最主要原因是害怕其所带来的副作用。实际上,大众仍对口服避孕药存有许多的迷思和误解,其中包括认为吃避孕药会造成体重增加、头痛、皮肤变化、乳房胀痛、影响性欲、影响母乳分泌、影响未来的生育能力、诱发中风及癌症等。事实上是否真的如此?让我们一同看看妇产专科医生的解答。
“根据古特马赫研究机构(Guttmacher Institute)的调查,在发展中国家,超过八分之一的已婚女性希望避免怀孕,但却不采取任何避孕措施,其原因包括:
1. 26%担心采取避孕措施所带来的副作用或健康风险
2. 24%认为性行为不频繁
3. 20%选择在母乳喂养期采泌乳停经法(lactational amenorrhea)
4. 5%无法获得任何避孕的方式。
此外,造成女性不采取避孕措施的其他原因还包括伴侣的反对及缺乏正确的避孕知识。
问:有什么好的中药可以治疗失眠?
答:失眠,中医又称“不寐”,以入睡困难、睡眠不深、时寐时醒、醒后不能再复睡或彻夜不眠为主要临床表现。
中医认为睡眠由心神所主,神安则寐,所用的安神药多以矿石、贝壳或植物的种子入药,主要分为以下两种:
1)养心安神药:酸枣仁、柏子仁、远志、合欢皮、首乌藤、灵芝等;养心安神方剂有酸枣仁汤、天王补心丸、归脾丸、黄连阿胶汤等,适用于平时梦多、易醒、头晕、乏力、心悸、健忘者。
2)重镇安神药:龙骨、龙齿、珍珠、磁石、琥珀等;重镇安神方剂有安神定志丸、平补镇心丹、孔圣枕中丹等,适用于容易紧张、惊醒、烦躁、心慌、胆怯、恶梦较多者。
另外,也需视个人体质情况而搭配安神药,现代社会白领、学生族、IT程设师、金融工作等大多以脑力思考为主,易暗耗心血,熬夜过度又易心肝火旺,更年期妇女也易因阴阳不调,虚火上炎而失眠,因此气血虚证者宜加用益气养血药如党参、熟地等;虚热者宜配伍滋阴降火药如百合、知母、黄柏等;心火亢盛者,宜用清心除烦药如栀子、黄连、竹叶等。
谈及免疫力,我们的脑海里往往会浮现"白细胞"、"疫苗接种"和"抗体"等字眼。 这些是人体免疫系统中对抗细菌和病毒入侵的主要因素。 但是你可知道,我们的肠道也在免疫力和免疫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现在就让我们透过与郑怡祥博士的问与答来了解更多有关的资讯。
问1:什么是免疫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