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衛生

全球逾10亿人肥胖 健康基石“重”在管理

医句话:

肥胖不仅是外观问题,它更应视之为健康问题,因为肥胖而衍生的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中风、骨关节炎甚至忧郁症,都是现代常见的文明病,唯有及时认清肥胖的真面目,才能把伤害降到最低。

“在谈及肥胖(obesity)时,一般人第一印象就是身材臃肿或者一直暴饮暴食等,但其实从字眼来分析,肥与胖是有所不同的,肥的本意是形容脂肪及赘肉多,毫无形体轮廓,一般是含有贬义并用于比喻动物,比如形容一头猪很肥,但胖则有所不同,它是用来形容一个人的体型丰满、肌肉结实及多,比如在现实中一些少了骨感但肌肉紧实及健美的女性,往往被形容曲线分明。

公共衛生

1根烟减3分钟寿命 邓小平若不抽烟 何止活到93岁?

医句话:

如果时至今时今日仍有人把嘴边叼着一根烟视为“耍酷”,或者把手持电子烟再喷出一阵浓烟视为“潇洒”,那只能说是非常可悲的现象,因为医学界早已清楚阐明香烟对健康所带来的种种伤害,所以唯一的解决方法就是戒烟,唯有戒烟才能把伤害降至最低,包括肺癌、心血管疾病或骨折等。

“戒烟永远不会迟,当一名烟民做出戒烟决定并付诸行动,肺癌的风险可在一年后降至与正常人无异,但心血管疾病风险则较不明显,不过若一名曾有心肌梗塞而抢救及时的患者,若他在手术后戒烟,对于避免下一次发作有极大帮助,但若是他仍不戒烟,再发作的可能性会更高,也更棘手。

因此可以这么说,烟抽得越久风险也相应提高,想要降低风险唯一办法就是戒烟。根据抽样调查,每100名心血管疾病患者中有20人是因抽烟所引起,一根烟对健康的伤害绝不只是一缕青烟如此简单。

公共衛生

疫情压力增烟草成瘾 不仅伤心肺 骨骼变更脆

医句话:

在过去,抽烟习惯被视为是造成肺部伤害的元凶,可是近年来的研究发现,抽烟所造成的伤害已远超于此,除了直接影响支气管发炎、哮喘等肺部伤害包括肺癌之外,它也造成心脏衰竭而引发心肌梗塞、或者是对香烟出现上瘾,甚至可进一步影响骨骼健康并导致骨折,为此医学界不断呼吁政府加强烟草控制措施,以免我国未来主人翁的健康遭到不必要的伤害。

“根据资料,我国的烟民已达490万人,大约每5名年龄15岁以上的国民就有1人是烟民,而在烟民中男性占多数,每5名男性就有2人抽烟,除了15至19岁这个年龄阶层的烟民为24%之外,其他年龄层有近半数男性有抽烟习惯。

公共衛生

过期药冲马桶丢垃圾桶 助长抗药性 危害生态

医句话:

许多人会随意丢弃药物的原因之一正是贪图方便,更别论特地寻找咖啡渣来打包等。 正因如此,拥有多处分行的社区药剂行,近来也一直在推行药物回收计划,让民众可以将过期、变质或多余的药物,放置到附近分行的药物安全处理箱中,省下不少麻烦。

“不同类型的药品如何保存、使用期限多长和正确丢弃方式,都是药剂师最常被问及的问题之一。基本上药品的保存期限可以从包装、盒子或铝箔片(strip)上得知。问题是,许多民众到诊所看病所领到的药物,都是装在白色药袋中,上面往往没有标上药物失效日(expiry date)。

事实上,国际规定无论是大医院或小诊所看诊拿药,药袋上都必须标示上药品学名(generic name)、剂量、服用方法、次数、时间,以及有效期限(exp. date)等。不过,本地更常见的情况是不会把药物有效期限写在药袋上,甚至有时候连药名也没有,而只是标注发烧、感冒或咳嗽等。其实大众应有义务知道自身所服用的药物信息,如果发现上面并未注明,是可以向诊所提出诉求。

公共衛生

接种疫苗1周内 儿童勿“乱跑乱动” 大降心肌炎风险

5岁至11岁孩童接种COVID-19疫苗计划已开跑,他们将可接种辉瑞或科兴疫苗。截止卫生部2月24日的数据,至少有97.5%成人已经接种2剂疫苗,61%施打了加强针;12至17岁的儿童则有高达90%已接种2剂疫苗。至于已接种第一剂的5岁至11岁孩童只有约20%,相信与许多家长仍采取观望态度有关。对此,两名来自马大医药中心的医生为家长一一解答疑虑,并鼓励大众让孩子接种疫苗。
 

问1:辉瑞疫苗属于信使核糖核酸(mRNA)疫苗,新技术是否意味风险较大?
颜振胜:
其实mRNA说新不新,这项技术已有大约20年的历史了,主要是让经过基因工程改造的mRNA,在人体细胞内制造出类似SARS-CoV-2的刺突蛋白(spike protein),借此引发免疫反应。这一次也是因为疫情之下有许多志愿者参与研究,才能这么快制造出有效的mRNA疫苗。

