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懂心脏病發作信号 择最近而非最熟悉医院抢救

医句话:

心脏病除了是“沉默的杀手”,也是我国首要的死亡杀手。根据2018年的数据,16%国人死于心脏病,也就是说在100宗死亡案例中,有16人死于心脏病,且还有上升的趋势。

“任何与心脏相关的疾病都可以叫做心脏病(heart disease),而最常见的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或心脏血管阻塞,是最普通且最普遍的心脏疾病。其他的还包括心律失常、血压型心脏病、瓣膜性心脏病、心肌病等。

一般人所谓的心脏病发作(heart attack)就是属于其中一种冠心病。冠心病全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性心脏病,是一种因粥样斑块沉积在血管壁并造成冠状动脉(供血给心脏的血管)狭窄的疾病。

当病情进一步扩大,粥状斑块破裂溃疡,进一步形成血栓并堵住动脉,造成心肌细胞因缺血而坏死,就会造成心肌梗塞,即所谓的心脏病发作,患者会觉得胸口闷、走路时气喘、头晕甚至晕倒、冒冷汗和心绞痛等。

如果这时他们去医院挂诊,我们可以帮患者做一系列的检查包括跑步机、电脑断层扫描(CT scan)还有血管摄影(angiogram)等。

从风险因子评估得病率

那如何评估一个人是否为冠心病高危群呢?那我们就要从风险因子中求答案了。要知道风险因子愈多,得冠心病的几率也愈高,当中包括可改变和无法改变的因子。

有些人因为家庭遗传而成高危群,这是无法改变的因子。另外男性患冠心病的几率会比女性高,因为女性有荷尔蒙的保护。年长者得冠心病的几率会比年轻人高,因为年长者的‘机器’用久了,偶尔会有‘垃圾’阻塞。这都是无法改变的。

可以改变的风险因子就是你来找医生,经由治疗及干预,帮你把患上冠心病的风险减到最低,但不能保证你不会患上冠心病。

最常见的可以改变的风险因子包括三高(高血糖、高血脂和高血压)、抽烟和压力等。如果你有三高的话,医生就会开药给你吃,让你的三高指数降到一个安全水平,这样你的风险指数也会跟着降低。其实,不抽烟及多运动是最好的方法,但这要靠你自己。

如何得知一个人心脏病发作呢?其实是有一个通用的心脏病发作信号(universal signs of heart attack) ,就是会突然用手压住自己的胸口,一般而言,通常会做这个动作的话,大多数是心脏病发作了,那就要赶快送患者去医院,不要送往熟悉的医院,而是最靠近的医院。

根据马来西亚的统计,在过去10年里,心脏病的死亡率逐年增高,除了是‘沉默的杀手’,也是我国首要的死亡杀手。根据2018年的数据,16%国人死于心脏病,也就是说在每100宗死亡案例中,有16人死于心脏病,此状况还有上升的趋势。”

-
郑志贤医生(Tee Chee Hian)
介入性心脏内科顾问


尽早“通波仔”免心肌坏死

“有冠心病的患者,可以尽早做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或俗称的‘通波仔’,越早做越好,因为如果太迟做,会造成心肌死亡,所以每一分钟都很重要。

若冠状动脉阻塞置之不理,心脏功能进一步跌至低于40%时,就会转变成心脏衰竭,这时医生只能先以药物治疗。

如果心脏衰竭没有起色,医生还是可以处方其他治疗,例如选择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后者可分为CRT起搏器(CRT-P)及CRT除颤器(CRT-D )。

CRT-P是一种特殊的起搏器,也被称为‘双心室起搏器’;CRT-D也是相同的设备,但它也包括一个内置的心脏复律除颤器(Implantable 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s,ICD)。

呼吸困难 疲惫水肿

一般上心脏疾病是一个接一个而导致的,举例说,一个患者有高血脂、高血压和糖尿病,那这个患者的血管一定会阻塞,如果心血管阻塞了,就会导致心脏病及心肌坏死,按长期来说,就会造成心脏衰竭。

心脏衰竭症状通常包含呼吸困难、过度疲惫与下肢水肿,特别在运动、平躺与夜间睡眠时容易加剧呼吸急促症状。

患者在行动与运动时的可负荷量也受到限制,即便控制得宜,运动量依然受限。

-
胡毓龙医生(Foo Yoke Loong)
介入性心脏内科顾问

 

50%送院不及丧命

请勿拿心脏病发作来开玩笑,因为大概有50%的患者是来不及送院抢救而死亡,而另外50%可能来得及送院抢救,但存活率只有30%。

要预防患上心脏病,最好每年定期检查,心脏的检查包括心电图(ECG)、心脏超声波(echocardiography)和心脏压力测试(cardiac stress test)等。

用一辆车子来比喻,你的车子至少每年都送去保养几次,为什么你自己的心脏却不肯每年保养(检查)一次呢?如果你不做检查、不验血,你根本不知道你的身体有何毛病。

知道自己体力极限 别死撑

心脏血管是很细小的,最大也不会超过5毫米,所以很容易阻塞,所以我一再强调,如果有可控制的风险因子,就应该着手干预,例如找医生去治疗共病如糖尿病或高胆固醇,还有不要喝酒抽烟,多做一些可强化心脏功能的有氧运动包括跑步、游泳等。

但是运动归运动,也不可太过激烈,好像一些人喜欢跑马拉松,跑步者一直告诉自己还有最后一公里,告诉自己要撑下去,结果就撑不下去了,所以要知道自己的极限是很重要的,当你觉得太累还是撑不下去时,千万不可以勉强。

很多人以为心脏病是长者的疾病,其实现在已经年轻化了,我有一个病人才27岁就心脏病发作,没有任何疾病,除了抽烟之外。

年龄已经不再是心脏病的危险因子,由于现代人的饮食趋向油腻多盐多糖,再加上喝酒抽烟,因此这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是造成心脏病年轻化的原因之一。”

**温馨提醒:文章与广告内提及产品、服务及个案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看诊依据,须以医生的意见为主。

 

文章来源:
医识力.笔录:梁盈秀.2020.09.08

评论




医识力

以「服务、实用、互动」为目标,同时提供五大服务范围:(一)提供医学须知; (二)提供医院、科系指南(; 三) 指导养生、防病、治疗的选择参考; (四)透过医疗讲座与读者面对面交流; (五)回答读者的医疗/用药等问题。