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妇幼

子宫肌瘤 子异症 卵巢癌 孕前体检助破“拦路虎” 龙年行好“孕”

医句话:

在女性的生命旅程中,怀孕是一个充满期待和惊喜的时刻,然而,这段旅程有时也可能伴随着一些大小不一的挑战,其中在怀孕后才发现有子宫肌瘤,相信也是众多准妈妈所担心的,随着医学昌明包括检验技术的进步,只要在婚前及孕前做好检验且遵循医嘱定时复诊观察,肌瘤与胎儿是可以共存的。

“对许多女性而言,怀孕无疑是一个美好的时刻,充满期待和梦想,而今年是龙年,怀上龙宝宝更是众多为人父母的心愿。然而,由于迫切想要生儿育女,往往只想着‘造人’却忽略了女性的健康问题,以致在这段旅程走得格外提心吊胆,比如在怀孕初期接受检查时,赫然发现自己有子宫肌瘤(uterine fibroids),心中的忐忑不安可想可知。

随着如今男女共结连理的年龄延迟,连带也推迟了女性生育年龄,这也让怀孕遇上肌瘤的问题格外突出及棘手。若是女性没有怀孕,可视子宫肌瘤的大小及所在位置来决定是否须手术切除,毕竟若体积较大的肌瘤会挤压到周遭器官引起并发症,如失禁、频尿或输尿管阻塞等。若是女性已在怀孕,却在产检时发现子宫肌瘤,哪怕体积较大(超过5公分)或好几粒,且在宫腔内,妇产科医生的做法是持续观察而不进行干预包括手术切除。

问医

林仁吉/卵巢癌恶性高 勿单用中医治疗

问:
我的表姐之前曾被诊断有卵巢瘤,由于她的生活作息向来很健康,在获知消息后一度感到很沮丧,不过最近有一个远房亲戚向表姐夫妻指出,其实可以用中草药黑面将军,并说之前曾有成功的例子。

根据这个亲戚的说法,之前政府大学研究机构已经对黑面将军进行研究,证实它在抑制癌症有一定的疗效。

Q1:请问这是否属实呢?或者有真实案例吗?
Q2:若是可以用的话,那该如何使用?
Q3:如果用中医方式来治疗,那是否意味要放弃西医的治疗呢?

疾病疗法

晚期卵巢癌复发率逾75%,化疗加VEGF抑制剂有效延长生存期

案例:
刘太太某日突感下腹部剧烈疼痛,到医院进行电脑断层扫描后诊断为双侧卵巢肿瘤,后来进行手术切除肿块,术后做了3次化疗,半年后身体恢复,在准备回到工作岗位前,她一直追问医生复发率到底有多高?医生说高达七成。

刘太太又问, “那该如何知道癌症复发转移?” 医生无奈解释卵巢癌的早期几乎没有症状,尤其当肿瘤逐渐长大,压迫到邻近器官,会出现一些轻微,模糊的症状,但也容易被轻忽,等到腹胀,腹痛,消化不良,食欲降低等症状出现时,卵巢癌多已是第三期以上,因此卵巢癌被称为妇科癌症中最可怕的隐形杀手。

疾病疗法

知识改变命运·姐妹们!看清3生殖道癌杀手

女性癌症主要是四种,除了乳腺癌之外,另外三种都是生殖道癌症,分别是宫颈癌、卵巢癌及子宫内膜癌,这四种癌症都是我国盛行率极高的癌症,令女性防不胜防。

这四种癌症当中,除了乳癌及宫颈癌可以通过乳癌检查及子宫抹片检查预防和及早发现之外,卵巢癌与子宫内膜癌是谈不上预防措施,一般的检查对于侦测这两种肿瘤的作用不大。

尽管关于这四种癌症的资讯多不胜数,但很多女性对于需要做什么检查,什么年纪需要做,有关检查是否有必要做等等,还是感到混淆。

宫颈癌
选对时间做检查

宫颈癌是女性最常见的生殖道癌症,常发年龄是50岁的中年女性。最普遍的检查方法是子宫抹片检查,是预防宫颈癌的有效方法,尤其是有性生活的女性。

在一些欧美国家,如芬兰及瑞典政策是国民必须做宫颈癌检查,政府会为人民提供宫颈癌扫描检查。通过这项强制性检查计划,这两个国家成功减低了宫颈癌病例及死亡率。

亲子妇幼

BRCA基因突变数百种·乳癌和卵巢癌的终身风险

自从安祖莲娜祖莉(Angelina Jolie)因为有家族BRCA1基因缺陷,是乳癌及卵巢癌的高风险族,分别是87%和50%,因而决定做预防性的乳房切除手术后,BRCA基因缺陷也成为网络上的搜索热门名词。

如果BRCA1、2基因的结构发生了某些改变,那么它所具有的抑制肿瘤发生的功能就会受影响。2013年已发现的BRCA1、2的突变有数百种之多。BRCA1和BRCA2基因突变相关的癌症的终身风险,显示有BRCA1基因突变者,患乳腺癌和卵巢癌的风险分别是50%~85%和15%~45%,有BRCA2基因突变者,患乳腺癌和卵巢癌的风险分别是50%~85%和10%~20%。

除了乳癌,卵巢癌的确也是女性的公敌之一,其可怕之处就是没有明显症状,所以晚期确诊病例占大多数。

目前,卵巢癌的标准疗法是手术切除肿瘤,之后再加化疗。因为晚期患者复发率的可能性很高,所以患者需要接受多次化疗或持续性的化疗,以抑制癌细胞扩散,这也是大部份患者最为畏惧,但又没有其他选择的维持性治疗方案。

BRCA晚期卵巢癌口服新药
副作用比化疗低




医识力

以「服务、实用、互动」为目标,同时提供五大服务范围:(一)提供医学须知; (二)提供医院、科系指南(; 三) 指导养生、防病、治疗的选择参考; (四)透过医疗讲座与读者面对面交流; (五)回答读者的医疗/用药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