说实话,90%有效力(efficacy)的疫苗是很少见的,而这款疫苗也非常有效,目前全球已有数亿人接种了,越来越多证据表明,接种疫苗的好处超过了已知的潜在风险。

公共衛生

单抗产高效抗体中和病毒 惟疫苗更具成本效益

医句话:

单株抗体基本上是在实验室中制造或大量生产的高效抗体,再注射入患者体内,可直接中和病毒。目前医学界已鉴定出至少7种不同的抗体可对抗COVID-19,它们也可用于暴露前预防性治疗和暴露后预防性治疗。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单株抗体就像是“鱼”,所注射的抗体不会永久存在;接种疫苗就像是学会“钓鱼”,在需要的时候可以自然产生抗体以对抗病毒。相较之下,价格低廉的疫苗仍更具成本效益。

“疫情持续至今,相信许多人已感倦怠。不过请不要放弃,这已经是马拉松的最后一站了。相比起一年多以前,我们基本上什么都没有;如今则是有许多‘装备’应对COVID-19,例如更好的抗病毒药物和单株抗体(monoclonal antibodies)等,我们一定可以携手战胜疫情的。

病毒复制Vs发炎期

公共衛生

弱势群体打了针依旧弱 怎么办?

医句话:

随着传染力高的变种病毒如Delta和Omicron的出现,接种2剂疫苗对于减少病毒传播或预防有症状感染方面不够有效。弱势群体接种加强针将大大获益,此举能预防罹患重症;非弱势群体接种加强针的作用是为了增强免疫系统,以产生高水平的抗体,并提醒身体的免疫系统,以便在接触新变异病毒时,能够更迅速有效地产生抗体以中和病毒。

“所谓弱势群体(vulnerable group),是感染COVID-19后有重症风险的人群。通常是指60岁及以上长者,或患有至少1种健康问题者,例如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哮喘等慢性呼吸道疾病;心脏衰竭等慢性心脏病;帕金森氏症、学习障碍或脑麻痺(cerebral palsy)等慢性神经系统疾病;糖尿病;由于疾病(如爱滋病)或药物(如类固醇)导致免疫功能减弱;身体质量指数(BMI)30及以上的严重超重者。

专题

世卫不赞成混打COVID 19疫苗? 错!智土数据扎实 混打亮绿灯

医句话:

就如COVID-19疫苗在去年底首次出现时遭到无中生有的抨击,遥想当初卫生部也是花了很长时间才能让民众接受并愿意伸出胳膊接种COVID-19疫苗,而今当加强针接种计划开跑之际,网络上包括社交媒体充斥着对加强针各种不实的言论,比如把某款疫苗描绘成对健康造成伤害,甚至扯出不同的阴谋论等,因此必须及时辟谣,让民众以正确心态接受加强针来保护自己。

“我们身处在一个资讯爆炸的时代,任何资讯只要登入互联网可说是信手拈来,但与此同时也对无法辨别真理的民众造成一定困惑甚至焦虑。以目前卫生部正在推行的加强针(booster dose)接种计划为例,各种稀奇古怪的言论也随之出现,不仅有文字、视频甚至还拿出世界卫生组织(WHO)之前所发表的报导来混淆视听,因此必须一一给予解释。

专题

混打疫苗 让身体以不同方式认识病毒

医句话:

没人晓得接下来是否会迎来新一波COVID-19变异病毒的爆发浪潮,因此打从10月份开始,我国卫生部在经过详细研究及严谨的科学理据支撑下,已率先为前线医护人员及60岁以上长者提供非强制性的加强针(booster dose)接种,可是民间对加强针计划并不热衷,理由与缺乏认知有关,因此有必要及时厘清误解,有助于让人民放心接受加强针计划,并且让疫苗完成它的保护效果。

“COVID-19究竟是否已减缓?是否可以放心出门?是否会再度封锁等问题可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课题,但从近期卫生部长以及卫生总监先后在不同媒体发文,促请民众关注疫情已升温包括感染率直线上升,并且进行了模拟演习,为最坏的情况作准备,充分显示这绝非等闲事,而是必须仰赖全民携手努力才能面对的国家大事。

疾病疗法

嗜糖成瘾 阻瘦素操作 糖税抗肥胖降糖尿病

医句话:

日前,政府在2022年财政预算案中宣布,扩大含糖饮料的国内税,当中包括含有巧克力、可可麦芽、咖啡和茶的混合式饮料,这也认同了自2019年7月落实的糖税政策,对提高国民健康的重要性。糖和肥胖息息相关,而肥胖就是三高(高血糖、高血脂及高血压)的罪魁祸首,也因此世界卫生组织呼吁人们把每天的添加糖摄取含量控制在10%总热量,最好是5%,即5茶匙的糖。




医识力

以「服务、实用、互动」为目标,同时提供五大服务范围:(一)提供医学须知; (二)提供医院、科系指南(; 三) 指导养生、防病、治疗的选择参考; (四)透过医疗讲座与读者面对面交流; (五)回答读者的医疗/用药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