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診治

息肉会变大肠癌?医:腺瘤性最要命

医识力现场论坛 你问医生答
现场问题摘录

讲题:心乱跳,肠出血,血管快爆了!——3大沉默杀手,不痛不痒也致命
日期:2025年9月27日(周六)
主讲人:心脏内科顾问李立群医生、肝肠胃内科顾问曾瀚庆医生、血管及血管内腔外科顾问陈楷栋医生。
主持人:饮食治疗师陈依婷


1)请问息肉和肉瘤有什么不一样?
答:
肠道息肉(polyp)多为良性、长在黏膜表面的“小突起”,像是长在皮肤上的小瘤子,有低几率癌变;肉瘤(sarcoma)是一种恶性肿瘤,会往外侵犯和转移。

问医

陈学瑜 / 大肠息肉切除后 多久需要再做大肠镜?

问:医识力团队,你们好。我想请教医生:

Q1: 肠如有息肉,建议多久检查或照肠镜一次比较好呢?
Q2: 息肉的大小或外观形态,是否会影响癌变风险与追踪频率?
Q3: 若息肉在追踪期间出现增大或数量增加,是否就需要考虑手术或其他介入治疗?

谢谢。
 

 医生解答:

谢谢你的问题。这是非常重要的课题,也是目前全世界都在努力解决的难题。为什么息肉这么重要呢?这是因为所有的大肠癌都是从息肉开始。只要及时发现息肉并去除,即可有效预防大肠癌。而息肉的形成是由于结肠内壁的正常细胞更新受到干扰,导致生长失控。

大肠癌在大马男性中是最普遍的癌症。在女性则是排名第二的癌症。

饮食营养

95%大马人纤维摄取不足   聪明搭配每日30克能做到

医句话:
根据大马饮食指南,成年人每日应摄取20至30克膳食纤维,但现实却差距甚远。研究显示,约95%的大马人蔬果摄取不足,导致纤维量远低于标准。长期缺乏纤维不仅会引起肠道功能紊乱,更可能增加大肠癌风险。其实,纤维来源不仅限于蔬果,全谷类、豆类、坚果和种子同样富含纤维。只要饮食多样化,聪明搭配,每日达到30克膳食纤维一点也不难。


“很多人以为膳食纤维只能从蔬菜水果中获得,其实还有更多高纤选择,比如全谷类、豆类、坚果和种子常常提供更丰富的纤维。可溶性纤维常见于燕麦、豆类及洋车前子壳。而不溶性纤维则常见于糙米、全麦面包、根茎类蔬菜的外皮如红萝卜皮、番薯皮、坚果和种子。

在饮食中,膳食纤维对肠道健康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研究指出,约有95%的大马人每日没有摄取足够的蔬果,膳食纤维远远未达标。长期如此,不仅影响肠道健康,也可能间接提高罹患大肠癌的风险,大肠癌正是本地主要的致死疾病之一。

肝胆肠胃

大马每30华男1患大肠癌 45岁起定期筛查 切息肉能救命

医句话:
大肠癌是可以预防的癌症,关键在于及早发现并移除具有癌变风险的息肉,才能避免大肠癌的发生。而要发现息肉,不二之法便是定期筛检。大肠癌初期通常毫无症状,若等到异常出现才求医,往往已届晚期,存活率大减。

 

“在马来西亚,大肠癌是第二大癌症,仅次于乳癌,在男性中则位居第一。近10年来,大肠癌更有明显年轻化的趋势。

问医

郑应平 / 特定化疗药损耳蜗细胞 治疗前后须听测

问:你好,我父亲被诊断出早期大肠癌,已经完成放化疗和手术大约两个月。最近,他开始出现听力下降的情况,伴随耳鸣或听觉模糊的症状。他今年70岁,身体一向健康,唯一的慢性病是高胆固醇。

Q1: 癌症治疗是否会影响听力?这种听力损失是暂时性的,还是可能是永久的?是否有方法可以改善或延缓这种情况的进展?
Q2: 如果听力受损已经发生,是否可以通过药物、助听设备或其他治疗方式来缓解?
Q3: 是否需要就诊耳鼻喉科?我们担心某些药物的副作用可能进一步影响听力。

谢谢医生解答。

问医

刘志伟 / 微创切大肠癌 吻合口漏恐二次手术?

问:你好。我的父亲72岁,上周被诊断患上大肠癌初期,医生说可以通过微创手术治疗,无需化疗和放疗。

Q1: 我们听说微创手术可能有肠道缝合处愈合不良的问题,最后可能又要再做第二次手术。请问微创手术的限制和风险是什么?

Q2: 手术后,大肠癌的复发几率高吗?

谢谢。


医生解答:

癌症診治

【健康医疗网】良好生活习惯 减大肠癌风险

大肠癌是可预防的癌症之一,许多民众误以为肠胃道没有不适,也没有血便等症状,就不用做大肠癌筛检。早期大肠癌其实本来就没有明显症状,容易被忽视,建议应透过定期大肠癌筛检,早期发现异常,并及早阻断癌症的发生或恶化。

50岁至74岁2年内未接受大肠癌筛检的民众应尽早接受筛检,并应定期接受筛检,才能在尚未出现临床病兆前,及早阻断癌症的发生。大肠癌筛检(粪便潜血检查)非常简单,不具侵入性,且检查前不必限制饮食,前往医疗院所领取采便管,在家使用采便棒刮取检体,送回医疗机构,等待筛检结果即可,可遵循下列3步骤在家轻松做筛检:

解便:
在坐式马桶内斜铺卫生纸,坐上马桶解便,将粪便留在马桶内干区或在报纸上解便后,取得检验样本。

采便:
旋转采便管盖后,将采便棒向上拔开。里面的水勿倒掉。在粪便上以轻划方式重复来回刮取适量的检体后,将采便棒放回管内并用力盖上。

送回:
将采便管送回医疗院所检验。

问医

陈学瑜 / 51岁腹胀便秘等不适 大肠癌或肠躁症?排便习惯改变为关键

问:你好,我今年51岁,长期在办公室工作。我最近感到肠胃不适,而且不能久站,有时也不能久坐,还有肠道内不适和有燥热感,有时会有腹部胀气和便秘的问题。
我曾经去看普通医生,他说很可能是肠躁症,转介我去看肠胃专科。

Q1. 请问肠躁症是什么?它的症状是什么?可以治愈吗?
Q2. 如果去看专科,需要怎样做?
Q3. 需要进行哪些检验?
Q4. 在还没有看专科前有哪些舒缓方法?

谢谢。


医生解答:




医识力

以「服务、实用、互动」为目标,同时提供五大服务范围:(一)提供医学须知; (二)提供医院、科系指南(; 三) 指导养生、防病、治疗的选择参考; (四)透过医疗讲座与读者面对面交流; (五)回答读者的医疗/用药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