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申兴 / 40%癌患并发情绪障碍 多重干预 治心病助抗癌
问:我的阿姨52岁,去年初完成乳癌治疗,如今将近一年,但是她的精神却越来越差,经常闷闷不乐,去旅游或聚会不如以前般开心。
她的主治医生说她身体的复原稳定,建议我们带她去看精神科医生,但阿姨抗拒,她认为自己没有问题,只要休息就好。
Q1: 请问癌症病人痊愈后是否会患上精神疾病?还是乳癌会导致精神疾病?
Q2: 我们应该如何帮助她?
医生解答:
问:我的阿姨52岁,去年初完成乳癌治疗,如今将近一年,但是她的精神却越来越差,经常闷闷不乐,去旅游或聚会不如以前般开心。
她的主治医生说她身体的复原稳定,建议我们带她去看精神科医生,但阿姨抗拒,她认为自己没有问题,只要休息就好。
Q1: 请问癌症病人痊愈后是否会患上精神疾病?还是乳癌会导致精神疾病?
Q2: 我们应该如何帮助她?
医生解答:
问:我是一名糖尿病患,有蛀牙的问题,想去看牙科,但是有一些担扰。
Q1: 请问糖尿病会影响像补牙或拔牙这样的牙科治疗吗?
Q2: 如果拔牙后想植牙,糖尿病会影响植牙的成功率吗?
Q3: 在治疗前后应采取哪些预防措施?
医生解答:
糖尿病可能会略微增加牙科手术并发症的风险,如愈合缓慢或感染风险增加。然而,通过良好的管理并与牙医进行沟通,这些风险可以被最小化。
是的,糖尿病可能会影响植牙的成功率,因为它可能会延缓愈合过程并增加并发症的风险。然而,通过仔细监测和管理血糖水平,植牙的成功率就会大幅度的提升。
在进行牙科治疗之前,确保你的牙医知道你的糖尿病状况和正在服用的任何药物,并且在预约之前保持良好的血糖控制。在牙科治疗后,需密切监测血糖水平,并遵循牙医提供的指示。
问:医生你好。我的女儿6岁,平时皮肤比较干燥,最近喜爱拔手指皮和嘴皮,有时候会拔到流血。我们试过各种方法阻止,也替她涂上润肤乳和唇油防止干燥,但是要好的时候,她又忍不住拔。
Q1: 谁问有什么好的方法可以阻止女儿继续拔手指皮和嘴皮?
Q2: 有什么方法可以改善她的皮肤干燥问题?
谢谢医生。
医生解答:
因为她已经6岁,可以先问一问她为什么要做这样的动作。可以了解她的想法(前因)也让她提出可能造成的后果,然后引导她说出处理方式。毕竟一味的阻止、打骂和惩罚有时只会恶化她拔手指皮和嘴皮的习惯。
问:我的同事因“疝气”去做手术了,请问:
Q1: “疝气”是一定会肿起来和摸得到吗?是什么原因造成?可否预防?
Q2: 如何发现或有哪些检查?
Q2:若手术后会不会复发?
谢谢。
医生解答:
腹股沟疝气(inguinal hernia)是一种影响男性的常见疾病,会导致腹股沟肿块突出。在最初阶段,症状轻微,肿块可能无法触及。在后期阶段,肿块可能完全不可还原。在更严重的情况下,疝气甚至可以掉入阴囊或导致小肠绞扼。
腹股沟疝气可以是先天性的,也可以是后天所致。在先天性疝气中,睾丸从腹部下降到阴囊留下的轨迹(路径)并未闭合。结果,腹部内肠子落入阴囊,导致腹股沟疝气。
医识力现场讲座:你问医生答
现场问题摘录
讲题:看不清 眼干涩 ——小心白内障青光眼
日期:2024年5月18日(周六)
主讲人:眼科顾问林震斌医生及林永丰医生
主持:饮食治疗师崔嘉颖
1)我是糖尿病患,眼睛已经开始糖化,要如何保护而不会恶化?
答:糖尿病可导致患者免疫力下降,进而影响多个器官的功能,包括肝脏、心脏、血管、大脑、皮肤和眼睛等。糖尿病最大的危害在于它对微血管的影响,因此最重要的是通过药物控制血糖水平。建议每3个月进行一次血糖检测,最好是在进食后血糖水平仍低于10.0mmol/L。如果超过这个数值,会增加患青光眼或白内障的风险。除了白内障和青光眼,糖尿病还会导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这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它会损害眼睛后部的视网膜,严重时可能导致视网膜脱落。因此,每当有人进行眼科检查时,医生都会询问是否患有糖尿病。此外,建议糖尿病患者在户外活动时佩戴墨镜以保护眼睛。
问:长期吃降压药有什么副作用?
答: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 我必须强调,任何药物都有副作用,但我们在使用任何药物的时候必须衡量好处和药物所带来的副作用,方可决定治疗的方案。
服用降压药可能会有一些副作用,这些副作用取决于所使用的药物类型,而且每个人所遇见的副作用都不一样,副作用的严重性也不同。常见的降压药物包括利尿剂、β-阻断剂、钙通道阻断剂、血管扩张剂和ACE抑制剂等。
下面列出一些不同类型降压药物的可能副作用:
这些都是药物可以引起的副作用,如果你在服用降压药时出现副作用,应该与医生讨论,医生可能会调整剂量或更换药物。定期的医疗评估可以帮助管理和最小化这些副作用。病患必须谨记,千万不要自行断药,这些副作用极大部分都可以受控。
医识力现场讲座
你问医生答
现场问题摘录
主题:长者骨松 一跌难起-谈骨质疏松症的筛检与预防
日期:20/4/2024(周六)
主讲人:马大医药中心内分泌内科顾问林俐伶副教授
主持人:饮食治疗师陈依婷
笔录:陈孝全
问:最近在台湾爆发的邦克列酸(米酵菌酸)是什么?到底是怎样产生的呢?
答:日前在台湾爆发的罕见重大食物中毒事件,经卫生主管单位解剖相关个案检体后,确认是台湾当地的首例邦克列酸中毒案。邦克列酸(bongkrekic acid)先前所使用的中文名称为米酵菌酸,但因其中的米字容易引发民众对米制品的疑虑,因此在2024年更改为“邦克列酸”。
邦克列酸是一种罕见的粒线体毒素,由唐菖蒲伯克氏菌(burkholderia gladioli)产生,源自于印尼当地的食物(tempe bongkrek),是一种发酵椰浆制品,在印尼、莫桑比克和中国亦曾发生过邦列克酸中毒的事件。
目前对于邦克列酸致死剂量的说法也不一,《食品毒理学手册》曾指出1至1.5毫克的剂量就有可能对人体致命;也有动物实验发现,口服2毫克剂量的邦克列酸,可使实验鼠在2至5小时内死亡。
问:你好。我是一名单身女生,年龄30岁。随函附上2023年和2024年的体检报告,报告内有几项指数是稍微在合格范围外,所以想请教陈医生:
Q1:是否需要特别注意?或如何让它回复到合格范围内?
Q2:肝脏概况,请问什么是总胆红素?2023年的报告显示我有缺铁性贫血(已确认不是地中海贫血症),因此吃了一段时间的铁片。之前摄取的铁片会影响总胆红素吗?
Q3:骨骼及关节概况:什么是类风湿因子?什么情况下会导致类风湿因子?如何避免类风湿因子?
Q4:肾脏概况:如何改进尿素指数?尿素过低会导致什么疾病?
Q5:尿液分析:什么是尿比重?
医生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