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听20年.错戴扩音器

(雪兰莪.八打灵再也19日讯)艺人叶良财是林水锦的幼子,他指出,母亲年轻的时候是一名活跃好动的妇女,经常搭巴士和骑脚车到处串门子,虽然不识字,但跟随父亲到士拉央批发巴刹打点杂货生意,因此认识了不同种族的人,除了福建话,她也会说一些华语、广东话和马来语。

他说,今年已89岁的母亲,一生很少生病,也没有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身体健壮得很,即使年过半百,母亲还可以到处走动,随心所欲做喜欢的事,他和其他兄弟姐妹都很放心。

他提到,大约在20年前,母亲开始出现重听的症状,经常听不清楚或听不见旁人说话,以致他们和母亲交谈时,必须重复和提高声量。

主动要求戴助听器

“我们(兄弟姐妹)都觉得妈妈听力不好是因为年纪大了,人老了身体机能自然而然会退化,很多老人家都有‘撞聋’(广东话重听之意)的问题,所以,我们没有把妈妈的问题放在心上。”

他声称,许多重听的老人家担心别人投以异样眼光而拒绝佩戴助听器,但是母亲却是例外,主动要求购买助听器佩戴,家人因此带母亲到吉隆坡一间诊所挂诊并添购助听器。

他指出,母亲起初佩戴助听器的确听得清楚了,但久而久之,母亲重听的症状似乎又回来了,家人必须带母亲复诊,并“升级”(up-grade)助听器,即更换全新的一台助听器。

他说,从母亲出现重听到现在,他们已经替母亲更换及“升级”多个助听器,虽然一个助听器只是数百令吉,他和兄弟姐妹能够共同分担,但是集少成多是一笔可观的数目。

虽有重听但很健康

叶良财指出,他不确定母亲罹患失智症是否因重听所致,不过他相信母亲因为错用助听器,造成更严重的听力损伤,以致引发其他后续的问题。

他说,母亲佩戴“扩音器”后,扩音功能调到最高,无论是在白天或黑夜,吵杂或安静的环境,扩音器都维持原有的高扩音功能,他相信母亲的听力就是因为长期暴露在高音干扰的情况下逐渐受损。

“母亲一直都不相信西医疗法,即使生病看医生也不吃西药,只相信中医和吃中药,所以母亲基本上没有因为重听的问题接受过专科治疗,更没有机会询问专科医生,母亲佩戴的助听器是否合适。”

他提到,母亲曾二度跌倒,第一次在厕所因为地滑不小心跌倒,造成行动不便,他不确定是否因为第一次的跌倒和重听问题引患失智症,而第二次跌倒造成重听和失智症状更严重。

他形容,虽然母亲行动不便,又有重听和失智问题,但是母亲还是很健康,能吃能睡,虽动过白内障手术,但眼睛看得清,而且骂人还很大声呢!

母子对话从此不用喊

叶良财指出,母亲佩戴“扩音器”10多年并且听力严重受损后,他才从朋友的介绍下得知有“量身定制型”的助听器,母亲自从佩戴了新的助听器后,似乎听得清旁人的说话,与家人的沟通明显获得改善,他希望母亲能持续使用。

他解释说,智能助听器是根据用者听力程度进行调节,因为在不同的环境,耳朵接受的音频不同,无论在安静或吵杂的环境,能够调整其功能。

能连接手机电视机

他声称,智能助听器不但能提高用者聆听能力,还能与智能手机、电视机等连接,利用手机调节聆听的音频、收听手机或电视播放的音乐和声音。

“母亲开始试戴的时候,我让她听邓丽君老歌,她对那些歌曲似乎有点印象,静静地聆听,不像平时那样很多话说、很多疑问。”

他声称,母亲因为重听,所以听不清他们的说话,即使失智症没有发作,但对谈经常是答非所问。

戴上智能助听器后,母亲的答话显得更合理,他们也不必用“喊”的声量跟母亲说话。

他认为,若母亲在重听初期获正确的治疗讯息和遇上智能助听器,也许母亲的病情不至于那么严重。


*所有文章及广告内容所提及的产品、服务或是个案只供参考,并不代表本报立场,任何疑问请向有关部门询问或请教医生。

文章来源:
星洲日报‧报道:包素菡‧2017.02.19

评论




医识力

以「服务、实用、互动」为目标,同时提供五大服务范围:(一)提供医学须知; (二)提供医院、科系指南(; 三) 指导养生、防病、治疗的选择参考; (四)透过医疗讲座与读者面对面交流; (五)回答读者的医疗/用药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